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灌区土壤中氮素平衡与硝态氮淋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连续3料作物定位试验后,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率及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与累积。结果发现,仅施氮肥的氮利用率最低,仅有19.9%;NO3-N在0-40cm剖面中的累积最高。增施磷肥后,氮肥利用率提高到50%,同时减少了NO3-N在剖面中的累积。增施钾及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影响不大。降雨或灌溉促进了NO3-N在剖面中的淋移深度。  相似文献   

2.
提高旱地甘蔗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适量氮肥及配施磷钾肥条件下,用差数法测得旱地甘蔗尿素N当季利用率为36.6%,增产率为47.2%,每公斤N增产蔗茎82.6kg。单质氮、磷、钾肥料经加工造粒制成包膜专用肥料,其尿素N当季利用率为43.4%,比单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14.1个百分点,尿素综合肥效提高68.2%;与施用单质氮、磷、钾肥料相比,尿素N利用率提高6.8个百分点,尿素综合肥效  相似文献   

3.
黑土硝态氮移动规律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采用渗滤池技术,研究氮肥不同用量、不同品种、施肥方式及配比条件下,硝态氮的移动规律及其与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肥7天后.即有硝态氮的移动,淋失主要发生在雨季。淋失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施肥方式也有差异但不显著。氮肥与磷、钾及有机肥配施,可明显减少硝态氮的移动淋失。施氮247.5kgha-1淋失水硝态氮含量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10mgL-1的限额,易使地下水污染。但淋失量不高。施氮165kgha-1,配施磷、钾或有机肥,比单施氮增产15%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4.
10县市20个田间试验,三种土壤(灰潮土田,潮土田,黄棕壤性水稻土)平均,单施钾水稻增产6.7%-12.4%,单施锌增产7.2%,钾锌配施增产13.3%-16.3%;每公顷用62.25kg钾配合3.3kg锌的增产效果与124.5kg钾相当。表明钾锌配配施有较好的互作效应,尤以在灰潮土田上效果最好。棕红壤性水稻土盆栽试验表明,钾锌配施可增加水稻植株含钾量,钾肥利用率比单施钾提高4.4-14.9个百分  相似文献   

5.
明确枸溶性钾肥对稻麦轮作体系的应用效果,开发利用枸溶性钾肥,对于解决我国钾资源缺乏有重要意义。试验分枸溶性钾肥不同用量、枸溶性钾肥与水溶性钾肥不同配比2个部分,探究其对小麦当季的应用效果及水稻的后效作用。结果表明:枸溶性钾肥不同用量各处理的稻麦产量、生物量、钾素累积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用高水平的枸溶性钾肥会造成稻麦的奢侈吸收。比较分析等量水溶性钾肥和枸溶性钾肥施用处理,水溶性钾肥对小麦当季肥效更好,而枸溶性钾肥则对后季水稻效果更好。以枸溶性钾肥代替水溶性钾肥,枸溶性钾肥适宜施用量为0.150~0.225g·kg-1。与对照相比,等量施钾下,枸溶性钾肥与水溶性钾肥不同配比均能提高稻麦生物量、产量、不同部位钾含量、钾素累积量、钾肥利用率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其中以枸溶性钾肥与水溶性钾肥配比为1∶1的效果最佳。结论:从枸溶性钾肥对稻麦钾养分供应角度考虑,枸溶性钾肥可替代或部分替代水溶性钾肥。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稻-稻连作制中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洞庭湖区稻-稻连作制中钾肥对早稻和晚稻产量及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钾量为112.5、150和187.5kg/hm^2的条件下,水稻能增产,但增产效果不显著。由差值法测得的3个施钾处理早稻钾素利用率平均为27.3%,晚稻为42.8%。肥料氮的利用率随钾肥的施用而提高,这一趋势在晚稻上更为明显。在每季水稻施钾量112.5、150、187.5kg/hm^2的条件下,钾素平衡出现亏缺。在早稻施氮量150kg/hm^2和晚稻施氮量180kg/hm^2的条件下,洞庭湖生态区土壤上的氮素平衡中氮均出现盈余,氮素盈余量随钾肥用量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际  郭熙盛  王允青  张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469-11470
[目的]为氮、钾肥在小麦生产中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处理N210K150的小麦产量最高,达7950.0kg/hm^2。单独施用钾肥的增产幅度为5.89%~11.00%。氮肥用量为180、210和240kg/hm^2时,钾肥的增产幅度分别达17.87%~26.62%、19.18%~27.10%和20.12%-28.18%,不施钾肥时,氮肥的增产幅度为9.41%-11.67%。钾肥用量为75和150kg/hm^2时,氮肥的增产幅度分别为72.54%-84.42%和76.81%~87.61%。施氯量、施钾量和氮钾交互作用对烟农19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2.90%、14.63%和2.47%,不施钾肥时.氮素的吸收利用率为38.61%~45.16%:钾肥用量为75和150kg/hm^2时,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40.82%~48.68%和43.87%-50.71%。不施氮肥时,钾素的吸收利用率为8.79%~12.84%;氮肥用量为180、210和240kg/hm^2时,钾素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11.24%~12.60%、16.87%~17.90%和16.27%~16.34%。[结论]单独施用氮、钾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合理配施氮钾肥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试验于1990-1992年在杭州进行,研究了缺钾土壤施钾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显著增国有效穗和千粒重,子粒产量增幅为7.33%-29.03%,随品种和钾肥用量而异,且能增加生物产量,但降低收获指数,略降低大麦子粒蛋白质量记含量,但能提高单位面积子粒蛋白质总量,施钾还可提高了粒必需氨基酸和脂肪含量,无水麦芽浸出率等5项麦芽品质指标施钾后也得到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浙农大6号施氯化钾  相似文献   

9.
以水稻品种宜香107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K2 O)用量0、150、225、300 kg/hm2(K0、K1、K2、K3)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的差异,建立水稻钾肥效应方程,计算水稻最高产量及经济最佳施钾量.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0.1%~16.5%,钾肥用量与籽粒产量有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施钾对产量构成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适量的钾肥施用量可以促进水稻对氮、磷的吸收,提高氮肥、磷肥的利用率;水稻秸秆钾含量占全株80%以上,籽粒占13.2%~20.2%,施钾增加了水稻植株中钾的积累量,同时提高了秸秆中钾的分配比例;水稻钾肥利用效率范围为19.6%~30.7%,以150 kg/hm2处理最高,钾肥偏生产力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农学利用率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施肥量、钾肥利用效率及维持土壤钾素平衡等因素,建议鄂西山区及同类地区冷浸田的施钾量为150~225 kg/hm2,且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是缓解土壤钾素缺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晋南褐土区冬小麦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在氮磷配施增产的基础上再施用一定量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钾肥用量以75kg/ha表现最好,比CK增产50.7%;比NP增产5.7%,每kgK2O增产3.82kg小麦,产投比1.55.获得最高产量的理论施钾量为131.95kg/ha。依据边际理论求得经济合理施钾量为75~90kg(K2O)/ha。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修购专项实施的重要意义;指出了修购专项在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化建议:一是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二是规范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三是完善资产入账手续,确保资产不重不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法及联苯胺比色法对山楂属4个种及辽宁山楂的普通型和矮生型进行了枝、叶解剖构造,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生长势关系的研究,获得枝条的筛管密度,筛管占韧皮部的百分率、导管密度、导管占木质部的百分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生长势显著相关的结果。为山楂属植物矮化性的鉴定及矮化砧的预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加强科技成果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十一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的主要经验与措施,阐述了促进成果产出取得的成效,从组织好重大课题的研究实施、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优化成果培育计划等方面对进一步提升重大成果产出水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甲胺磷和溴氰菊酯的联合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滤纸药膜残留法测定了甲胺磷和溴氰菊酯联合应用对玉米螟三龄幼虫的触杀活性。LC50和LC90剂量水平的活性联合作用分析均显示,该组合具显著联合增效作用。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性复合突触后电位(sEPSPs)记录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突触电位排放显著增强,说明这两种药物神经毒理的协同效应可能是生物活性增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南省江永县家庭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当地家庭经营的特点是规模小和结构单一。从存在问题、制约因素和政策选择几方面对家庭经营的几个要素——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和资金进行了分析,认为扩大规模和调整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上配套联动,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冬莴苣、白尖叶和雁翎3个莴苣品种,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并用6-BA、GA3处理莴苣种子,研究莴苣的发芽规律和6-BA、GA3打破高温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存在明显的高温休眠现象,当温度超过25℃时开始进入休眠,超过32℃时完全休眠.6-BA、GA3打破高温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显著,6-BA+GA3混合处理效果更好.GA3处理促进莴苣茎叶伸长,6-BA促进莴笋增粗,6-BA+GA3混合处理既促进莴苣茎叶伸长,又促进莴笋增粗,莴笋粗长,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秸秆的几种物理加工方法做了比较,并对秸秆揉碎加工方法做了进一步的介绍.从机械学、空气动力学等学科出发,对秸秆揉碎加工过程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影响因素,为秸秆揉碎机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氮钾水平下,适当的磷硼配施可使油菜增产二倍以上,N:P_2O_5:K_2O:硼酸为1:0.7:0.7:0.15%(喷施浓度)时增产最显著。油菜籽中磷硼含量与磷硼肥用量呈正相关,钾含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适量磷硼配施的籽粒含氮量低于对照。施磷可提高籽粒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笔者在上海首次在奶牛、仔猪和犬中发现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及参考其他文献,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等生物学特征。对该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也作了一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长白落叶松雌雄花及球果,种子性状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落叶松雌雄花,在水平枝上主要着生在第4,5,6年枝段上,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在第4年枝层以上下的各层上。落叶松球果,种子及种子萌发性状的树木个体间差异较大。某些性状的相关关系紧密,如大球果脱粒出的种大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高,高出林冠层的老龄树木空粒种子多。高海拔地段地段的林木受局部地型的生态因子影响种子发芽率低。位于树冠上部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受花粉密度垂直梯度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