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岛无翼坡垒营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亚市甘什岭无翼坡垒的叶、树干皮、根中的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分析,得出不同立木级的无翼坡垒的氮、磷、钾在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均以幼苗一级为高;而在同立木级的不同器官部位中以叶片含量较高而根最低,而同一枝梢的上、中、下部叶片的养分含量则没有什么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从叶片处理、林分郁闭度、移栽时间3个方面,探讨了擎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裸根幼苗移栽成活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研究了移栽后苗木生长量与郁闭度、移栽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擎天树幼苗的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剪切50%叶面积的幼苗成活率显著高于不剪切的;郁闭度为0.4的林下移栽,擎天树幼苗成活率最高,生长量指标也最好;5月移栽的幼苗成活率最高,但3月移栽的幼苗苗高和根系生长最好。通过叶片剪切、林分郁闭度、移栽时间处理,有效调控适宜擎天树苗木移栽和生长的水分、温度和光照。  相似文献   

3.
不同苗龄无翼坡垒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植3年生、4年生和8年生3种苗龄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比较研究其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性,为该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不同苗龄无翼坡垒苗木净生长量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苗龄的增加,无翼坡垒苗高和冠幅净生长量呈升高趋势,苗高净生长量以8年生最大,地径净生长量以4年生最大。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均以8年生无翼坡垒最大;随着无翼坡垒苗龄的增加,最初荧光F0、最大荧光Fm、变动荧光Fv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均呈小幅度的升高趋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栽培地高温是影响无翼坡垒生长和光合生理的主要环境因子,适当创造栽培地环境,以适应无翼坡垒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首次对海南三亚甘什岭无翼坡垒新树种病害进行了研究 ,对各种病害症状进行了描述 ,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 ,同时对病害的发生与环境关系做了初步探讨。比较系统地对无翼坡垒病害情况做了概述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红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对红椆2年生直播苗和2年生撒播苗移栽容器苗苗木质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规格容器和遮荫处理对1年生撒播苗移栽到容器后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可显著提高红椆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容器规格对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采用80%遮阳网遮荫,容器苗成活率较高,苗木高生长也显著增加,但苗木地径生长与60%遮阳网遮荫处理的苗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不同处理苗木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宁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Z1):24-26,32
从马尾松不同处理苗木造林3年生调查分析表明,马尾松截根移栽或切根裸根苗造林效果最好,根系发达,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且造林成本适中,而常规裸根苗造林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切根和施肥对银杏Ginkgobiloba裸根大苗生长的影响,同时为了缩短移栽后的缓苗期,2013-2014年在浙江省长兴县选取了15年生实生银杏裸根苗24株,2015-2017年选取了5~10年生实生银杏裸根苗72株,分别进行了两次切根和施肥试验,第一次的试验结果表明:一次切掉1/2的侧根,对苗木胸径、树高生长无明显影响,切根一年后侧根上细根数量大幅增加。第二次的试验结果表明:切根处理的苗木胸径、树高增长量均低于对照CK的增长量,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切根对银杏裸根苗的生长有所抑制,但影响不大;在不切根时,施肥对苗木树高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同时切根与开沟施肥时,对银杏树高和胸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因素(切根与施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显示,对于树高生长,切根与否不是影响树高生长的主要因素,施肥才是;对于胸径生长,则恰好相反;不管是对树高生长还是胸径生长,两因素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同时也表明分期切根和开沟施肥可作为实用技术推广到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对观赏草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裸根、带土球等不同处理分株移栽试验。结果表明:萌芽期各处理成活率均达到100%,分蘖数差异不大。在旺盛生长期,裸根移栽成活率除悍芒、须芒草外,其他品种都达到80%以上,带土球移栽成活率均为100%;分蘖能力带土球处理高于裸根。  相似文献   

9.
从马尾松不同处理苗木造林3年生调查分析表明,马尾松截根移栽或切根裸根苗造林效果最好,根系发达,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且造林成本适中,而常规裸根苗造林效果差。在林业生产中应大力推广马尾松切根苗造林。  相似文献   

10.
罗盛健 《防护林科技》2006,(4):22-23,37
通过对湿地松不同切根处理、不同深度切根的育苗及其切根苗造林等试验,探讨幼苗切根对苗木质量、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湿地松育苗采取芽苗截根移栽,8月底苗期切主根和侧根,切根深度9~11 cm,苗木质量最优,造林成活率可达98.7%,幼林生长各项指标表现最好,并提前郁闭成林,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播种时间、裸根苗套袋及拉枝角度对皖南地区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的影响,以不同品种和树龄的薄壳山核桃为试验材料,对比不同播种时间、裸根苗整株套袋处理、拉枝角度等处理中薄壳山核桃的生长量、成活率、结果短枝数量。结果表明:(1)冬播覆膜对种子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对幼苗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冬播覆膜措施下的1年生苗地径比春播粗2.18 mm,苗高比春播高38.5 cm;(2)薄壳山核桃裸根苗移栽整株套袋处理的成活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整株套袋提高了裸根苗移栽的成活率;(3)薄壳山核桃拉枝角度为45°时与拉枝角度65°、85°和105°处理的平均结果短枝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拉枝角度在85°时结果短枝数最多。即薄壳山核桃冬播生长量比春播生长量大,裸根苗移栽套袋处理的成活率增加,拉枝角度处于85°短枝数最多。  相似文献   

12.
沙冬青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冬青以种子繁殖为主,出苗容易,移栽成活率较低。本文从育苗、苗期管理、造林及移栽等方面进行探讨。对营养袋沙冬青幼苗做了5种移栽对比试验。所得数据通过Duncan’s新复极差分析表明:移栽地在移栽前浇水和移栽地在移栽后浇水在成活率和生长量方面的差异性都不显著,它们与蘸泥浆和生根剂处理和裸根(对照)在生长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裸根(对照)在成活率方面与以上4个处理都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以上4个处理之间在成活率方面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预测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在三亚的潜在适生区,并分析影响无翼坡垒分布的气候和地形等宏观角度的环境变量,为无翼坡垒的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MaxEnt模型将气候因子、土壤因子以及高程、坡度、坡向、径流累积量和太阳辐射共56个环境变量进行分析建模。【结果】MaxEnt模型的测试结果 AUC值为0.992,训练数据的AUC值为0.991,模型模拟效果良好。结果得到了无翼坡垒适生区的范围为三亚吉阳区与海棠区交界的甘什岭一带,并将此作为最终研究区。研究区中低适宜适生区面积为585.29 h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0%;一般适宜适生区面积为529.46 h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9%;高适宜适生区面积为711.13 h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4%;核心适宜适生区面积为632.09 hm2,约占研究区面积的11%。得到了各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率及重要性数值,结果表明BIO_14对模型的贡献率为41.4%,重要性为42.3%;高程对模型的贡献率为17.9%,重要性为34.8%;BIO_19对模型的贡献率为12.8%,重要性为7.7%;t_gravel对模型的贡献率为5.2%,重要性为9.5%。【结论】无翼坡垒的适生区范围为三亚甘什岭一带,影响无翼坡垒潜在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变量为BIO_14、高程、BIO_19和t_gravel。无翼坡垒的适生条件为:在干燥和寒冷季具有较低的降水量需求;要求上层土壤中的碎石比例较低,碎石比例达到15%时无翼坡垒的生长概率几乎为0;无翼坡垒的适生区海拔范围要求为200~400 m。  相似文献   

14.
银鹊树为我国的三级保护树种,通过近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对银鹊树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施肥量以100g/m2效果最好;(2)一年生苗的密度以40×40cm生长较好,壮苗比例高。(3)幼苗期遮荫,生长后期撤除,效果较好;遮荫度60%和40%差异不明显。全年遮荫影响银鹊树苗的生长;(4)对银鹊树进行芽苗移栽,成活率高,根系发育好,苗木长势旺;小苗移栽,苗木粗壮,但移栽成活率偏低;直播育苗,苗木长势好,但根系不发达,对下一年的移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ABT生根粉对北美红栎造林苗木进行处理,通过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浸泡时间研究,测定对苗木成活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与浸根时间对北美红栎幼苗的移栽成活率、叶片光合速率、新梢生长量均具有促进作用。不同ABT浓度与浸根时间能显著影响北美红栎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福建省南平樟湖国有林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对比试验林,系统研究苗木类型与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叉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基质营养袋苗、大田裸根Ⅰ级苗和大田裸根Ⅱ级苗3种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成效差异显著,其中采用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取得95.56%的造林保存率,且叉干率只有3.47%;造林后木荷1年生幼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63cm、107.10cm和56.43cm;造林后2年生,其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61cm、224.90cm和113.07cm,均优于大田裸根Ⅱ级苗和大田裸根Ⅰ级苗的造林成效,说明采用木荷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降低林木叉干率,全面提升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7.
极危植物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原产于海南岛甘什岭。2008年引入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林科院)栽培,8年生长良好,树高年均生长量在0.23~0.31m,胸径年均生长量在0.13~0.18cm。经近些年观察,无翼坡垒未见严重的病虫害,初步反映无翼坡垒能适应市林科院苗圃,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遮荫)促进无翼坡垒生长和发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切根苗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幼苗切根培育,春季土壤解冻15cm左右时,对1a年生苗木进行切根处理,用切根机在苗木根部15cm处切断,抑制了2a生苗的高生长,提高了径生长,缩小了苗木高径比例,促进了毛细根的发育,形成了"矮胖子,大胡子"式优质壮苗,经试验,用切根苗造林成活率比自然苗提高10%~2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白桦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该研究以1a生白桦幼苗为材料,采用生物遮阴方式设置CK(全光照)、L1(25%遮阴程度)、L2(50%遮阴程度)、L3(75%遮阴程度)4种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白桦幼苗的移栽成活率、生长情况和树冠结构。结果表明:(1)移栽当年苗木成活率为:遮阴50%>75%>25%>全光照,移栽后1a苗木保存率为:遮阴25%>50%>全光照>75%。(2)苗高和地径生长为:全光照>遮阴25%>50%>75%,说明光照对白桦的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3)遮阴对白桦幼苗的树冠结构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全光照下,树冠冠幅、一级侧枝长度和一级侧枝直径最大,一级侧枝分枝角度随光照的减弱呈现先增长后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南方红豆杉幼苗的移栽成活率,本文以南方红豆杉2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情况下研究苗木生长情况并测定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45%的土壤含水量最适宜南方红豆杉幼苗生长,而干旱或者水涝都会影响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