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和纤维肉瘤是犬的两种肿瘤性疾病,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变化,治疗主要靠手术摘除。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犬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而以母犬最多见,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变化,治疗主要靠手术摘除. 1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犬患乳腺癌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应用外科常规手术摘除1例,报告如下。患犬雌性,5岁,体重35公斤,黄粟色,品种为哈贝。1990年2月20日就诊。主诉:乳腺肿块已5个月之久,近日来随肿块的逐渐增大而食欲逐渐减少。精神欠佳,不愿多活  相似文献   

4.
犬患乳腺癌临床报道较少,笔者应用常规手术摘除治疗1例,其临床实况如下。长治市东街132号杜平家养一哈贝种雌性警犬,5岁,体重35公斤,黄栗色,1990年2月20日就诊。主诉:该犬乳腺肿块已5个月之久,近日肿块逐渐增大,食欲渐减,精神欠佳,懒动,行走时两后肢呈下  相似文献   

5.
陈龙  王丙云 《畜牧与兽医》1998,30(3):110-113
选择6头健康、2~3岁、体重300~400kg雄性水牛,研究了睾丸摘除对血像和某些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睾丸摘除后RBC、PCV、Hb、RCC虽与摘除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差异均不显著;WBC在睾丸摘除后15d内呈明显下降趋势,DC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摘除后1~4d内降低或显著降低,而嗜中性粒细胞则显著升高,嗜碱性粒细胞摘除前后无明显变化;RBC-CR1花环率和B-淋巴细胞(%)在摘除后15d内明显低于摘除前水平,RBC-IC花环率在摘除后第5天明显下降,以后又逐渐回升到摘除前水平,T-淋巴细胞变化与B-淋巴细胞相反;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分别在摘除2d后和头2d显著下降,以后TP在低水平上变动,而A略有回升,球蛋白(G)、β-G和γ-G在摘除后头2d内均明显升高,以后变化与摘除前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α-G在摘除前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糖皮质激素(GC)正反刍动物血糖维持机理中所起的作用,用摘除肾上腺(ADX)的绵羊,在饲喂和绝食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第一,实验1为消除因摘除ADX手术后的影响,用摘除ADX后达3个月以上的个体,分成摘除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试验,摘除了卵巢的海佛特牛,增重效果显著,而且肉质好. 科技人员选用29头海佛特牛做了对比饲养试验。试验组16头牛,全都摘除了卵巢,对照组13头牛未摘除卵巢。试验期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生猪屠宰检疫中,应严格摘除"三腺",即: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但仅摘除此"三腺"是不够的,其它腺体和淋巴结同样对人体无益。摘除“三腺”的同时,也应摘除其它无益腺体和淋巴结。其它腺体和淋巴结的内容、位置、大小、颜色、作用、危害、处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成 《四川畜牧兽医》2019,(7):40-40,43
“三腺”是指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按国家相关规定,生猪屠宰检疫中必须摘除“三腺”后才可上市销售。加强屠宰检疫中“三腺”的管理与处置,杜绝其流入市场,对确保猪肉产品安全和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三腺”摘除操作要领进行阐述,供屠宰企业和业内人士借鉴。1 “三腺”摘除存在的问题1.1 一些屠宰企业存在“三腺”摘除不彻底或没有摘除的现象,随肉出厂流入市场,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正>犬乳腺癌是由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癌变产生的[1],多发于10~11岁母犬,约占犬肿瘤发病率的51%[2]。但是目前国内宠物医师在治疗上多采取手术摘除的方法,至于该肿瘤的性质,很少作进一步的诊断和研究。本试验对一例患乳腺肿瘤的犬进行了手术,同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结合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探究肿瘤的性质。1乳腺肿瘤情况的介绍1.1发病原因基因突变、激素分泌水平、饮食因素是犬乳腺肿瘤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1.
所致之病:良性绵羊病(Benign ovine) 山羊泰勒焦虫病(Caprine theileriosis) 宿主:绵羊、山羊。 Enigk,Friedhoff and Wirahadiredja(1963,1964)实验地感染了1只摘除脾脏的和完整无损的摩弗伦羊以及1只摘除脾脏的红鹿,但对摘除脾脏的牛未感染成功。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动物屠宰检疫中.应严格摘除“三腺”.即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但笔者在实际检疫操作中认为:在摘除“三腺”的基础上应增加唾液腺和胰腺.在程序上应设立专门的摘除环节.在处理上应用特殊容器盛装腺体且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犬猫绝育     
犬猫可采用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绝育。犬猫手术绝育有母犬或母猫的卵巢切除术、卵巢子宫切除术和公犬或公猫的睾丸切除术。卵巢切除术只摘除卵巢,不摘除子宫或子宫颈,而卵巢子宫切除术则切除卵巢和子宫直至子宫颈。公犬或公猫睾丸切除术一般摘除睾丸、附睾和部分输精管。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结统称为“三腺”。屠宰检疫“三腺”摘除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程序之一。“三腺”能给消费者造成多大的危害,为什么要摘除?下面就简单介绍误食“三腺”后,引起的中毒病理及症状来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摘除“三腺”的重要性。 1 甲状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单纯性摘除犬的卵巢和单纯性摘除子宫所出现的后期风险问题,从而对比出母犬绝育应优先考虑一次性摘除卵巢和子宫手术方法.母犬绝育主要用于母犬的生理性绝育或者用于治疗犬子宫蓄脓,子宫肿瘤,子宫脱出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子宫痰病.  相似文献   

16.
用自制钩铲皮下法摘除胎儿前肢的报告卢广忠(东北农业大学动医系·哈尔滨·150030)王桂波(勃利县兽医院几年来我们用自制的钩铲,皮下法摘除难产死胎的前肢10例。钩铲的材料及制作简单。用其皮下法摘除胎儿前肢,产道不受损伤,不继发感染,既安全又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殖激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时,常以摘除卯巢的羊为动物模型。由于羊的子宫角粗短,常位于骨盆腔内,且具有巨大的瘤胃等解剖特点,使摘除其卵巢显得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选择一个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卵巢摘除方法。笔者曾采用腹中线切口和腹下切口,虽然也能达到目的,但总觉得操作不便,后来采用右侧卧保定,髋结节下、阔筋膜张肌前切口,已做过13只羊的卵巢摘除,效果好,尤其适于初学者操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4令起蚕摘除咽侧体的幼虫后绢丝腺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弄清了由于摘除咽侧体而造成的绢丝腺肥大成长过程的超微结构的特性。又从内分泌学观点对这些变化加以分析。 1、从咽侧体摘除后24小时到72小时,后部绢丝腺细胞的核小体显著发达,核小体形态发达最显著时期,产生许多覆盖着RNP颗粒的核仁丝,RNA的合成极为活泼。2、摘除咽侧体48小时以后,粗面小胞体及高尔基体显著发达,粗面小胞体呈层状,其管腔特别膨大,另外在摘除咽侧体24小时至96小时间,高尔基液胞中丝纤朊基本纤维迅速增加。3、摘除咽侧体后经过96小时,在一部分腺细胞中可观察到含有纤维状物的巨大的槽,含有纤维状物及颗粒状物的小球。4、腺细胞的内缘和腺腔之间,可看到绢质层的厚度,从摘除咽侧体后24小时到96小时间显著增加,同时贮存在这个层内的丝纤朊纤维的分布密度也迅速增高。5、以上的超微形态的变化,是摘除咽侧体的4令幼虫发生了像未令幼虫那样的体内环境变化,结果产生了从幼虫到蛹的变态过程,随着绢丝腺的肥大成长,产生了多量的丝纤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5只处于发情周期不同时期(发情前期、发情期、间情期)的Wistar雌性大鼠和25只不同处理组(假手术组、卵巢摘除组、卵巢摘除+20μg/kg雌二醇组、卵巢摘除+100μg/kg雌二醇组、卵巢摘除+500μg/kg雌二醇组)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浓度,并采用瑞氏一姬姆萨染色方法计数子宫内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量。结果显示,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子宫内EOS数量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卵巢摘除后,血清中雌二醇浓度降低;补充雌二醇后,血清雌二醇浓度明显升高(P〈0.05)。卵巢摘除后子宫内EOS数量也明显降低;补充雌二醇后,EOS数量显著增加(P〈0.05)。提示,随着血清雌二醇浓度的升高,子宫内EOS数量呈递增趋势,也就是说,外源性雌二醇对子宫内EOS数量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母犬卵巢子宫摘除16例兰叙波(广西南宁地区畜牧兽医站530001)自1990年8月至1995年12月,共做了母大卵巢子宫摘除术16例。其中单纯摘除卵巢13例,子宫卵巢全切除3例(其中难产剖腹产2例,子宫蓄脓1例)。一、手术部位单纯性摘除卵巢切口于腹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