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散养奶牛因为养殖规模小,数量少,奶牛繁殖都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奶牛繁殖饲养是奶牛饲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做好奶牛繁殖饲养工作关系到奶牛的生产效益。目前,很多散养奶牛养殖者对奶牛繁殖饲养管理不重视,技术措施不到位,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生产能力,严重的还会造成奶牛出现繁殖障碍疾病,威胁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如何保证奶牛繁殖处于一年一犊的状态,保证牛群合理的产犊距离,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效益,是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奶牛繁殖饲养技术和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高效繁殖技术是奶牛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奶牛繁殖性能整体呈下降趋势,限制了全球奶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繁殖性能降低与人们一味追求奶牛高产及长期忽略奶牛繁殖性能的选育有关。奶牛高效繁殖技术是解决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效繁殖技术不但是确保奶牛终身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决定奶牛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  相似文献   

3.
奶牛的繁殖直接影响到泌乳高低,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对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情、怀孕、分娩和泌乳是奶牛正常的生理现象,而繁殖管理水平则是直接关系到这些正常现象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繁殖管理水平高,奶牛就能按期发情、怀孕和泌乳。因此,加强繁殖管理,建立健全奶牛繁殖技术管理体系,提高奶牛繁殖能力是奶牛生产的关键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提高奶牛繁殖受胎率是提高奶牛养殖生产效益的基础,也是发挥奶牛生产性能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现根据实践经验.谈一下目前奶牛繁殖现状、繁殖障碍的病因和提高奶牛繁殖受胎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的好坏是衡量奶牛营养、饲养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奶牛繁殖效率的重要措施,是维持奶牛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1]。奶牛产后生殖机能监控是奶牛繁殖工作的关键点,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奶牛产后生殖机能监控的方法和措施,现分述如下:1奶牛产后生殖机能监控的目标繁殖是奶牛正常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要维持奶牛正常的繁殖机能就必须尽早尽快地恢复其生殖机能。奶牛产后生殖机能监控的目标是使奶牛达到理想(最佳)的繁殖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表1中最佳繁殖指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正常或经及时治疗得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奶牛产奶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也在增加,尤其是高产奶牛产后的繁殖障碍。在第15届动物繁殖国际会议中,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7.
张大华 《中国乳业》2021,(12):82-85
繁殖障碍是奶牛饲养过程中一类常见的疾病,可导致奶牛繁殖性能降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卵巢囊肿等疾病是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此外,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也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严重影响奶牛的正常生产,对我国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疾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论述,提高奶牛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生产中,奶牛繁殖性能的好坏与生产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适当的营养调控是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基础,是奶牛高产的关键。1营养因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1.1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奶牛繁殖力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能量供给不能满足动物的需求或是能量处于负平衡状态。分娩后,奶  相似文献   

9.
奶牛繁殖力是奶牛生产重要经济指标。奶牛繁殖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奶牛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防治关系十分密切。奶牛繁殖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种公牛和种母牛的饲养量,增加生产奶牛群的饲养量,以提高乳产品产量和质量以及生产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措施必须考虑上述因素,还必须从提高优秀公牛和良种母牛繁殖力两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现代繁殖新技术,挖掘优良奶牛的繁殖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繁殖障碍病是奶牛的多发病,是影响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大量临床诊断分析与总结发现,生殖道疾病或激素紊乱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疫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种类也较多。因此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病,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1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病1.1子宫内膜炎(1)病因:由于奶牛生产时未对母牛的外阴或尾根等部  相似文献   

11.
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合理管理是奶牛发挥繁殖潜力的必要条件,也是实际生产中保证奶牛繁殖性能正常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阐述配种控制、配种组织、牛群结构以及运动等管理因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以供规模化奶牛场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繁殖性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在奶牛生产中,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牛业的经营效益。共和县近几年大量引进奶牛,但由于地区差异性,奶牛的繁殖性能受气候、饲料、饲养方式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在当前大力推广综合饲养奶牛,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情况下,研究并掌握其繁殖性能对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的新要求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母牛达到正常的交配年龄时而未能正常妊娠和产犊的功能性障碍疾病,统称为奶牛繁殖障碍。在养殖业发达国家,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母牛因繁殖障碍而最终被淘汰,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更高,大约三分之一左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奶牛业发展的重要阻碍,各畜牧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已将奶牛繁殖障碍的研究列为了重要的课题。1原因分析1.1环境原因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严寒气候对奶牛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小,热应激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夏季的高温造成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下降,出现繁殖障碍,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
维持高产奶牛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牛场效益的关键点。研究表明,合理安排产犊间隔,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有助于实现奶牛遗传潜力,提高产奶量。能量负平衡是奶牛泌乳高峰期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繁殖管理不当容易导致空怀时间过长,体况波动和繁殖性能低,最终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准确诊断繁殖性能低下的原因非常重要。利用便携式兽用超声波仪鉴定和测量奶牛卵巢结构,能够准确地判断奶牛的生理状态,不仅能够确认奶牛正确的发情周期,确定怀孕状态,而且有助于诊断卵泡和黄体囊肿等疾病,为繁殖管理和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奶牛繁殖管理是奶牛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繁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因素对奶牛繁殖进程的影响,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挖掘出奶牛的繁殖潜力,从而对生产起保障作用。目前,国际上已专著论述过这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积液是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子宫积液又称宫腔积液,不同年龄的子宫积液可由不同的原因所导致。奶牛在患子宫积液后,会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机能,从而造成奶牛失去本身价值,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奶牛繁殖性能是影响养殖效率的重要因素,奶牛养殖场必须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提高奶牛繁殖性能。例如,优化环境、提高饲养水平、建立繁殖管理流程等,为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奶牛繁殖疾病严重阻碍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繁殖疾病不仅会降低牛犊的产量,更会降低牛奶的产量,对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有很大影响。本文将针对目前比较常见的奶牛繁殖疾病,对奶牛繁殖疾病进行分析,并探讨奶牛繁殖疾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奶牛繁殖性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奶牛繁殖性能都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限制了全球奶业的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华中地区奶牛繁殖性能,本文统计分析了华中地区6 000多头奶牛与繁殖相关的生产性能,发现整体奶牛繁殖性能较差。奶牛繁殖性能降低与人们一味追求奶牛高产及长期忽略奶牛繁殖性能的选育有关。因此,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奶牛的遗传基础;在对奶牛生产性状选育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奶牛繁殖性能的选育;在使用常规育种技术的同时,要注重运用先进的生物学新技术,以改善奶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0.
奶牛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全面合理的营养素投入是奶牛繁殖高效率的基础,繁殖高效率是保证奶牛终生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借此把营养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阐述,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