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尼帕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帕病是由副黏病毒科中的尼帕病毒引起的新型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严重威胁人类与猪等动物的健康。作者就尼帕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等进行了概述,以期初步了解尼帕病毒。  相似文献   

2.
尼帕病毒病是一种新发人兽共患传染病,1998年在马来西亚首次出现。引起该病的病原为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其在猪群中具有高度传染性,人感染后死亡率达40%~75%。NiV主要通过猪只间的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设备、车辆、衣服、靴子以及犬、猫等机械携带传播;猪是NiV传播的放大器,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被感染组织将病毒传播给人。果蝠是NiV的天然宿主,因此养猪场选址要远离果树种植区。目前还没有批准的人用或兽用尼帕病毒病疫苗或药物,但多种疫苗候选株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包括病毒活载体疫苗株、病毒糖蛋白亚单位疫苗株、颗粒样病毒疫苗株等;成功防控NiV感染的关键是做到早发现,在NiV传入高风险地区,对猪群持续进行血清学监测,并对猪场进行严格生物安全管理。本文结合已暴发的猪群尼帕病毒病疫情及人间疫情,探讨猪感染NiV的流行特点,并通过分析暴发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群中防止该病发生及突发疫情时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尼帕病毒病是一种烈性的人兽共患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近年来,该病在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等东南亚一些国家频频出现,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我国尚无尼帕病发生的报道,但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有该病毒的天然宿主果蝠;在地理位置上,中国毗邻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疫情国家,所以该病传入风险日益增高,建议加强病毒检测技术研究和监测。本研究着重阐述近年来在尼帕病毒病实验室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病毒分离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法、血清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等多种诊断方法,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尼帕病毒(Nipah vrius,Niv)的天然宿主是果蝠,病毒可通过被果蝠排泄物污染的水果传染给猪,人可通过与病猪接触或饮用Niv污染的枣椰树汁感染,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Niv传播。自1998年马来西亚首次报道该病以来,新加波、印度、孟加拉国等9个国家流行过该疫病,造成近千人感染,约50%患者死亡,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我国虽没有该疫病的相关报道,但与疫区的生猪走私、水果贸易、人员交流等加大了尼帕病传入的风险,而且果蝠在我国东南地区的自然分布也存在尼帕病的原发可能性。现通过尼帕病的起源、病原特性、易感动物、传播途径等因素来分析尼帕病的风险因子,确定其人畜共患的危害性,为更好地控制该病的输入,制定合理的防控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尼帕病毒病是由尼帕病毒(Nipah virus)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特征为急性发热性脑炎和高死亡率。病原体是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粘病毒亚科(Paramyxovirinae)的亨尼帕属(Henipavirus)成员,毒力强。本文就尼帕病毒病诊断技术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尼帕病属于副黏病毒科,是一种以脑炎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它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生物安全等级上隶属于危险最高的的第四级(BSL-4)病毒,具有宿主范围广、高致死率、治疗困难等特点,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论文就尼帕病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1尼帕病的基本情况尼帕(Nipah)病是上世纪末在马来西亚及南亚国家发现和流行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对人的致死率高达40%~50%。根据OIE记述,检测马来西亚历史样品的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尼帕病毒(Nipahvirus,NiV)就已感染当地猪只,但由于无明显症状并未被察觉,直至1998~1999年暴发了人的急性脑炎才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8.
尼帕病是由尼帕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高,主要引起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该病极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已经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对尼帕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尼帕病是由尼帕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惠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高,主要引起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该病极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已经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对尼帕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尼帕病毒病是由尼帕病毒(Nipah virus)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特征为急性发热性脑炎和高死亡率。病原体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的亨尼帕属,毒力强。本文就尼帕病毒病样品采集技术进行简要概述。 1 采集样品 可疑动物的脑、肺、。肾、脾、肝、淋巴结都应采样送检。采集的样品应在低温和密封状态下运输到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