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邯郸市太行山区20余年飞播经验和获得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影响飞播成效的主要因素有海拔高度、植被盖度、坡向、树种、降水和人畜活动等,并提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71-172
陕西省飞播造林受气候、地形地貌、地势、飞播机场设施和播后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通过系统规划播区、选择适宜播种时间和树种、科学处理地面植被、加强播后管理等措施,可有效提高飞播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渭南市飞播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从选择播区及树种、播种、施工、强化管护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措施,以为在荒山荒地荒沙地区推广飞播造林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飞播造林技术指的是使用飞机在适宜播种的山区以及偏远地区撒播树种或者草种,利用飞播造林技术主要是利用林木的天然更新特点,借助自然降雨以及温度,使种子生根发芽,达到造林的目的。飞播造林技术对扩大森林资源,增加林木,提高植被覆盖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飞播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影响飞播造成苗效果的因素,同时提出在飞播造林前的地面处理工作措施,对提升飞播造林成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阿尔泰山布尔津林区飞播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并从选择播区及树种、播种、施工、强化管护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以期为在荒山、荒地、荒沙地区推广飞播造林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影响商洛市飞播造林成效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措施,以为提高该市飞播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秦巴山区降水特点,分析降水条件对飞播造林成效的影响,确定最佳飞播造林的季节和播期;并分析研究了飞播造林成效与降水量、降水次数和天数的相关关系及各地历年降水量与飞播造林成效的保证概率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成效的因素,如播区选择、播期、种子质量、风蚀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对今后飞播造林工作提出若干建议,为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发挥飞播造林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飞播造林是扩大和改善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但受重造轻管思想和飞播造林投资的影响,飞播后期提高造林成效措施一直以来不被人们重视,这也是导致飞播造林总体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飞播造林成苗成林现状,提出了飞播后期提高造林成效的若干途径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汉中市低山丘陵区开展了以树种选择为主的飞播造林试验,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以期筛选适宜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树种。结果表明,从飞播造林成苗效果上来看,柏类表现的更为显著。因此,汉中市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树种配置应以柏类为主,松类为辅。  相似文献   

11.
陕西飞播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播区、树种、播期三个方面论述了陕西飞播造林的成就。对半干旱、半湿润、湿润三类地区飞播效果作了比较。对油松、华山松、马尾松、侧柏、漆树、踏郎、沙打旺等7个有代表性的飞播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成苗规律进行了分析。按各地水热条件的不同,把播期划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接受遮光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不同时期遮光及遮光强度对大豆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播种、3节期(V3期)、开花始期(R1期)和鼓粒始期(R3期)开始遮光至完熟期,遮光强度超过20%后,大豆株荚数、株粒数、株粒重、单株地上部生物量、百粒重及小区产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早期(V3期以前)开始遮光50%至完熟期,大豆单株有效分枝数显著减少。3节期至完熟期遮光20%~30%、R5期至完熟期遮光20%~50%和全生育期遮光50%,大豆单株瘪荚数显著增加。对大豆株荚数、株粒数、株粒重、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和小区产量影响,同一遮光强度,早期(V3期以前)开始遮光比中后期(R1期以后)开始遮光更显著,3节期(V3)开始遮光比全生育期遮光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同一时期遮光,遮光强度强比遮光强度弱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设计陆稻种植试验获取陆稻苗期植株的几何构型参数和生长参数,构造出陆稻地上部分及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机与可视化模型。基于模型,在Linux操作系统下,利用C++以及Mesa图形库开发出陆稻苗期三维可视化动态模拟仿真系统,并对可视化系统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仿真三维实体模型在形态特征上与实际陆稻植株相似,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对误差较小,均在lO%以内。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降水量与飞播造林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的关系,利用1997年汉中宁强县飞播油松成苗期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法,分析了成苗效果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不仅取决于当地的年降水量,而且与当地降水量的分布密切相关。在不考虑飞播年限因素下,5月降水量是决定对照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的关键因子,对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模型值贡献率分别为96.9%和96.7%。而7月降水量对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处理种子飞播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作用最大,对模型值贡献率分别为71.6%和69.8%。在飞播年限协同作用下,5月降水量对对照和RPA油松成苗效果作用最强,贡献率均在95%以上。以飞播年限为权重,2月降水量与对照油松成苗效果相关性强,但5月降水量对模型值贡献率最大,分别为95.6%和96.2%。RPA成苗量与降水量关系与对照相同;而有苗样方频度与5月降水量关系紧密,其中7月降水量贡献率为63.9%,高于5月和2月的32.3%和3.8%。在当地降水量范围内,RPA模型值均大于对照,RPA拌种飞播后单位降水量的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高,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陈雪华  吕岱竹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2):1266-1268
为寻求利用香荚兰植株组织中的内生菌资源制备天然香兰素生物合成的新方法,以不同时期采集的香荚兰气生根、茎干、叶片等为材料,进行内生微生物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取样的植株组织分离获得菌株数量有所不同,在3个时期采样的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共分离获得52株菌株,其中2009年6、11月分别获得23、20株菌株,2010年1月获得9株菌株;香荚兰植株不同组织中内生微生物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在获得的52株菌株中,细菌33株,真菌19株,而以叶片的菌株(30株)最高,其次为气生根(16株)和茎干(6株).根据分离获得的菌落大小、颜色、透明度、干湿程度等表面形态特征,并结合光学显微镜的观察,这些菌株分属于7个类群,即4个细菌类和3个真菌类.该研究初步探明了香荚兰植株组织中内生微生物的分布状况,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分离筛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收集宁德地区5个县(市)16个飞播造林播区729个样地的资料,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进行马尾松飞播造林成效和苗高生长的研究,设8个项目,每一项目划分2~4个类目,应用ACRO-386微机求解参数,得预测方程。经计算复相关系数及F检验、方差比、项目得分范围、偏相关系数及t检验,预测方程的回报精度表明线性回归关系极端显著,回报精度高,所建立的预测方程有实际意义;影响飞播造林成效和苗高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为植被盖度(以0.3~0.7为好)、海拔高(以250~800m为好)、坡向(以半阳坡、半阴坡为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降水量对飞播造林成苗量和有苗样方频度作用的区域变化,在汉中降水量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研究的基础上,利用1997年安康飞播油松成苗期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法,分析成苗效果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康飞播成苗效果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汉中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两地成苗效果均与1月、6月和9-12月降水量呈负相关,与3-5月和8月降水量呈正相关,但相关度有差异。安康成苗效果与2月和7月降水量相关不显著,而汉中与2月降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7月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充分说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不仅取决于当地年降水量,而且与当地降水量的分布密切相关。与汉中结果一致,在当地降水量范围内,RPA模型值均大于对照,证明RPA拌种能提高飞播后单位降水量的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且作用稳定。  相似文献   

18.
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飞播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国防部星座式全球生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和GARMINGPS95型接收机进行飞播林导航试验,结果表明,采用GPS导航试验,播区平均有效落种率为86.7%,超过了85%的国家标准,飞行作业日减少35%,节省飞播作业导航投工,投资78%。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菏泽地区冬季蔬菜的种类,增加市场供给,进行淮南黄心乌引种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对淮南黄心乌农艺性状、单株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其单株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移栽苗龄对其缓苗时间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株高、株幅、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和单株产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叶柄宽、叶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糖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蛋白质呈下降趋势,硝酸盐和Vc无明显变化规律;在8月25日、9月5日播种,黄心乌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期,单株产量分别为511.16、500.08 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27、6.50 mg/g,且硝酸盐含量较低,分别为342.87、357.66 mg/kg,9月5日播种,黄心乌Vc含量为32.34 mg/100g,显著优于其他播种期。有机肥(O)、有机肥+氮肥(ON)、有机肥+复合肥(OM)处理单株产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显著优于不施肥对照,OM处理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520.15、6.79mg/g,但是硝酸盐显著低于ON处理。6叶、8叶期苗龄缓苗时间较短,为4 d,且单株产量较高,分别为518.72、519.06 g。从农艺性状、单株产量、营养品质综合分析,淮南黄心乌在菏泽的最佳播种时间为8月25日至9月5日,最佳施肥处理为有机肥+复合肥,最佳移栽苗龄为6~8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