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果粒液体食品微波杀菌动力学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描述微波处理下微生物致死动力学的变化规律,以含柑橘果粒的含糖液体作为对象,并分别接种了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选用800 W微波功率对样品进行杀菌处理,考察其杀菌效果。分别应用一级动力学模型、Weibull模型、Log-Logistics模型和Dose-Response模型对微波处理条件下两种微生物的失活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加热40 s过程中,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活菌数迅速下降,分别下降了2.5和3.5个对数值数量级,两者的热敏感性不同,杀菌过程中致死速率存在差异,两者失活曲线形状较为相似,加热初始活菌数下降缓慢,当温度达到60 ℃时迅速下降,当温度超过100 ℃时,致死速率逐渐趋缓。一级动力学模型不能用于描述微波杀菌下两种微生物致死规律。Weibull模型、Log-Logistics模型和Dose-Response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微波处理下两种微生物的失活曲线,用五个模型评价参数精确因子、偏差因子、根平均方差、根平方和以及决定系数综合分析比较了不同数学模型的拟合程度,Dose-Response模型能最好的拟合单增李斯特菌的失活曲线,Log-Logistic模型能最好地拟合微波杀菌条件下大肠杆菌的失活曲线。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油菜蜜的结晶和发酵,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油菜蜜微波辐照时间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求出其液体蜂蜜微波辐照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符合T=T0+kτ,其中k值反映了蜂蜜在微波场中的介电特性,k值大,温升速率也大。微波加热对油菜蜜重要品质指标有影响,当加热至70℃时,液体和结晶态蜂蜜的淀粉酶值分别平均下降4%,32%左右,k值大,酶值损失小。微波加热油菜蜜在30℃、60d的贮藏中品质基本稳定,表明微波加热适用于油菜蜜的巴氏杀菌,其适宜加热温度为72±2℃。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外界因素及杀菌工艺对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和5种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处理3种花色苷提取物,采用铁离子还原法评价其处理前后的总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黑米、黑大豆、黑玉米种皮花色苷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随光照和加热时间延长而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在避光、自然光和日光灯照射3种光照条件下黑米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其次为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最差;在相同温度下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黑米和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较差;NaCl、蔗糖、葡萄糖等食品原料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对3种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不明显,5种金属离子(K+、Ca2+、Mg2+、Zn2+、Cu2+)和5种不同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对其总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温短时灭菌的影响较小,高压蒸汽灭菌的影响最大。【结论】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花色苷提取物抗氧化稳定性受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金属离子和杀菌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参考我国相关辐照加工企业宠物饲料辐照灭菌工艺及有关国际工艺规范标准,系统研究宠物饲料辐照杀菌工艺规范,包括辐照源、辐照装置、辐照管理、工艺剂量、辐照工艺要求、剂量控制、辐照处理以及标识、贮存和运输等,工艺规范确定宠物饲料辐照杀菌的工艺剂量为4.0~8.0 kGy,并就工艺剂量的确定依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利用60Coγ射线对松花粉进行辐照消毒灭菌,取代传统的化学灭菌和高压灭菌方法,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松花粉的灭菌效应及贮藏效果,在实验贮藏期间定期检测样品的细菌和霉菌总数.同时还对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一定的辐照灭菌剂量对营养成分基本上没有影响,确定了松花粉最佳辐照灭菌剂量在6~12kGy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杀菌技术对发酵盐坯辣椒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杀菌方式,采用超声波、微波、巴氏及辐照4种杀菌方式处理发酵盐坯辣椒,并将杀菌后的盐坯辣椒进行保温处理,测定杀菌方式对样品微生物指标、理化性质、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发酵盐坯辣椒样品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中微波和辐照杀菌方式处理的样品大肠菌群数均小于10 CFU/g;巴氏杀菌方式处理的样品硬度最大(41.25 g),超声杀菌方式处理的样品硬度最小(17.33 g);辐照杀菌处理的发酵盐坯辣椒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HS-GC-IMS的分析结果表明,4种杀菌方式共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有乙酸乙酯、乙酸、柠檬烯,辐照杀菌处理样品的VOC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与其他3种处理相比,微波杀菌处理样品的VOCs差异主要体现在醛类物质上,包括丙醛、2-甲基丙醛、3-甲基丁醛及2-丁酮;感官评价中微波杀菌所得样品感官评分最高,为18.38分,在滋味和色泽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样品,口感最好。综合评价认为,微波杀菌技术有助于保留发酵盐坯辣椒的口感、营养和风味,是较适宜的杀菌方式。  相似文献   

7.
松花粉辐射灭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Coγ射线对松花粉进行辐照消毒灭菌,取代传统的化学灭菌和高压灭菌方法,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松花粉的灭菌效应及贮藏效果,在实验贮藏期间定期检测样品的细菌和霉菌总数。同时还对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一定的辐照灭菌剂量对营养成分基本上没有影响,确定了松花粉最佳辐照灭菌剂量在6 ̄12kGy。  相似文献   

8.
γ射线辐照培养基的灭菌效果及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Coγ射线25KGY辐照培养基是灭菌的安全剂量。与高压蒸汽灭菌相比,即使在低PH值的条件下,辐照灭菌也不会坏琼脂的凝固性能。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和苏云金杆菌,辐照灭菌的培养基所获得的菌数明显高于高压灭菌,表明辐照灭菌培养基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刘源  纪建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96-7498
阐述了欧姆加热杀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利用该系统对物料使用欧姆加热技术灭菌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满足试验要求,可以实现恒压、恒温、定时控制等功能,电压波形较理想;欧姆加热方法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杀死作用。并得出了处理电压、保温时间、处理频率对大肠杆菌残菌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动、静态两种辐照模式和不同辐照剂量对鲜益母草粉灭菌效果及其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静态两种辐照模式对鲜益母草粉灭菌效果明显,相同剂量下不同模式间无显著差异;10 kGy剂量辐照后,菌总数由初始的106cfu/g降低到103cfu/g;在本试验辐照剂量范围内,鲜益母草粉色香味及其主要药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6种湘味熟食产品为试验材料,研究辐照对其杀菌效果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对湘味熟食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6种湘味熟食辐照杀菌的D_(10)值介于1.49~2.02 kGy之间;湘味熟食辐照最低有效剂量为4 kGy,最高耐受剂量6 kGy,辐照工艺剂量为4~6 kGy;湘味熟食产品经4~6 kGy剂量辐照即可达到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且不会对产品感官品质产生明显的影响。湘味熟食采用该辐照方法灭菌能有效地提高湘味熟食的卫生质量,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2.
根据普通病人肠内营养制剂的设计原理,以牡蛎肽为蛋白质来源,麦芽糊精为碳水化合物来源,添加一定量的玉米油、鱼油、海水螺旋藻、果蔬粉等成分,研制获得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研究了干热灭菌、微波灭菌和辐照灭菌3种灭菌工艺对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灭菌工艺。结果表明,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为淡绿色均质固体粉末,溶解性较好;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为16%、9%、75%,各项营养指标评价与进口制剂相当,其灭菌工艺最优选择为辐照剂量8kGy,其次为微波功率640W、110s的微波灭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微波加热杀菌对牛乳品质的影响,该文以牛乳层厚度和微波功率为试验因素、以营养成分的损失为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的结论是:(1)牛乳的微波加热杀菌比水浴加热杀菌对乳中维生素C的影响要小.(2)牛乳层厚度和微波功率对乳脂肪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乳蛋白质的影响均不显著.(3)牛乳层厚度越小,对乳脂肪的影响越小,随着牛乳层厚度的增加乳脂肪的损失增加,但越来越缓慢;微波功率越大,对乳脂肪的影响越小,基本呈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冷冻面包糠辐照灭菌工艺、剂量均匀性、产品堆码高度以及主要营养成分、感官质量与辐照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剂量均匀性和堆码高度与产品翻身转向有着密切关系,灭菌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色泽与剂量呈负相关;17种氨基酸含量、微量元素和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辐照前后无显著差异;提出了辐照适宜灭菌剂量为6—8kGy,可将其保质期延长至1年,并进行了商业化辐照加工试验。  相似文献   

15.
用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处理后经60Coγ辐照对番茄酱进行复合处理,通过二次旋转试验设计,采用不同的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及辐照剂量,以细菌总数及乳酸杆菌两个微生物指标来考察其复合杀菌能力。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为120 W,处理时间为20.8 min,辐照剂量为7.05 kGy时,总细菌的灭菌率可达99%;当超声波功率为120 W,处理时间为16 min,辐照剂量为7.11 kGy时,乳酸杆菌的灭菌率可达98%。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番茄酱,可以以较低的辐照剂量,获得令人满意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微波消毒法对土壤病虫草害的处理效果,为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微波加热土壤的电磁 传热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研究微波处理下土壤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基于仿真结果,利用700 W微波土壤加热试验装置对3种不同含水率(2%,10%和20%)土壤辐射5 min并静置30 min,通过传感器研究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选用2种常见杂草种子和镰刀菌作为试验样本进行土壤消毒试验,验证微波加热除草消毒效果。【结果】土壤加热试验中,分别对2%,10%和20% 3种含水率的土壤微波处理5 min,其中4 cm土层深处测温点的土壤最低温度依次为52,92和72 ℃,8 cm深处的测温点温度依次为44,50和46 ℃;在保温阶段,上层土壤热量的传导作用使8 cm深处的3种含水率土壤温度分别提升8,11和7 ℃。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测温点的试验温度与仿真温度相近,最大误差均在12%以内,说明微波加热土壤仿真模型基本正确。土壤除草消毒试验表明,对于黑麦草和狗尾草,2%含水率土壤4 cm深处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达到80%,10%和20%含水率土壤中的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对于镰刀菌,3 min微波辐射条件下,3种不同含水率下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高达到100%;5 min微波辐射条件下,4 cm深处土壤的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8 cm深处以2%含水率土壤的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低(最高仅为32%),20%含水率土壤中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最高(最高63%)。【结论】微波加热法能有效抑制杂草种子和真菌萌发,其效果取决于微波对土壤的热效应,微波处理土壤温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湿度、掩埋深度、辐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微波真空包装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证明应用微波真空包装技术的优越性。[方法]以酱牛肉为材料,试验设3种杀菌方式:微波真空包装(245 0MHz,有效杀菌时间180 s);真空包装后高温杀菌(12 l℃、20 m in);真空包装后沸水杀菌(20 m in)。依据感官品质评价、理化检验、食品物性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检测方法,对3种方式处理的酱牛肉,在品质及理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波真空包装技术在杀菌的同时进行真空包装,避免了真空包装2次加热杀菌处理的不良效果,且微波真空包装的酱牛肉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2种包装处理方式,同时降低了工艺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结论]该研究为微波真空包装技术的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在灵芝栽培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γ射线对灵芝栽培料进行辐照,可达到满意的灭菌效果,且对菌丝体的生长和提高子实体产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辐照剂量为2.8Mrad。  相似文献   

19.
以脱水胡萝卜为试验材料,经高压灭菌和添加菌液的前处理,研究辐照对脱水胡萝卜中微生物ATP生物发光的影响。辐照处理设5个不同剂量处理,将脱水胡萝卜经高压灭菌后,制成添加菌液的脱水胡萝卜,测量微生物ATP生物发光值。结果显示:脱水胡萝卜初始含菌量较低,当辐照剂量为4.0 kGy时,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含量均未检出;脱水胡萝卜中微生物ATP生物发光值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经高压灭菌的脱水胡萝卜样品中分别添加杂菌、霉菌和大肠菌群后,3种菌的ATP生物发光值随辐照剂量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都是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前处理和辐照处理对微生物ATP提取液的本底发光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SPF鸡群多种维生素饲料辐照灭菌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导了 ̄(60)Co─γ射线对SPF饲料杀菌及其影响的研究,试验表明:点源静态辐照15kGy,可达杀灭SPP饲料中所有微生物,灭菌效果显著。在此剂量下,其主要营养成份,除粗脂肪外没有明显变化,常温下可保藏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