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揭示新八——绵羊双羔素及其技术对促进母羊排卵力、增加产羔率、羔羊出生体重和周岁羊剪毛量的综合生理作用及生产应用效果试验证明,双羔技术可使母羊排卵率提高0.47±0.04枚,产羔率提高44.4%,单羔和双羔出生体重分别提高0.51 kg 和0.41kg,周岁母羊剪毛量和体重分别增加0.32±0.04kg 和2.98±0.45kg,上述指标经 F 值测定,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国内安哥拉山羊育种群近亲交配与产毛量过低等问题,1999年从新西兰引进优秀安哥拉山羊种羊48只,并用其中的部分公羊与陕西省育种群母羊进行交配,所产一代羔羊的生长发育与原种群无明显差异,其公羔初生重、断奶重、周岁体重分别为(2.37±0.37)kg,(12.55±2.07)kg,(21.57±3.34)kg,母羔相应的体重指标分别为(2.14±0.36)kg,(11.61±1.50)kg,(19.26±4.05)kg。周岁时,导血公、母羊的产毛量分别为(2.69±0.26)kg,(1.63±0.33)kg,比原种群分别高23.39%和33.61%;被毛髓毛含量(两型毛 有髓毛)分别为(0.49±0.36)%和(1.23±0.91)%,明显低于原种群;死毛含量分别为(1.09±0.36)%和(1.47±0.81)%,与原育种群接近;毛纤维平均细度分别为(28.20±1.66)μm和(25.98±3.10)μm,与原种群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导入1/2引进安哥拉山羊血液,虽然未能改进国内安哥拉山羊的体增重、马海毛细度和死毛含量,但可降低被毛中有髓毛含量及提高马海毛产量。  相似文献   

3.
影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初生重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主要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初生重的影响,收集2×104条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鉴定记录.[方法]利用SAS8.1软件的GLM程序,分析出生类型、性别、群别、出生年以及月份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初生重的影响.[结果]公母羔的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609和3.501 kg; 性别对羔羊初生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羔数对羔羊初生重也有极显著影响(P<0.01),单羔的初生重高于双羔.群别和出生年对羔羊初生重也存在着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月份对羔羊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分析大量的记录资料讨论了出生类型等5个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羔羊(新疆型)初生重的影响,以期为今后估计美利奴羊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固定效应的划分和选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掌握胚胎移植波尔山羊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胚胎移植生产的渡尔山羊为试验动物,同期出生的自然繁殖波尔山羊为对照,分别测定波尔山羊的初生重、1月龄、3月和6月龄体重,3月龄和6月龄渡尔山羊体尺,并观察记录羊只的健康状况.[结果]胚胎移植波尔山羊在正常饲喂条件下,早期生长发育快,肉用体长发育快,肉用体型明显;公羔平均初生量为(4.25±0.95)kg,母羔为(3.74±0.1.)kg,6月龄公羊平均体重为(31.90±0.74)kg,母羊为(25.90±0.67)kg,从出生到6月龄的日增重,公、母羊分别为153.64、123.11g;体长、体高、胸围等增加明显.体重、体尺测定结果与自然繁殖羔羊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胚胎移植波尔山羊早期的选种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全乳饲喂奶公犊牛生产小白牛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利用全乳饲喂10头初生重为41.11±3.17 kg的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白牛肉,研究公犊牛从出生至100 d的体尺、体重变化规律及100日龄时屠宰指标、肉质指标和获得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公犊牛的体尺、体重随着生长日龄的增加而增长,100日龄平均体重达到126.46±10.63 kg;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60.98±10.54%和46.11±7.82%,全期用乳量831.16 kg,可获利润1 529.92元。  相似文献   

6.
对60只18周龄的蒙古雉鸡进行体尺及屠宰性状测定,并对测定性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蒙古雉鸡的平均体斜长、胸宽、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和胫围分别为17.27cm±1.42cm、5.65cm±0.72cm、6.88cm±0.96cm、9.93cm±0.45cm、2.91cm±0.45cm、6.63cm±0.62cm和2.48cm±0.24cm,平均活体重、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分别为0.939kg±0.116kg、0.859kg±0.091kg、0.813kg±0.106kg、0.727kg±0.115kg、0.20kg±0.02kg和0.16kg±0.01kg;蒙古雉鸡体斜长与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选用不同月龄的断奶杂交公犊(5~7月龄)和周岁公牛(12~15月龄)各30头,以青贮玉米秸为主要粗饲料, 测定杂交肉牛每100 kg活体重精料喂量为0.50~1.71 kg范围的最佳精料重比和适宜日增重。断奶公犊和周岁公牛各设3个处理,每处理10头牛,每100 kg活体重精料喂量范围分别为1.15~1.71 kg和0.50~1.03 kg。精料喂量偏低的公牛组加饲新鲜粮食酒糟。经过144 d和105 d的饲养试验,每100 kg活体重精料喂量1.71 kg的公犊组,虽日增重最高(1.13 kg),但精料重比最差(5.00∶1),精料喂量0.5 kg加饲酒糟0.85 kg的公牛组,虽精料重比最好,为2.37∶1,但日增重最低(0.75 kg) ( p0.05),组间公牛生长性能均衡(见表2)。公犊和公牛饲喂不同精料喂量的试验结果见表3。公犊试验的3个实际精料喂量符合原设计。公牛试验第2组由于精料蛋白质含量高和加饲新鲜酒糟,生长快,精料的实际喂量略低于原设计。在每100 kg活体重精料喂量1.71~0.50 kg范围内,精料喂量加大,日增重提高,但公犊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牛第1组与第2组差异也不显著,二者与第3组差异显著(p〈0.05);精料喂量加大,精料重比变差(p〈0.05)。  相似文献   

8.
麻城黑山羊改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四川简阳大耳黑山羊血缘,以改良麻城黑山羊。经1987~1990年3年多的第1期选育工作,使其后代在生长速度、成年体重、屠宰率和胴体品质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改良母羊周岁重25.5kg,提高24.9%;公羊周岁重28.6kg,提高46.3%。屠宰率由40.5%提高到51.2%,净肉率由31.0%提高到34.3%。  相似文献   

9.
为培育贵州黑马羊新品种,采取在农家建立核心群的开放式选育方法,制定综合选择指数和建立BLUP模型估测育种值,指导选种选配及选育提高.结果表明:核心群周岁公羊、母羊体重分别达(29.77 ±5.51)、(25.18±5.67) kg,成年公羊、母羊体重分别达(40.08±7.73)、(34.90±6.56) kg;基础群周岁公羊、母羊体重分别达(26.59±3.68) kg、(24.09±4.60) kg,成年公羊、母羊体重分别达(35.33±4.09)、(32.16±6.83) kg;产羔率达152.33%;屠宰率达48.50%,净肉率为38.94%.贵州黑马羊新品种生产性能、品种整齐度明显提高,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估测了青海细毛羊六个主要数量性状的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青海细毛羊初生重,断奶毛长和周岁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380,0.650和0.353;表型选择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周岁体重与周岁量间的遗传相关性为0.847,断奶重与周岁重,周岁毛量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480和0.327,因此,断奶重可作为早期选择性状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