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鲁西南露地桃褐腐病的发生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随着生态观光四季采摘果园的兴起,鲁西南经营四季果园的农户增多,效益相对也不错,桃园作为四季采摘果园之一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近年来桃褐腐病在鲁西南露地桃园发生严重,已对当地桃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对该病在鲁西南的发生情况与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生态观光采摘桃园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一、发病症状桃褐腐病主要为害桃树果实,也可为害花、叶及枝梢。桃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果实近成熟时发病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马铃薯生产情况、生产成本及收益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农户生产规模较小,种植经济效益低;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产业整体投入不足,资源优势未得到有效开发等问题。并提出规范土地流转,促进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经营;建立健全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推进山东省马铃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土壤调理剂对桃园土壤、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适宜用量,在桃园设计不同用量处理,分析了土壤调理剂对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状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桃产量,每公顷用量1125 kg时产量最好,比对照提高了24.98%;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桃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土壤调理剂提高了桃园土壤p 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锌和有效性铜的含量。综合效果,每公顷施用1125 kg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桃苗及其标准化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木是生产的前提 ,关系到生长、结果、品质和效益 ,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定植成活率、桃园的整齐度、进入结果年限和经济寿命 ,进而影响产量、质量 ,尤其果农以果为生 ,劣质苗木带来的影响会直接损害生产者的利益。1996年我国桃树面积已达 2 8万 hm2 ,比 1983年增长了 5倍。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结合西部大开发 ,发展桃树成为众多农民的首选 ,苗木需求量急剧增加 ,育苗者似潮水般涌入市场 ,但我国的苗木繁育及管理水平十分落后 ,因此进行标准化生产和严格管理迫在眉睫。1 目前桃苗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1 砧木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树育种组育成一个久不变软、早熟、超甜、大果、全红的大桃。郑州果树所为中国的桃树航母,中油桃系列的多个品种都由该所育成,一个比一个好,如全国广大果农所熟悉的大名鼎鼎的"突围桃",就是郑州果树所10年前育成的,目前已推广到全国各地。中桃9号(优系F)从2012年至2015年,培育了整整3年,才"姗姗来迟"。中桃9号是适宜果农们选择的空当品种,是桃果生产的巅峰品种。中桃9号在郑州6月中旬开始成熟,6月下旬完熟  相似文献   

6.
余江平 《耕作与栽培》2013,(2):34-34,41
果业以其较大的经济生态效益,以及其社会需求、人民生活不可替代的特性,已成为贵阳市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桃是贵阳市果树产业中重要树种之一,随着桃产业不断发展,产量低、品质差、果农收益低等问题制约了桃产业发展。本文就贵阳市桃生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贵阳市桃产业发展对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在"桃哥"张洋的五亩桃园里,大桃已经采摘完毕,每年他家的桃一成熟就有不少的客商和游客闻讯而来,将他家大桃采摘一空。"老张自家"这个自创的平谷大桃品牌在网络上正悄然走红,热爱生活,追求品质的网友们不断地转发着"生态桃的故事"。老张的种桃观北京市平谷区是中国知名的桃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桃园,人人都在种桃。但是老张——张金福家种的桃子与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第七届枯桃花会暨国际插花艺术交流展在山东青岛崂山区枯桃举办。展览由枯桃花卉交易中心及枯桃中韩街道办事处主办,山东省、青岛市各有关部门及  相似文献   

9.
高亮亮  余新地  王恺 《种子科技》2020,(5):55-55,57
先阐述了浙江省桃产业发展现状,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其内容包含整改品种结构、拓展桃园功能和推广安全体系、加大品牌建设等,目的在于有效推动浙江省桃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中信国安葡萄酒业酿酒葡萄基地分布在天山北麓和伊犁河谷,截止2012年底,酿酒葡萄总面积达1万hm2。近年来,受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在竞争中失去成本优势,广大果农经济收益减少。为此我们在提高果农收益与原料品质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合理的栽培模式,既适宜机械化作业节省果农的生产成本,又因合理的栽培模式保证和提高了原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增耕地养分变化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新增耕地的增产、增收和增效,笔者整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缓控释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于2018—2020年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新增耕地项目区开展培肥试验,结果表明:2020年不同培肥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增施有机肥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增幅较大;与习惯施肥相比较,配方施肥处理、增施有机肥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均有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但是综合考虑增施有机肥和应用秸秆还田的成本,应用配方肥并配套秸秆还田技术是提高新增耕地养分和增加农民收益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茬口条件下,比较油菜两种飞播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为鄂东地区晚收稻田油菜轻简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冬油菜为试材,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获得两种飞播种植模式的油菜产量和效益数据。与旋耕飞播相比,两年免耕飞播的油菜籽产量平均增加561.5 kg/hm2,增产率平均为25.7%,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株角果数显著增加,平均增幅为28.6%;两年免耕飞播的油菜产值平均增加3023元/hm2,毛收入平均增加4523元/hm2,主要原因是免耕飞播减少了秸秆离田、种子农药用量、旋耕整地和除草防病四个方面投入,两年投入共计平均减少1500元/hm2。油菜免耕飞播种植模式不仅降低了油菜生产成本,还提高了油菜产量和效益,具有节本增效的优势,适宜在鄂东晚收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石灰岩山地荒山绿化遴选景观与生态效益优良的树种问题,以鲁中南山地典型石灰岩山地的9种10年生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相结合的方法,从树种的季相变化、观赏价值、树形、植物种类、绿视率、郁闭度、通透距离、冠幅、植株高度9个方面研究景观效益,从枯落物总蓄积量、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增加的贮水量、渗透速率、减蚀量、有机质、碳汇量8个方面研究生态效益。基于TOPSIS原理,对不同树种之间的景观与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定,筛选出适合石灰岩山地栽种的优良树种。研究表明,9种树种中,五角枫的景观与生态效益最好,刺槐和黄连木次之。该研究有助于提升石灰岩山地森林质量,更好地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刘晓敏  石喆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2):171-174
为了达到山东省粮食稳产和增产的目标,通过1991—2010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对山东省粮食产量影响最强,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农业化肥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农村用电量对山东省粮食产量也依次有重要影响。根据结果提出提高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和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等建议来保证山东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龙头企业融资及其扶持政策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优化金融资源,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昌县等七县(市)的农业龙头企业调研数据为依据,在分析农业龙头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农业龙头企业融资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龙头企业融资及其扶持政策的评价依次为财政补贴、市场融资、税收减免、信贷支持。根据这一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的发展,越南秸秆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产业化发展滞后,秸秆焚烧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高温热裂解生物质炭化与生物质农业应用成为秸秆资源化的新方向。笔者以越南广宁省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走访农村并发放调查问卷,采集农业废弃物利用信息,特别是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估算农户规模水稻秸秆生产生物质炭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农户秸秆炭化收益最高可达1275元/(hm2·a),生物质炭的碳交易收益可达117元/(hm2·a)。笔者还分析了农业废弃物制成生物质炭对环境和社会的效益,以期为越南乃至东盟国家秸秆炭化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生物质炭产业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蟠桃气候品质模型,为开展蟠桃气候品质气象认证和区域优势气候资源开发等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影响蟠桃品质的气候适宜性、生长期的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及生产管理措施为主要指标,建立蟠桃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及模型。以模型为基础,结合果园取样检测结果,确定2018年蟠桃气候品质评价结果为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干旱区村域种植业生产效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旱地区生态脆弱的奇台县西北湾乡三屯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入户问卷调研与访谈获取研究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种植业成本构成及关键成本、成本与土地种植面积对种植业收益的影响、作物种植类型对种植业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打井成本和作物种植成本是影响农户种植业生产总成本的重要因素;种植业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地租、作物种植成本和打井费用是影响种植业收益的主要因素;种植业属于粗放的土地资源依赖型,承包土地面积扩张是影响农民种植业收益的主要方式;小麦种植是农户的种植业的主要收益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