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sCRC)是一类没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分子技术的发展使发现复杂疾病潜在的生物标识物成为可能。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已经从全基因组范围内确定了大量肿瘤易感基因以及其后天突变标识物。本文对近年来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遗传标识物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mitofusin2,Mfn2)参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在卵母细胞和胎盘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Mfn2基因对小鼠(Mus musculus)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的影响.从小鼠卵巢中克隆Mfn2基因并构建pMfn2-Venus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2000介导重组质粒pMfn2-Venus转染293T细胞(病毒包装细胞),确认重组质粒在293T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将pMfn2-Venus体外转录为cRNA,并注射入小鼠卵细胞中,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并统计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germinalvesiclebreakdown,GVBD)发生率以及第一极体(first polarbody,PB1)排出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及定位.结果显示,注射了Mfn2-Venus cRNA的卵母细胞,其GVBD发生率以及PB1排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01,P<0.05).本研究首次揭示了Mfn2基因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的影响,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同时也为研究减数分裂过程中Mfn2基因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3.
α2巨球蛋白(α2M)是存在于动物血浆中的一种非特异性的蛋白酶抑制剂(Mutsureo et al.,2000)。有关鱼类α2M的研究很少,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关草鱼α2M基因方面的报道。本课题组在研究嗜水气单胞菌时发现,鲫鱼易感嗜水气单胞菌,草鱼不易感,在几种常见淡水养殖鱼中,草鱼血浆中α2M含量较高(黄素文和陆承平,2003)。为从基因水平探明其不易感的基础,本实验扩增草鱼α2M部分基因,并对其诱导区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卵特异性连接组蛋白(oocyte-specific linker histone H1,H1foo)是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与早期胚胎内特异表达的连接组蛋白,它在卵母细胞生长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中起关键性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猪H1foo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首先利用5'RACE和RT-PCR的方法获得猪H1foo基因的CDS区,并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HQ915640;然后将H1foo基因的CDS区连接到载体pMD19-T上,经酶切后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Venus上,从而构建pVenus-H1foo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2000介导重组质粒pVenus-H1foo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T-PCR检测,确定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最后通过体外转录试剂盒将H1foo-venus体外转录为mRNA,并显微注射至猪卵母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表达和定位.序列分析表明猪Hlfoo基因CDS区全长1 041bp,编码34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36.45kD,在核苷酸水平上与牛、人和小鼠H1foo基因的相似度分别为75.7%、67.9%和54.3%;真核表达载体pVenus-H1foo转染后,能在He(l)a细胞中表达并可以准确的定位在细胞核;体外转录的H1foo-venusmRNA显微注射猪卵后其融合蛋白也能准确定位于细胞核.本研究克隆了猪H1foo基因并成功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录的H1foo-venusmRNA能在猪卵中正确表达和定位,为进一步研究H1foo在猪卵母细胞成熟以及核移植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E8启动子是番茄果实成熟乙烯响应性基因E8的启动子区。这个区域中存在着一些响应乙烯以及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调节E8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表达(Deikmaa et al.,1998)。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E8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设计引物,从番茄基因组中克隆了该启动子,构建了番茄果实特异表达载体,并通过RT-PCR和gus基因检测了该表达载体的果实特异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6.
E8启动子是番茄果实成熟乙烯响应性基因E8的启动子区。这个区域中存在着一些响应乙烯以及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调节E8基因在果实  相似文献   

7.
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衰老和自噬过程中发挥着调控作用,在机体的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本研究旨在构建牛p5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牛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首先从牛(Bos taurus)卵丘细胞中克隆了p53基因并将其连接到pMD 19-T载体上,双酶切鉴定后定向连接到pVenus载体上构建了pVenus-p53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2000介导转染Hela细胞,确定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定位,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然后用体外转录试剂盒将p53-Venus转录成cRNA,通过显微注射观察其在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但胞质中也有少量表达.最后,取体外培养不同时期的牛卵母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p53在体外培养不同时期的表达量的变化,采用2-ΔΔC法分析p53/β-actin表达水平的变化值,p53的表达从GV期到MⅠ期迅速升高,在MⅠ期其表达量达到最高,随后又逐渐降低.本研究构建了牛p53真核表达载体pVenus-P53,并且体外转录的p53-Venus cRNA能在牛卵母细胞中正确表达定位,检测了p53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各个时期表达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p53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野外放养牲畜跟踪与定位技术的探索和设计(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宏洲  杨璐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3):232-237
野外放养牲畜,牲畜活动量大、肉质鲜美,很受商家推崇。但是牲畜经常走失,使养殖成本增大,研究一种能够对牲畜定位技术对牲畜野外放养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成熟的卫星定位技术——GPS、北斗、无线网络定位(蜂窝网络、WLAN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辅助定位系统)和野生动物无线电追踪技术都可以直接应用,但受放养家畜活动地域地理环境复杂,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影响,实际应用有相当的难度。该文结合GPS定位和无线移动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原理,探索研究一种伪无线移动蜂窝网络定位技术用于野外家畜的定位和跟踪。分析表明,该技术能够满足复杂地理环境,同时利用智能电源管理和远程设备设定等功能控制设备可持续工作,这样就降低了单纯卫星定位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可以满足野外放养牲畜的定位需求。这种对野外放养家畜的定位管理简单、实用、成本低,并可为更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在番茄成熟果实组织中建立T7/T7RNAP质体转基因特异与高效表达系统,本文克隆了原核T7RNAP基因,在添加上质体定位信号肽编码序列后,由番茄果实成熟特异表达启动子PDS和Tnos终止子控制,构成了含有PDS-ptT7RNAP-Tnos基因表达盒的植物基因双元表达载体。该研究为在番茄质体工程中控制外源质体转基因在番茄成熟果实成熟组织中定点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复杂疾病大面积爆发使人们的生活健康面临着重大挑战。在这一环境下,遗传咨询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依据基因与环境互作共同影响个体健康的原理,咨询者在遗传咨询师的指导帮助下合理解决各种遗传学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复杂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国内的遗传咨询发展尚处于萌芽期,随着遗传咨询在健康领域的地位上升,该技术在未来将会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Bacteria are extraordinarily diverse microorganisms with a huge potential to benefit environmental and agricultural systems.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complex habitats such as soils and plants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tools to evaluate gene expression and bacterial colonization under controlled 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o obtain genetically engineered organisms for environmental release. In addition, current advances in genomic and metagenomic research will add to the number of genes with potential for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which will require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genetic systems to fulfill their potential for both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review is to assess the approaches and recent progress in vector design and genetic tools to study and manipulate plant-bacterial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genetically modified strains for environmental release.  相似文献   

12.
植物促生微生物挥发性物质的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促生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有益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挥发性物质低分子量、弱极性、高蒸汽压、低沸点、亲脂性的特点使其与微生物其他性质的代谢产物相比,具有能够长距离传播、介导生物体间非接触的相互作用、低浓度即可被感知等优势。本文从植物促生微生物挥发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诱导植物系统抗性、促进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积累、抑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阻碍食草动物取食等方面综述了植物促生微生物挥发性物质重要的生态功能及这些功能间的相互关系和具体作用机制,并对植物促生微生物挥发性物质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钾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本文对近些年来有关钾营养与植物病害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从钾对酚代谢、碳、氮代谢及其活性氧代谢调控的角度,评述钾素营养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理;同时讨论了钾肥的施用方式、钾肥形态、施用量、土壤本身钾素状况等共同影响钾素对植物的抗病性及其可能机理。最后提出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铀是一种具有较高化学毒性的放射性核素。铀矿开采、核事故泄露、核废物的不恰当处理等会对周围土壤造成放射性污染。植物体内富集的铀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国内外学者针对铀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本研究系统地总结了铀对植物胁迫效应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铀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基因毒害、水分代谢和营养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释富集植物对铀的吸收和转运机制,以及铀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监测治理铀污染土壤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可持续土地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安全与生态利用等领域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分析评判了中国土地资源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目标定位和主要趋势。梳理总结了土地资源学术研究趋向和重点领域, 探讨了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战略, 进一步深化中国土地资源研究的具体建议和对策。指出了适应转型发展新形势, 中国土地资源创新研究要加强土地多学科集成研究、创新土地工程与技术体系、支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探索土地民生机制与途径, 扎实推进土地资源问题工程化、工程问题科学化和科学问题精准化。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glyphosate tolerant trait in soybea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bility of soybean breeders to accurately, economically, and rapidly determine the transfer of the CP4 gene, the gene which confers soybean tolerance to the herbicide glyphosate, to elite soybean lines is essential to development of new glyphosate tolerant soybean (GTS) cultivars.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a simple greenhouse screening procedure to replace large, costly, and laborious field screening. Non-GTS seed was determined to be susceptible to soaking in a 1% glyphosate solution for 4 h. This process is quicker, more efficient, and as reliable as field screening for determination of glyphosate susceptibility in soybean seed.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clearly demonstrates that the metabolic pathway of glyphosate activity, the shikimate acid pathway, is active, and the target enzyme of glyphosate,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is present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7.
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中得到了不断研究与应用。通过对国内外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生产中的研究应用分析,阐明了智能系统的概念、相关技术及开发方式,重点概述了其在葡萄的品种鉴定、栽培管理、病虫害管理和葡萄酒的工艺决策、检测与分级、品尝与酒窖管理、酒厂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中应用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土壤侵蚀过程及其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过程的研究将为基于物理过程的侵蚀预报模型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美国土壤侵蚀过程研究进展 ,叙述了土壤侵蚀过程研究对研发水蚀预报模型 (WEPP)的重要贡献 ,阐述了近期侵蚀过程研究对WEPP模型中侵蚀过程概念模型的挑战 ,希望对中国侵蚀过程及其预报模型的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稻籽粒灌浆的发育遗传与分子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发育遗传生理和分子生态学角度,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水稻籽粒灌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籽粒发育与物质充实涉及信号传递与多基因调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分子生态学过程。强、弱势粒由于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和功能蛋白作用方式的不同, 导致不同粒位胚乳细胞发育程序、籽粒灌浆速率和干物质重的明显差异。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强势粒发育灌浆早、充实快, 具有明显的遗传稳定性; 而弱势粒发育灌浆起步晚, 充实度较差, 易受环境调控。通过分子遗传改良和分子生态调节是改善弱势粒胚乳细胞健康顺利发育, 实时启动灌浆充实, 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最终实现高产的两条有效途径, 已成为世界各国优先研究的领域。本文认为籽粒灌浆为何存在一个滞育期(stagnant phase), 强弱势粒在这一发育阶段基因表达和功能作用为何存在差异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回答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