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多箱体养蜂的原理,结合我国一般蜂场既生产蜂蜜又生产蜂王浆的具体特点,设计常年用两个箱体供蜂群生活、育儿和贮存饲料,流蜜期再加箱体专供蜂群贮放蜂蜜。结果表明,用两个育虫箱养蜂,比用一个育虫箱容易培养和保持强群;流蜜期用加贮蜜继箱的方法代替勤取蜜,不仅减少了取蜜次数,而且能提高蜂蜜的浓度和产量,同时蜂王浆生产照常进行,产浆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20,(1):27-28
蜂棚能遮阳挡雨、防止虫害;摇蜜室在取蜜时,防止蜂蜜受到污染。蜂棚与摇蜜室的建设适合当地养蜂生产,对蜂群繁殖、防治虫害、取蜜,生产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般的养蜂方法(如双箱体养蜂、卧式箱养蜂等),由于蜂箱容积所限,在蜂群管理和生产方面存在着很多缺点,诸如蜂群发展易受限制,不容易养强群;在流蜜期巢内贮蜜地方有限,必须经常取蜜,不能保证蜂蜜质量;必须经常检查蜂群,较费工时,管理效率低;巢内饲料贮备往往不够蜂群消耗,易使蜂群发生饥荒等等。如果采用多箱  相似文献   

4.
<正>在养蜂生产中,从蜂巢中获取蜂蜜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离取蜜和压榨取蜜。分离取蜜通过摇蜜机的离心作用分离蜂巢中的蜂蜜,巢脾可以反复利用,生产效率高,适合于现代养蜂生产。压榨取蜜通过机械挤压蜜脾的方式得到蜂蜜,巢脾在取蜜过程中被破坏,蜜蜂为重新造脾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群势势必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五十年代以前,长白山的养蜂者取的就是成熟蜜。后来由于长途转地放蜂,蜂螨危害,蜂群的群势削弱,单产下降;加上稀蜜与成熟蜜差价不合理,挫伤了生产成熟蜜的积极性,使蜂蜜的质量下降。近年来,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治蜜蜂传染性疾病,养蜂者有时要使用抗菌素,但如使用时间、方法及药量不当,就会对蜂蜜造成污染。1973年沙哈度和阿高宾在《兽医学》杂志上著文说:在条件较差的蜂场,早春用抗菌素饲喂蜂群一直要持续到流蜜期开始,化验它们生产的商品蜜中就含有失效变质的抗菌素。毒理实验告诉我们,残留在蜂蜜中的抗菌  相似文献   

7.
在北方养蜂,安全越冬是重要技术环节,蜂群越冬饲料提倡使用天然的封盖蜜脾(本文称封盖花蜜)。在饲料不足或蜂蜜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养蜂者习惯给蜂群喂以糖浆,经蜜蜂酿造加工为封盖蜜脾(本文称封盖糖浆蜜)。当前由于糖浆价低于蜜价和蜜脾易于结晶等原因,使用封盖糖浆蜜越冬的蜂群越来越多,但封盖糖浆蜜的内在质量是否与封盖花蜜有别,其营养  相似文献   

8.
定地养蜂不同于追花夺蜜,所能利用的蜜源有限,为满足蜂王浆生产的需要,饲喂就成了蜂场日常管理的主要工作。有些蜂场采收的蜂蜜不能全部销售完,就留下一部分喂蜂。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如少摇些蜜好,条件许可时可提出一些蜜脾加以保管,留足箱内存蜜,延长蜂群自给时间。与加蜜脾比较,笔者发现,饲喂蜜(糖)水在使蜂群做了重复酿蜜劳动的同时,饲喂效果亦在喂的过程中无形地缩水了。养蜂者都有这样的感受,箱内留存蜜脾或加入蜜脾,比用同等质量的蜂蜜对水饲喂耐吃。养蜂时间长了,笔者在取蜜时就越慎重,不会盲目追求产量;在流蜜期采取前紧后松的策略:流…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大部分地区夏季是养蜂的主要生产季节,同时也是蜂群发展和分蜂阶段。在流蜜期间应保持蜜蜂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及时取蜜,这样既能消除分蜂情绪,又能增加蜂蜜产量。流蜜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1.流蜜期前应早育王,早分蜂,加速蜂群繁殖。提前20天补充蜂脾,使蜂群到大流蜜时达到1220脾的强群采蜜。做到流蜜前期发展蜂群;流蜜中期补充蛹脾,保持群势;流蜜后期调整蜂群,抓紧时间恢复与繁  相似文献   

10.
2004 ̄2006年意大利蜂蜜和蜂王浆抗生素残留报告根据欧盟法规(EEC条例2377-1990及相关修订),没有设定过蜂产品农药残留量上限,所以在养蜂生产中不允许使用抗生素。研究侧重于兽药残留造成蜂蜜和蜂王浆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20,(1):48-49
<正>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是养蜂生产统计常用指标,它们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蜂规模和养蜂生产情况。在编制养蜂业发展规划时,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经常被作为主要指标来陈述发展目标。通过蜂蜜产量和蜂群数量计算的年群均产蜜量是反映养蜂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蜂和意蜂是广西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在放蜂方式、生产投入和产出效益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非活框饲养中蜂与意蜂比差别更大。在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的统计上,由于国家统计和农业部门统计均没有按蜜蜂品  相似文献   

12.
宁夏中蜂活框饲养技术要点王彪,雷耀鹏,户鼎荣(宁夏固原地区养蜂试验站,756000)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改土法饲养中蜂的一次性毁巢取蜜为多次取蜜,同时在取蜜不破坏蜂巢、不损伤蜂群的基础上,保留了蜂种,大幅度提高了蜂蜜的产量与质量,充分发挥了中蜂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养蜂者宁愿生产不成熟蜜而不生产成熟蜜?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不成熟蜜的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不成熟蜜能够在市场上销售,自然养蜂者愿意生产。为了弄清生产成熟蜜与不成熟蜜的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取蜜方式对养蜂的近期和远期效益的影响问题。笔者根据牡丹江农业学校张彤等发表的《不同取蜜方式与蜂蜜产量、质量以及产值关系的研究报告》[1](下称牡丹江点)与为了验证勤取蜜的效益,河北省青龙县燕山联合养蜂场赵景民[2]在2001-2002年荆条花期进行的勤取蜜和取成熟蜜的对比试验情况(下称河北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取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严若好 《蜜蜂杂志》2022,(11):46-48
<正>采用格子箱养中蜂,既可取到优质成熟蜂蜜,又不影响蜂群向下扩巢繁殖,具有取蜜不伤子、繁蜂快、易上手和操作简单等诸多优势,市场前景相当广阔。笔者在中华蜂网与蜂友交流过程中有部分蜂友反映,格子箱养蜂第一年效果很好,但使用格子箱养蜂第二年,部分蜂群出现了衰退垮群、发展缓慢或飞逃现象。  相似文献   

15.
转地蜂场使用氯霉素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3,54(2):35-35
20 0 2年 1月 ,欧盟以检出我国蜂蜜氯霉素含量超标 (>0 3μg kg)为借口禁止进口中国蜂蜜 ,并引起其它蜂蜜进口国连锁反应。我国养蜂业损失巨大。氯霉素事件惊动全国 ,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平民百姓 ,成为当前蜂业发展障碍。农业部于 2 0 0 2年 3月 5日发文 ,禁止养蜂使用氯霉素。我国蜂场使用氯霉素比例有多大 ?使用动机是什么 ?如何杜绝氯霉素污染蜂蜜 ?为此 ,我会对我县转地蜂场使用氯霉素情况进行普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缙云县现有西方蜜蜂 15 0 0 0余群 ,以转地生产商品蜜为主 ,生产水平在养蜂业发达的浙江省处于中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蜂群在继箱管理的条件下,生产不同成熟度蜜时,其蜂蜜产量、产值及蜂群内在变化之间的关系,给养蜂生产者从事生产,和收购部门以科学的态度、分级定价提供依  相似文献   

17.
养蜂者根据当地蜜源流蜜状况 ,蜜蜂群势及群内贮蜜变化 ,参考近期气候条件 ,本着“只可取其盈 ,不可竭其力”的基本原则 ,调整蜂群 ,适时适量科学取蜜 ,这不仅是夺取蜂蜜高产的需要 ,还能相应地获取一定量蜂蜡 ,增加收入。因此适时适量取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适时适量取蜜能有效地调动蜂群的采集积极性 ,最大限度的挖掘蜂群的生产潜力获取高产。当蜂群内贮蜜被养蜂者摇取之后 ,蜜蜂舔食蜂脾上的余蜜有类似奖饲的作用 ,工作异常兴奋 ,加之巢内贮蜜锐减又十分恐慌这两种因素能极大地激发蜂群的采集积极性 ,从而充分利用蜜源 ,早出晚归 ,…  相似文献   

18.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2,53(3):14-14
上海某蜂业联合社与上海某大学联合研制的无毒、耐高温、高强度的塑料巢础问世 ,是养蜂业又一件喜事。塑料巢础与传统巢础相比 ,我认为有以下好处。1、提高蜂蜜质量。巢脾是蜜蜂贮蜜地方 ,一般巢脾连续使用 3年之后 ,巢脾上日积月累的蜂药残留量污染蜂蜜。塑料巢础造成的巢脾可以一年一次清理 ,减少蜂药残留量对蜂蜜污染。传统巢础造的巢脾使用多年后 ,颜色变深 ,会使浅色蜂蜜变深。塑料巢脾经常清理可以避免此弊病。生产成熟蜜是养蜂大势所趋 ,但高浓度蜂蜜在分离过程中 ,容易造成巢脾裂开。塑料巢础脾坚固耐用 ,贮蜜后在分离蜂蜜过程中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蜜蜂在继箱管理的条件下,生产不同成熟度蜜时,其蜂蜜产量、产值及蜂群内在变化之间的关系,给养蜂生产者和收购部门分级定价提供依据,从而促进蜜蜂继箱饲养技术的推广,达到多取优质蜜的目的。一、试验方法及材料根据我地区生产、收购的实际,以主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蜂蜜产量40多万吨,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1]。而我国的蜂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如大多数蜂产品生产是以传统的、分散的家庭生产模式,从业人员大多是为老年人且文化程度不高,出现了追求产量,不等蜂蜜成熟就摇蜜、药物残留、掺假等现象,对蜂产品产量造成了直接影响[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