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两色金鸡菊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色金鸡菊中的脂肪酸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两色金鸡菊样品中脂肪酸进行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提取物甲酯化的化学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分析测定结果,两色金鸡菊中主要含有月桂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亚麻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等16种脂肪酸.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脂肪酸相对含量,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与亚油酸含量超过70%.对两色金鸡菊脂肪酸化学成分的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收缩活动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低、中、高质量浓度的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分别灌流家兔离体十二指肠,记录用药后肠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变化;选取Bay K8644与高质量浓度两色金鸡菊提取物共同孵育,观察对十二指肠收缩的影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ELIS...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Flavanomarein和Marein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 mm×4.6mm,5 μm);流动相乙腈-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结果]Flavanomarein线性回归方程为A =46 609C-205 798,r =0.999 9(n =5),线性范围为11.788~235.76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7.09%(RSD=1.76%,n=9);Marein线性回归方程为A=8 712.9C-34 542,r =0.999 8(n =5),线性范围为17.000~ 238.0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23%(RSD=0.48%,n=9).[结论]该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Flavanomarein和Marein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大花金鸡菊花色鲜艳,花期长,节水、抗旱、省工、易管理,是优良的宿根草花地被植物。大花金鸡菊的推广应用,符合资源节约型园林的发展方向,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本文总结了大花金鸡菊的繁殖、栽植和管理技术,并介绍了大花金鸡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大花金鸡菊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和田县平原昆仑雪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仑雪菊又名高山寒菊、血菊、雪菊、高寒雪菊,学名为两色金鸡菊(Coreopsistinctorin),属菊科金鸡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2011年,和田县从皮山县引进野菊花——"昆仑雪菊"在海拔1300m处进行区域试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3种金鸡菊属Coreopsis植物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运用美国产的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仪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金鸡菊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各不相同。对光的适应范围大小为重瓣金鸡菊Coreopsis fanceolata〉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天堂之门金鸡菊Coreopsis rosea;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大小为重瓣金鸡菊〉天堂之门金鸡菊〉大花金鸡菊。3种金鸡菊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型曲线。第l峰值均大于第2峰值,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r)和气孔导度(G训)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3种金鸡菊属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EwuE)差异显著,大小依次为大花金鸡菊〉重瓣金鸡菊〉天堂之门金鸡菊。图4表1参24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讨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的化感作用,并寻找其化感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大花金鸡菊叶、根及花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金鸡菊3种不同器官共含有56种化合物,酚类和萜烯类是其主要组分。大花金鸡菊叶中含有37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有2-甲基苯甲醛(13.00%),香橙烯氧化物(10.08%)及丁香酚(5.67%)等;根中含有38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有高香草酸甲酯(13.59%),姜酚(7.99%)及香橙烯氧化物(6.47%)等;花中含有35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有香橙烯氧化物(13.61%),长叶醛(9.43%)及丁香酚(7.90%)等。表1参24  相似文献   

8.
金鸡菊花草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金鸡菊的生物特性、资源来源、习性及易发生蚜虫等病虫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促使金鸡菊开花质量、数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为大量栽培应用大花金鸡菊,加快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步伐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盐碱地绿化提供适宜的材料。[方法]以大花金鸡菊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用浓度为0.2%、0.6%、1.0%NaCl、Na2SO4在其幼苗生长过程中进行胁迫,调查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测定盐胁迫过程中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光合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变化。[结果]盐胁迫抑制了大花金鸡菊的生长;大花金鸡菊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浓度盐处理使POD活性升高;NaCl处理下,SOD活性升高,但Na2SO4处理下低于对照;盐胁迫下,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显著,光合色素变化规律不明显。[结论]大花金鸡菊具有一定抗盐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外来种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对本地植物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大花金鸡菊叶及根水浸液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翦股颖Agrostis spp.,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二月兰Orychophragmusviolaceus,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和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等6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花金鸡菊叶浸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受试植物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质量浓度为50.0 g.L-1时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其中对狗牙根、翦股颖、结缕草和二月兰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分别为39.33%,56.0%,53.33%和46.22%。大花金鸡菊水浸液对发芽指数的影响大于对发芽率的影响。受试植物种子总化感效应大小依次为结缕草〉翦股颖和二月兰〉狗牙根〉石竹〉鸡冠花。综合分析表明,化感作用在外来种大花金鸡菊与本地植物生存竞争中起重要作用。图2表2参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磷酸二氢钠对盆栽雪菊(Coreopsis tinctoria)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不同NaH_2PO_4处理水平,分别为0、0.1、0.2、0.3、0.4、0.5 g/kg,分析不同施磷条件下雪菊的植株性状、产量。[结果]施用0.3 g/kg NaH_2PO_4,盆栽雪菊植株生理性状最佳;施用0.5 g/kg NaH_2PO_4,植株性状最差。施用0.3 g/kg NaH_2PO_4,7—9月盆栽雪菊总鲜花产量和总干花产量最高。特别9月表现最突出,8月次之,7月最低。[结论]施用磷肥可以显著影响盆栽雪菊的生长和产量,该研究可为盆栽雪菊的磷肥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浓度及配比的混合盐处理对构成雪菊品质的主要成分黄酮、绿原酸、茶多酚、总糖及氨基酸的影响,将NaCl,Na2SO4、KCl、K2SO4、NnHCO3、Na2CO3按4种比例混和并依次设置为(0,50,100,150,200mmol/L的5个浓度梯度处理雪菊幼苗至开花末期并测定雪菊5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浓度为50mmol/L的低浓度混合盐对雪菊主要品质的影响较小;浓度为100mmol/L。的混合盐处理可提高雪菊黄酮、茶多酚的含量;浓度为150,200mmol/L。的高浓度混合盐处理会明显抑制雪菊总糖、黄酮、绿原酸、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进行雪菊栽培时盐含量为100mmol/L。的土壤对雪菊品质的形成影响较小同时有利于黄酮、茶多酚的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昆仑雪菊作为一种茶饮,在新疆普遍栽培。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昆仑雪菊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对昆仑雪菊的生物学特性、活性成分、药用功能、种子萌发和栽培技术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适宜雪菊幼苗生长的硝态氮肥施用量。【方法】以雪菊为试验材料,选用硝态氮(Ca(NO3)2·4H2O)为供试肥料,采用盆栽试验,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个硝态氮处理水平,每盆硝态氮的施用量分别为0 (CK),0.10、0.15、0.20、0.25、0.30 g/kg营养土,研究不同硝态氮处理对雪菊幼苗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不同硝态氮处理对雪菊幼苗生长及代谢产物均有一定的影响。硝态氮施用量为0.25 g/kg时,雪菊幼苗的株高表现最佳,为7.26 cm;硝态氮施用量为0.3 g/kg时,雪菊幼苗的鲜重、茎粗、幼苗分枝数、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最佳,SPAD值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8.92和8.86 mg/g。硝态氮对雪菊幼苗可溶性糖有一定促进作用,在硝态氮施用量为0.25 g/kg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2.63%。对照的雪菊幼苗根冠比、根长、叶片中绿原酸、总黄酮以及根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叶和根中总黄酮分别为90.70和34.77 mg/g,叶片中绿原酸含量为10.85 mg/g。硝态氮施用量为0.3 g/kg时,雪菊幼苗中PAL活性最低,与对照相比降低10.76%。【结论】少施或不施硝态氮有利于提高雪菊幼苗叶片PAL活性,增加幼苗根和叶的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但少施或不施硝态氮对雪菊幼苗的生长以及干物质积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硝态氮施用量以0.25~0.3 g/kg营养土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雪菊带芽茎段、茎尖、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进行组织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适合带芽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XAA0.3mg/L;适合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XAA0.1mg/L;适合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3mg/L,适合雪菊愈伤组织增殖和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3mg/L;适合雪菊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6BA0.3mg/L+XAA0.03mg/L,蔗糖减半,以雪菊无菌苗的带芽茎段、茎尖和叶片为外植体成功地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其中带芽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时间最短效果最好茎尖次之叶片最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雪菊幼苗期施氮对水分胁迫的生长、生理响应变化,为新疆干旱地区雪菊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雪菊种子采自和田地区皮山县克里阳乡,采用盆栽控水处理方法,研究雪菊幼苗期(8叶1心)在不施氮(N0:0 g/kg土)、低氮(N1:0.1 g/kg土)、高氮(N2:0.3 g/kg土)条件及严重缺水(D1:25%±5%)、轻度缺水(D2:50%±5%)、正常灌水(D3:75%±5%)条件下的生长、生理响应。【结果】随着水分含量的不断降低,雪菊株高增长量、总生物量、根长、根冠比、地上、地下部鲜重均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光系统II量子产量(ΦPS II)、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持续走低,而叶绿素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呈增长态势;低氮只对正常灌水条件下的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在土壤缺水条件下,低氮对幼苗生长未发挥作用;而高氮可增加雪菊幼苗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株高增长量、总生物量、根长、地上部、地下部鲜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Pn、Tr、Gs、Ci、WUE、ΦPS II、Fv/Fm、qp、ETR,降低Fo、NPQ、MDA、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尤其在严重缺水条件下,高氮处理对降低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与MDA含量的作用最大。【结论】适宜的供氮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水分胁迫对雪菊幼苗的负效应,有利于雪菊度过脆弱的幼苗生长期。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昆仑雪菊水提液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昆仑雪菊水提液灌胃大鼠,以探讨其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将60只健康成年 SPF 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前及实验期第28天眼眶采血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脂4项指标: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并采集大鼠脏器,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雪菊水提液对各组大鼠的肝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试验前各组大鼠的血脂4项、体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使用昆仑雪菊水提液灌胃高脂造模大鼠后,高、中、低3个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TC 含量分别降低了39.0%(P <0.01),30.5%(P <0.01),32.6%(P <0.01);LDL-C 指标分别降低了40.3%(P <0.01),31.0%(P <0.05),30.8%(P <0.05);经过统计学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肝组织切片脂肪空泡明显增多(P <0.01),昆仑雪菊干预三个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肝组织切片比较,脂肪空泡显著减少(P <0.05).分析表明,昆仑雪菊水提液可以降低 SD 高脂大鼠模型血脂4项指标中的 TC、LDC-L 的值,且能显著减少 SD 大鼠肝脏的脂肪细胞的数量,说明其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大花金鸡菊不同器官除草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明确大花金鸡菊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给进一步开展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依据,以生菜、反枝苋、苘麻、小麦和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琼脂混粉法进行了室内除草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大花金鸡菊的不同器官粉末在10 g·L-1的添加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生菜、反枝苋和苘麻3种双子叶植物所表现出的抑制效果要高于对小麦和稗草2种单子叶植物的抑制效果.各器官之间除了对小麦幼苗和反枝苋胚轴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差异外,对其余受体植物胚根和胚轴的抑制效果之间多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辽东桤木(Alnus tinctoria Sarg.)防火林带的作用,采用固定标准地法调查辽东桤木阻火林带下灌木种类、种群动态以及与坡向、坡位的关系,采用称量法测定灌木负荷量,结果表明:辽东桤木随着林龄的增长,其林带内的灌木植物种类和个体种群数量均呈逐渐减少趋势,一些灌木种类后期逐渐在林带内消失,20a生辽东桤木林带下仅有6种灌木分布;辽东桤木林带内灌木植物种类是东坡种类少于西坡,坡上位分布种类最少,仅有4种灌木分布,坡中位和下坡位无区别;林带下地表灌木可燃物负荷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下降,20a生林下负荷量仅54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