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笔者从2003年起就一直探讨如何提高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由于黄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达85%~90%,远比水牛的35%~66%高.为使国家奶水牛补贴项目更好地实施,提高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笔者采取综合措施,冻配517头经产母水牛和73头青年"处女"母水牛的人工配种的工作实践,受胎率为75.6%和65.8%.现介绍如何提高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牛冻配受胎率是考查牛冻配改良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毕节地区2006年输配母牛12.53万头,输配产犊率达到65%,比2001年的37.7%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品改点和农户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毕节地区牛改示范点建设的实践,就提高母牛冻配受胎率的主要因素作初步的总结和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合浦牛杂交改良工作起步较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先后引进摩拉和尼里/拉菲公牛和冷冻精液,采用本交和人工授精相结合的办法改良本地牛,有较好的品改基础。水牛是本地牛改良的重点。到上世纪末,全县有良种公牛12头,人工授精配种点6个。三十多年来共杂交配种水牛26356头。配种受胎率45.1l%。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性控冻精对不同胎次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取了864头育成牛和84头2~5胎次的成年母牛并对其人工受精.结果表明,育成牛的情期受胎率较二胎、三胎、四胎、五胎以上和成年牛平均值分别高3.56%、6.69%、8.35%、5.18%和6.95%(P<0.05),即育成奶牛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二胎以上成年牛;育成奶牛与二胎以上成年奶牛的产母犊率相差1.19%,差异不显著 (P>0.05).  相似文献   

5.
1 广西牛品改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广西牛品改始于1946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王丕建教授利用荷兰公牛配本地黄牛生杂种一代母牛3头,是广西最早进行牛杂交改良的尝试.1948年起已有荷兰牛、短角牛与桂北黄牛杂交的一代杂种牛在广西大学农学院牧场陆续降生,并于1951年秋开始产犊产奶,头数虽少(4头),意义却甚大,开创了广西杂种牛挤奶销奶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1 昌宁县奶水牛基地建设现状 1.1牛冻精改良工作为奶水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昌宁县牛冻精改良从1996年开始,到2007年全县13个乡(镇)建起了25个冻改站点.奶水牛良种补贴项目于2006年10月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登记奶水牛良种8 471头,完成配种4 770头,受胎2 146头,受胎率44.9%,已繁殖犊牛284头,其中母犊188头.  相似文献   

7.
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牛良种化程度是养牛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2005年以来,经过全县广大科技、推广人员三年多努力,成功推广了一批新品种,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牛生产中广泛应用,基本建成了相对完整、功能齐全的牛良种推广体系.目前,已设立有配种点29个,配种技术人员30人,人工授精配种牛15422头(其中黄牛10717头,受胎率达到78.1%;水牛4705头,受胎率达50.3%),犊牛成活率达到92.5%.培训人工授精配种技术人员25人,推动了全县牛品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在青海省贵南县塔秀乡用Ovsynch/TAI模式处理母牦牛18头,按隔年产母牛和当年产母牛分为两组,用西门塔尔细管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翌年5月6日开始生产,共生产犏牛3头,情期受胎率为16.67%,总受胎率为66.67%。  相似文献   

9.
正影响水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有很多因素,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人为因素。面对当前产业扶贫,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奔小康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突破受胎率低的技术瓶颈,提高水牛品种改良的成效,牛品改工作者责无旁贷。本人多年来致力于牛品改工作,在提高水牛冻精配种受胎率上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应用河流型乳用水牛冻精改良本地沼泽型水牛,提高沼泽型水牛的乳用性能,是目前我国水牛杂交改良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钦州市水牛冻精改  相似文献   

10.
53头青年母牦牛和42头当年产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及定时授精处理,其中青年母牦牛人工授精31头,当年产母牦牛人工授精28头,人工授精精液采用大通牦牛冻精和西门塔尔牛冻精,输精一次后母牦牛与公牦牛合群放牧。结果青年母牦牛产犊率为84.91%,产大通牦牛后代10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1头,采用大通牦牛精液和西门塔尔精液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58.82%(10/17)和7.14%(1/14);当年产母牦牛产犊率为52.38%(28/42),产大通牦牛后代11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2头,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45.83%(11/24)和50%(2/4);2组平均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42.37%,其中用大通牦牛冻精的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51.22%,西门塔尔牛冻精的情期受胎率为16.67%。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择河北某奶牛场荷斯坦奶牛成母牛389头和月龄、体重适中的青年牛345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有青年牛173头、成母牛208头,对照组有青年牛172头、成母牛181头;分别采用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配种,配种后60d内检查其受胎率,产后统计其母犊率;同时收集奶牛场1~12月使用性控冻精配种的所有青年牛每月的受胎率,产母犊率,流产率等数据。结果表明,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分别较常规冻精低11.34%(P <0.05)、10.03%(P <0.05),同时青年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较成母牛性控冻精受胎率高10.10%(P <0.05),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母犊率分别较常规冻精高43.65%(P <0.01)、39.91%(P <0.01);通过对整个牛场青年牛4605头全年性控冻精受胎率观察,季节性对奶牛受胎率有一定影响,夏季7、8、9月份受胎率较低一些,但全年差异不显著,季节性对流产率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性控冻精用于奶牛繁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青年牛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受胎率和产母犊率。  相似文献   

12.
性控冻精在牛场的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产牛体内胚的研究:使用常规冻精超排了49头牛,头均可用胚为5.5枚,可用胚率为56.0%;使用性控冻精超排了50头牛,头均可用胚为4.6枚,可用胚率为49.0%。两者的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部分为受胎率和性控比率的研究:使用常规冻精对936头青年牛进行了配种,受胎645头,受胎率68.9%;使用性控冻精对1131头青年牛进行了配种,受胎734头,受胎率64.9%。常规冻精的受胎率比性控冻精的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二部分的研究过程中,利用B超仪对胎儿进行了性别鉴定,总共鉴定了68头妊娠55-90d的牛,母犊率为94.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西象州县的多个牛人工授精品改点的受胎率,黄牛为33%~51%,水牛为35%~55%,母牛的受胎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试验利用HCG能够促进母牛卵泡发育和排卵这一特性,在母牛发情时肌肉注射HCG后进行输精,并观察其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以及是否能够提高牛人工授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使用HCG能够明显提高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广西象州县的多个牛人工授精品改点的受胎率,黄牛为40%~50%,水牛为30%~40%,在这样的情况下,牛的受胎率有待提高。可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母牛具有促进卵泡发育、排卵的作用这一特性,在母牛发情时进行肌肉注射后输精,观察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分析母牛人工授精工作的效益。结果显示,在牛人工授精工作中使用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够提高受胎率和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15.
性控精液对奶牛情期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性控精液对奶牛情期受胎率及母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产(青年牛/成母牛)对性控精液的受胎率有显著影响(P<0.05),输精部位、季节对性控精液的受胎率无显著影响(P>0.05)。青年牛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80.00%和60.00%。成母牛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33.33%和57.14%,没有显著差异(P>0.05)。性控精液的母犊率(95.45%)极显著高于常规精液的母犊率(47.37%)(P<0.01)。性控精液的流产率与犊牛成活率与常规精液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抓好牛品改 促奶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西牛品种改良和奶业开发形势喜人,杂交配种母牛头数逐年增加,配种受胎率逐年提高,牛奶产量年年增产,2006年广西杂交配种母牛达70.5万头,总产鲜奶5.7万吨.广西牛品改工作呈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牛的品种杂交改良(简称牛品改)即采用良种公牛精液(或良种公牛)与本地牛杂交配种,产生杂种牛。杂交产生的后代,在生产性能如产肉、产奶等均比本地牛有明显提高。从2000年起,柳州市大力开展牛的品种改良工作以来取得很大的成绩,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牛品改服务网络,建立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牛品改队伍。牛品改履盖面达80  相似文献   

18.
农村饲养的水牛,一般分散饲养,多为每户1头,母水牛发情不明显,农户对母水牛的发情鉴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很多母牛不能得到及时配种,繁殖率很低。为提高农村母牛的繁殖率,加快农村水牛改良步伐,2003年10月31日,在武宣县禄新乡上堂村,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开展水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的试验。共处理本地母水牛32头,第一情期人工授精29头,受胎8头,情期受胎率27.6%;第二情期复配10头,受胎4头。两情期受胎率41.4%。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广西牛饲养量904万头,其中存栏735万头、出栏169万头,平均每头产肉90千克.存栏牛中的能繁母水牛170万头、能繁母黄牛130万头.  相似文献   

20.
黄牛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黄牛改良工作的进展和经济效益。湖北省宜城县原讴乐公社自1976年建立牛的配种站以来,到1983年,用冷冻精液给母黄牛授精(以下简称冷配)1,701头,受胎1,367头,总受胎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