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对7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和不同培养时间的产毒力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的种类和培养时间对菌株的产毒素能力影响较大,而培养温度则影响较小。所试菌株中C57-1菌株的产毒素能力最强,是制备疫苗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2.
2000年7-8月,青海省同德县某乡藏系棉羊猝死,经对其中两只症状典型病死着羊病料分离培养,分离到数株疑似魏氏梭菌。通过肠内容物毒素检查、纯培养物毒素测定和毒素中和试验,证实致病力较强的两株为C型魏氏梭菌。毒价测定最小致死量均大于500小白鼠MLD。  相似文献   

3.
用发酵罐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用菌液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探讨了用发酵罐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生产菌株J-1株菌液的最佳条件。分别以发酵罐和摇床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J-1株制备菌液,前者12个批次,后者6个批次。比较不同的培养条件对细菌菌体数量及HEC毒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罐培养优于摇床培养,以产毒素培养基于28℃发酵罐通气培养J-1株,培养28小时效果最佳,培养菌液含菌量达2.9×1010cfu/ml,培养液上清的溶血价达27,发酵液中残糖为0.12g/L,符合发酵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某猪场发生水肿病仔猪的脾脏中分离到一种细菌,通过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等一系列的系统鉴定,确定为引起仔猪水肿病的大肠埃希氏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引起小白鼠死亡,毒素试验证明该菌产生致水肿病2型类志贺毒素(SLT-2e),引起小白鼠发生水肿症状,该毒素对Vero细胞敏感,引起其死亡,药敏试验证明该菌对常见的抗生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以某农户养兔场疑似梭菌性下痢的发病兔的肝和各段肠管做为病料进行了魏氏梭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纯分离培养、厌氧环境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毒素检查、泡沫肝试验等对分离细菌进行了鉴定,通过毒素检查,也证明了腹泻兔肠道内有毒素存在。细菌学检验结果与魏氏梭菌完全相符合,确定从病死兔分离到的细菌为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在自然条件下产生黄曲霉的花生饼进行试验,花生饼含有黄曲霉毒素84.39ppb。花生饼在自然日光晒照时间分别是6、12、18、24和30小时。黄曲霉毒素含量分别下降了10.32%、14.82%、36.53%、50.68%和53.25%。晒照30小时后,黄曲霉毒素G1和G2几乎完全去毒,但B1仅下降42.31%。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对农畜机体和畜产品质量产生极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畜牧业管理实践上对霉菌中毒注意不够,这是因为当饲料中存在少量的霉菌毒素时不出现明显的中毒临床症状。而轻度中毒的霉菌毒素数量(黄曲霉毒素B,赭曲霉毒素A、T-2毒素和在禾本科镰孢真菌培养物上含有的霉菌毒素)对动物机体是有害的,可极大地降低体重增重、抑制全身特异抵抗力,为疾病发展创造条件。为此,作者进行了寻求在禽临床症状不显性霉菌中毒时的有效防治方法的研究。材料和方法试验是在乌克兰养禽业研究所的养禽基地进行的。从7日龄开始在23、30和60天期间内给雏…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AF)是玉米等粮食发霉后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它对畜禽生长发育极其有害。试验研究了酵母培养残留物(YCR)抑制黄曲霉毒素在肉种鸡生产中的中毒作用。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研制出一种适用于羊快疫、猝狙(或羔羊痢疾)和肠毒血症灭活疫苗生产的复合培养基。该培养基配方简单,配制方便,省时省力,不需要肝和肉,原材料来源广泛,若用该培养基替代现用的培养基,可大大地降低这类疫苗的生产成本。经过产毒素试验和最适培养条件的试验,证明该培养基替代现用培养基生产疫苗是可行的。用该培养基在实验室制备的疫苗,经效力和安全性检验,均达到了《规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张嘉城  方香玲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21,38(8):1513-1524
镰刀菌(Fusarium spp.)是多种重要农作物的病原体,不仅可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严重损失还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或植物寄主体内产生一系列被称为镰刀菌毒素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毒素一方面作为致病因子与镰刀菌对宿主植物的致病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可导致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和相关病症的出现,进而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鉴于镰刀菌毒素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其对家畜和人类的毒性作用,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镰刀菌侵染粮食作物后产生毒素种类的研究,但关于镰刀菌侵染豆科牧草后产生的毒素种类以及毒素在镰刀菌对豆科牧草致病力方面作用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对引起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病害的常见镰刀菌物种产生的主要毒素,以及这些毒素对植物、家畜和人类的危害进行了综述,并对豆科牧草中镰刀菌毒素的研究前景及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4种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的诱变试验来研究A型、C型肉毒毒素的诱变作用。A型、C型肉毒毒素通过点试法、渗入法(-S9和+S9)及液体预保温培养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A型、C型肉毒毒素对原核细胞无诱变性。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蒙脱石进行有机改性,并通过体外试验考察不同条件下改性蒙脱石对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吸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有机改性蒙脱石在不同p H值条件下对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吸附性能均显著高于天然蒙脱石,表明使用长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蒙脱石进行有机改性,改善了蒙脱石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性能且不受p H值变化的影响;(2)不同温度条件下试验组上清液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有机改性蒙脱石均能有效地吸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3)不同反应时间试验组上清液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机改性蒙脱石和天然蒙脱石都能在40 min内快速与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分子结合,并达到吸附和解吸附的平衡状态,但是有机改性蒙脱石比天然蒙脱石对霉菌毒素的吸附能力强且吸附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本研究以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为基础,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LISA,DAS-ELISA)方法。纯化原核表达的α毒素蛋白为免疫原,制备腹水型mAb并分离纯化作为检测抗体,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α毒素多克隆抗体纯化后作为捕获抗体,通过试验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标准曲线;并对建立的DAS-ELISA方法进行性能评价及初步应用。DAS-ELISA方法对α毒素的有效检测范围为5.86375μg/L,最低检测线为4.57μg/L,比多抗-多抗双夹心ELI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初步应用结果显示,相同培养条件下,A375μg/L,最低检测线为4.57μg/L,比多抗-多抗双夹心ELI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初步应用结果显示,相同培养条件下,AE型产气荚膜梭菌标准菌株的培养上清中,α毒素含量差异较大,A型菌(NCTC528)中α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菌型。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高特异性的mAb,并建立了特异、灵敏、稳定的DAS-ELISA方法,为高效检测α毒素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菌株 C_(54)-1在牛肉肝蛋白胨汤中培养,产生的毒素对小白鼠的毒力是在厌气肉肝汤中培养时的10倍.平皿扩散、层析过滤等方法对毒素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证实α、β、γ、δ四种毒素均存在;证明α毒素可分为三种组分;还分离出一种称为ε的新溶血素。明确了毒素毒力和溶血性的关系.试验表明,类毒素免疫,豚鼠能抵抗全培养物的攻毒;体内外抗毒素都能中和毒素的致死性;IgG 是主要的保护抗体.  相似文献   

15.
研制出一种适用于羊快疫,猝狙(或羔羊痢疾)和肠毒血症灭活疫苗生产的复合培养基。该培养基配方简单,配制方便,省时省力,不需要肝和肉,原材料来源广泛,若用该培养基替代用的培养基,可大大地降低这类疫苗的生产成本。经过产毒素试验和最适培养条件的试验,证明该培养堪替代现用培养基生产疫苗是可行的。用该培养基在实验室制备的疫苗,经效力和安全性检验,均达到了<<规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年龄、胎次、泌乳阶段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择15头荷斯坦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在精料补充料中添加0、1000 g/t和2000 g/t霉菌毒素吸附剂。结果表明,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对降低奶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有一定的作用,并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P<0.05),对乳成分和其他相关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含α毒素突变基因的重组质粒,同时用SDS-PAGE检测不同条件下α 毒素突变基因的表达情况.经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质粒pXMCPA02含有α毒素突变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正确.同时以IPTG为诱导剂诱导α 毒素突变基因表达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优化表达的结果是:培养基pH7.5,培养温度37 ℃,IPTG浓度0.8 mmol/L,菌体生长密度OD600达到0.8时加入IPTG,诱导时间5 h,此时重组菌株pXMCPA02蛋白表达量为35%.从而实现了α 毒素突变基因的高效表达,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工程菌苗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60年英国10万火鸡X病爆发(即黄曲霉毒素中毒),世界开始注重对霉菌毒素中毒的彻底调查。现在已经知道了许多霉菌毒素,如T-2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串珠镰孢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桔霉素也都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广泛分布可能是由于:①改进分析程序,提高了霉菌毒素检测的灵敏性;②添加副产品和替代饲料原料来降低饲料成本,这也可能使霉菌毒素的含量提高;③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也有助于霉菌的生长,产生霉菌毒素;④畜禽日粮中的成分来源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谷物;⑤全球贸易的开通,饲料原料在生长、储存和运输中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对筛选出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将枯草芽孢杆菌全菌液、上清液及超声波菌体分别进行抑制黄曲霉菌生长试验和降解黄曲霉毒素解毒效率,并进行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以及耐酸、耐胆盐、胃肠耐受能力和温度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该株枯草芽孢杆菌超声波菌体对黄曲霉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M1的降解活性分别为75%、70%和62%,而全菌液和上清液效果较差。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抑菌效果较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差,能够耐酸、耐胆盐、胃肠耐受能力和耐高温。试验对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含α毒素基因的重组质粒,用SDS—PAGE检测不同条件下α毒素基因的表达情况。经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质粒pXETA02含有α毒素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正确。结果表明,以乳糖诱导α毒素基因表达的优化条件为:培养基pH7.0,培养温度37℃,菌体生长密度D600达到1.0时分批添加0.5g/L乳糖,诱导5h,此时目的蛋白表达量为23%,实现了α毒素基因的高效表达。从而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工程菌苗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