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鸡的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鸡肉品质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选用常规方法对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文昌鸡、北京油鸡、清远麻鸡5个不同品种鸡肉的pH、肉色、失水率、剪切力、肌内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不同品种鸡肉品质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5个品种鸡肉品质进行评价,并通过品尝评价法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因子,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72.721%,第2主成分为12.582%,第3主成分为9.106%,第4主成分为5.59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100%,且特征值均大于1,包含了鸡肉37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利用这4个新的综合指标来替代原来的多个复杂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鸡肉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型进行肉品质得分评价的结果是:清远麻鸡北京油鸡文昌鸡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地方品种鸡肉质均优于快大型白羽肉鸡。5个品种鸡肉质的品尝得分排名为:清远麻鸡北京油鸡文昌鸡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由此得出,经由主成分分析,从37项原始指标提取出4个主成分,反映了原所有肉质指标包含的全部信息;清远麻鸡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北京油鸡、文昌鸡,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结果与品尝评价结果一致。基于主成分法对不同品种鸡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是客观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正1国外鸡肉加工研究及其技术发展动态2013年度,鸡肉加工领域的研究和产业技术发展热点主要集中在动物福利评价体系对鸡肉品质的影响[1,2]、鸡肉品质形成机制和蛋白凝胶特性[3]、鸡肉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及抑菌技术研究[4~11]、货架期预测模型在鸡肉加工产品中的应用[12]、有害物质残留的快速检测[13]、肉鸡加工设备研发及工艺改善的研究[14~16]等。涉及的主要技术及材料  相似文献   

3.
鸡肉品质性状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肉品质性状评定是家禽饲养者、加工者和消费者对家禽产品要求与认识的依据,更是对肉禽育种工作的进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文章主要从鸡肉品质的感官评价、物理学评价、组织学评价、化学评价、营养价值评价以及一些评价新技术等方面进行肉品质评定,以期为肉品质的评定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禽在养殖中会受到一些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宰后酸度、肉色、嫩度、系水力等肉品质发生改变,对肉鸡的经济效益和产品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肉鸡屠宰前应激因素对肉品质的影响、作用机制和调控措施,以期为肉鸡肉品质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鸡肉需求的增加,育种工作者开始加强对家禽肉质性状的研究工作。目前,鸡肉品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肉色、pH值、嫩度、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苷酸含量等。文章综述了影响鸡肉品质各个重要评价指标的候选基因,旨在为今后鸡肉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家禽在养殖中会受到一些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宰后酸度、肉色、嫩度、系水力等肉品质发生改变,对肉鸡的经济效益和产品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肉鸡屠宰前应激因素对肉品质的影响、作用机制和调控措施,以期为肉鸡肉品质的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肉鸡|屠宰前|应激|肉品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鸡肉"品质"的定义被认为是"能区分不同鸡肉产品的固有组合特性,以及这些固有特性达到消费者相关要求的程度"。鸡肉的外观、质地、多汁性、硬度、嫩度、气味和风味是消费者评价肉品质的主要依据。但在肉鸡生产中,消费者不同的主观特性使得对肉鸡感官品质的评价具有主观性和不能量化分析的特点,使其不能成为肉鸡生产中肉品质检验和评定的技术依据。而鸡肉色值、p H值、系水力和剪切力等传统测定方法精确度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鸡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倾向于购买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高、口感细嫩的高品质鸡肉。影响鸡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遗传、环境、营养等。鸡肉的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其要求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遗传、环境、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方面论述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鸡肉是人们食物结构中的重要肉食来源之一。但目前鸡肉产量的增加与肉品品质的下降的矛盾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肉鸡肌肉品质概念、评价系统与方法、影响肌肉品质的因素,并对鸡肉品质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鸡肉风味是对鸡肉品质选择的重要指标。鸡肉风味的形成与风味前体物质以及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联系。脂质是影响风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肉鸡生产以及肉品质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综述了影响鸡肉风味形成的前体物质、脂质对鸡肉风味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脂质合成过程及相关调控因素等,为深入理解鸡肉风味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为改善鸡肉风味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寻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研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我国肉鸡业的发展要素和价格形成机制。结果显示,我国肉种鸡保有量充足有余,肉鸡的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并逐步向其它地区转移;城市居民鸡肉消费量远大于农村,农村居民鸡肉消费增速快于城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鸡肉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预期、肉鸡生产成本以及突发事件是鸡肉价格形成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2.
张德福 《饲料研究》1995,(11):16-17
饲料对鸡蛋、鸡肉品质的影响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张德福鸡蛋、鸡肉的品质包括食用、加工及商品价值等方面的若干指标,这些指标受遗传、环境和健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指标,如蛋的成分、蛋壳品质、蛋黄颜色、鸡肉颜色、蛋肉的味道等,与饲料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营养与鸡肉品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鸡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倾向于购买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高、口感细嫩的高品质鸡肉。影响鸡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性别、遗传、环境、营养、药物等。本文着重从营养角度论述营养与鸡肉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影响鸡肉品质的因素存在于肉鸡生产的各个环节。本文主要从鸡肉品质的评定、品种、营养水平、日粮结构和饲养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国外鸡肉加工研究与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鸡肉制品凝胶特性的改善、超高压和超声波等高新技术应用、生鲜鸡肉的减菌保鲜、鸡肉风味及其他品质控制等方面。国内鸡肉加工研究与技术发展则着重于鸡宰前运输及夏季高温应激与类PSE肉的关系,脂肪替代物的可行性,水解、煮制、冻融等各种加工方式对鸡肉品质的影响,鸡肉中的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新型检测方法等方面。我国鸡肉加工业特点是产业链价值向深加工阶段转移,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新产品与装备。针对肉鸡产业存在的问题,建议企业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过程检疫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黄羽肉鸡产业向冰鲜上市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快大型白羽肉鸡木质肉(woody/wooden breast,WB)和白条纹肉(white striping, WS)等异质肉发生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鸡肉品质和肉鸡生产效率,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WS是指肌肉表面出现平行于肌纤维的白色脂肪沉积条纹,WB主要表现为胸肉明显硬化,WS和WB组织病理学特征类似,常常共同出现。这两种肌肉缺陷严重影响了鸡胸肉的外观、营养价值以及加工特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外学者对WS和WB研究较多,国内报道很少。本文综述了WS和WB的病理学特征、对肉品质的影响、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形成机理,为未来进一步解析WS和WB形成机制,探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鸡肉肉质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国内外关于鸡肉肉质评定方法研究较缺乏,且尚未形成统一的肉质评价标准,研究者采用的肉质性状指标种类较多,且测定方法和条件千差万别。本文将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鸡肉肉质评定方法进行汇总分析,重点综述鸡肉肉色、pH、系水力、嫩度和风味等主要肉质性状指标的评定方法现状与研究概况,并提出建立一套系统、客观、准确的鸡肉肉质标准评定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开展鸡肉肉质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生而设立的,在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规章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方式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对如何科学地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9.
鸡肉的品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肉鸡的生产到屠宰、销售、贮存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因素会影响鸡肉品质。本文从品种、营养、饲养、环境、屠宰等方面对影响鸡肉品质的因素作了介绍,以期生产出品质更好的鸡肉。1品种品种是影响鸡肉品质的关键因素,品种不同,其肌纤维的类型和特点也不一样,如不同的品种,其肉色、嫩度、pH值、水分、氨基酸等的含量有所差异,小型鸡种和大型鸡种相比,其品质和风味要好,地方品种的品质和风味要高于外来品种。  相似文献   

20.
优质鸡的肉质研究和肉质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国内外主要是我国近年来对优质鸡肉质研究的成果作了综述,提出对优质鸡肉质的评价应在一般性的肉质分析项目基础上.特别对风味物质含量、肌纤维直径、肌间脂肪和肌内脂肪以及嫩度等少数项目给予重视,最后对这几个项目优质鸡应达到的标准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