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接上期)5.新型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评价单位名称:保定市科技局利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了苹果中的多菌灵类、噻苯咪唑类农药残留及牛奶中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用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了西瓜和蕃茄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使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利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作为样品前处理手段,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新方法,实现了如下农药残留的测定:(1)利用中空纤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试样经过乙腈萃取、QuEChERS净化、BEH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4种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2~5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采用该方法 4种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μg/kg和2μg/kg,平均回收率为78.2%~106.3%,RSD为1.2%~5.8%。本方法操作简单,响应灵敏度高,针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农药残留测定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5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叶样品中5种农药残留分析方法,以期为茶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理论支撑。样品经水浸泡后,用正己烷和丙酮混合液(V:V=5:1)振荡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经弗罗里硅土和活性炭层析柱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叶中5种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噻虫嗪和吡虫啉)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1~10.0 mg/L范围内,5种农药的色谱峰面积与其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在0.1、0.5、1 mg/L的添加水平下,5种农药在空白茶叶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5%~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5%~2.5%之间。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分析实验要求,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液-液萃取机理的新型环境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液膜萃取和逆流色谱技术均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的环境友好型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液相微萃取、液膜萃取实质上是微型化的液-液萃取;逆流色谱结合了液液萃取和分配色谱的优点,是一种新型色谱分离技术。3种技术均对环境样品中的痕量/超痕量污染物质有高效的富集、净化效果。笔者综述了液相微萃取、液膜萃取和逆流色谱技术的优缺点及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葡萄酒中农药残留的色谱分析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目前应用于研究检测葡萄酒中农药残留的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分析法、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分析法。并对目前葡萄酒农药残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植物内源激素预处理方法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系列痕量有机化合物,其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含量极低,内源激素的测定技术对研究内源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文对主要激素的预处理方法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包括生物测定法、理化测定法和免疫测定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内源激素检测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讨论。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内源激素精确测定的主要方法,但其对前处理要求较高。而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法具有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激素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食品农药残留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生姜中农药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对这些检测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生姜农药进一步检测提供技术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8.
谷物及土壤中氟虫腈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及水稻秸秆和土壤中氟虫腈残留量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为提取溶剂,超声波振荡提取,谷物及秸秆提取液经柱层析净化,采用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检测。在0.01~0.5m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氟虫腈的平均回收率在80.60%~99.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9%,最小检测浓度为0.01mg/kg。方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草甘膦农药因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全球生产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但其潜在毒性近年来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对于草甘膦残留的检测研究也备受重视。对草甘膦残留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探讨了化学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电化学方法在草甘膦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为草甘膦残留检测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分析仪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于茶叶农药残留分析,主要包括色谱法、光谱法、免疫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色谱-质谱法等。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标准GB/T5009.146-2008《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量的测定》中净化部分进行改进和优化,将国家标准中净化所用的层析柱改为固相萃取柱,通过大量实验对两种净化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净化条件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改良的QuEChERS法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用于红甜菜中20种农药残留的联合测定方法。样品中农药残留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固相萃取去除杂质,过滤后经RTX-1色谱柱分离,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探讨了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条件,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及不同的净化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20种农药在0.01~0.50 mg/L(莠去津为0.03~0.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并且得到很好的分离;乙腈与样品的比例为1:2,多壁碳纳米管用量为10 mg的前处理条件下,红甜菜样品在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62.0%~11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9%~10.9%,检出限为0.12 µg/L~0.063 mg/L,定量限为0.4 µg/L~0.21 mg/L。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红甜菜中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多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中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获取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大量不规范使用农药使得农作物和水源被污染,被污染的农作物和水源再将残留的农药富集到水产品中,从而造成水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国民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水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突出分析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比较,认为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更能有效检测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research on the extraction,purification and chemical structure of polysaccharides in Dicliptera chinensis( L.)Ness. [Methods] Polysaccharides were extracted from D. chinensis by combining the water extraction method with the Sevag deproteinization method and ethanol extraction method.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were purified by DEAE-52 cellulose chromatography and Sephadex G-150 chromatography. Based the detection of the impurity,the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was analyzed. [Results]The purified polysaccharides were pure polysaccharide components. Infrared spectrogram showed that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had typical structure of polysaccharides. Analysis of gas chromatography found out that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fucose,arabinose,xylose,mannose,glucose and galactose. [Conclusions]The extraction,purifica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in this research were rapid,accurate and stable,which provided foundation for the activity research of D.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in future.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色谱法等常规方法在农药残留检测中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免疫分析的简便快捷、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农药残留快检分析方法。综述了常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荧光免疫分析、免疫层析、免疫磁珠、仿生免疫分析及生物条形码技术等的作用原理、特点及研究进展。不同的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而分子印迹、纳米技术和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提供了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建议基于免疫分析技术的自身优势,结合新技术并不断完善,进而在农药残留快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控制上,开发简单便携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检测手段,提高方法和仪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成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GC/MS分析方法在食品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GC-MS具备灵敏度高、定性准确、多残留可同时检测等优点,在农残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GC/MS分析方法包括样本中残留农药的提取、净化以及检测。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SPE) 、固相微萃取法(SPME)、凝胶渗透法(GPC)、超临界萃取法、磺化法、冷冻法、凝结沉淀法等。美国已开发了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检测水果和蔬菜样品中25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GC/MS检测方法。日本也开发了用GC/MS同时检测101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另外GC/MS也应用到了脂肪性食品]以及葡萄酒等食品中多种农药的检测。在中国,GC/MS技术仅用于结果的确认,尚未建立标准的利用GC/MS检测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速匀浆提取,固相萃取(SPE)净化,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检测,建立了鱼腥草中两种除草剂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在0.02~0.50 mg/L范围内,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0.02、0.10、0.50 mg/kg的添加水平,样品添加回收率为73.5%~8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3%~4.49%;乙草胺方法检出限为0.2μg/kg,定量限为0.80μg/kg,百草枯方法检出限为1.40μg/kg,定量限为5.00μg/kg。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可满足鱼腥草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农药残留作为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严重影响到用药疗效、人体健康、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笔者简要归纳了中药材农药残留状况,包括被检中药材的种类、常检农药种类、农药残留种类。梳理了中药材农药残留主要分析检测技术的优劣势,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材农药残留域的具体应用。重点综述了农药滥用及登记种类不全、中药材在种植和加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有待完善等农药残留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给出一定的改善建议,如建设绿色种植基地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加强农药登记管理规范、开发适用性广的中药材农残检测方法、加强种植户的农药知识普及、完善农残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气相色谱(MSPD-GC)技术,建立丹皮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残留分析新方法。以回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选择填料种类,样品与填料量的比例、淋洗液的极性。丹皮样品与中性氧化铝(m/m,1:2)充分研磨5 min后装入10 mL玻璃层析柱内,通过10 mL乙酸乙酯洗脱,11种农药在0.02、0.1、1 mg/kg 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7.69%~110.7%,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1.6%,方法检出限在0.1~3.4 μg/kg范围。该方法可同时监测丹皮中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的残留水平,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