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稳产高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黎平、天柱杉木种子园开展了杉木开花结实习性的研究,并对天柱杉木种子园进行了气象观测,提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杉木种子园稳产高产模式流程图,研究结果表明种源内杉木无性系间的开花结实差异大于种源间的;气候条件对种子园影响最大的时期是散粉期和球果发育中期,降雨量是其主导因子;根际嫁接比低砧嫁接每公顷产量大169%,喷施满果粉MG种了播种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增产鲜果16.8%~34.9%。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梧州地区的杉木初级种子园里的889个无性系中,筛选出45个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用于营建2.8hm^2的大叶面积杉木种子园。建园结果表明,5年生的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的子代幼林的年平均生长量:胸径1.5cm,树高1.04m、材积0.0053m^3,比最优种源或最优家系增产94%以上,比初级园混系种增88%-89%。  相似文献   

3.
对嫁接7年生的杉木1.5代种子园无性系球果进行年龄段分布调查,结果表明:(1)杉木种子园母树球果分布较为密集Ⅲ、Ⅳ、Ⅴ和Ⅵ4个年龄段,占7个年龄段总球果数的78.8%,其中Ⅳ年龄段结实量最多,其着果比例为23.2%。(2)杉木无性系年龄段着果量变异由无性系的遗传因素和种子园的地理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平均变异系数无性系间为53.7%(38.9%~75.2%),无性系内分株间为59.2%(6.7%~  相似文献   

4.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遗传组成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杉木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对杉木第一代(初级)种子园作遗传疏伐建成改良代种子园,能有效地改变种子园的遗传组成,并使遗传加性效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建成的改良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及其母株占有率达90%以上,同时保留有较宽的遗传基础。改良代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增产效益比第一代种子园提高一倍多,达20.6%~28.9%。  相似文献   

5.
提高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及品质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光生  雷秀嫦 《林业科学》1994,30(4):296-305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3、6、8月中旬每次每株各施尿素0.4kg、过磷酸钙0.3kg、氯化钾0.2kg为球花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施肥对当年的种子播种品质有影响,但不大;种子园大片母树不挂果的原因是土壤和树体中锰含量过高而树体中的硼元素缺乏,对此提出对土壤施石灰和对母树针叶喷B肥的改良措施;3—8月是杉木种子园施N、P.K肥最适宜时期;确定8月是杉木种子园母树营养诊断进行针叶分析的最佳采样时期,并制定出杉木种子园母树的针叶中全N含量为0.8%、全P含量为0.12%、全K含量为0.7%是其临界值;针叶全N含量0.8—1.2%、全K含量0.7-0.9%是其最适浓度范围;中耕松土对种子园种子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根据错海林木良种基地小区试验和中试结果认为:喷施稀土、满果粉对提高球果、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均有明显的效果;在小试的4种剂型和中试的3种剂型中,均以满果粉和农乐效果最好,产种量比对照有提高:樟子松22.1%~47.0%、长白落叶松13.4%~50.5%;在樟子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8.7%、13.9%、27.0%、30.3%;在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2.4%、28.3%、7.7%和6.3%;在促进结实提高产种量上,最佳浓度均为0.05%。经测算,樟子松种子园和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4和1∶8,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效益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义建  余朝建 《广西林业科学》2000,29(4):189-191,196
对桂西北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对比研究表明,35年生杉桦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为441.087m^3/hm^2,比杉木纯林高3.6%。混交林枯枝地层现存量及其N、P、K、Ca、Mg五种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13.18t/hm^2和299.5kg/hm^2,分别比杉木纯林高9.7%和69.9%。8混交林地(0~100cm)土壤容重为0.81~1.22g/cm^3,比杉木纯林低1.0%~8.0%,而土壤孔隙度,通气度和持水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2.0%~3.9%。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杉木纯高5.5%~49.8%。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全国不同区域121个杉木优良家系9年生材积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家系平均遗传力高,家系间生长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变异系数大,家系方差分量占总分量13.2%;有76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我场初级种子园后代,63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洋口初级种子园后代,20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我省优良家系6421号,其材积增益比我场种子园后代大25.4%─65.6%。  相似文献   

9.
MG粉以试验对象开始开花时喷施为最理想,但在对东谭杉木种子园进行的丰产试验中,两个年度的喷施时间分别为开花末期和开花终期,仍能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喷施比对照的雌花座果率提高15.5%~18.7%,出籽率提高13.3%~54.5%,发芽率提高12%,种子园种子产量平均增产54.5%,投入产出比为1: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横畈林场杉木1.5代种子园1985年嫁接建成,由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1991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105kg,球果出籽率5.7%,进入盛果期的1995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241.5kg,球果出籽率6.3%,创全国同类种子园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1.
应用菊酯油烟剂喷烟防治杉木种子园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在洋口林场应用3Y-25型脉冲式烟雾机喷施0.05%溴氰菊酯油烟剂防治杉木种子园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菊酯油烟剂喷烟可同时防治杉木球果麦蛾、杉木蝙长蝽及杉梢小卷蛾的成虫和幼虫。二次处理区球果虫害率比对照下降45.6%。  相似文献   

12.
杉木种子园种实害虫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杉木种子园主要种实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以虫情监测为基础,结合采种摘除虫害球果及强度修枝等林业技术,适时应用0.05%溴氰菊酯油烟剂防治成虫。通过5年综合治是,使杉木种子园的球果虫害率明显了下降,种子产量有较大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材料选择及建园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林业科技》1994,21(4):1-4,9
通过20多年的研究攻关,杉木种源、优树、家系、无性系选择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良种基地建设已由初级种子园向改良代种子园过渡。本文总结了种源、1.5代、2代及双系种子园的材料选择及种子园建设的主要技术,对促进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推广杉木良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初期异交水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3年和1994年测定数据,采用球果饱满种子百分率方法估算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异交率。研究发现8 ̄9年生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在结实初期自交率较高,异交水平较低。利用不同杂交组合估算的各亲本无性系在自由授粉情况下的异交率差异较大,两年中分别为44.7% ̄98.1%和30.8% ̄96.8%,平均为73.5%(标准误差SE=17.3%)和69.2%(标准误差SE=21.3%)。异交率在无性系间变异较  相似文献   

15.
浙江庆元杉木种子园产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浙江省庆元县庆元林场杉木种子园13a种子产量系列和影响杉木种子园产量的生物因(X1~X3)、气象因子(X6~X14)及产地因子(X4~X5)等资料为依据,在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构成影响产量主导因子的基础上,分别研建了杉木种子园产量的多元线性模型:杉木种子园年度单位面积种子平均产量Y1=60.04746+0.00167X7(年降水量)-0.11695X8.9(开花期低温指数)-0.01579X10  相似文献   

16.
杉木种子园含硼量测定和施硼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对浙江杉木一代种子园的土壤、植株针叶和球果抽样测定表明,土壤中水溶性硼含量只有0.13~0.24ppm,大大低于0.5ppm的临界浓度。针叶和球果中有效硼含量也分别只有8,9~22.7ppm和4.1~16.1ppm,也低于正常含量。经四年施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正常结实期的杉木种子园施入一定量的硼肥,其单株和单位面积的球果产量分别比对照平均增产35.08%和48.42%,出籽率提高9.40%,发芽率提高14.99%,千粒重增加6.54%。施肥时间以4月中旬和6月中旬以前为佳,每株施60g硼砂较为适宜。试验结果还表明,硼肥和复合肥配比混施增产效果更加明显,单株和单位面积球果产量分别比单施复合肥和硼肥增产22.55%和15.71%以上,种子品质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根据错海林木良种基地小区试验和中试结果认为:喷施稀土、满果粉对提高球果、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均有明显的效果;在小试的4种剂型和中试的3种剂型中,均以满果粉和农乐效果最好,产种量比对照有提高:樟子松22.1%-47.0%、长白落叶松13.4-50.5%;在樟子松种园中,出种率、千粒 芽率及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8.7%、13.9%、27.0%、30.3%;在长白落叶松种子园中,出种率、千粒重、发芽率重、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结实遗传差异及其选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小坑林场杉木初级种子园球果产量连续3年定株调查分析,表明无性系结实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根据无性系结实主效和C×Y互作()ij等指标,对种子园无性系进行选择评价,为营建1.5代种子园提供结实力强、后代生长快的无性系和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杉木种子园主要种实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以虫情监测为基础,结合采种摘除虫害球果及强度修枝等林业技术,适时应用0.05%溴氰菊酯油烟剂防治成虫。通过5年综合治理,使杉木种子园的球果虫害率明显下降,种子产量有较大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对龙泉市林科所杉木等1代种子园盛果前期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嫁接后第3-4年开始投产,第8-9年开始进入盛果期,产量一般稳定在75~120kg/hm^2各无性系间平均单株产量差异极显著,而重重复率达到57.96%-70.61%,同一无性系直冠形接株平均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盘冠形接株,差距达到3.5倍左右,并有随着树龄增加而扩大,而种子发芽率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涩粒率前者低于后者,因此,选择遗传性优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