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皖稻153的抗倒特性及其原因。方法,对皖稻153及其父母本以及同型主栽品种的根部性状、茎秆性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皖稻153的抗倒性。结果,相比较其他品种,皖稻153的根部根系较长、根系数量较多,茎秆的株高适中、抗折力较强。结论,皖稻153的倒伏指数较小,抗倒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皖稻153制种栽插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加快皖稻153品种的推广。[方法]设置每穴栽1、2、3、4苗4个处理,调查各处理的分蘖动态、农艺性状及发芽率。[结果]每穴多苗栽插可以提高有效穗,增加穗粒数,乃至提高制种产量。[结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皖稻153的适宜制种栽插密度为2苗/穴。  相似文献   

3.
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方法]以皖稻153的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为试验材料,直播田中母本1892S于6月1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1—72d,移栽田中母本1892S于5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6~77d。待种子成熟后,取3个田块进行实际测产,并随机抽取10穴植株测定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研究母本1892S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结果]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的播差期,直播田较移栽田推迟4~5d为宜。直播田的有效穗增加,每穴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相应减少。直播田的平均实际产量为143kg/hm2,移栽田为185kg/hm2。[结论]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具有省工、节能和效益高的特点,应提倡和推广该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优质稻米新品种(组合)区试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进行区域试验 ,结果表明 :皖稻 77、天协 6号综合经济性状较优 ,抗病性较强 ,生育期适中 ,米质较好 ,适合在六安市种植 ,可作优质中籼主推品种 ;国丰 1号产量结构合理 ,属早熟高产品种 ,米质优且抗倒 ,可扩大示范 ;金优 5 2 7生育期较短 ,抗倒能力较强 ,可用于中籼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利用可控温室对杂交中籼品种——皖稻153耐高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扬花期遇持续高温条件下,皖稻153的结实率仍达66%以上,明显高于高温敏感品种,且达极显著水平;每穗总粒数、每稳实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指标也与高温敏感品种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皖稻153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粳稻新品种皖垦糯1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介绍皖垦糯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抗病性和抗逆性、品质和产量表现,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适时播种和移栽、大田肥水运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收获方法等高产栽培技术。[结果]皖垦糯1号是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武育糯16号的变异株中,经过3代系统选育而稳定的常规粳糯稻品种,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垦糯1号综合性状较好;白叶枯病抗性MR(3级),稻瘟病抗性MR(3级),纹枯病抗性为5级,稻曲病抗性为3级,株高矮、茎秆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评价品质达农业部部颁2等优质糯米标准;一般产量9 000~9 750 kg/hm2,高产田块单产可达10 500 kg/hm2以上。[结论]皖垦糯1号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以水稻品种淮稻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增产抗倒剂劲丰谷德对其株高、节间长度、节间充实度、抗折力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缩短淮稻18倒1节和倒2节长度,可降低植株重心,增加植株各节间的茎粗和茎秆的壁厚,从而使得在破口期劲丰谷德具有显著的抗倒效果。2)通过增加穗实粒数与千粒重,可提高产量,增产达226.5kg·hm-2,增产率为2.37%。由此说明在淮稻18上喷施劲丰谷德不仅能增强抗倒性,还能提高水稻产量,达到增产与抗倒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选育的一个优质超级稻新品种,2006年引入湖南试种,表现十分优异.其主要优点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倪金山 《现代种业》2007,(1):16-16,15
选好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布局、粮食市场对早稻品质要求等,选择综合性状好、米质优、抗病虫、生育期适中的好品种。早稻抛秧还要求所选品种茎秆粗壮、较矮、抗倒力强、分蘖力中等偏强;直播早稻品种要具有较强的发根力和苗期耐寒性、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分蘖力中等偏强、早中熟。  相似文献   

10.
方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83-5783,5788
[目的]筛选适宜霍山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促进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稻谷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法]以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徽两优898、丰两优4号、新两优6号、丰两优9号、皖稻153、Y两优1号、深两优5814)为参试品种,以Ⅱ优838为对照。[结果]徽两优898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抗性上都明显优于对照。徽两优898产量最高为10 938.3 kg/hm2;全生育期与对照最接近,比对照早7 d;株高只有124 cm,穴有效穗较多达到11.5个,结实率最高达到86.7%;对稻瘟病表现出较强的抗性。[结论]徽两优898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异,可为霍山地区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1.
谷子育成品种的抗倒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倒伏对谷子产量和品质以及机械化收获均有显著影响。为了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谷子品种,以近几年通过国家鉴定、省级审定和参加国家区试的22个谷子育成品种为试材,利用倒伏系数评价了参试谷子品种的抗倒性;通过分析茎秆性状(株高、单茎鲜重、根量、茎秆抗折力、基部4节的长度、茎秆机械强度)与品种倒伏系数的相关关系,明确了影响谷子抗倒性的关键性状指标;并以抗倒性有显著差异的几个谷子品种为代表,探讨了这些关键性状指标如何影响谷子的抗倒伏能力。结果表明:济谷14、济谷16和冀谷31的倒伏系数均<0.15,抗倒伏能力很强; M2173、济谷13、衡0950和济谷12的倒伏系数均>0.29 ,抗倒伏能力较弱。本研究条件下,谷子株高和单茎鲜重与倒伏系数呈正相关,基部4节的长度与倒伏系数呈负相关,但关系程度均不密切;根量、茎秆抗折力和茎秆机械强度与谷子抗倒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将抗倒性明显不同的7个谷子品种进行了3个关键性状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根量越大,茎秆抗折力越大,茎秆的机械强度越大,谷子品种的抗倒伏能力越强,越适合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2.
青稞抗倒伏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倒伏是影响青稞生产和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筛选与青稞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性状并构建抗倒伏评价体系,是开展青稞抗倒伏品种选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35份青稞种质资源根系、茎秆和穗部23个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明确不同基因型间各性状的差异性。采用相关分析筛选出与青稞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构建完成青稞抗倒伏评价体系。【结果】 不同基因型青稞材料在同一性状间表现出较大差异,且农艺性状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农艺性状中倒伏率的遗传变异最丰富;同一参试材料的农艺性状在两个生态区间差异较大,海北高寒生态区试点各基因型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各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因素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强度同青稞抗倒伏性关系最为密切,并通过抗倒伏指标构建青稞抗倒伏评价体系。青稞分蘖数过多、第三和第四茎节过长易引起植株倒伏。根干重大、茎秆重、茎秆壁厚、茎秆强度大是植株固持能力强、抗倒伏伏性优异的原因。【结论】 分蘖数、穗重、茎长、茎重、茎秆强度适合作为青稞抗倒伏性评价指标,验证结果表明抗倒伏评价体系较可靠,可用于青稞种质的抗倒伏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品种密度互作对胡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胡麻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定亚23号’‘晋亚10号’和‘轮选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25、750、975万粒/hm2 3个密度梯度,测定植株茎秆的物理性状、力学和抗倒伏特性,并分析茎秆性状与抗倒伏特性的相关性.【结果】‘定亚23号’的株高和重心高度较‘轮选3号’分别高出了4.61%和8.95%,不利于植株的抗倒伏,‘轮选3号’在各个生育时期茎粗与壁厚都较高,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倒伏能力;种植密度由525万粒/hm2增加到750万粒/hm2时,‘晋亚10号’的倒伏指数增加了1.40%,而‘定亚23号’增加了11.92%.【结论】种植密度的增加对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影响更大,对中抗型品种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华麦6号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用扬麦13与苏麦6号品种杂交,后代进行严格选择,育成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华麦6号;与对照扬麦11相比,在多点鉴定及品比试验、省级中间试验中,华麦6号增产效果明显;农艺性状优良,穗粒结构协调,播期弹性大,适应性强;抗赤霉病和梭条花叶病且抗倒伏能力强。华麦6号的栽培技术要点:精细整地,打好高产基础;适期适量播种;科学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好病虫草害;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等。[结论]华麦6号具备的抗梭条花叶病的优良特性使其在江苏淮南麦区特别是梭条花叶病重发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简便快捷的小麦品种抗倒性鉴定方法,以48个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小麦新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小麦品系茎秆等特性的调查分析,结合多试点抗倒性验证,比较4种倒伏指数法在小麦品种抗倒性鉴定评价中的效果。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倒伏与株高、基部茎节特性等密切相关。其中,倒伏与第1至第3节茎秆长度、株高、重心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2节茎秆的径长比、基部茎秆弹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株高越矮,基部节间越短,特别是第2茎节短且粗,茎秆基部弹性越强,小麦品种抗倒性越好。4种倒伏指数均与第2、3茎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2茎节机械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且分别与其他茎秆等特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第2、3茎节长度和第2茎节的机械强度是上述4种倒伏指数法鉴定小麦品种抗倒性的共性基础,同时各倒伏指数又有其特定的关联性状。4种倒伏指数均可有效鉴定小麦品种抗倒性,但从便利性及相关性密切程度方面比较,倒伏指数2和倒伏指数3鉴定的评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徐祥根  朱正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255-5256,5282
[目的]筛选适宜苏州地区种植的晚粳型水稻(Oryza sativa L.)新品种。[方法]对5个常规粳稻和2个杂交粳稻新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综合鉴定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米质等。[结果]参加试验的品种中,苏10-100的生育期较迟,达到172 d,不适合当地种植。嘉47尽管产量水平较高,但条纹叶枯病较重,推广种植风险较大。通粳981植株偏高,且产量水平较低。常粳11-5与常优09-3产量中等,外观米质一般,可继续鉴定比较一年。E282和武运粳29号的综合性状较优,生育期适宜,产量分列第1和3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E282株高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穗型大,外观米质较优;武运粳29号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减小倒伏风险。[结论]武运粳29号和E282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强,较适合在苏州地区进行更大面积推广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关系,为水稻抗倒伏高产栽培调控提供依据。以3种不同抗倒伏水平的籼型杂交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氮水平、3种栽插密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氮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形态和力学性状的影响及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茎秆基部第1节间变细长,第2、3节间长度先增加后下降,茎壁变薄,秆型指数降低,从而提高茎秆的倒伏指数和降低抗倒伏能力;在高氮与高密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群体大,个体生长受抑制,使水稻植株茎秆的倾斜角度加大,倒伏指数加大,从而使水稻更容易倒伏;水稻基部茎秆的倒伏指数与株高、基部各伸长节间的长度呈正相关,与茎粗、茎壁厚、秆型指数呈负相关;增施氮肥与增加栽插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茎长与植株茎秆的弯曲力矩,降低了壁厚、机械强度和折断弯矩(M),从而降低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了水稻茎秆的倒伏指数(LI)。施纯氮160 kg·hm-2和栽插密度20.0 cm×16.6 cm时,水稻抗倒伏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高产是玉米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开展品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天津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方法]通过对15个鲜食糯玉米新组合的田间农艺性状、抗性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以及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各组合之间的产量,从而选出产量较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组合。[结果]糯15病害严重,应该被淘汰;糯3和糯11的产量不稳定,不建议进行下一步的区试试验;糯7的产量稳定,且抗性好,是优良的组合,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区试试验。[结论]保持优良抗倒伏性的情况下,选育果穗长、行数多的组合有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抗倒性甘蓝型油菜主茎的硅、钾含量。[方法]以抗倒性不同的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计算倒伏指数,测定主茎的硅、钾含量,探讨油菜茎秆中硅、钾含量与植株抗倒性的关系。[结果]中双9号的倒伏指数最低,抗倒性最强,湘杂油2号的倒伏指数最高。中双9号的硅含量最高,为1.2527%,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湘杂油6号的硅含量最低,为0.003 7%。中双9号的钾含量最低,为0.870 0%,富油3号最高,为9.416 7%。倒伏指数与主茎硅、钾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 40、.141 0,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抗倒伏高产油菜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