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桑树新品种 7946长势旺 ,发条力强 ,节间较密 ,耐剪伐 ,适合条桑收获。产叶量比湖桑 32号春季高 2 5 %~ 30 % ,全年高 2 0 %左右 ,叶质好。采用桑树株内均衡轮剪条桑收获技术 ,每公顷可节约收获用工 10 0余个  相似文献   

2.
桑树人工四倍体鄂桑2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化学处理杂交实生桑幼苗,通过单株选择、系统选择育成的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具有生长快、产叶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等特性。每公顷产叶量达46065kg,比对照湖桑32号提高50.9%。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优质、高产、抗逆为育种目标,对桑树新品种种质资源进行系统鉴定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辐射与复合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优质、高产、高抗桑树新品种,通过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新品种川826发芽率高、枝条直立、生长势旺;全年平均公顷桑产叶量比对照湖桑32号高13.95%;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比对照高8.88%,万蚕产茧层量比对照高8.8%,5龄担桑产茧量比对照高13.51%;秋叶硬化迟,抗干旱能力强。[结论]川826是一个优质、高产型桑树品种,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4.
引进试养中丝量蚕品种丝雨3号,进行农村初步饲养,结果表明院相比对照种表现出食桑稍旺、产量高、茧型圆且略大、丝质优良等特性,可继续进行对比试养,对性状指标进一步摸索。  相似文献   

5.
三倍体桑品种嘉陵16号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嘉陵16号系用四倍体桑与二倍体桑人工杂交育成的三倍体(2n=3x=42)新桑品种。该品种发芽率高,发芽较早。枝条直立粗长,大形裂叶,叶肉肥厚,叶色深绿。全年公顷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高20%。万头蚕产茧量比对照高13%,万头蚕产茧层量比对照高12%,100kg桑叶产茧量比对照高16%。桑叶(干物)蛋白质含量28.08%,可溶性糖含量4.67%,均高于对照。营养生长旺盛,农艺性状好,适宜丘陵、山区密植和间作栽培。  相似文献   

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耕地约200万公顷左右,其中粮食面积140万公顷(水稻、玉米各60万公顷,均为一季作,高粱、大豆、小麦、大麦等杂粮20万公顷);果树面积近30万公顷(其中结果面积近15万公顷),主要为苹果、梨,其次为桃、李、杏、柿、葡萄等;经济作物和蔬菜面积约30万公顷,主要为桑、烟草、亚麻、人参及白菜、  相似文献   

7.
刘限  马积彪 《新农业》2007,(3):58-58
2.小蚕平面2回育和普通的饲养方法基本相同,只在饲养过程中为减少劳动强度,节省工时,减少给桑次数,每天给桑2次。但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要规范饲育,控制好温湿度。俗话说“小蚕火养,大蚕风养”,一般l、2龄温度27~28℃,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8.
凌君 《农学学报》2018,8(11):46-48
为探索‘鲁诱2 号’、‘鲁诱3 号’桑品种在陕西省安康地区的养蚕成绩表现,以‘湖桑32 号’为对照,用它们的桑叶全龄饲育家蚕873×874 杂交种和873、874 原种,测量饲喂结果杂交种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和原种的产卵情况。结果表明,‘鲁诱2 号’、‘鲁诱3 号’桑品种饲养杂交种的在发育经过和茧层率上没有差异,但是全茧量、茧层量成绩显著高于对照桑品种,试验桑品种饲养原种良卵率与对照桑品种基本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1 鄂桑1号(鄂育1号) 三倍体桑树品种,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桑001-2003。一般桑叶单产(每公顷产量,不同)30 000kg,比对照湖桑32号增产12%以上;万蚕收茧量、100kg桑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均比湖桑32号高。桑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面积实施砂砾地蛋白桑培育,以饲养链实施低成本、高品质的饲养模式,提高蛋白速生效果,增强砂砾地蛋白桑产量标准,适应蛋白、氨基酸整体畜禽水平,以有效的种植饲养模式,尽可能地防砂固化,实施多倍体桑苗种植,提升蛋白桑产量水平。本文将针对砂砾地蛋白桑产量分析标准进行研究,从蛋白桑产量的实际元素标准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升砂砾地蛋白桑产量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桑树新品种昂绿1号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昂绿1号产叶量高,单位面积产叶量比湖桑32号春季提高17.80%,夏秋季提高8.08%,全年提高12.73%;叶质优,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100kg桑产茧量和100kg桑茧层量4项鉴定成绩分别比湖桑32号高4.04%、1.96%、4.55%和2.58%;抗桑疫病能力强,发条力强,适合作条桑育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家蚕的抗氟性与生命力、茧质性产太的相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的抗氟性与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虫蛹率、幼生率8项性状无显著相关关系,还表明抗氟性,全茧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有较大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13.
果叶兼用多倍体新桑品种的选育及其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选育果叶兼用多倍体新桑品种,使桑树利用多元化,提高桑树的经济效益;探讨桑树多倍化以后光合特性,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单株选优与化学诱变相结合的染色体工程,选育果叶兼用多倍体桑树品种(2n=4X=56);测定多倍体与无性系亲本二倍体桑的形态性状,光合日变化和叶绿素含量,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该品种年平均桑产叶量和产果量较对照品种‘红果2号’(2n=2X=28)分别高38%和45.89%。该品种桑叶养蚕成绩中的万头蚕产茧量、万头蚕产茧层量和4—5龄每100 kg桑叶产茧量较对照叶用桑‘湖桑32号’分别高4.65%、4.35%和5.2%。于2009年通过重庆市蚕桑品种审定。四倍体叶绿素含量、RuBPcase羧化活性提高,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降低,叶绿体内部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丰富,垛叠疏松,排列有序,净光合速率(Pn)高于无性系亲本二倍体。【结论】多倍体新桑品种不但桑叶产量和质量高,且产果量高;体细胞染色体加倍以后,光合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4.
家蚕新品种“金丝一号”在农村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家蚕新品种“金丝一号”的农村饲养状况。[方法]以“金丝一号”为供试家蚕品种,“871×872”为对照,调查龄期经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等各项指标,比较试验品种生产性状的优劣。[结果]“金丝一号”的饲育方法与常规家蚕品种一致,其平均全茧量达到1.840g,平均茧层量0.376g,平均茧层率20.45%,张种平均产茧量35.79kg,其茧质成绩较理想,已接近实用家蚕品种实际生产的产量水平。其张种平均产值达到1002.12元,经济效益高于常规品种。“金丝一号”茧丝颜色为金黄色,不再需要进行人工染色,降低了加工成本。[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掌握“金丝一号”的生产性状和表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家蚕雄性品种引进试验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进的 4个雄蚕品种进行了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 :参试雄蚕品种的幼虫历期与现行普通种差异不明显 ,雄蚕品种的雄蚕率均达 98%以上 ,雄蚕品种的上茧率比现行品种高 1 .1~ 4.0个百分点 ,收茧量、担桑产值和张种产值分别比现行品种高 8.42 %~ 1 9.81 %、6 .0 1 %~ 40 .5 5 %和 2 5 .73%~ 40 .5 4% ,雄蚕茧的茧层量、茧层率和干壳重均明显高于现行品种。根据雄蚕产业的独特性 ,分析了江西实施雄蚕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18个家蚕纯种的万蚕产茧量和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万蚕产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依次为:全茧量>茧层量>单蛾卵量>四龄结茧率>良卵率>死笼率>普茧率>健蛹率=茧层率>同宫茧率.可为家蚕纯种的定向培育和选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高产、优质、强健性春用家蚕新品种“鲁17×92”。多次试验鉴定和品种区试结果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大且匀整,产量高;丝质优良,净度可达95分;综合性状优良,万头蚕产茧量、茧层量、产丝量分别比对照高6.17%、8.14%和4.32%。  相似文献   

18.
家蚕血液过氧化氢酶遗传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广义遗传力很高。CAT活性与5龄历期,同宫率无关,与全龄期,死笼率,普茧率呈一定的负相关,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与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接近显著正相关,与虫蛹率,幼虫生命率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适宜贵州饲养的四元春秋蚕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育成了强健优质春秋用蚕品种贵蚕7号(781.57A×7532.862),并进行了室内成绩鉴定,农村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四龄万蚕产茧量为21.76kg,四龄万蚕茧层量5.04kg,茧层率23.15%,茧丝长1 166.0m,解舒丝长933.3m,解舒率80.0%,茧丝纤度2.720D,张种产茧量52.20kg。贵蚕7号体质强健,茧丝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宜作贵州广大蚕区春秋季用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家蚕的生命力和茧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的虫蛹率、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8个性状同时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不存在上位作用,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呈现部分显性,虫蛹率、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全茧量、万蚕茧层量5仃性状则呈现超显性。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并存在较大的狭义遗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