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新型水稻苗床调理剂"苗壮丰"对机插秧苗素质的调控效果,以7个优质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喷施"苗壮丰"和喷施清水(对照)2个处理,进行露天水泥场塑盘育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苗壮丰"处理的叶龄、单株绿叶数、苗高、最大完整叶长、最大完整叶宽、茎基宽、SPAD值、白根数、百株鲜质量、百株干质量等12个秧苗形态生理性状指标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显著提升,但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效果不同。该新型水稻苗床调理剂为培育机插水稻壮秧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低播种量(90 g/盘和110 g/盘)和3种拌种剂(旱育保姆、咪鲜·甲霜灵和苗壮丰)处理,研究稀播和拌种剂对毯苗机插水稻不同秧龄期秧苗素质的影响,旨在探究毯苗机插水稻长秧龄壮秧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稀播和拌种剂处理下,毯苗机插水稻秧龄25 d的秧苗素质最好;播种量90 g/盘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菌渣施用比例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晶两优534和甬优1540为材料,于2021年在贵州省兴义市开展菌渣不同施用比例(体积比为20%、40%、60%和80%)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耕作土育秧(对照)相比,育秧基质中施用一定比例菌渣对水稻秧苗根数、茎基宽等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等影响不显著;随着菌渣施用比例的增加,秧苗的整齐度增加,25 d秧龄时,菌渣施用比例为60%和80%的处理,2个品种秧苗的整齐度分别比对照高9.8%~13.1%和12.0%~19.4%,差异显著,40 d秧龄时各处理间整齐度差异不显著;相比对照,施用菌渣的处理秧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升高,尤其是40 d秧龄施用60%和80%菌渣的处理,2个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3.4%~35.9%和7.6%~17.3%。因此,在耕作土中混合60%~80%体积的菌渣有利于提高秧苗的整齐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4.
以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秧苗期分别于人工气候箱及大田进行低温处理,并喷施一定浓度的水杨酸(SA)和烯唑醇(S08)复配液,研究复配液对秧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抑制秧苗生长,喷施适量的SA、S08复配液可有效缓解低温伤害。低温胁迫下,SA+S08处理的水稻叶片最大荧光量子效率(Fv/Fm)及实际荧光量子效率(Y(II))与常温下相比降幅较小,而喷施清水的处理降幅明显较大;低温胁迫下,秧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较常温下显著提高,但喷清水的处理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SA+S08处理;低温胁迫下,秧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常温下均提高,喷清水的处理SOD活性较常温下提高不显著,而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提高显著,而SA+S08处理这三者均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喷清水处理。大田条件下,SA+S08处理的秧苗株高较喷清水处理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而干物质量显著高于喷清水处理。鉴于此,笔者认为,水稻喷施SA、S08是通过提高叶片抗氧化能力,减轻低温下细胞膜过氧化伤害,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促进有机物的合成,从而增强秧苗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5.
用大田试验和精密小区试验方法,在水稻各主要生育时期施用多效唑(MET),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施肥水平条件下,各期施用MET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在高肥水平下,秧苗三叶期和齐穗期施用MET有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学华 《杂交水稻》2001,16(3):45-46
以优质两系杂交早稻香两优68为供试组合,对保得生物肥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所用保得生物肥分为土壤接种 叶面增效剂两种,设计了5种施用方法,结果表明:施用保得生物肥能使杂交水稻增产,增产幅度为3.4%-16.4%,其中以秧苗期喷施叶面增效剂配合返青期追施土壤接种剂的效果最佳。用叶面增效剂浸种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秧苗期喷施则能显著提高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7.
水稻种衣剂—旱育保姆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007年,在赣榆县青口镇农技中心试验田进行了水稻使用旱育保姆种衣剂与水稻常规处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旱育保姆的水稻秧苗表现为出苗齐、苗全、苗壮、分蘖多,防止青枯死苗,低位分蘖多,成穗率高,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8.
2006年~2007年,在赣榆县青口镇农技中心试验田进行了水稻使用旱育保姆种衣剂与水稻常规处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旱育保姆的水稻秧苗表现为出苗齐、苗全、苗壮、分蘖多,防止青枯死苗,低位分蘖多,成穗率高,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9.
RT螯合肥(含叶肥与果肥)是一种螯合微量元素的功能型叶面肥。为了确定其适宜的施用方法,2015年于湖南浏阳永安开展了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RT螯合肥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孕穗期和抽穗期喷施叶肥、返青分蘖期喷施叶肥+抽穗期喷施果肥均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米质;返青期喷施叶肥+孕穗期喷施果肥对产量的提高效果最显著;秧苗期喷施叶肥+分蘖期喷施叶肥+抽穗期喷施果肥对改善米质效果最好;秧苗期喷施叶肥能显著提高总根数和干物质的积累;在N肥减量条件下配施叶面肥有显著提高肥效的作用。该叶面肥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喷施,且叶肥混搭果肥喷施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氨基酸液肥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非 《北方水稻》2011,41(3):65+69
在水稻苗期和本田期喷施氨基酸液肥与以不施肥料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液肥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生育期无显著影响,对产量有促进作用。在大田作物上,氨基酸液肥一般施用比例可控制在300倍液,如遇特殊情况,可酌情调节。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现有的固体水稻苗床调理剂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与床土拌和花工费时、不容易拌匀施匀等问题,经多年攻关研究,成功开发出可拌种/包衣、播时洒施、播后芽前喷施、立针期喷施的液体水稻苗床调理剂——苗壮丰。产品除N、P2O5、K2O总养分≥210(140-45-25)g/L,有机质含量≥30g/L,pH值≤6,微量元素≥5.5g/L(其中Zn≥2.0)之外,还添加了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光合效率、控制养分流失等成分。跟现有产品相比,不仅使用方便、省事省工,且对出苗较为安全,能达到比较好的壮苗效果,根系发达、株高适中、假茎增粗、干物质量增加、秧龄弹性增大。2017年海安试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播后芽前喷施苗壮丰的处理白根数增40.5%,株高矮1.98cm,茎基宽增38.9%,SPAD值增55.1%,百苗干物质量增44.9%。为了更好的使用该新产品,文中最后给出水稻新型苗床调理剂——苗壮丰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提高秧苗素质是提高水稻产量与抗逆性的有效途径。为明确播种量和壮秧剂喷施时期对湘南机插晚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H优518为材料,设置3个壮秧剂喷施时期(A1.1叶1心期;A2.2叶1心期;A3.1叶1心期+2叶1心期)与4个播种量(干种子)(B1.75 g/盘;B2.90 g/盘;B3.105 g/盘;B4.120 g/盘),于2018—2019年在湖南衡阳县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随播种量增加,秧苗成苗数和苗高增加,但成苗率降低,每穴总根数、平均根长、茎基宽和百株干质量减少;壮秧剂喷施时期中以A1和A2处理秧苗素质较高。(2)随播种量增加,秧苗分蘖速度逐渐降低,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逐渐提高,壮秧剂喷施时期对水稻分蘖无显著影响;播种量和壮秧剂喷施时期对晚稻干物质积累和LAI影响显著,以A1B2和A2B2处理较高。(3)晚稻产量以B2处理最高,较B1、B3和B4分别提高7.1%、14.4%、9.9%;壮秧剂喷施时期中以A1处理产量较高;两者互作中以A1B2和A2B2处理产量较高。(4)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成苗率、每株总根数、干物质积累量、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13.
河北稻区水稻病害苗期以立枯病为主,本田期以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为主,近年该区主要以化学农药进行保护性防治,随着施用年限的延长,其抗药性逐渐增加,所以防效逐渐降低。为了筛选一些既能增强水稻抗逆性,又能起到有效防治水稻病害的新型药剂,1995年在水稻秧苗1叶1心期进行了喷施海河口市稀土生化厂提供的“稀土高效多元素增长剂——植乐”试验,初步观察能较好的防治立枯病,并且秧苗素质较喷施其他药剂的处理要好。1996年我们针对前期防治立枯病提高秧苗素质及后期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止早衰、增产效应进行了系统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机插水稻基质育秧芸薹素内酯(BR)适宜的施用方法及最佳用量。【方法】以中早39为供试材料,采用稻草基质旱育秧方式,探究BR不同处理方式和浓度对机插早稻秧苗生理特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施用BR可以提高秧苗的抗氧化保护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总糖含量及C/N,秧苗根系活力提高了13.24%~48.31%,利于形成抗性强的健壮秧苗;喷施方式对提高秧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最佳,基施方式对降低秧苗丙二醛含量效果最好。施用适量BR也可促进秧苗机插后长出新叶、新根及返青,喷施方式效果最好;浸种、喷施方式还能增强秧苗机插后20~30d的单株分蘖力。【结论】播种前和出苗后进行两次适量的BR处理,有利形成壮苗和栽后活棵返青及分蘖,以播前0.15 mg/L浸种和秧苗1叶1心期0.10 mg/L喷施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机插水稻基质育秧芸薹素内酯(BR)适宜的施用方法及最佳用量。【方法】以中早39为供试材料,采用稻草基质旱育秧方式,探究BR不同处理方式和浓度对机插早稻秧苗生理特性及栽后生长的影响。【结果】施用BR可以提高秧苗的抗氧化保护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总糖含量及C/N,秧苗根系活力提高了13.24%~48.31%,利于形成抗性强的健壮秧苗;喷施方式对提高秧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效果最佳,基施方式对降低秧苗丙二醛含量效果最好。施用适量BR也可促进秧苗机插后长出新叶、新根及返青,喷施方式效果最好;浸种、喷施方式还能增强秧苗机插后20~30 d的单株分蘖力。【结论】播种前和出苗后进行两次适量的BR处理,有利形成壮苗和栽后活棵返青及分蘖,以播前0.15 mg/L浸种和秧苗1叶1心期0.10 mg/L喷施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6.
用大区对比法探索了水稻施用傲绿牌营养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分别叶面喷施傲绿牌营养素100g/667m2+尿素0.5kg/667m2,能够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水稻抗病、抗逆性。比喷施惠满丰增产7.8%。  相似文献   

17.
用大区对比法探索了水稻施用傲绿牌营养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分别叶面喷施傲绿牌营养素100g/667m^2 尿素0.5kg/667m^2,能够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水稻抗病、抗逆性。比喷施惠满丰增产7.8%。  相似文献   

18.
NEL生物活性肥对水稻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水稻P88S/747为材料,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NEL生物活性肥对水稻种子发芽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EL生物活性肥浸种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和成秧率;幼苗期(2叶1心)喷施NEL生物活性肥能明显降低秧苗高度,促进秧苗横向生长,增加秧苗茎基宽和分蘖数,促生新根和白根,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喷施NEL生物活性肥的适宜时期为幼苗期。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施用垦粳~聚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垦粳~聚不同处理均对水稻安全,其表现为未发现叶片畸形、扭曲、秧苗矮化、叶色黄化等现象。在水稻6.1叶期每处理连续调查5穴,3次重复调查分蘖,垦粳~聚不同处理相比都好于常规施肥。在水稻成熟期每处理连续调查5穴,3次重复调查分蘖,垦粳~聚不同处理相比都好于常规施肥,其中在水稻移栽前7 d和孕穗期分别喷施垦粳聚35 g/667 m~2增产6.73%。  相似文献   

20.
实验以水稻品种吉农大838为材料,以稻小孩壮秧剂混拌床土为对照,选择不同用量3种菌剂与壮秧剂组合共6个处理,测定水稻播种后25 d秧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喷施0.25 ml 360°菌剂处理秧苗与对照相比,根条数、茎基宽、秧苗干重均高于对照,株高略小于对照,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菌剂与壮秧剂适宜量组合施用有提高育壮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