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2016,(7)
正饲料油脂可分为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植物性油脂包括大豆油、花生油、棉籽油、米糠油、菜籽油等;动物性油脂包括奶油、虾油、鱼油、猪油、牛油、鸡油等。油脂含有很高的能量和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性油脂还含有亚油酸、亚麻油酸等必需脂肪酸,是畜禽重要的饲料原料和营养来源。在畜禽配合饲料中添加油脂,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家禽生产中,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尤以持续高温对家禽生产影响最为显著。文章综述了热应激对家禽生产的影响以及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特优脂是具有高能量、易吸收、强免疫、促生长、适口性佳等特点的能量饲料原料,是根据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产特性精制而成,其脂肪酸含量更加均衡,消化利用率高,固态粉末状,流动性好,使用方便。一、主要原料优质鱼油、大豆卵磷脂、复合乳化剂、淀粉及油脂专用抗氧化剂。二、使用建议按1∶1替代饲料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油脂和多种脂肪粉产品,添加量为饲料量的3%~5%,直接加入饲料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具有抗病毒、抑菌、清除自由基等天然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将茶多酚添加到家禽饲料中,可以使家禽生产性能得到有效改善。所以,本文从茶多酚的组成及理化性质、茶多酚的生物学作用入手,探讨与分析茶多酚饲料添加剂在养禽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油脂是高能饲料,在畜禽饲粮中添加油脂,除可供能外,还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饲料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其它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促进畜禽生长;高温季节可降低畜禽的应激反应;还能显著提高生产性能并降低饲养成本。尤其对于生长发育快,生产周期短的畜禽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添加剂在养禽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般作用 1.促进家禽生长发育,改善饲料报酬.科学使用维生素添加剂,可提高饲料的营养全价性和利用率,促进家禽生长发育,大幅度提高饲料报酬.如在肉鸡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饲养期可缩短5~6天,饲料报酬可提高10%~15%.  相似文献   

7.
鱼油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料产品质量的好坏。对饲料企业而言,鱼油品质的评价和鉴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鱼油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料产品质量的好坏。对饲料企业而言,鱼油品质的评价和鉴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肝脏组织中脂肪酸变化的影响,丰富水产动物的脂肪酸研究。【方法】按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设猪油组(L组)、猪油+豆油组(LS组)、豆油组(S组)、豆油+鱼油组(SF组)和鱼油组(F组)5个处理,分别制成饲料颗粒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6周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幼虾肝胰腺中各种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F组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优于其他处理组,L组饲料对幼虾生长明显不如其他组;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肝脏中DHA(C22:6n3)、EPA(C20:5n3)含量与饲料中DHA、EPA含量呈正相关;在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比添加单一油脂更有利于脂肪酸吸收;幼虾肌肉中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与饲料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一致,大量饱和脂肪酸C16:0、C18:0快速减少;其次是C18:1n9。【结论】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但对肝脏脂肪酸种类无影响;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对幼虾生长优于添加单一油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肝脏组织中脂肪酸变化的影响,丰富水产动物的脂肪酸研究。【方法】按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设猪油组(L组)、猪油+豆油组(LS组)、豆油组(S组)、豆油+鱼油组(SF组)和鱼油组(F组)5个处理,分别制成饲料颗粒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6周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幼虾肝胰腺中各种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F组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优于其他处理组,L组饲料对幼虾生长明显不如其他组;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肝脏中DHA(C22:6n3)、EPA(C20:5n3)含量与饲料中DHA、EPA含量呈正相关;在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比添加单一油脂更有利于脂肪酸吸收;幼虾肌肉中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与饲料脂肪酸变化的趋势一致,大量饱和脂肪酸C16:0、C18:0快速减少;其次是C18:1n9。【结论】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肝脏中的脂肪酸含量有影响,但对肝脏脂肪酸种类无影响;饲料中添加混合油脂对幼虾生长优于添加单一油脂。  相似文献   

11.
枯草芽孢杆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家禽免疫力等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家禽生产中。文章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营养学家一直努力提高家禽的生产效率,同时又设法减少家禽场的排粪造成的污染,要达到他们的目的,一个办法就是要配合出具有高消化率的配合饲料,而研制出具有高消化率的配合饲料,经实践证明,应用酶制剂是最有效的途径。1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应用目的应用酶制剂配分出具有高消化率的配给饲料即是提高家禽的生产效率,又是设法减少家禽场的排粪造成的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酶制剂的应用目的,可将酶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酶制剂加入饲料后可以增强家禽对原料(主要是谷物)的利用能力,如卜葡聚精酶。第二类,则是加入饲料中以增强动物…  相似文献   

13.
据资料报道,在畜禽饲料生产中添加油脂,对提高日增重,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抗热应激能力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含亚麻籽油的仔猪饲料中添加铜和V_E的效果为提高畜乳后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和饲料效率,可在饲料中添加油脂,为了使生产的猪肉具有某种附加价值,可添加特殊的油脂。已经知道,如果此时添加的油脂使不饱和脂肪酸数量增加,则VE的要求量增加。此外,为了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正>1.油脂的选择。选择油脂前,先要了解油脂的种类。油脂包括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鱼油等属于动物油脂,其代谢能在33.5兆焦/千克以上;植物油脂有菜子油、棉子油、玉米油等,其代谢能在29.3兆焦/千克左右。我国北方地区多在肉鸡饲料中添加豆油,南方地区一般添加菜子油或棉子油;动物油脂一般使用的是猪油。选择时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笔者建议使用植物油脂。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为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能改善家禽体重及肉质,并且能提高家禽抗疾病、抗应激能力。本文就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用玉米作为家禽配合饲料的能量原料是我国使用的典型配方。玉米的短缺和高价,对生产者来说就意味着饲料成本的提高。生产者应考虑应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谷物来抵消玉米价格的升高。近些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价格走低,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麦的代谢能是玉米的90%。用肉仔鸡、产蛋鸡和火鸡做的试验表明,小麦可以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但小麦有其特殊性,在家禽配合饲料中应注意其合理使用。1小麦的特点小麦蛋白质高于玉米,赖氨酸含量较高,而苏氨酸的含量与玉米相当。用小麦替代玉米作能量饲料时,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8.
鱼油是最重要的脂质来源,但由于其产量低和成本高,迫使饲料行业寻找替代鱼油的脂质资源。试验通过饲喂牛蛙不同来源的脂质,观察不同来源脂质对牛蛙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身体组成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牛蛙饲料中分别含有鱼油(FO)、家禽脂肪(PF)、猪油(PL)、大豆油(SO)和棕榈油(PO)5.2%,饲喂8周。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脂质对牛蛙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FO组、SO组和PO组的体重增加和饲料摄入量并没有显著差异,身体组成、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组成也没有受到脂质来源的影响。不同组间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系数(ADC)和脂质成分测试差异显著(P0.05),FO组和SO组ADC最高,PF组最低。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反映了饲粮脂质的脂肪酸组成。不同的脂质来源对肝脏中脂质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PF组和PL组活性较低。试验结果表明,SO组和PO组的脂质作用效果较好,可取代鱼油,且无副作用。大豆油和棕榈油对牛蛙身体组成无影响,且牛蛙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可通过调节不同脂质来源进行调整。此外,大豆油和棕榈油还能提高肝脏脂质代谢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1饲料中添加油脂油脂有较高的能量,一般是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倍,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油脂不仅能量水平得到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也会明显得到改善和提高。除此之外蛋壳的质量也相应地得到改善,只在饲料中添加1%的油脂,就能够达到增加产蛋的效果。特别是到了高温季节为预防鸡群的热应激,添加油脂后还可减少应激的发生。但添加油脂应注意两点:一是量要严格控制,不得超过饲料总量的2%。二是添加油脂必须与饲料搅拌均匀,而且饲料的保存时间不超过30 d,否则很容易引起饲料霉变。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作为一种优质饲料,已被广泛用于动物生产中,既可用于喂养奶牛、绵羊、山羊和马等动物,还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其他饲料的营养价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阐明了紫花苜蓿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高、低脂肪等特点,并阐述了其在猪、羊、家禽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