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我区有苎麻面积100047亩,比1981年减少7000亩,总产26.25万担,比1981年增产25.7%,单产由1981年的200斤上升到260斤,增产30%。如沅江县有苎麻面积67269亩,总产18.69万担,单产277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平近40元。  相似文献   

2.
2003年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为13.67万hm^2,比上年的13.34万hm^2增加0.34万hm^2,总产14.92万t,比增0,59万t,毛茶总产值20亿元,比增1.18亿元。其中绿色食品茶园面积l.53万hm^2,比上年增加0.46万hm^2,产量2.3万t,比增1.1万t;有机茶园466hm^2,比增266hm^2。名优茶产量3.6万t,产值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0.23万t和0.53亿元。2003年茶叶生产业务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12,(1):28-28
近日,湖北省茶叶学会评选出2011年度湖北茶业十件大事。 1、全省茶叶产销创历史新高。2011年,预计全省茶园面积343万亩,比上年增加24%,总产量17万吨,比上年增加2.6%;茶叶总产值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据湖北商检局海关统计,2011年1~11月,全省茶叶出口2936.8吨,创汇19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1982年,我区有苎麻面积100047亩,比1981年减少7000亩,总产26.25万担,比1981年增产25.7%,单产由1981年的200斤上升到260斤,增产30%。如沅江县有苎麻面积67269亩,总产18.69万担,单产277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平近40元。 1982年全区苎麻增产幅度大,品质提高,主要经验是:进一步建  相似文献   

5.
陆德彪  苏祝成 《茶报》2004,(2):15-16
浙江素称“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生产、加工的集散地。2003年,全省茶园总面积214.22万亩,比上年增加11.97万亩,增幅5.9%;茶叶总产量为13.27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7.01%),比上年减少0.58万吨,减幅4.2%;茶叶总产值36.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  相似文献   

6.
我县是个老苎麻产区,麻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水用水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苎麻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种麻积极性,老经验又有了新发展,苎麻产量不断上升。1982年新老麻地10152亩,其中收益面积8800亩,总产221万斤,平均亩产251斤,比1981年总产138.4万斤增长59.7%,单产196斤提高28%;比1980年总产99.7万斤增长121%,单产151.6斤提高66%。  相似文献   

7.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09,36(4):44-45
1 陆地棉现状与展望 1.1面积与产量。2008/2009年度美棉产量预计在291.75万吨,较上年的400.6万吨减少27.1%,且比近五年平均产量448.5万吨低146万吨。2008/2009年度植棉面积为372万公顷,比上年降12.3%;收获面积预计为311.6万公顷。单产为940kg·hm^-2,高于5年平均单产(910kg·hm^-2)。  相似文献   

8.
新闻集锦     
《中国稻米》2008,(2):77-77
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50150万t,同比增产0.7%我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hm^2,比上年增加70万hm^2。全年粮食产量50150万t,比上年增加350万t,增产0.7%,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t,增产1.3%;早稻产量3196万t,增产0.3%;秋粮产量35420万t,增产0.6%。  相似文献   

9.
一.九六年生产总结1.基本增况苎麻:1996年我省芒麻生产仍然是一个稳步发展的趋势,据初步统计,种植面积达15万亩,较去年12.96%万亩增加2.04万亩,增长15.74%,总产芝麻1.4万吨,较上年的1.11万吨(省统计局公布的年报数)增加0.29万吨,增长25.67%。平均亩产为93.3公斤,较上年平均86公斤增加7.3公斤,增长8.94%。总产值可达1.4亿元,增长6%左右。芒麻夏布生产有了明显增产畅销趋势,据初步统计,今年的各种夏布生产量为20Q万匹左右,较上年增长33.3%,平均按市价200元/匹出售,农民可增收4亿元产值,夏布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10.
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全县种植红麻10.7万亩,其中夏播面积8.6万亩,占80%,比1981年夏播红麻5.4万亩扩大了60.4%,全县总产红麻75万担,比1981年增产13.3%;平均亩产700斤,比1981年596斤提高17.4%。1982年是洪涝灾害较重的一年,7——8月份降雨536.9毫米,占年降雨量900.9毫米的59%,比历年同期降雨量241毫米多195.9毫米。大灾之年,红麻丰收,这是由于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地濒洞庭湖区的湖南省沅江县,是个盛产苎麻的地方,种植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继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两年连续大丰收后,一九八○年苎麻生产获得了新的发展,产量和收购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县6万亩苎麻(包括社员自留地种麻1.18万亩),其中收获面积4.8万亩,总产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全国大豆生产简况1997年全国大豆生产形势总的看,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总产量减少,单产下降。据农业部初步统计,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6800万亩,比上年增加1060万亩,增长67%;总产量1734万吨,比上年减少55万吨;平均亩产由上年的11...  相似文献   

13.
桂林地区是广西重要的苎麻产区。历史最高水平的1958年栽培面积达42448亩总产39808担,到1962年下降到12543亩,总产11764担。近年来,面积与产量略有恢复,1980年为14033亩,总产16153担。  相似文献   

14.
苎麻是我县传统经济特产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土壤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足,无霜期长,适宜苎麻生长。解放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县苎麻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面积由1949年3300亩,发展到1982年的9449亩,产量由2664担上升到9178担,增加了2.5倍。但是,由于苎麻的用途由过去民用转为轻纺工业用后,  相似文献   

15.
我县是湖北省主产苎麻区之一,种植苎麻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解放后,苎麻最高年总产达20400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苎麻生产有很大恢复和发展。1979年,全县总产13997担,比1978年增长47.8%;1980年总产17047担,比1979年增长21.5%。两年来,苎麻总产净增7567担,比1978年将近翻一番。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NCC植棉意愿调查:2010年美国陆地棉播种面积约为401.3万hm2,比上年增10.1%。其中,东南部、中南部、西南部、西部陆地棉面积分别为85.9万、71.4万、231.4万、12.6万hm2,分别比上年增加12.2%、8.4%、9.1%、26.6%。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性茶叶市场疲软、销售滑坡。全县再度出现卖茶难的逆境中。茶平乡全年茶叶生产依然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一)1993年全乡明前茶产量达520多担。是去年的1.2倍。平均担价1200多元,比其他乡镇高出200多元。产值鹏万元,比上年增长129.6%;(二)春茶产量335O担,比去年增产29.5%。占全县春菜增产总数的51.6%,每担毛茶‘os元。比上年增收?a元。增长打.s%;总产值166万元,增长469%,全乡每个农户仅春茶一项就增收237.3元,名列全县榜首;(三)夏秋茶继续平稳增产.增收,每担毛条销售价360元以上。比其他乡镇高出一倍…  相似文献   

18.
《中国麻作》1979,(3):25-29
苎麻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浏阳夏布曾驰名中外。一九七八年,全省种植苎麻十四万二千四百亩,总产十七万担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和三十二,并涌现出一批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典型。沅江县三万七千九百亩苎麻,单产二百一十斤。该县东方红公社净南大队二队,四十亩苎麻,亩产三百零五斤。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产茶历史悠久。1981年统计,茶园面积250万亩,其中采摘茶园157万亩,产茶124.3万担,比上年增产3万余担,增长2.47%,茶叶总产值可达1.5亿余元。茶园面积比解放时扩大了5.1倍,茶叶总产量增加了6.3倍。一、几个丰产单位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金晶  陆德彪  刁学刚 《茶叶》2013,39(2):120-122
12012年我省茶产业继续快速增长2012年全省茶叶面积274.5万亩,比上年增长0.5%;茶叶产量17.5万吨,比上年增长3.0%;茶叶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达到7.4万吨和114亿元,名优茶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已成为浙江茶叶经济的重要支柱。通过十多年茶树改良工程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