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螨治螨"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果园害螨生物防治新技术.它全面有效地解决了害螨发生代数多,繁殖快,危害范围广,农药难以根治的技术难题,且安全环保.为了改变我区果园病虫防治现状,提高综合防治水平,2007年我区进行了应用胡瓜钝绥螨(捕食螨)控制柚子园全爪螨、始叶螨和锈螨等害螨的示范,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李始叶螨是我区果树的重要害螨,每年发生都很严重,导致果品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经济效益低下。果农应用大量农药予以控制,但副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调查中发现,果园生存较多的盲走螨,能有效地控制李始叶螨的为害,应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一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3.
我区香梨生产中的主要害螨是二斑叶螨、李始叶螨、山楂叶螨,由于其寄主广,种类多,数量大,易产生抗药性,难以防治,严重降低了果品产量和质量。为探索香梨园害螨的生物防治技  相似文献   

4.
针对果园害螨依赖药剂防治的现状,研究果园不同生态条件下天敌对害螨的调控作用。果园行间人工生草或者保留自然生草,在4~6月下旬前害螨基数较低时,能较好地抑制害螨数量的快速增长,且人工种植三叶草的控螨作用显著优于自然生草区,为推迟果园用药,减少果园化学药剂的使用创造了基本条件,可做为苹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中的一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巴基斯坦,害螨是果园的严重害虫,但此前并未作过广泛的研究。对巴基斯坦芒果种植区苏加堡的芒果树螨类区系进行了调查。记载并描述了短须螨属一新种:杓短须螨B.arystis。  相似文献   

6.
苹果是澳大利亚第一大水果,除北部少数地区外均有种植,1996产量达353万t。很早以前,苹果害螨基本依靠自然天敌控制,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DT进入果园防治苹果蠹蛾,DDT以及其后使用的广谱性杀虫剂杀伤了大量天敌,导致害螨因失去自然控制而猖獗,成为苹果上的一种主要防治对象。随后,新的专性杀螨剂出现,每年需要喷药1~3次以控制害螨。在澳大利亚,为害苹果的害螨主要有两种:即苹果叶螨Panonychusulmi和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由于发生代数多,繁殖能力强,易对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致使害螨防…  相似文献   

7.
用于防治害螨的药剂一般只能杀螨而不能杀虫。害螨1年内发生的代数较多,种群增长能力强,1年内往往要施药数次方能控制其危害,因而害螨较宜产生抗药性。为防治或延缓害螨对杀螨剂产生抗药性,防治害螨时应注意如下5点。  相似文献   

8.
新疆林果害螨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出口水果果园害螨调查结果并查阅相关资料,把截止2005年底已定名的新疆林果害螨整理并列成名录,分别隶属于6科、25属、57种.首次综合报道了新疆已知的林果害螨种类.  相似文献   

9.
在巴基斯坦,害螨是果园的严重害虫,但此前并未作过广泛的研究.对巴基斯坦芒果种植区苏加堡的芒果树螨类区系进行了调查.记载并描述了短须螨属一新种:杓短须螨B.arystis.  相似文献   

10.
在巴基斯坦,害螨是果园的严重害虫,但此前并未作过广泛的研究。对巴基斯坦芒果种植区苏加堡的芒果树螨类区系进行了调查。记载并描述了短须螨属一新种:杓短须螨B.arystis。  相似文献   

11.
二斑叶螨是我国北方果树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螨,近年来在一些果园突然发生和为害,并逐渐扩散蔓延.该螨寄主广泛、繁殖力强、世代较多且抗药性强,给防治造成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09,(10):38-38
长期以来,我国农作物害螨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造成大气、土壤、水体和食品污染。生物防治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害螨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张艳璇博士引进胡瓜钝绥螨进行人工驯化培育,并在全国率先尝试将害螨的天敌——捕食螨商品化、市场化,使“以螨治螨”生防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成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柑桔害螨主要指柑桔全爪螨、柑桔锈壁虱、柑桔始叶螨,每年果农防治柑桔害螨要喷农药10~15次。我国柑桔产区分布在丘陵或山地,山高坡陡、水源缺乏,增加了化学防治的难度,也提高了果农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寻找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一直是我国植保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中牟县发生的大蒜害螨主要有刺足根螨、腐嗜酪螨、瘿螨三种.大蒜害螨除对大蒜造成直接危害外,还会引发病毒病、软腐病.由于当地大蒜的长期连作、频繁引种以及蒜农对大蒜害螨的危害缺乏了解,导致害螨发生较重.防治上应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婷  金道超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2):97-99,104
螨类信息素是螨类释放以控制和影响同种或异种行为活动的重要化学信息物质。由于其在害螨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和优越性,螨类信息素的类型、化学特性、作用方式和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已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概述了螨类信息素类型、部分螨类信息素的化学结构、与生物学作用、信息素分泌与感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扼要介绍了螨类信息素的基本研究方法,讨论了螨类信息素在害螨防治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梨瘿螨在甘肃省清水县为害与分布范围、诊断方法、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防治方法是:加强检疫、药剂防治、清洁果园。  相似文献   

17.
以引进的智利小植绥螨为捕食者,以当地苹果、李子、梨、菜豆、番茄、黄瓜、大豆、玉米、月季上寄生的害螨为猎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捕食试验。结果表明:智利小植绥螨能够捕食上述寄主植物上的害螨,被捕食的害螨种类主要有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和截形叶螨。因此认为,在果园、保护地和大田等地释放智利小植绥螨控制主要害螨的危害是完全可能的,能够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植绥螨在农业害螨防治中的应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植绥螨在农业害螨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应用作了简单介绍,并对植绥螨繁殖利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王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87-3888
[目的]研究几种三氯杀螨醇替代杀螨剂对苹果害螨的防效.[方法]研究了3种低毒、低残留杀螨剂对苹果树螨害的防效,并对其田间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5%唑螨酯、15%哒螨灵乳油和12.15%阿维·三唑锡防治苹果螨害平均防效分别为74.84%、71.22%、58.19%,施药后第7天防效最好,分别为99.46%、99.09%、98.8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种杀螨剂对苹果螨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速效性分析,15%哒螨灵乳油均优于5%唑螨酯、12.15%阿维·三唑锡,差异性达到极显著,防治后第1天分别为47.60%、45.10%、20.36%.3种杀螨剂施药后对果园害螨天敌均有一定影响,施药后第7天对天敌的消除率分别为31.9%、75.6%、91.8%.[结论]5%唑螨酯悬浮剂对果园天敌影响较小,哒螨灵乳油次之,阿维·三唑锡复方药剂相对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胡瓜钝绥螨对香梨害螨控制作用的评价及其应用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胡瓜钝绥螨在新疆库尔勒香梨园控制害螨的作用。【方法】从不同温度条件下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和其猎物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av et Nikolski)]的试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合在香梨园释放胡瓜钝绥螨控制害螨所取得防治效果。【结果】胡瓜钝绥螨能取食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各种螨态,世代存活率在19~31℃时为100%,33~34℃时仅为50%,总产卵量33~47粒/雌;19~34℃范围内土耳其斯坦叶螨产雌率为84.0~85.0%,胡瓜钝绥螨产雌率为56.1~58.3%,土耳其斯坦叶螨总卵量比胡瓜钝绥螨高出39.8~68.4%;在20、25和30℃的温度条件下,土耳其斯坦叶螨净增殖率(R0)分别比胡瓜钝绥螨高出103.1%、130.5%和120.3%;内禀增长率(rm)分别比胡瓜钝绥螨高出20.5%、33.7%和64.9%。【结论】因此根据香梨园中益害螨的生物学特性,同时结合果园环境,笔者提出了应用胡瓜钝绥螨控制害螨的策略。一般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温度在15~30℃,每叶害螨少于2头(含卵)时,释放胡瓜钝绥螨才能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生防园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6~7次,直至采果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