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红稗粗多糖不同的脱蛋白工艺,并确定DEAE-52纤维素交换层析柱纯化分离红稗多糖的最优条件。用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的红稗多糖并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化后的红稗精多糖的单糖组成种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稗粗多糖的最佳上样浓度为5 mg/mL,洗脱速度0.5mL/min,上样体积25mL;采用Sevage法除蛋白3次,得到的蛋白清除率以及多糖保存率均较高,通过DEAE-52纤维素的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可得到大组份多糖;再由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的大组份红稗中性多糖;再利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CLP)测定分离纯化后的红稗多糖主要由L-鼠李糖(rhamnose,Rham)、D-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Glu)和葡萄糖(glucose,Glc)3种单糖组成。  相似文献   

2.
以蓖麻凝集素(RCA)为亲和配体制备亲和层析树脂,在比较2种固定载体制备亲和树脂对金花茶多糖分离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多糖上样量、NaCl浓度以及洗涤量对RCA-Sepharose-2B亲和树脂结合率或再生效果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亲和多糖进行分离效果分析,为将亲和层析技术应用于金花茶活性多糖的分离纯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相比AF-Amino-650 m树脂,RCA-Sepharose 2B亲和树脂的分离效果比较好,而且可以进行反复使用多次。多糖上样量显著影响多糖与树脂的亲和效果,多糖结合率随上样量增加呈倒U型变化,当多糖上样量为10.4 mg/g亲和层析树脂时,其亲合率最高,达到57%左右;NaCl浓度对树脂的再生效果也有显著影响,用含0.2 mol/L NaCl的磷酸缓冲液洗涤树脂可以有效恢复树脂对多糖的亲和效果。HPLC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亲和活性多糖是由3种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组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以静态吸附与解吸率为指标,考察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金丝小枣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从而筛选出1种效果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采用正交优化的方法确定出纯化金丝小枣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确定AB-8树脂对金丝小枣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其对金丝小枣总黄酮的吸附率可达88.57%,解吸率为99.71%。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 H值为3、吸附流速3 m L/min、上样浓度0.35 mg/m L、洗脱剂为70%乙醇,此时总黄酮收率可达到93.39%。同时,绘制了泄露曲线与解吸曲线,确定了最佳上样体积与洗脱剂用量分别为40、70 m L。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锦州当地南瓜为原料,对其中的南瓜多糖进行提取。以投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碱液的浓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纯化南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h,液料比为5:1,碱液浓度在0.4mol/L时为最佳。纯化时采用糖液与乙醇比例为1:3的的沉淀条件,温度62℃,加热32min,活性炭添加量为3%的脱色条件,10%三氯乙酸除蛋白方法和2~3天的透析时间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黄酮纯化工艺,以树脂对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对6种树脂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开展动态吸附-解吸试验,对上样与洗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聚酰胺柱层析纯化缬草黄酮,在上样液浓度2.0 mg/m L、上样流速1.5 m L/min、上样量20.0 m L、上样液p H 5.5的条件下,用70.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2.0 m L/min、洗脱剂70.0 m L纯化3次,洗脱液经干燥、检测,发现黄酮纯度由粗品17.58%提高到79.17%。该工艺简单、安全、环保,可得到较高纯度的黄酮,适合纯化缬草黄酮。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大孔树脂分离和纯化沙枣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大孔树脂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在7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分离沙枣总黄酮的最佳大孔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这种大孔树脂的吸附、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在7种大孔树脂中,XAD7HP型树脂纯化沙枣总黄酮的性能最好,其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条件如下:样品质量浓度0.05 mg/m L,上样p H值为4,上样流速为0.5 m L/min,最大上样量为30 m L,洗脱液为60%乙醇,洗脱流速为0.5 m L/min,最大洗脱体积为40 m L。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XAD7HP型大孔树脂能较好地用于沙枣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总黄酮的纯度由原来的15.24%提高到了48.77%。  相似文献   

7.
以啤酒工业废弃酵母为材料,研究了啤酒酵母中葡甘露聚糖的提取条件和纯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缓冲液pH值7.0、抽提温度120℃、抽提时间90min,抽提2次,多糖获得率最高;采用Sevage法纯化脱蛋白效果最好,可使多糖含量达到88.95%。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灰树花多糖的提取、纯化等进行了实验,对工业化提取和纯化灰树花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试验得出,提取灰树花多糖时水温在90℃,料水比为30:1,提取时间3h,次数为2次时其提取多糖得率可达到134.67mg/100mL;除蛋白时采用Sevag法时,氯仿与正丁醇体积比为5∶1,样液:Sevag试剂(体积比)为3:1,10min时,蛋白去除率可达到最大;醇析时乙醇最终体积分数为70%时,多糖得率可达质量百分数w为94.16%。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桃花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采用静态吸附-解吸和动态吸附-解吸的方法,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从8种树脂中筛选出最佳树脂为DM-28;以总黄酮浓度为指标,优选出大孔树脂DM-28纯化桃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静态吸附:最佳温度为30℃,最适p H为4.0,吸附3.5 h,60%乙醇洗脱;动态吸附:上样浓度为0.72 mg/m L、上样流速为2 m L/min,60%乙醇以2 m L/min流速进行洗脱,在此优化条件下,纯化后的桃花总黄酮(58.39%)比纯化前提高6.84倍。此外,通过测定桃花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桃花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较强,对DPPH、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47μg/m L、32.16μg/m L。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灰树花多糖的提取、纯化等进行了实验,对工业化提取和纯化灰树花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试验得出,提取灰树花多糖时水温在90℃,料水比为30:1,提取时间3h,次数为2次时其提取多糖得率可达到134.67mg/100mL;除蛋白时采用Sevag法时,氯仿与正丁醇体积比为5∶1,样液:Sevag试剂(体积比)为3:1,10min时,蛋白去除率可达到最大;醇析时乙醇最终体积分数为70%时,多糖得率可达质量百分数w为94.16%。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桐城小花茶多糖的提取工艺[三氯乙酸(TCA)脱蛋白,DEAE C-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纯化茶多糖,紫外全波段扫描和红外光谱分析纯度和性质].结果表明:料液比1:20,浸提温度60℃,浸提3 h,浸提2次,为茶多糖提取最优条件;三氯乙酸浓度在3.5%时,除蛋白效果最好;凝胶柱层析纯化后的茶多糖不含核酸或蛋白质等其他组分;红外图谱显示,在500-4000 cm-1区具有多糖类物质的一般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取得较好的复性效果.对重组牛生长激素的纯化及变复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菌体高压匀浆破碎、离心得到的包含体在7.5 mol/L尿素中变性24 h后.以100 mmol/L Tris·HCI pH 10.0稀释至尿素浓度4.5 mol/L,4℃复性48 h,对20 mmol/L Tris·HCI pH 9.0透析除盐可以成功对重组牛生长激素复性;采用截留分子量100 kD、5 kD超滤膜对复性重组牛生长激素浓缩,FPLC纯化后可得到高纯度的目标蛋白.  相似文献   

13.
以甘孜川贝母为研究对象,考察单因素(流速、洗脱液体积、上样体积)和正交试验中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纯化甘孜川贝母多糖损失率的影响,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流速、洗脱液体积、上样体积对甘孜川贝母多糖提取率均有影响,影响效果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流速、上样体积、洗脱液体积。甘孜川贝母多糖纯化损失率最低的最优条件为流速1mL/min、上样体积4 BV、洗脱液体积为4 BV。可见该优化条件下,甘孜川贝母多糖纯化损失率降低,提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玉竹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LSA-10型和LX-20B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玉竹多糖的工艺,考察了上样浓度、洗脱液浓度、洗脱速度及洗脱液体积对玉竹多糖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SA-10型大孔吸附树脂法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1.5 mg/mL,洗脱液50%乙醇,流速1.5 mL/min,洗脱液体积为上样量的20倍;LX-20B型大孔吸附树脂法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5 mg/mL,洗脱液75%乙醇,流速2.0 mL/min,洗脱液体积为上样量的5倍。LSA-10型和LX-20B型大孔树脂制得的玉竹多糖纯度分别为79.7%、72.6%,表明2种大孔吸附树脂均可简化玉竹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提高多糖纯度,但LSA-10型优于LX-20B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翠云草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利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对8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并优选该树脂的最佳分离纯化条件。结果表明:NKA-9大孔吸附树脂比较适用于穗花杉双黄酮的纯化,最佳纯化工艺的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033 24 mg/m L,上样体积流速为0.3 m L/min,上样量为35 m L,用90%乙醇在洗脱流速为0.5 m L/min、洗脱体积为35 m L下进行洗脱,分离纯化后的穗花杉双黄酮的回收率达64.26%。因此,NKA-9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分离纯化翠云草中的穗花杉双黄酮。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吸附率与解析率为考察指标,比较4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D4020、AB-8、X-5对小蓟(Cir-sium setosum)多糖的纯化效果.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蓟多糖的含量,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析方法从4种树脂中筛选出最适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纯化工艺.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为纯化小蓟多糖的最佳树脂;其纯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2.0 mg/mL,上样量30mL,流速1.0 mL/min,洗脱剂pH 7.0.在此工艺条件下,AB-8对小蓟多糖的解析率可达77.93%.  相似文献   

17.
以甘蔗叶为原料,采用机械力辅助超声法提取甘蔗叶粗多糖。经除蛋白、除色素、除小分子杂质等预处理后,用DEAE-52纤维素离子柱及DEAE-琼脂糖凝胶FF离子柱对甘蔗叶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SCLP-1和SCLP-5两种甘蔗叶纯多糖,并对其红外吸收特征、抑菌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叶粗多糖提取率为1.8%,除蛋白率为39.8%,除蛋白过程多糖保留率为58.6%,除色素率为67.9%;除色素过程的多糖保留率为60.2%,除小分子杂质过程的多糖保留率为96.8%。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 SCLP-1和SCLP-5这两种甘蔗叶纯多糖均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SCLP-5的抗氧化能力略高于SCLP-1的抗氧化性但均低于VC;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两种纯化组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对香水莲花(Nymphaea hybrid)多糖粗提物进行了除蛋白纯化并测定了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TCA)的除蛋白效果优于Sevage法和TCA-Sevage法,其蛋白清除率为70.49%,多糖损失率29.24%。TCA法除蛋白后的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与浓度呈量效关系,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脂质过氧化抑制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粽叶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水浸提法,在90℃条件下水浴回流提取粽叶多糖;以sevag法、透析、醇析、SephadexG-100柱层析对棕叶多糖纯化;以Molish试剂和25%茚三酮乙醇试剂、紫外光谱检测纯化效果;以红外光谱测定粽叶多糖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用此法提取多糖分离纯化效果较优.红外光谱显示粽叶多糖组分在3600~3200 cm-...  相似文献   

20.
优选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确定较佳树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密蒙花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AB-8型吸附树脂纯化效果较佳,其优化的密蒙花总黄酮分离纯化工艺为上样浓度2.24mg/m L,用3 BV 5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1.5 m L/min;处理后所得干膏中总黄酮的纯度为71.31%。其优选的工艺条件简单可行,可为工业化纯化密蒙花总黄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