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闽南和潮汕一带,人们都把茶叶称为茶米。意思是说在人们生活中茶与米都显得同样的重要。早在一千年前,宋代王安石在《义茶法》中就说:“夫茶之为用,等于盐米,不可一日以无。”顾元庆在《菜谱》中则说:“人饮真菜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诸药为病之药,茶为各病之药。”故自元代以来就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条”、“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叶在我国先民生活…  相似文献   

2.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最早以具有解毒功效而被发现。之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以茶治病的经验,并对茶的保健功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就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记载。17世纪后期,中国饮茶习俗和茶的保健知识一同传入欧洲,当时茶是在药房里销售的,而且价格昂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叶从药用到饮用,直至今天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时尚之所以能在全球风行,茶叶具有保健功效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茶医学研究的广泛开展,探明了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功能成分,对人体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各种功能性的茶饮料、茶食品、茶医疗保健品也因此相继开发,走入市场。茶已成为“绿色、健康”的代名词,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为了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本刊约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撰写“茶与健康”专题,按茶叶的不同保健功能对茶与人体健康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在茶叶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三大天然软饮料之一。唐代的《本草拾遗》一书就提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叶因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多糖、维生素、芳香类物质等生物活性成分而具有抑菌、抗病毒、防癌抗癌等多种保健功能。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系,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理论,根据人们的需要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从而满足人们需求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秀萍 《中国茶叶》1993,15(5):18-19
茶与茶疗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宝库中的光辉一页。数千年来,茶与茶疗在祖国医药学防病治病,促进人体健康的保健事业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早在4000多年前茶已被收入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之中,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著名药物学家陈藏器评述茶的功效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进一步指出了茶是一味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自汉代以来,历代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06,(5)
星城长沙,气象万千;百里茶廊,茶叶飘香。中国茶界精英,咸集星沙,借“第二届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之东风,以“绿色·健康·和谐”为主题,共商中国茶业百年大计,欣欣然发表《中国茶业星沙宣言》。一茶叶,得山川之灵气,积日月之精华,溶泉水而获得高雅的生命属性。人与茶融,茶与诗合,茶禅一味,成就了“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中国茶文化。人的生命,是世界上一切美的荟萃;而健康之美,才是人类生命之美最本质的内涵。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叶有“三抗(”抗癌、抗氧化、抗衰老“)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三消(”消炎、消毒、消臭)之效。…  相似文献   

6.
饮茶有益健康,世人皆知,也是古今医学所肯定的共识,目前更引起世界的关注。我国早在秦汉《神农本草)}已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唐《本草拾遗》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本草纲目》述茶“苦、甘、微寒、无毒”;明《雷公炮制药性解})称茶人心、肝、脾、肺、’肾五经。一般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可见茶是攻补兼备的良药,而茶一味能归经遍及五脏,反映茶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近年,据《中国茶经》统计九十二种古籍,茶的传统功效有二十四项,再加上对现代疾病如心血管病、放射损伤、肿…  相似文献   

7.
茶叶原产于我国,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饮用价值从古至今就为人们所重视,明·顾元庆《茶谱》上记载“人饮其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由此可见,饮茶对促进人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茶之所以对人体有益,显然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生物化学及药理学研究证明茶叶中的一些成分对人既有营养价值,亦有药理作用,目前对茶叶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唐代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由此而把茶叶作为药用,继而  相似文献   

9.
一、茶在边疆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边茶是指销往我国边疆的各种茶叶总称。我国边疆藏、蒙、维吾尔、哈萨克等族同胞都把茶叶作为日常生活必须品,这些地区流传着“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谚语。藏、蒙等族同胞为什么必须饮茶呢?历史上对这问题有很多解释:北宋徽宗年间(公元1099年)官吏程之郡说:“食肉饮酪,故贵茶而病  相似文献   

10.
茶与健康专题(一) 茶与健康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最早以具有解毒功效而被发现.之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以茶治病的经验,并对茶的保健功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就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荼为万病之药"的记载.17世纪后期,中国饮茶习俗和茶的保健知识一同传入欧洲,当时茶是在药房里销售的,而且价格昂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叶从药用到饮用,直至今天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时尚之所以能在全球风行,茶叶具有保健功效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金银永 《中国茶叶》2011,(10):16-17
茶叶是浙江绍兴县的传统特产,产区集中,区域优势明显,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经谱写过许多辉煌的茶叶篇章,“平水日铸茶”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国茶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北宋时为贡品,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赞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铸)第一”,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故乡的日铸茶尤其青睐,写过不少诸如“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等有关日铸茶的诗作,  相似文献   

12.
读者朋友们:《茶叶经济信息》自1984年创刊以来,历经二十二载风雨,由一纸变一刊,去幼小而终成大,其间凝结数代茶人、编辑之心血,幸得茶界人士多方之关心,始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之领导下,服务于中国茶界。春秋多情,岁月绵长,前途在望,本刊当续为中华茶业献计献策,为神州茶人铺筑平台,为华夏茶文化燃情凯歌。经济自为民本,然非茶叶之全部,茶界之大,茶人之情,茶事之盛,唯有世界方能概之,故本刊拟于今年八月份起更名为《茶世界》。中国经济之大,行业之多,茶业于其中自得一方水土,《茶世界》将承《茶叶经济信息》二十二载之血脉服务于茶界。茶叶虽…  相似文献   

13.
竺济法 《中国茶叶》2011,(11):37-37
今年4月21日,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举办“中国宁波‘茶与健康’研讨会”。在收到的40多篇来稿中,有多位专家、学者在文章中引用“茶为万病之药”,说该语出自唐代宁波籍大医家的《本草拾遗》。  相似文献   

14.
福建茶文化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梓金 《福建茶叶》2000,(Z1):12-13
福建产茶文字记载 ,最早见诸南安县莲花峰石刻“莲花茶襟” (公元 376年 )。陆羽《茶经》对福建建州等地产茶有“往往得之 ,其味极佳”之誉。八世纪福建列入全国主要茶区 ,为茶税主要来源之一。宋代采造茶叶供皇室饮用的贡焙 ,由江苏阳羡改设在福建建安 (今建瓯市 )的北苑。北苑贡茶经蔡襄等人的倡导 ,茶叶采制技艺的精湛 ,品饮的考究 ,“莫不胜造其极” (《大观茶论》)。与此同时 ,品尝 ,评比茶叶的“斗茶之风”更风靡全国。这时也是我国茶文化的繁荣时期 ,论述北苑茶采制技艺、品饮艺术的著作与诗文空前繁盛。以著名的蔡襄《茶录》 ,范仲…  相似文献   

15.
王春华 《茶叶通讯》2005,32(2):45-46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对茶有极为突出的描写。作者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红楼梦》中,其描写茶文化篇幅之广博,细节之精微,作用之巨大,蕴意之深远,文采之王斑斓,远远在中国所有古典小说之上,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以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相似文献   

16.
东坑茶     
浙江省临安县临目乡东坑村位于天目山东侧,历史上多出名茶,素有“东坑茶叶西坑水”之美誉。《临安县地名志》载道:“东坑源头产名茶,俗称东坑茶”。《临安县志》载道:“天目山头茶之香者,胜过龙井,所谓天目云雾茶是也”。古时这里产的名茶通称“天目云雾”、“天目山茶”,早在唐代就被列为上品,明代被列为“贡茶”,1935年还荣获了南洋劝业博览会的特等金质奖章,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而失传没名。  相似文献   

17.
王家斌 《茶叶》2001,27(2):12-13
绍兴县是我国重点产茶县。绍兴茶业在我国茶业发展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其种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古越人称为“大茗”。唐代,陆羽《茶经》就有“浙东以越州上”的文字记载。宋代,会稽山日铸(日注)茶已“名扬天下”,与城内卧龙山的“瑞龙茶”相提并论。北宋欧阳修《归田录》:“草茶盛于两浙(浙东、浙西),两浙之品,日铸第一。”日铸在绍兴县平水镇镜内,有日铸岭,是日铸茶的原产区。 陆游,爱国诗人,山阴人(今绍兴县)。在他的诗集中有一百多首诗提到“茶事”,例如《安国院*试日铸茶》诗中:  相似文献   

18.
一、福建茶叶的兴起我国茶叶盛于唐,产区遍及现在南方的十四省。《唐史》载:“风俗贵茶,茶之品益众,”此际茶叶已成为商品广为销售。当时品质首推阳羡,但局处边隅的福建“方山露芽”亦已崭露头角,《三山志》载唐宪宗赐茶给僧怀晖,怀晖说;“此茶不及方山茶佳,”可见  相似文献   

19.
福建在唐、宋时代武夷茶已见称于海内。唐郑谷《谢尚书惠腊面茶》:“武夷春暖月初园,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宋范仲淹《斗茶歌》:“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载”。都描绘当时武夷茶之盛况。元代于武夷山四曲建御茶园,武夷茶之名更著。武夷山水诡奇壮丽,历代名人墨客所吟咏,名山名茶广为流传,崇安茶市亦应运而兴。但因所产不足供天下之需,商贾多运他乡之茶,以充武夷茶。故有“药不到樟树不灵,茶不到星村不香”(星村在武夷山东南为茶叶集散地)之俗谚。 崇安茶市的形成,有其历史的社会经济基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的五指山区,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当地黎、苗族同胞很早就懂得采制茶叶。五指山茶在明代就已列为贡品上贡朝庭。如清朝张(?)、邢定纶、赵以谦等人纂修,后经郭沫若同志点校出版的《崖州志》一书所记述:“明土贡品主要有……牙茶、叶茶”。因此,崖州在明代不但已有州北五指山区出产的茶叶上贡朝庭,而且在茶叶加工上也是比较精细的,分为“牙茶”和“叶茶”进行精细加工。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中部,海拔1800多米,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