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地区扁豆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目前扬州地区扁豆栽培有塑料大棚早熟栽培、地膜覆盖早熟栽培、春季露地栽培、夏秋季栽培4种类型,所用品种中地方品种有一定的面积,随着新品种增多,扁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扁豆品种的多样性不够,高温季节落花、落荚严重影响着扁豆栽培,最新潜力品种有肉扁一号、红玉、翠玉等。  相似文献   

2.
扁豆是鲜荚可食用,根、茎、花可入药的一种特色蔬菜.近年来,大棚扁豆种植发展迅速,我们引进了11个扁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江苏沿海地区大棚栽培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扁豆.由于霜冻之后大棚扁豆停止生长,人们在春节很难吃到新鲜扁豆,把扁豆制成扁豆干,可以延长贮藏期,也可以解决春节吃不到扁豆的问题.但每一个品种的出干率不同,在品比的同时,为了能找到适合干制的扁豆品种,我们还进行了出干率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司升云  周利琳  骆海波  望勇  王攀  杨帆 《长江蔬菜》2021,(3):中插1,52-53
扁豆夜蛾(Adisura atkinsoni Moore)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曙夜蛾、扁豆蛀荚夜蛾,是一种为害扁豆的专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扁豆的花蕾和豆荚.据记载,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国内主要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湖北省在20世纪80年代已有为害报道.2019年以来扁豆夜蛾在湖北省扁豆上...  相似文献   

4.
本所经过多年的选育,培育出了具有消暑、除湿与解毒等药效的白籽扁豆.该品种营养丰富,其肥嫩的豆荚可炒食、腌制和制干菜,老熟的豆籽可煮食,还可做豆沙馅和扁豆泥.药用白籽扁豆在6月底7月初始收,可一直持续到霜降前,是调剂伏缺期间花色品种的好蔬菜.  相似文献   

5.
卢品龙 《长江蔬菜》2000,(11):30-30
五月红扁豆是本县农科所于1990年用当地农家品种与外地引进的扁豆进行杂交,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扁豆新品系,因其在5月开花结果,花紫红色故名五月红,具有适应性强、开花结荚早、采摘时间长、产量高、食味好的特点,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6.
扁豆是江苏省主要栽培的豆类蔬菜之一,在全省栽培面积约6 666.7 hm 2。目前江苏省滨海洋扁豆、启东扁豆栽培面积较大,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选育的银月亮、红月亮等品种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但目前生产上普遍缺少高产、优质扁豆新品种。为选育适合南方地区特别是江苏省栽培的扁豆新品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进行了多年品种选育工作,于2008 年从江苏省地方品种盐城紫扁豆中经系统选育而成早熟、高产、抗病扁豆新品种苏扁1 号。该品种于2010 年12 月通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7.
上海彭镇青扁豆高密度栽培技术是当地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与青扁豆生产合作社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技术优化后形成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青扁豆栽培技术相比,其特点在于:种植密度提高了一倍,前期产量增加30%以上,具有节省土地、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是一项提高保护地产出率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西南园艺》2004,32(1):49-49
1四季豆内含豆素和皂素,大量食入未熟透的四季豆有可能中毒。因此食用时四季豆一定要烧熟,因为皂素加热到100℃数分钟才能被破坏。2扁豆扁豆中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皂素等。这些毒素在持续加热时被破坏,失去毒性。炒煮扁豆一定要使其变色、变软、无豆腥味方可食用。3土豆发芽土  相似文献   

9.
淮北地区扁豆田豆野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扁豆是江苏淮北常年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响水县年种植红镶边绿扁豆3333hm2以上.豆野螟是江苏淮北扁豆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对扁豆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扁豆(Dolichos Lablab.l)又名菜豆,是我国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之一。扁豆营养丰富,每100g含脂肪0.2g、蛋白1.5g、糖4.7g、胡萝卜素0.24mg、核黄素0.12mg、硫铵素0.08mg、尼克酸0.6mg、抗坏血酸9mg、钙44mg、磷3gmg、铁1.1mg。扁豆性平味甘,归脾胃,具有止渴解暑、健胃解毒、止呕吐之功效。扁豆属热季蔬菜,不耐贮藏,在市场供应方面存在着明  相似文献   

11.
扁豆(Dolichos lablab L.)原产印度及印度尼西亚,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自古传入栽培。苏南地区种植的扁豆种子为扁椭圆形,一般有黑色和茶褐色2种。本所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了具有清暑、除湿与解毒等药效的白籽扁豆。该品种营养丰富,肥嫩的豆荚可炒食、腌制和制成干菜,老熟的豆籽也可煮食,还可做成豆沙馅和扁豆泥。药用白籽扁豆在6月底~7月初便可采收,采收期一直可持续到霜降前,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一、生物学特性药用白籽扁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熟性较早,茎蔓性,无限生长型…  相似文献   

12.
扁豆是夏秋季上市的主要蔬菜品种,是江苏省南通、盐城地区有名的地方特种蔬菜,鲜荚肉质细腻,酥糯爽口,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炒、煮、煨汤均可,风味极佳,扁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蛋白,具有解渴健脾、补肾止泄、益气生津的功效,是蔬菜中的肉类,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还可速冻保鲜,在元旦、春节时投放市场,销售前景十分广阔.现把适合江苏省栽培的扁豆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扁豆是药食兼优的食物,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扁豆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霜冻、干旱、忌荫蔽.扁豆是生产普乐液的主要原料之一,普乐液是阿城市重点开发项目,普乐液有益于减轻吸烟对人的健康危害.为满足该厂对扁豆原料的需求,探索扁豆在阿城市的生产栽培技术,我们在阿城市科委立项.引进了三个品种,2001年分别在双丰镇、杨树乡、亚沟镇、蜚克图镇、花卉基地的大棚内设点,2002年分别在亚沟镇、舍利乡布点试验,通过两年在品种、栽培密度、施肥、整枝等方面进行试验对比,总结出扁豆在阿城市的实用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扁豆整个子叶节外植体为材料,通过控制不同激素水平、不同激素组合及不同苗龄等因素,研究扁豆离体再生体系中外植体分化、不定芽诱导、伸长及生根过程,建立了高效的扁豆整个子叶节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定芽的再生数和再生频率与MSB5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等因素有关.扁豆整个子叶节再生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萌发培养基为MSB...  相似文献   

1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紫薯、紫背天葵、紫甘蓝、紫扁豆4种紫色食品中铁、铜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典型紫色食品中均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铁、铜微量元素,其含量大小均为FeCu;紫背天葵中Fe、Cu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紫色食品,紫薯、紫甘蓝、紫扁豆中Fe、Cu的含量相差不大。试验加标回收率为90.00%~114.80%,R S D≤1.9%。上述紫色食品中F e、C u含量的差别可为相关微量元素缺乏的患者在进行食疗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果菜》2005,(3):i004-i004
豆类蔬菜主要包括扁豆、刀豆、豌豆、豇豆等,大部分人只知道它们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好的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高于其他蔬菜,却不知道它们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扁豆是城乡居民喜食的一种豆科类蔬菜,常规种植收获期短,若秋季寒潮早,采收期更短,产量低,一般667m^2产量仅1 200kg左右.地处海拔600m高山的富山乡,利用夏秋季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推广扁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扁豆从常规露地栽培9~11月采收,提早到6月中旬采收嫩荚上市,采收期延长了近3个月.据统计,地膜覆盖栽培扁豆每667m^2产量2 584kg,产值4 748元,比露地栽培每667m^2增产1 349kg,增加产值2 704,且上市早的扁豆嫩荚十分畅销,显著提高了扁豆的产出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扁豆炭疽病的病理学特性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桃  李峰 《长江蔬菜》2012,(15):47-48
扁豆作物是边开花,边结(果)荚、边采收及全生育期长的蔬菜之一.自1986年以来,扁豆种植是青浦区徐泾镇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尤其是2005年8月5日"麦莎"与9月10日第8号"卡努"2次强台风过后,出现了凉夏暖秋与时常闷热并存的灾害性气候,诱发了根部与支架上着蔓的节与节间枝叶炭疽病大量发生.因此炭疽病是扁豆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对扁豆中、后期的生产与产量(主要是嫩荚与品质)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损失在30%左右.为此我们对该病害在扁豆上的病理学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等进行连续多年的田间观测、调查、研究与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棚栽培的扁豆,鲜荚上市早、售价高.5月初扁豆就开始上市,到霜降采收结束,667 m2产量3 500~4 000kg,收入5 000~6000元.根据试验研究和部分农户高效栽培的经验,要实现大棚扁豆高效栽培目标,必须认真抓好以下5条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矮化直立式栽培扁豆品种,从湖南株洲、上海、日本引进扁豆新品种11个,以本地扁豆——猪血扁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春扁豆(Ⅱ)、艳红、超级扁豆(Ⅰ)产量高,风味好、味道浓郁,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适宜作为矮化直立式栽培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