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丰花月季YJ‘2004-2’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浓度的激素研究丰花月季YJ‘2004-2’组培快繁技术,建立了丰花月季YJ‘2004-2’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1)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是MS+6-BA2.0 mg/L+NAA0.01 mg/L;(2)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2.0mg/L+NAA0.1mg/L;(3)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0.1mg/L;(4)组培苗移栽到蛭石基质时,成活率高达83.3%。  相似文献   

2.
金叶络石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asiaticum 'Ougonnishiki']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金叶络石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建立金叶络石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金叶络石组培苗适宜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BA3.0mg/L+NAA0.05mg/L,增殖系数为7.63;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05mg/L,生根率达到95%以上,根数5.2,根长4.4cm;采用"塑料杯单株一步移栽技术",移栽成活率97%。  相似文献   

3.
铁线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近年来最流行的花园植物之一,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实现该属植物无性繁殖和产业化生产的最佳途径。本研究以3年生的‘粉红欣喜’和‘灵感’铁线莲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的研究。结果表明,适于‘粉红欣喜’的初代培养基为MS+1 mg/L BA,腋芽萌发率为100%且新生枝条形态正常;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BA+0.02 mg/L NAA,增殖系数为4.54;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1.5 mg/L IBA+1 mg/L IAA,生根率高达76.92%。适于‘灵感’初代培养基为MS+1.5 mg/L BA,新生枝条形态正常且萌发率为100%;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BA+1 mg/L KT+0.2 mg/L NAA,增殖系数为5.76;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1.5 mg/L IBA+0.5 mg/L IAA,生根率高达92.31%。本研究建立了‘粉红颀喜’和‘灵感’铁线莲完整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铁线莲优良种质资源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卓锦’万代兰花梗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卓锦’万代兰的组培快繁体系,研究植物外源激素和基本培养基对‘卓锦’万代兰花梗腋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花梗为外植体,在1/2MS+ NAA 0.5 mg/L+ BA 2.0 mg/L培养基上,腋芽诱导率可达65%,以花梗基部向上第3节花梗腋芽诱导率最高,可达80%;在6-BA 3.0 mg/L + NAA 0.2 mg/L的激素组合下,芽的繁殖系数最高可达5.3,低无机盐浓度且含全量元素的1/2MS基本培养基较利于‘卓锦’万代兰芽的诱导增殖;丛生芽高度为2 cm左右时,壮苗生根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825-5832
本研究针对双腺藤繁殖系数低、育苗周期长等问题,对双腺藤品种‘Sunparasol’组培快繁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腺藤幼嫩带芽茎段使用0.1%HgCl_2处理3 min,启动培养培养基为MS+6-BA 4 mg/L+NAA 0.1 mg/L时,萌动率高达93.33%;继代培养阶段在MS+6-BA 2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中增殖数量最多且生长健壮,增殖系数为4.31;蔗糖浓度为40 g/L时可以促进细弱组培苗生长;适量添加1~2 mg/L矮壮素后组培苗生长状态最好;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生根率为83.33%,平均生根条数为4.3。本研究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对双腺藤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带腋芽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和种类的试剂及培养基进行组培的方法,研究杀菌剂、培养基、生长激素对外植体灭菌、芽萌发、组培苗生根和移栽的影响,为构建全面、高效的‘缤纷秋色’快繁体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灭菌方法为10%NaClO溶液消毒12 min,污染率减少至19.6%,萌芽数为8.76个。最适启动培养基为WPM+0.2 mg/L NAA+1.0 mg/L 6-BA+0.2 mg/L TDZ+2.0 mg/L PVP+30 g/L蔗糖;壮苗培养基为WPM+0.8 mg/L ZT+1.0 mg/L 6-BA+2.0 mg/L PVP+30 g/L蔗糖;生根培养基为1/2WPM+0.8 mg/L IBA+0.2 mg/L NAA+0.5 g/L活性炭+15 g/L蔗糖,用草炭土和珍珠岩混合比例2:1移栽效果最好,移栽成活率为89%。研究建立的‘缤纷秋色’快速繁殖体系可为优良种质扩大培养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 要:以阿月浑子良种‘科尔曼’的种子和枝条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1/2DKW和1/2DKW+6-BA 3.0 mg/L+NAA 0.05 mg/L作为种子萌发和茎段分化的培养基;1/2DKW +6-BA 4.0 mg/L + IBA 0.05 mg/L为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可达3.6;1/2DKW +IBA 5 mg/L + NAA 1 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75%以上,移栽在河砂与蛭石(3︰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79%以上。  相似文献   

8.
胡刚  胡光平  王桂萍  朱忠荣  刘正华  韩堂松 《种子》2012,31(12):116-120
以当年生半枫荷带有腋芽的茎段和幼叶作为外植体,开展组织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半枫荷叶片在初代培养基MS+BA 2 mg/L+NAA 0.5 mg/L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2%,芽诱导率为16.7%;腋芽在初代培养基MS+BA 1 mg/L+NAA0.1 mg/L上腋芽诱导率为58%,茎段能直接诱导出芽,是半枫荷快繁的主要外植体。新生芽在继代增殖培养基MS+6 BA0.5 mg/L+NAA 0.05 mg/L上芽增殖系数为3.93,增殖培养基以MS+6 BA(1~0.5)mg/L+NAA(0.01~0.05)mg/L较好;丛生芽生根培养基以1/2 WPM+NAA 2 mg/L+活性炭0.2%为宜,生根率可达90%以上;松林腐殖土加珍珠岩(4∶1)比较适合半枫荷的生长,移栽成活率为100%,苗木长势好,叶色绿,可提供大量半枫荷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9.
紫甘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紫甘薯的茎段或茎尖作为外植体,培养在添加各种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研究紫甘薯组培快繁影响因素,筛选培养所需最佳初代、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外植体分化时的初代培养基MS+BA 2.0 mg/L,增殖培养基最佳配方为MS+ BA 1.0 mg/L+ NAA 0.1~0.2 mg/L,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NAA 0.1 mg/L+ IAA 0.1 mg/L。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大田甜叶菊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丛生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了甜叶菊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是甜叶菊组培快繁最适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1 mg/L,平均诱导率为88.1%;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KT 4.0 mg/L+NAA 0.05 mg/L+GA30.2 mg/L,单芽平均增殖个数为4.1;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生根率为95%;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70%以上。本试验研究结果为甜叶菊组培苗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铁线莲品种‘水晶喷泉’(Clematis Crystal Fountain’Fairy Blue’)的带芽茎段为初始外植体,通过研究灭菌时间、激素浓度配比、基础培养基类型等因素对茎段腋芽的诱导、增殖、再生苗生根的影响,从而建立该品种从外植体—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得到完整的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条件为5%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0 min,污染率为22.2%,成活萌芽率为44.5%;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L pH值为6.0~6.2,6-BA/NAA比值为20,诱导率为100%,此时苗生长良好且株高较高;腋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DKW+6-BA 2.0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L pH值为6.0~6.2,6-BA/NAA比值为40,增殖系数为5.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DKW+IBA 1.0 mg/L+蔗糖30 g/L pH值为5.7,生根率可达94.4%,本研究可为铁线莲品种‘水晶喷泉’的组织培养、规模化种植提供相关资料和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铁线莲波兰精神(Clematis viticella‘Polish Spirit’)为实验材料,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试验,完成‘Polish Spirit’初代培养消毒方式筛选并对其叶片、叶柄和无芽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消毒方式、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腋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了铁线莲波兰精神的组培快繁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为带芽茎段,最好的消毒方法是2%洗衣粉溶液浸泡10 min流水冲洗1 h,75%的酒精消毒20 s,0.1%HgCl2消毒6 min。诱导腋芽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5 mg/L KT+0.05 mg/L NAA+1.5%蔗糖,pH值为5.8,增殖培养基添加椰汁150 m L/L可有效提高丛生芽诱导率,添加20 mL/L香蕉泥可有效壮苗,生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0.02 mg/L NAA,生根率为85%,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本研究结果为铁线莲优良品种‘Polish Spirit’快速扩繁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植物外源激素6-BA和NAA不同配比对甘薯愈伤分化、继代扩繁、试管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建立高效的甘薯茎尖离体脱毒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甘薯品种‘烟薯25’、‘普薯32’、‘龙薯9号’和‘商薯19’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6个不同浓度配比的6-BA、NAA,配制愈伤分化培养基和继代扩繁培养基。探讨茎尖组织愈伤率、成苗率、愈伤组织直径、叶片数,同时调查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叶片数量、株高、基部茎粗等的差异,研究组培苗愈伤分化、继代扩繁和移栽后生长的最佳配方。‘烟薯25’和‘普薯32’的愈伤分化成苗率在A4处理(1.5 mg/L 6-BA+0.2 mg/L NAA)下最高,‘龙薯9号’和‘商薯19’愈伤分化成苗率在A3处理(1.5 mg/L 6-BA+0.1 mg/L NAA)下最高;‘烟薯25’在B4处理(0.5 mg/L 6-BA+0.4 mg/L NAA)下继代扩繁培养长势较好,移栽后成活率高、生长快,‘普薯32’、‘龙薯9号’和‘商薯19’在B3处理(0.5 mg/L 6-BA+0.2 mg/L NAA)下继代扩繁培养长势较好、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生长快。在...  相似文献   

14.
马雪  陈雪  张金柱  杨涛  车代弟 《作物杂志》2012,(2):62-64,159
以树状月季‘2004-4’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组合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树状月季快繁体系建立及不同配比的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MS+6-BA 2.0mg/L+NAA 0.2mg/L;(2)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MS+6-BA 2.5mg/L+NAA 0.1mg/L;(3)生根的最佳培养基:1/2MS+NAA 0.05mg/L;(4)组培苗移栽到东北山土和珍珠岩比例为2∶1的混合基质时,成活率高达74.2%。  相似文献   

15.
银木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银木2年生小苗的茎段为外植体,建立银木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光照条件等因素对银木组培各阶段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嫩茎段腋芽初诱导与生长对培养基的选择不甚严格,在基本培养基MS中即可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 BA 0.5 mg/L+ NAA 0~ 0.05 mg/L,增殖系数可达3.5以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NAA 0.1 mg/L + IBA 0.2 mg/L,生根率达98%以上。银木的高效快繁体系建立为银木的开发利用和工厂化育苗提供可靠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矾根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组培快繁和规模化生产研究,建立了矾根叶片离体快繁体系,并进行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添加BAA 2.0 mg/L+NAA0.10 mg/L;最佳增殖壮苗培养基为MS添加BAA 1.0 mg/L+NAA 0.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添加NAA 0.10 mg/L,所获得的组培苗驯化移栽一个月后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云南野生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带休眠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离体培养的影响,以建立金丝梅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腋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诱导率可达90%;适合腋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GA30.1 mg/L,增殖系数可达5.1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活性炭0.1 g/L,生根率为96.69%。炼苗移栽到草炭土∶珍珠岩=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100%,移栽到苗圃后成活率为100%。研究结果为金丝梅高效快速繁殖以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种子》2018,(12)
为缓解北苍术种苗短缺以及保护种质资源,本试验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建立了北苍术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北苍术幼嫩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法及激素类型对北苍术组培苗快繁影响。结果表明:使用75%酒精消毒30s,0.1%氯化汞加吐温20消毒15min,消毒效果最好;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5mg/L;最适宜的伸长培养基是MS+GA30.8mg/L+IBA 0.1mg/L+NAA 0.1mg/L,组培苗伸长高度、长势均为最好;MS培养基即可作为北苍术茎段组培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繁殖、生根等关键技术。不同发育阶段适宜培养基组成:茎尖培养基MS+NAA0.5mg/kg +BA0.5mg/kg,出苗率86.7%。继代繁殖培养基MS+NAA0.5mg/kg +BA 0.5mg/kg和MS+NAA1.0mg/kg +BA0.5mg/kg。生根培养基1/2MS+IAA1.0mg/kg,生根率为76.7%,茎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85.2%,定植成活率100%,近3年研究一个简易、快速、实用太子参工厂化育苗生产程序已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中黄1号’茶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探索外植体的取样时间和消毒条件、最佳萌发和增殖培养基、生根和壮苗培养基配方以及炼苗移栽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取样时间为4月份,茎段经75%酒精浸泡60 s,0.1%升汞浸泡12 min,外植体存活率为91.3%,污染率为2.7%,以MS+2 mg/L 6-BA+1 mg/L GA_3作为腋芽萌发培养基,培养40 d出芽率为91.7%,以MS+4 mg/L 6-BA+1 mg/L IBA作为增殖培养基,培养45 d增值系数可达3.8。以MS+1 mg/L 6-BA+0.5 mg/L IBA作为壮苗培养基进行壮苗,经45 d可培养至约4~5 cm后诱导生根,在50 mg/L IBA无菌溶液中浸泡5 min后,转至1/2MS+1.5 mg/L IBA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82.5%。自然光条件下开瓶室温炼苗5 d,移栽到以营养土和蛭石2∶1比例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移栽成活率为66.7%。本研究建立‘中黄1号’带腋芽茎段组培快繁体系,为‘中黄1号’茶树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