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生物技术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但在柑桔品种改良上,常规育种仍然是柑桔育种的主要手段。有性杂交、珠心系选育、芽变选种、人工诱变育种在近十多年来进展迅速,育成的新品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对柑桔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本文就国内外柑桔常规育种和组织培养在育种上的进展作一回顾;同时,对我国柑桔良种的选育和推广提出一些建议,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柑桔有性杂种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是我国和世界上的一种重要果树 ,2 0 0 0年我国柑桔栽培面积为 133.3万hm2 ,产量为 10 0 0万t。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对柑桔果实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只有不断选育优质品种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此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 ,我国柑桔出口压力将增大 ,国内市场亦会受到挑战。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国的独有资源 ,选育新品种 ,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水果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获得柑桔新品种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实生选种、芽变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柑桔自然…  相似文献   

3.
柑桔砧木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主要通过嫁接进行繁殖.柑桔砧木对接穗生长势、产量、果实大小、品质和抗性等都有直接的影响.砧木遗传改良是保持柑桔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生产力的重要步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柑桔优良砧木的培育.本文就近几十年来柑桔砧木育种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无核柑桔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劲松 《福建果树》1994,(4):25-27,12
无核柑桔育种进展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包劲松无核柑桔对于鲜食和加工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国际市场上的一些名牌品种如华盛顿脐橙、伏令夏橙、温州蜜村等都是无籽或少籽的。无核或少核是柑桔的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对于柑桔无籽机理及育种策略巳有综述(陈力耕,1981;...  相似文献   

5.
在柑桔常规育种中,实生苗一般需要5-10年才能初花结果,并且需要较多土地、人力、物力;在人的短短一生中作不了几个世代,因此缩短育种时间,是快出成果的有效措施。 种胚嫁接和种芽嫁接,在五十年代我国已应用于禾本科及双子叶植物的育种。苏联塔塔林采夫教授1960年指出,米丘林果蔬学院育种教研组用仁果类、核果类的种芽进行嫁接,“起初成活很好,但以后却生长不良”,没有成功。1966年春,在我所品种园进行的柑桔胚芽高接,目的是对可塑性强的幼龄胚芽进行诱变,以加速对多胚柑桔良种珠心株系的选育。实践证明,柑桔胚芽高接,可以显著缩短童期,如椪柑二年、温州蜜柑三年、脐橙四年便可开始结果,这对提早鉴定选育种果实、及时去劣选优、加快选育种进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义的柑桔品种选育包括品种资源调查评价、引种、选种和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以下称简柑桔所)建所以来,柑桔品种选育一直是全所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20世纪60年代,品种选育工作由品种研究室的品种组统一负责开展(室主任周开隆)。1972年品种研究室成立选种(组长陈竹生)和育种(组长周绛香)课题组,前者负责四川省和全国的柑桔选种,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是我国及世界的柑桔名产区,资源丰富,良种繁多,技术力量雄厚。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柑桔选育种工作开展项目较多,取得成果显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特别是批林批孔运动以来,进展更加迅速。广大贫下中农和技术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学习。柑桔为广东四大水果(另有菠萝、香蕉和荔枝)之一,1972年其年产量曾列全国第一,达145万担,该省有关业务工作同志称:“广东省柑桔生产发展较为迅速,与良种选育工作取得成果是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柑桔良种选育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世界各国近五年来在柑桔良种选育方面的进展作一简介,其中重点介绍中国在脐橙、Peng柑、柚类良种选育上的新成果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利用杂交育种,珠心系选育、芽变选种等途径育成的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9.
二、柑桔的育种和品种发展 1914年当Howard B.Frost在加州大学柑桔试验站开始柑桔育种时,其柑桔属间杂交的知识仅仅局限于对美国农业部在佛罗里达州的早期研究的了解。Frost在可供食用的柑桔中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杂交,但最初获得的杂种受到了珠心胚酌限制,这是因为珠心胚是由珠心组织的体细胞发育而来的缘故。由于这些珠心胚是无性生殖的,没有雄性细胞参与它的形成,所以它们通常与母本在遗传组成上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辐射育种比自然突变频率高,变异谱广;对易于发生芽变的柑桔,辐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我们对辐射处理的柑桔苗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探讨,以便更好了解品种性状突变的遗传规律,为选育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柑桔品种不断提出高度复杂的要求。通过资源调查,选种和引种等方法来发掘利用自然界现有的原始材料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柑桔育种,创造大量的变异类型,从中选出优良的新品种,已成为现代品种选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柑桔育种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珠心胚实生、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12.
柑桔的染色体数量和减数分裂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柑桔类果树的遗传变异,指导育种实践,以及阐明柑桔的种属进化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自从1907年Strasburger开创这项研究以来,不少科学工作者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例如P.K.R.Nair和G.S.Randhawa对柑桔粗线期染色体形态的研究,Masao Iwamasa对柑桔染色体畸变与不育性和无籽性状的关系的研究,Raghuvanshi S.S.则综合报道了一些柑桔类型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为柑桔属的进化提供细胞学证据等。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佛州柑桔研究和教育中心(CREC)柑桔品种改良规划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选育既耐寒,又抗病虫,并能适应佛州各种环境条件的具有园艺价值的砧木。本报告表明了他们在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系统方面的概貌,并介绍了已获得并证实的新杂种。 通过细胞融合,他们已获得了六个完全不同的,有潜力的柑桔砧木的杂种。所有这些体细胞杂种在形态上都介于其亲本之间。其中有四个是柑桔属和其有性不亲和的近缘属种类之间产生的,易言之,是通过常规育种方法不能得到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上的突破,因为这是世界上有性不亲和的木本植物间首次产生的杂种。  相似文献   

14.
鉴定柑桔杂种苗的一个新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有性杂交育种仍然是当前柑桔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珠心胚的干扰给柑桔有性杂交育种带来重重困难。为了在早期鉴别杂种苗与珠心苗,育种工作者使用多种方法,包括利用嫩梢提取液的褐变、叶片中的类黄酮类物质、叶片栅栏组织厚度以及同工酶分析。在这些方法中,有的使用范围狭窄,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有的要求较高的分析条件,难以普遍应用。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鉴别杂种苗与珠心苗,在育种实践上有很大意义。本文介绍一种鉴别柑桔杂种苗与珠心苗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柑桔果实种子的多少,是衡量该品种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世界上一流的柑桔品种都是无核或近于无核。因此,谋求柑桔品种的无核化是育种的一项重要目标。要使柑桔种子减少,辐射诱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辐射处理可以诱发柑桔少核突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7960年美国R.A.Hensz用热中子处理哈德逊葡萄柚种子,从实生苗中选育出几乎无核、果肉深红的星路比葡萄柚。广西新光农场用γ射线照射雪柑枝条,获得了无核雪柑。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柑桔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柑桔生物技术研究已有20多年的发展,主要涉及四个方面:(1)胚和胚乳培养以及茎尖微芽嫁接等以解决育种和生产问题。(2)系统建立的基础性工作:原生质体培养与生理研究。(3)人工创造种质的研究:原生质体融合与转基因。(4)分子标记技术在柑桔研究中的应用。对近10多年以来我国柑桔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作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柑桔育种取得了较大进展。对2006—2014年我国审(认)定的柑桔新品种数量、类型,涉及的育种技术、人员和单位情况进行整理。结果显示,此期间,我国育种队伍不断壮大,核心力量逐渐形成,育种手段多样化程度有所提高;共审(认)定113个新品种,其中引种41个,芽变选种(含珠心系变异)53个等,以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再和二倍体杂交获得三倍体品种1个。同时,对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柑桔育种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为世界柑桔的主产国之一,对于育种工作十分重视。育种工作起步较早,培育出许多柑桔种间及属间杂种。如今广泛应用的卡里佐枳橙、特洛亚枳橙、施文格枳柚均是从他们的育种项目中获得的。近10年来来,美国的育种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笔者收集了他们的项目研究计划以及有关的资料,并与佛罗里达州的几个柑桔育种者进行了交谈。本文介绍他们的研究方向及近10年  相似文献   

19.
柑桔无论鲜食或加工,都希望无核,因此,无核品种的选育是柑桔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三倍体的利用是育成无核品种的途径之一。获得三倍体有多种方法,本研究是探讨从实生苗中鉴别四倍体,以及通过二倍体与四倍体,或二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育成三倍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引言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印度科学家S.Guha在蔓陀萝上取得花粉植株以来,许多植物的花药培养均取得了成功,通过花药培养,得到了小麦,水稻等新品种。花药培养已成为获得新品种的一条途径。柑桔花药培养可为柑桔遗传育种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材料。日本首先在枳壳上得到花粉植株。随后,我国在四季桔、雪柑等柑桔种上也培养出花粉植株。由于花药培养受环境因素,如气候、树体生理状况等的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在我国的环境条件下,枳壳花粉植株的再生技术,以便在育种实践中更好地利用这一抗寒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