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2):31-35
针对我国实施的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以临时收储时期为参照,利用市场整合理论和VEC模型,分析国内大豆价格的相关性,探索国内外大豆市场的整合。结果显示:临时收储时期的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不相互影响,目标价格政策时期虽有协整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并不存在收敛趋势,即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也不存在显著关系。所以目标价格政策没有解决临时收储政策导致的大豆价格形成机制扭曲问题,国内外大豆价格没有相关性,国内外大豆市场不存在整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14,(6):10-10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5月中旬联合发布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为每吨4800元。实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后,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大豆。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  相似文献   

3.
《农家顾问》2014,(5):7-7
<正>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4月中旬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将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实施的过程和关键环节落实情况,通过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主要大豆种植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探讨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后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和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对政策效用发挥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大豆目标价格政策,提高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起,中国对大豆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记者在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采访了解到,今年黑龙江大豆获丰收,但购销市场清淡,大豆价格下跌趋势十分明显。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豆农和贸易商期待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细则尽快出台。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我国持续大量从国外进口大豆,形成国内"种豆难、卖豆难、效益低"的局面。2014年中央政府推行大豆目标价补贴政策,积极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对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两地农户"粮改豆"意愿的两次随机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农户改种大豆意愿普遍偏低,仅为18.3%,而不愿意改种的比例达到45.1%;对比来看,2016年情况有所改变,两者比例分别为25.1%和34.3%,表明农户改种积极性有所提高。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提离出影响农户"粮改豆"意愿的最重要的五个因素分别是:大豆单产、大豆价格、销售渠道、大豆品种和大豆补贴政策。本文的基本政策逻辑是:提高优质高产大豆品种研发力度,优化大豆生产经营环境,降成本、提效益,用市场手段引导、激励和规范种植行为,合理制定大豆补贴水平和发放机制,提高政策透明度,降低政策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7.
<正>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国务院部署,2014年启动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农业部于4月5日和5月17日先后向社会公布了2014年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水平,棉花每吨19800元,大豆每吨4800元。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  相似文献   

8.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出台之前,棉花市场价格主要有临时收储政策和双关税制度共同决定,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收购商从中投机获利,棉花进口畸形运转,价格政策退出困难。2014年起实施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能较好地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但由于推出时间较晚,政策效果尚未完全显现。构建新型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准确界定棉花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进口等各方面各环节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边界,建立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2014年,国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收益。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  相似文献   

10.
《农家参谋》2014,(10):35-36
<正>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国务院部署,2014年启动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农业部于4月5日和5月17日先后向社会公布了2014年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水平,棉花每吨19800元,大豆每吨4800元。一、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  相似文献   

11.
目标价格政策对中国棉花市场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是中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经过1年的试点,棉花产业各市场主体对目标价格政策基本适应。通过对临时收储政策和目标价格政策下国内棉花市场价格走势、国内外棉花价差变化情况、中国棉花进口情况3个方面的对比分析,认为目标价格政策下,中国棉花市场价格逐步由供求决定,棉花加工企业资源开始优化整合,棉纺织企业经营状况趋于好转,内地棉区种植面积将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2.
数字     
《中国农资》2014,(20):3-3
<正>4800元/吨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为每吨4800元。实行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大豆。31项北京将启动实施2014年农业节水行动"2463"计划,实施蔬菜产业、粮经产业、畜牧业、渔业4大高效节水工程,推广菜田高效精量节水、菜田简便实用节水、旱作农业生产、灌溉区大田作物节水、畜牧业高效节水、渔  相似文献   

13.
主编速递     
<正>2014年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试点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包括目标价格补贴和目标价格保险,目标价格改革比较适用于棉花、大豆、油菜籽、食糖等非主粮品种,而对于三大主粮,尤其是小麦、水稻,应持谨慎态度,以免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进而引发国内粮价波动,触发粮食安全问题。《目标价格政策对中国棉花市场影响分析》认为,目标价格政策下,国内棉价紧盯国际市场价格应声下跌,国内外价差逐渐缩小,中国棉花市场价格逐步由供求决定,棉花加工企业资源开始优化整合,棉纺织企业经营状况趋于好转,内地棉区种植面积将大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国启动了大豆、棉花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工作,这将改变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农产品补贴制度。目标价格政策是美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稳定美国农产品有效供给及农场收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详细梳理了美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了目标价格的政策目标、实施要点及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国务院部署,2014年启动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农业部于4月5日和5月17日先后向社会公布了2014年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水平,棉花每吨19800元,大豆每吨4800元。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要求,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 据发改委网站信息显示,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多次提出完善农产品调控机制,并于2014年启动大豆、棉花建立目标价格试点。通过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农产品价格支持的基本经验,从市场价格引导作用、确定目标价格补贴依据以及合理确定目标价格水平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我国棉花价格逐步回归于国际棉花市场,呈现出趋同趋势波动。那么,现今我国棉花价格在国际棉花市场上是否还存在着定价权缺失问题?基于此,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政策实施前后国内外2个棉花市场交易价格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际棉花价格对我国棉花价格存在着长期的正向影响,伴随着目标价格改革,这种影响得到加强。目标价格改革后,我国与国际棉花市场间存在长、短期关系,国内棉花价格对国际棉花市场有正向影响,但仍存在定价权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记者从发改委获悉,2015年国家继续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综合考虑棉花生产成本收益、市场供求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1.91万元/t。据了解,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实行棉花目标价格  相似文献   

20.
主编速递     
《农业展望》2014,(8):3-3
<正>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棉花是我国首批放开市场的大宗农产品之一,《构建新型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考与建议》指出,过去由临时收储政策和双关税制度共同决定棉花价格的机制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出台能较好地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构建新型棉花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