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风蚀是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风蚀气候因子、地表粗糙度、植被覆盖度、土壤性质和人为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农田土壤风蚀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一地区农田土壤风蚀的防治对策,提出了以实施保护性耕作为主,辅之以间作、轮作的防治风蚀措施.这种措施既能发挥保护性耕作带残茬降风速、保水土、抗风蚀的作用,并对翻耕带形成保护;又可满足地区种植结构,解决保护性耕作带来的杂草防治和农家肥施用难题,对实现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上地退化(荒漠化)问题倍受人们关注。辽西北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和科尔沁沙地的南缘,土地退化十分普遍且较为严重。在影响土地退化的诸多因子中,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是导致该地区土地退化重要原因。该地区退化的土地主要表现为三化:即土壤的贫瘠化、沙化、干旱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情况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相对于其他农作物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调查发现该地区马铃薯单产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们依据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该地区马铃薯单产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并对其对策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阴山北部土地荒漠化与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蒙古阴山北部地区地处农牧交错带,是土壤风蚀、土地荒漠化和区域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低丘陵区平均土壤侵蚀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2.65%,高平原区平均土壤侵蚀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3.13%。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因子很多,自然气候是很重要的影响因子,分析自然气候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十分有意义。以阴山北部7个旗县多年降水量、地温、风速、观测和对沙尘暴日数的记录资料为重要参考,以武川县、四子王旗地表土壤风蚀试验数据为基本依据,短尺度分析自然气候对土壤风蚀影响的结果表明,土壤风蚀具有十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即冬、春季是土壤风蚀的重要时期,尤其春季是土地荒漠化的最强烈时期。得出阴山北部地区风蚀平均侵蚀模数与风速、沙尘暴日数呈正相关,与地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的关系较复杂。阴山北部轻度风蚀地区的自然气候变化有增强风蚀作用的趋势,需多加关注;而风蚀作用强烈地区,地温的升高有增强风蚀作用的趋势,但年降水量的增加,年平均风速的减小,有减弱风蚀作用的趋势,并且沙尘暴日数有下降的趋势,土地荒漠化有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人口年龄结构、农业规模化经营及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调查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人口平均年龄为50.7岁,调查地区农业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户平均耕地面积为113.11亩,农民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区旱作耕地面积约占40%,已配套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耕地面积约占25%,农田水利建设在该地区已见成效,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依据调查数据,结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对未来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根据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资源现状,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3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9~2015年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5年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是逐年走低的。人均GDP、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工业产业比重及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因子是影响呼和浩特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保护农牧区土地质量、防治土地退化是保护土地生态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根据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资源现状,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三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9~2015年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5年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是逐年走低的。人均GDP、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工业产业比重及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因子是影响呼和浩特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保护农牧区土地质量、防治土地退化是保护土地生态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阴山北麓后山地区处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急需治理。本区地形以缓坡丘陵为主,坡耕地占很大比重,因此加强坡耕地的治理显得十分必要。根据研究区的自然条件及生产特征,建立了光、温、水和土壤条件对丘陵坡耕地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分析模型和综合模型,表明制约阴山北麓缓坡丘陵坡耕地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风蚀引起的土壤肥力的变化,其次是地势造成的土壤水分的不同,再次是光、热、水配制结构不平衡。通过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分析,得出丘陵顶部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最低,其次是北坡,最高是南坡,因此,要加大对坡顶和北坡的综合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资源现状,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3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9~2015年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5年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是逐年走低的.人均GDP、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工业产业比重及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因子是影响呼和浩特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保护农牧区土地质量、防治土地退化是保护土地生态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不同燕麦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连续两年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的燕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在14个供试品种中,燕科1号生育期适中,株型好,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且表现稳定,是适宜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同时也是构建我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主要建设区,由于其自然条件恶劣,降雨量少,植被重建时实施整地工程十分必要.本文利用3a土壤含水量实测资料,分析了不同规格的整地工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以水平沟、水平坑整地方武比较适宜,防御标准以20a 1遇24h最大降雨量设计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以巴彦淖尔市9站初、终霜日平均值为基数,将辖区9站和周边10站共19个站每年初、终霜日期与该基数比较,晚(早)5 d以上年份作为危害年进行统计,计算其出现频率,根据各站出现频率建立细网格推算方程,在GIS上实现区划。结果表明,河套地区终霜冻、初霜冻危害频率与该地区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且分级图与实际情况相符。终霜冻危害频率大的区域为阴山南麓山脚下;危害频率小的区域为磴口县阴山以南的区域,杭锦后旗沙海、红旗一线以南以及临河丹达、八一乡一线以南的区域;中等危害区域为高发区和低发区中间交汇的区域。初霜冻危害频率大的区域为阴山南麓山脚下;危害频率小的区域为磴口、杭锦后旗阴山以南;中等危害区域为高发区和低发区中间交汇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阴山北部黄芪种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业气候相似原理,通过对黄芪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在阴山北部地区推广黄芪种植的可行性。并结合引种对比、小区田间试验,对在阴山北部地区推广黄芪种植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阴山北部地区属黄芪适宜种植区,最佳播种期为早春或晚秋。阴山北部地域辽阔,多坡梁地,在该地区种植价值较高的黄芪草药,可起到固土护坡、防止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作用。建议扩大种植规模,加快发展山区经济步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典型干旱草原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内蒙古阴山北麓内陆河流域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达茂旗)为研究区,通过污染源调查、实地水质监测分析,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该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达茂旗地下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差与极差之间。[结论]该研究为达茂旗地区地下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青山位于小兴安岭南端,伊春市带岭区内。它是小兴安岭较高的山岭之一,大青山海拔1.208 m,由于海拔高度、地形、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土壤类型,呈现地带性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从山下往山上依次分布着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疏林草甸土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的肥力状况,理化性质提出了合理利用措施及长远规计,更好的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做到适地适树,速生丰产,因地制宜的合理开发利用森林土壤资源,充分发挥林业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土壤抗风蚀性能主要取决于土壤颗粒质量及土壤质地等因素.土壤风蚀特征是建立土壤风蚀模型及土壤保持的基础.本研究选择了干旱的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裸露耕地的表土颗粒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的抗风蚀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域地表土壤性质,提出了定量反映风蚀过程中表土物质的损失程度的物理量- -增失比例系数(WEVI),即WEVI=粗化颗粒含量/易蚀颗粒含量.结果表明:2004~2007年,增失比例系数从2.10增加到3.46,定量地反映出了2004~2007年的土壤颗粒粗化和细颗粒的流失程度,进而说明了裸露耕地的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张卫阳  蒋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39-4643
阳明山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处南岭山脉北麓群山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湖南省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据调查统计,阳明山有维管植物219科、851属、1 921种,其中珍稀特有植物有8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9种、二级保护的69种,列为稀有或渐危的植物23种,特有植物5种。还有中国特有植物属22属,占全国总数的15.4%。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讨CSLE模型全覆盖和抽样调查法对估算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明确天山北坡县域尺度适宜的抽样密度和土壤侵蚀推算方法,以天山北坡阜康市为例,开展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基于CSLE模型全覆盖和0.25%、1%、4%三种抽样密度,采用栅格推算法分别对研究区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并对侵蚀强度面积和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阜康市水土流失类型可划分为北部沙漠风力侵蚀主导区、中部山前冲积扇及倾斜平原风水复合侵蚀主导区、南部中低山丘陵水力侵蚀主导区及南部高山冻融侵蚀主导区等4个区。与4%抽样密度下推算的侵蚀面积相比,0.25%和1%抽样密度下平均相对差异分别为8.76%和28.99%;三种抽样密度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表现较为一致,轻度侵蚀主要在中部耕作区呈集中连片分布,中度侵蚀主要在植被盖度30%~60%、坡度8°~25°的区域分散分布。全覆盖计算的阜康市水土流失面积与三种抽样密度下推算面积相比均偏小。全覆盖推算侵蚀面积与0.25%、1%抽样密度下推算面积相差较大,分别偏小145.27 km2和114.32 km2,与4%抽样密度计算结果相比仅偏小8.64 km2。在天山北坡开展县域尺度土壤侵蚀调查工作时,若资源、资金等条件有限,需开展土壤侵蚀状况基础调查,0.25%抽样密度下采用栅格计算法即可满足要求;若进行土壤侵蚀定量分析,既要掌握土壤侵蚀模数,又要进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可采用基于CSLE模型全覆盖计算方法,植被因子可采用高分卫片为基础,通过遥感影像提取并结合0.25%的分层系统抽样获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并构建新的土壤呼吸模型,可以提高对研究区域土壤呼吸变化的解释程度,为准确估算太行山南麓土壤呼吸强度与碳收支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太行山南麓栓皮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控制实验,通过断根与非断根处理对照,分析光合产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比例。并通过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及光合数据进行模型拟合,探究加入光合因子是否能对传统土壤呼吸模型进行优化。  结果  在小时尺度上,土壤温度是影响栓皮栎林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两者呈显著指数相关关系(R2 = 0.74,P < 0.01);在日间尺度上,土壤呼吸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并不一致,各个月份土壤温度在10:00—18:00均呈现持续增加的状态,但土壤呼吸速率并未呈现相同的规律,其日变化呈现单峰或双峰曲线,一般在14:00—16:00之间出现最高点。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存在差异,断根处理组分(1.90) > 非断根组分(1.77),表明除温度外存在其他因子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影响。研究显示,林木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影响占比最高可达到36.5%,光合作用与土壤呼吸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 = 0.39,P < 0.01),将光合速率加入土壤呼吸模型能显著提高土壤呼吸拟合的R2值。  结论  土壤呼吸是一个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仅根据单因素的作用规律来分析和预估土壤呼吸是不全面的,土壤温度只能单独解释土壤呼吸74%的变异,而不同模型中土壤温度和光合两个因子共同决定了土壤呼吸80%以上的变异,其模型拟合度最高可达到0.81。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典型样带土壤类型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土壤类型空间格局特征,分析土壤类型分布的规律性,对区域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河北省典型样带作为研究区,结合地形因子与行政区边界数据将河北省典型样带划为四个生态区,通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各生态区的土壤类型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生态区之间土壤类型的景观分离度指数差异较大,但大部分土壤类型的景观分离度指数在0~5范围内聚集分布,四个生态区土壤类型斑块分离度依次为中部平原区 > 山前平原区 > 太行山区 > 滨海平原区。各生态区土壤斑块的复杂程度为:太行山区与山前平原区复杂程度较高,滨海平原区复杂程度较低,而中部平原区土壤类型斑块最为简单。太行山区的土壤类型丰富度最高,异质性较大,空间分布相对均匀;滨海平原区的土壤类型斑块破碎化程度最小;中部平原区的土壤景观格局主要由几种面积较大的土壤类型所支配,而山前平原区的土壤景观由多种土壤类型共同支配。本研究可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