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紫薯为主要原料制备发酵紫薯冻干粉,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紫薯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以发酵紫薯冻干粉为主要原料之一,添加脱脂奶粉和菊糖制作低糖低脂发酵紫薯奶片,通过电子鼻对低糖低脂发酵紫薯奶片及普通低脂紫薯奶片进行特征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紫薯冻干粉最佳制作工艺为:紫薯发酵时间9.5 h,发酵温度37.6 ℃,混合发酵剂添加量7.6%,料液比9∶14(g/mL),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感官品质最高。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前后奶片的风味成分差别较大,不同工艺配方制作的紫薯奶片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添加菊糖和白砂糖对紫薯发酵奶片风味第一主成分影响极小,说明菊糖可以替代白砂糖加入到发酵紫薯奶片中,该研究能够为低糖奶片的生产研发以及紫薯深加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紫薯、玉米、纯牛奶为原料,以海藻酸钠、黄原胶为稳定剂,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菌种,经过灭菌、冷却、接种、发酵、后熟等工艺制成紫薯玉米酸奶,通过感官评价、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紫薯玉米酸奶的风味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出紫薯玉米酸奶加工工艺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紫薯汁添加量20%,玉米汁添加量5%,白砂糖添加量7%,发酵时间5 h时,加工出的紫薯玉米酸奶口感丝滑、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3.
以银耳、火龙果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在41℃发酵温度下,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制作风味酸乳。研究了银耳汁、火龙果浆、牛奶、白砂糖、发酵剂的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酸乳品质的影响,并以理化性能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银耳汁添加量11%,火龙果浆添加量6%,牛奶添加量70%,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剂添加量3%,发酵时间4 h。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不同发酵工艺、发酵剂及发酵条件对紫薯风味酸乳感官评价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以8种菌复合发酵剂进行发酵,发酵前紫薯粉添加量4.0%,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6.5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紫薯风味酸乳色泽均一,紫薯风味明显且花青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仁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研发纯花生植物基酸奶。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酸奶制备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纯花生植物基酸奶最佳工艺配方为:花生与水研磨比1∶5(g/mL),蔗糖添加量8%,果胶添加量0.10%,发酵剂接种量3%,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6.5 h。按此条件制备的产品色泽乳白,凝乳均匀,口感细腻,花生味明显,香气协调,酸甜适中,无乳清析出,感官评分为92分,理化及微生物检验结果均符合现行有效团体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及正交试验对核桃发酵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制备条件为核桃与牛奶比例1.5∶10(V/V),接种量5%,白砂糖添加量7%,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 h。核桃发酵乳的营养指标分别为每100 g含干物质24.86 g,其中脂肪9.01 g,蛋白质4.49 g,碳水化合物10.55 g,灰分0.70 g,钙100.34 mg。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得出果酱核桃发酵乳中草莓果酱与橙汁果酱的添加量均为7%。  相似文献   

7.
以牛乳、浓缩乳清蛋白粉、白砂糖等为原料,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发酵剂,经发酵、搅拌制成的一种新型高蛋白产品。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高蛋白风味发酵乳的感官评分为标准,确定产品的最优工艺配方为牛乳添加量88.65%,浓缩乳清蛋白粉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8%,果胶添加量0.2%,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0.15%。在此优化工艺配方条件下,高蛋白风味酸乳的感官评分为95.3分,脂肪含量为2.7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6.1 g/100 g,酸度为82°T,乳酸菌数大于1.5×106,未检出致病菌;成品色泽一致、组织细腻、质地均匀、黏稠适宜,是一种营养和美味兼具的高蛋白乳制品。  相似文献   

8.
从贵州酸汤样品中分离筛选乳酸菌,并研究米汤的添加量、发酵时间、白砂糖添加量等工艺条件对米汤发酵乳感官特性的影响,最终确定米汤发酵乳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适合米汤发酵乳发酵的菌株为M-14-3-3和P-3-3-7;当米汤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8%,两菌株的混合比例1∶1,并以4%的接种量,于37℃下发酵15 h时,米汤发酵乳的口感细腻、酸甜适口,具有米汤特有的清香,其酸度为94.8°T,黏度为1 236 cP,活菌数为1.5×10~8CFU/mL,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风味发酵乳产品标准;15 d内具有较好的贮藏特性,乳酸菌活菌数7.5×10~7CFU/mL,酸度117.3°T,黏度1670 cP。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青花菜芽菜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纯牛奶和白砂糖,通过乳酸菌发酵研制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酸奶。以酸奶的感官品质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青花菜芽菜酸奶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7.1%,青花菜芽菜添加量2.1%(采用120 mmol·L-1葡萄糖溶液培养青花菜芽菜),菌种接种量0.3%,发酵时间6.2 h,该条件下制作的酸奶感官评价最优,GABA含量达到0.789 g·L-1,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发酵乳国家标准。该产品的研制为后续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尖椒、生姜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与蜂蜜等调配成为功能性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尖椒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3%,白砂糖添加量3.0%,食盐添加量1.5%,发酵温度25℃,发酵周期8 d。生姜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白砂糖添加量4.0%,食盐添加量0.8%,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12 d。乳酸菌发酵尖椒、生姜蜜汁饮料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尖椒发酵液9.0 g,生姜发酵液8.0 g,蜂蜜5.0 g,白砂糖3.0 g,柠檬酸0.08 g,稳定剂(海藻酸钠与CMC-Na质量比为1∶1)添加量0.15%。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香菇柄的粉体性质,采用机械碾轧和球磨粉碎两种方法对香菇柄进行超微处理,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香菇柄经过两种超微粉碎方法处理后,粉体色泽变差,粒径显著降低,堆密度、流动性、水溶性指数、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营养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明显;与机械碾轧超微粉碎相比,球磨粉碎制得的微粉粒度更小更均一,堆密度、休止角、滑角、水溶性指数、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增加幅度更大。因此,两种超微处理方法都能显著改善香菇柄的粉体性质,其中球磨粉碎法处理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超微细化淀粉涂膜保鲜鸡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微细化淀粉为材料涂膜新鲜鸡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超微细化淀粉涂膜液的最佳条件,比较超微细化淀粉与液体石蜡、大豆蛋白和壳聚糖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超微细化淀粉涂膜液可以有效的减少鸡蛋的失质量;超微细化淀粉涂膜液的最佳条件是淀粉球磨15 h,质量分数为5.67%,pH值为6,此条件下超微细化淀粉保鲜鸡蛋的效果差于液体石蜡而优于大豆蛋白和壳聚糖。  相似文献   

13.
The principles of transparent ultrafinc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prepared with the peptization metho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n uitrafine particles are discussed,the p: oducts are tested by X-ray analysis and electronic microscopy, and the dispersity of the uitrafine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in the organic solvents is examined.  相似文献   

14.
以竹笋超微粉为主要原料,蓝莓、薏米、茯苓和白砂糖为辅料,开发出一种竹笋复合固体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来确定竹笋超微粉、蓝莓、薏米、茯苓和白砂糖的添加量;在此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试验确定原辅料的最佳配比。竹笋固体饮料最佳配方为:竹笋超微粉34%,蓝莓粉24%,薏米16%,茯苓2%和白砂糖18%,麦芽糊精6%。本研究结果将为系列竹笋超微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开发绿茶粉主要有三大类:超微细绿茶粉、抹茶和速溶绿茶粉。为了更高效地进行绿茶粉的生产,发展我国的茶粉业,总结了3类绿茶粉的生产方法,对各方法的生产关键步骤和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螺旋藻粉、燕麦粉、赤小豆粉、魔芋粉、奇亚籽、木糖醇、脱脂奶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螺旋藻复配代餐粉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7个因素对复配代餐粉感官评分影响排序为:脱脂奶粉添加量>螺旋藻粉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燕麦粉添加量>奇亚籽添加量>赤小豆粉添加量>魔芋粉添加量;复配代餐粉最佳配方为:螺旋藻粉5.0 g,燕麦粉8.0 g,赤小豆粉4.0 g,魔芋粉1.6 g,奇亚籽4.4 g,木糖醇3.0 g,脱脂奶粉4.0 g;经检测,复配代餐粉理化指标符合食用要求;通过饱腹感试验确定复配代餐粉的每餐推荐用量为30 g。  相似文献   

17.
超微粉碎处理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和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通过超微粉碎处理对葡萄籽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确定该技术在葡萄皮渣精深加工中的适用性。试验以酿酒后皮渣中分离获得的葡萄籽为材料,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葡萄籽进行超微粉碎处理,重点研究超微粉碎工艺对葡萄籽粒径、原花青素的含量、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粉碎葡萄籽粉对比,经超微粉碎处理后葡萄籽粉中的原花青素含量达到8.74mg/g以上,其增加了28.5%,而超微粉碎处理对葡萄籽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较小,保留率较高。实验证明,不同超微粉碎时间(5~25 min)处理对超微葡萄籽粉中的原花青素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结果证明超微粉碎处理有利于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释放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保留,适宜在葡萄皮渣精深加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复合活化磷矿粉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实现中低品位磷矿粉的资源化利用,以油菜和小白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盆栽试验,对经机械化学和磷素活化剂复合活化后磷矿粉的长效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前期试验中施用重过磷酸钙处理的油菜干重、叶绿素及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经活化处理磷矿粉的。而后期试验中分别经机械化学和不同磷素活化剂(黑液污泥和低分子有机酸的钠钙盐)处理的磷矿粉,其小白菜干重、叶绿素及全磷含量均与重过磷酸钙处理的无显著差异。整个生长周期内,重过磷酸钙速效磷含量在前期(0~50天)呈线性递减,50天内减少了40 mg/kg,50天以后变化较平缓;复合活化后的磷矿粉速效磷含量呈现出缓慢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在40天左右达到最高。研究表明,尽管复合活化后的磷矿粉肥效初期达不到重过磷酸钙水平,但后期则能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传统牛轧糖的营养特性,同时降低牛轧糖的热量值。以抹茶粉为主要原料,以木糖醇代替传统白砂糖,以脱脂乳粉、花生仁、黄油等为辅料,制备一种营养健康的新型抹茶牛轧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牛轧糖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木糖醇与麦芽糖浆质量比1∶5,抹茶粉添加量20%,蛋清添加量10%,黄油添加量4%。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牛轧糖咀嚼性好、色泽光亮、抹茶风味明显、低脂且营养健康。  相似文献   

20.
以紫薯全粉、小麦胚芽粉为主要原料,辅以大麦嫩叶粉和木糖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大麦嫩叶紫薯复合代餐粉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复合代餐粉感官品质影响大小顺序为:紫薯全粉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大麦嫩叶粉添加量>小麦胚芽粉添加量;最佳配方为:紫薯全粉添加量32.3%,小麦胚芽粉添加量38.7%,大麦嫩叶粉添加量6.5%,木糖醇添加量22.6%;以该配方制备的大麦嫩叶紫薯复合代餐粉水分含量5.5%,溶解度20.4%,结块率19.8%,黏度387 mPa·s,口感适宜、色泽状态良好、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