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要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什么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静态目标,它规定了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具体目标任务;而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所不同,一是新农村建设是针对农村而言的,不包括城镇;二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动态,而不是静态;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标准不同,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同。另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标也会有所变化。比如,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可以围绕农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和增收难等问题展开;待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全可以按照新的目标和标准,开展新的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想 《现代农业》2008,(5):75-76
早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之前,许多地方就已开始各种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简单梳理这些实践活动。大致可以总结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资借鉴的起步模式,本文试从建设模式的角度阐述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用信息化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用信息化助力新农村建设大有作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在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方面是大有作为的,信息化可以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现代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点,是推进全面现代化的关键。甘肃农垦虽然在全省经济总量上不占优势,但作为甘肃省最大的农业企业,在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可以做出一定贡献。如何进一步发挥甘肃农垦在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新时期赋予农垦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创新,深化改革,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当好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农村建设与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一种表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从此我国开始了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经历了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对垦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目标充分说明,垦区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徐伟民 《现代农业科学》2009,(3):223-224,229
新农村道德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来说,具有关键意义,就当前形势与农村道德建设现状来说,更具有紧迫性。把握道德的时代性和广泛性,剖析当前农村道德建设现状,提高新农村道德建设水平,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现代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点,是推进全面现代化的关键。甘肃农垦虽然在全省经济总量上不占优势,但作为甘肃省最大的农业企业,在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可以做出一定贡献。如何进一步发挥甘肃农垦在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新时期赋予农垦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创新,深化改革,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当好全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沼气,可以解决农民生活用能,可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可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发展农村沼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可以使农村经济的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努力实现农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富民目标。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就河南省鹤壁市新农村建设为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撑。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制度不但可以为农村全面发展与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农村发展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3.
钟建明 《世界农业》2006,(12):60-6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飞跃,是科学总结农村建设实践经验的理性思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探研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过的历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谈农机化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征 《现代农业》2008,(10):55-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从五个方面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其中四个方面与农机化关系密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充分发挥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严端祥 《中国农垦》2007,(10):35-38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征和目标要求来看,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需要广大农民长期而艰苦的努力,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6.
李静 《河南农业》2012,(16):15-16
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成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成因,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县域包括城乡,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县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业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几卜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实现总体小康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之一。“十一五”规划、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和小平同志描绘的三步走的蓝图中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现代化,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与福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一致,相互促进。在论证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新农村建设优势所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对福建新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推动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选择,旨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契机下实现福建新农村建设和闽台农业合作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再一次强调要加强全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新时期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元素,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多层次需求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文明的乡风、增强农民群众素质,加强文化建设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