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及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杜仲皮和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差异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深纵裂型、浅纵裂型、龟裂型、光皮型杜仲皮及再生皮中9种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木脂素类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松脂素二糖苷、丁香素二糖苷及9种活性成分总含量均以光皮型杜仲皮中最高;不同类型杜仲皮中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组成比都以松脂素二糖苷最高,以丁香素最低。研究表明光皮型、浅纵裂型杜仲皮和再生皮中9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相对较高,杜仲再生皮中木脂素类成分与杜仲原生皮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接种丛枝菌根菌对黄檗苗木主要3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菌对黄檗实生苗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菌显著增加了黄檗重要的药用成分小檗碱、药根碱及掌叶防己碱的含量,其中尤以接种摩西球囊霉和透光球囊霉的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檗主要药用成分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檗主要药用成分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和药根碱在成树、幼树中的分布和季节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檗树干韧皮部中3种生物碱含量均随着树干位置增高而降低,成树在地面至 1.5 m 高度内随位置增高而急剧下降,超过 1.5 m 后趋于平稳,而幼树随位置增高近线性下降,幼树近地面 20 cm 茎段韧皮部中的小檗碱含量相当于成树;黄檗成树韧皮部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而生长2年的黄檗幼树韧皮部中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根是7月含量较高,茎是6月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变异类型杜仲皮中5种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有较大差异,其中京尼平苷酸(GPA)、京尼平苷(GP)、松脂素二糖苷(PDG)、绿原酸(CA)含量以及5种成分的总含量以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皮较高,而龟裂型和深纵裂型活性成分总体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对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主要药用部分嫩枝和叶中的代谢物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进行分析,从猴耳环的嫩枝和叶中共鉴定出712种代谢物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酚酸类、脂质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猴耳环嫩枝和叶组织部位之间代谢物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槲皮素、表儿茶素苷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猴耳环药用特征标志物在嫩枝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叶组织,而表儿茶素、槲皮苷和杨梅苷等特征标志物则在叶组织中含量更高。综合表明猴耳环嫩枝和叶组织均富含多种高生物活性物质,大部分药用特征代谢物在嫩枝和叶中的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栽培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了14个不同栽培产地的甘草产品中的甘草酸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产地的甘草产品中的甘草酸含量有较大的差异,黑龙江省肇东地区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最高,内蒙古的鄂托克前旗、赤峰和杭锦旗地区的栽培甘草的甘草酸含量依次降低,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建立甘草栽培基地应遵循的原则。图2表1参11。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给杜仲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测定不同树龄杜仲不同部位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样品中总木脂素、总环烯醚萜、总苯丙素和总黄酮4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HPLC变波长-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杜仲中12种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和苯丙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HPLC变波长-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杜仲中5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杜仲样品中4类化合物含量的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杜仲17种活性成分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在5%以内。杜仲叶中黄酮类与苯丙素类成分含量最高,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次之;杜仲枝皮中主要含有木脂素类成分;杜仲干皮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普遍较高,少数木脂素类成分含量低的干皮样品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较高。随着树龄的增加,杜仲叶中的黄酮类与苯丙素类成分含量呈减少趋势,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呈增加趋势,25年生杜仲叶中木脂素含量最高。杜仲枝皮和干皮中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在杜仲不同部位中,原儿茶酸的含量随树龄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紫丁香苷在杜仲叶和枝皮中含量较高,京尼平在杜仲枝皮中含量较高,松柏苷和绿原酸在杜仲叶中含量较高,咖啡酸在杜仲叶和枝皮中含量均较高,橄榄树脂素在杜仲枝皮中含量较高,金丝桃苷在杜仲叶中含量极高。【结论】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与杜仲的部位有关,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杜仲的树龄有关。原儿茶酸含量与杜仲的树龄有关,紫丁香苷、京尼平、松柏苷、绿原酸、咖啡酸、橄榄树脂素和金丝桃苷的含量与杜仲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于2018年对收集于河北、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广西、泉州等7个地区的野生绶草进行16种氨基酸、总黄酮、粗多糖含量测定,采用SPSS 17. 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绶草的药用成分和产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绶草的特征元素为16种氨基酸,其中包含了人体必需的8种元素; 7个产区样品的综合得分大小排序为贵州四川西藏河北云南泉州广西;聚类分析表明河北、贵州、四川、西藏产区为一类,其药用价值高于另一类产区的云南、广西、泉州。说明绶草药用价值有地区差异性,其中贵州产地的绶草综合性状高于其它产地。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多穗柯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与矿质元素的种源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对设置在江西省分宜县多穗柯全分布区的5个种源试验林植株叶部根皮苷、三叶苷、总黄酮、有机碳、氮、磷和钾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种源多穗柯叶部根皮苷、三叶苷、总黄酮、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差异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种源根皮苷...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杜仲树皮含胶特性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弄清杜仲树皮含胶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 ,为杜仲高产胶产业化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 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 ;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 ;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 10a生杜仲胸径、树皮厚度和树皮含胶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北方产区杜仲胸径和树皮厚度普遍高于南方产区 ;在纬度相似的地区 ,东部产区高于西部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大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趋势 ,南方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高。海拔越高、年降雨量越大、年均气温越高、无霜期越长 ,越有利于杜仲皮内杜仲胶的形成和积累 ,树皮含胶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