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蔚  刘蕾 《绿色科技》2013,(11):104-106
选取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8所高校,进行了校园绿化调查,对物种丰富度、校园绿化技术现状、植物配置和潜在开发空间等进行了调研分析与对比。提出了应通过合理规划植物配置,注重资源开发等措施使校园绿化向着更高层次的园林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学校园植物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成都市高校校园绿化具代表性的四川大学校园的植被进行了种类、数量、应用频率、植物物种丰富度等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大学校园共有植物种类461,隶属于122科337属。其中较大的科为十字花科、蔷薇科、蝶形花科、木犀科、菊科和禾本科。整体上校园的植物资源较丰富,但绿化结构简单。建议加大植物种类的引种,提高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使校园绿化体系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园绿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在校园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应依据校园绿化的特点指指导植物配置的进行,并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和技巧实现景观效果和相应的教育目的.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校园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校园绿化过于突出装饰美化效果,绿化布局追求大气派、大手笔。在校园门口建大草坪、大水体或大型植物配置图案。进入校园,看到的是一片空而大的草坪或成线成行的低矮植物,体会不到优美的俯视效果。失去了它应有的自然性、亲近感,而变成了展览品。同时,没有大树遮骄阳、挡风雨,也体现不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另外,大草坪、配置大型植物图案,要消耗大量的城市用水,其吸水保水能力差,易造成大量水的流失,从而违背了园林绿地的生态原则。高校校园绿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高校的管理水平。随着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对校园绿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园林艺术美。受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上世纪末,校园绿化仅在“绿”字上下功夫,强调绿化率。进入新世纪,人们对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认识得更充分,不仅要“绿”,更要“美”,讲求园林艺术,追求生态化和自然美。二、纯朴自然美。校园景观人工雕痕过重,人工元素占绝对优势,使校园显得冷漠无味,缺乏自然生态景观,缺少亲近感、自然美。新世纪的校园绿化要接近自然。校园绿地不能一味地追求平整无痕、成方成圆,而要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自然环境的情况下,解决功能、美观等问题,达到反璞归真的绿化效果。三、人文气息。充分利用自...  相似文献   

5.
以南通市高校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对校园内的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校区内共有植物177种,隶属于73个科,其中以蔷薇科、木兰科、豆科、菊科等少数几个科占有较多的种类。文中对校区内的乔木层、灌木层和地被植物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层次的物种搭配存在的问题;最后,明确了校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并对校园绿化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小娴 《中国城市林业》2015,13(3):21-23,38
高校校园绿化是绿化美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生态化、个性化的校园绿化环境能够满足师生需求,有助于丰富景观内涵、提升学校品牌。校园绿化树种优化及合理配植,是高校校园绿化工作的基础。乡土树种的应用凸显高校校园文化在地化建设成果,符合高校生态型、节约型校园建设需求。重视并运用乡土树种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绿化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校园绿化建设是高校的窗口,直接体现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校园绿化建设是高校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绿化的材料是各种绿色植物,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园林树木,因为它是校园绿化的框架,在校园绿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绿化状况、合理建设生态校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农业大学东校区的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多块标准样地的每木调查,并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标计算方法,对校园内的植物多样性状况及乔灌草的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校园内的绿化植物多样性水平偏低,绿地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不高,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即乔木层大于草本层大于灌木层;针对物种多样性水平偏低、绿化程度不均、生态功能不强、植物竖向配置与校园整体性原则不协调等问题,提出在校园绿化植物配置时应遵循整体性、生态性、文化性原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校园绿化,既是符合城市绿化规范,又须满足学校文教功能。通过对湄潭求是中学校园绿化设计说明,对校园绿化设计、应合理运用植物的文化品味,体现出学校独特的文教功能。  相似文献   

10.
高校老校区绿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校园绿化不仅有改善生态效益和美化环境的功能,还同时有环境育人的功能。高校老校区大多地处城市中心,历史长,具有校舍建筑多样化、建筑密度高、师生员工集散性强等特点,因此老校区的绿化工作必须结合学校的自身条件和特点,合理进行管理方能取得较好效果。一、保住校园的绿化覆盖率老校区常位于寸土寸金的市区,由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校园内的绿地面积总的趋势是减少。学校要制定措施,力避建筑设施用地挤占绿化用地现象的发生。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绿化管理人员就应提前介入,对绿化布局和绿化树种同步…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华北平原高校绿化进行了研究。发现校园绿化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不足、异地种植现象严重、注重绿化美化效果而忽略了植被基本的生态功能等问题。指出,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高校绿化应以生态学为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独特的高校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12.
高校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作为城市文化环境中的一块净土其绿地植物群落组成结构、规划设计水平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底蕴。目前,郑州市高校绿地植物群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功能缺乏、形式简单、维护需求量大等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对郑州市建成区15个高校校区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文中分析具体群落结构内容,得出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为郑州高校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东北林业大学包装工程系的视角出发,进行绿色包装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和讨论.分析包装专业高等教育在绿色包装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林业院校包装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探讨林业院校包装高等教育中绿色环保教育思路贯穿渗透的必要性,认为包装教育首先要树立“绿色教育,创新教育”观念,以“打坚实基础,拓专业口径,强素质教育”为培养方向,使得林业院校培养的包装高等专业人才能在同领域竞争对手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以高校校园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多所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一些理论,分析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应具备生态可持续性与独特文化品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昆明市居住区绿化存在着:①绿地植物未能体现生物多样性、乡土树种使用不多、盲目移植大树等问题;②园林建筑可视性与植物景观协调性差;③园林小品、铺装设计及制作水平不高;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低劣;⑤建筑风格缺乏地域文化特色。提出了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吴智华 《绿色科技》2020,(3):229-230,247
指出了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培养自身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高校对于绿色植物叶绿体DNA提取的实验,从丰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强化实验技能及综合能力培养,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南林学院人事信息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信息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人事信息管理体系,人事信息管理零乱,信息更新难度较大,信息加工与处理更加困难,人事管理工作效率不高。近年来,高等学校的迅猛发展与人才流动频率的加快,对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人事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从而实现高等学校人事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势在必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林业院校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其开设《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意义。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以推动该课程在林业院校的教学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王希  顾祎  陈瑾  李晓峰 《绿色科技》2022,(1):230-232,239
从高校教学因材施教、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出发,剖析了当前国内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高校提出了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针对湖北武汉及周边区域球会的岗位需求调查,以《高尔夫场地管理与维护》课程设计改革为例,阐明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对全面提升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人类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加速社会进步的时代,图书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立一个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管理机制,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提出一些高校图书馆应从三个方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