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凡 《食用菌》1994,16(5):32-32
室外栽培短裙竹荪,一次投资,可连续收获三年,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效益高等特点。我县桥楼乡农民杨永良,去年利用房后坡地改梯地后,栽培短裙竹荪12厢36m~2,仅今年收干品11kg,经济收入4000余元。三年采收结束,估计产值可达8000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良菌种安排好栽培季节 在竹荪栽培品种中,以短裙竹荪品质最好,产量较高,市场前景好。优质短裙竹荪菌种,菌丝生长健壮,长势整齐,无中断,无杂菌斑块,培养基与瓶壁紧连无收缩脱节,无黄水。尤其要注意的是,竹荪菌种前期感染杂菌后,虽经培养竹荪菌丝可以覆盖料面,但是这种菌丝吃料慢,长势弱,产量也低,因此要注意鉴别,一旦发现坚决淘汰。 竹荪栽培分春播秋收和秋播夏收两季,春播以“春分”开始3~5月均适,秋播以秋末冬初9~11月最适。如果11~12月、1~2月栽培时,下种后必须覆盖薄膜,以便升温、保温,否则竹荪菌丝生长缓慢,第二年或当年难以出荪。  相似文献   

2.
芋子、甘蔗、冬瓜间种竹荪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水彩 《食用菌》2001,23(6):30-31
芋子 (槟榔芋、晚熟芋 )、甘蔗、冬瓜间种竹荪是利用其枝叶达到遮阳效果。它既省工省本 ,降低劳动强度 ,又节约林业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壤肥力 ,达到双丰收的成效。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季节安排 一般在无任何设施的条件下 ,为春季播种 ,时间为 2月上旬至 3月下旬 ,竹荪可与芋子、甘蔗、冬瓜同时播种 ,也可提前播种。2 菌种选择 选用菌丝浓白粗壮、呈束状、气生菌丝浓密的优质菌种。目前大面积栽培的品种主要为 D892 、D886 、D-古优 1号、D875等。3 播前准备  1作畦 :水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烤干 ,播前半个月翻土晒白…  相似文献   

3.
1.选用适龄优质纯菌种:竹荪菌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栽培的成功及产量的高低,一般最好选用中低温型菌种为好,菌龄60天左右为宜。如福建古田D—古优1号、D—42号长裙竹荪,菌蕾密度大,产量高,接种后60天可收获,产量干品250—350g/m~2。还有广东微生物所的短裙竹荪,湖南会同的棘托竹荪等。  相似文献   

4.
在竹荪人工栽培中,竹荪菌丝的培育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但是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子实体原基形成较难或很慢,这是造成栽培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原基形成前,我们分别对覆土的几个物理因素与竹荪子实体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初步将结果简报于后。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本所的短裙竹荪L_9号。培养料为竹块、玉米秆和二者的混合料,以及桦稿、蔗渣。(二)室内管理竹荪生长发育期间,温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79年对竹荪进行研究,当年8月16日从云南昭通地区彝良县唐范公社竹林下采集并分离得到短裙竹荪菌种,8月29日又从广州黄花岗公园竹林下采集并分离得到橙黄竹荪菌种。我们对上述二个菌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基本摸清了短裙竹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并掌握其栽培技术,多批次较大量地栽培出子实体。一、生长发育条件 (一)营养:自然界中,竹荪菌丝体蔓延于竹林地下的死亡竹头、竹根上及其他森林下的枯枝落叶上,在合适的气候下便长出子实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短裙竹荪(Dityophora duplicata)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采用固体培养基皿培法培养短裙竹荪,研究不同固体培养基、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短裙竹荪的生长、菌丝形态、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裙竹荪在不同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尤其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短裙竹荪对所试的不同碳源均能利用,而在以甘露糖、木糖醇、木糖、果糖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生物量最高。对所试的不同有机氮源均能利用,在以鱼蛋白胨、硫酸铵为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以亚硝酸钠和尿素为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未见肉眼可辨的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通过对竹荪野生生态环境的考察、制种和速生高产栽培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一)菌种选择及制备优良的竹荪菌种,要求菌丝粗壮,呈束状,气生菌丝浓密.原种和栽培种以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半个月左右使用效果为好.具体制作方法是:1.母种制作培养基为麸皮50g(煮汁),葡萄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琼脂18~20g,水1000ml,pH5.5~6,按常规方法配成.要求培养基配制后立即移接,并保持斜面湿润,接种后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迅速.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工栽培的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红托竹荪(Dictyophorarubrovolvata)和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都属中低温型和中温型,子实体形成和分化适温范围为19~28℃,在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人工栽培很难越夏,且对环境条件、培养料和覆土要求苛刻,不易形成菌蛋。有的虽能形成菌蛋,但不能分化散裙,使许多栽培者遭受损失,影响了竹荪生产的发展。贵州高原生物示范厂的GD-710和D-8菌株,在26~38℃气温范围内能形成菌蛋和分化散裙,且栽培技术简便,适宜在竹木资源丰富的南方推广。但高温型竹荪菌丝在常用的竹荪培养基上不易成活或生长发育速度很慢,一般需60~80天才能长满试管斜面。因此,提高菌种分离和移植的成活率,加快菌丝的繁殖速度,已成为高温型竹荪栽培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广西、贵州的四  相似文献   

9.
竹荪菌种易于老化,特别是培养时间稍长,或受到变温、光照,机械及干燥脱水等刺激后,菌丝变红衰退更为明显。目前,竹蒸菌种一般是采用斜面低温和液体石蜡保藏,我们改用原种封闭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述于后。(一)供试菌种①短裙竹荪L_9,由宜宾地区农科所从野竹荪子实体经分离提纯获得;②短裙竹荪ODd,由贵州生物所提供的栽培种经分离提纯获得.(二)试验方法设试管原种保藏和玻瓶原种保藏,以常规斜面低温保藏和液体石蜡保藏作对照。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用菌》1990年第5期发表了《高温型竹荪培养基的筛选》一文后,,引起了很大反响,纷纷来信要求介绍栽培技术。为满足读者要求,撰写本文供参考。一、菌株和种型的选择: 目前人工栽培的竹荪有短裙、红托、长裙和棘托四个种。前两个种属中低温型,在高温地区栽培,往往造成产量不高甚至失败;长裙竹荪是中高温型,栽培技术难度大,管理不当,产量不高;棘托竹荪的菌丝和子实体,在25℃~35℃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且耐涝和干旱,适宜高温地区栽培。棘托竹荪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宏观形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古田竹荪生产一般是采用室外畦床栽培,菌株是高温型棘托竹荪,接种后在畦床生长1~2年,而每年出菇只有6~10个月.为了充分利用竹荪菌丝休眠阶段的空场地,近几年来我所进行了在竹荪畦套种猴头菇立体栽培试验,获得了较好收成,每亩地可种植竹荪400m~2,收干荪80~90kg,套种猴头菇8000多袋,产干菇350kg,效益显著,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竹荪栽培一般为春秋两季,套种在竹荪畦上的猴头菇栽培季节,应选在秋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以前,春季2月下旬~4月上旬.接种好的  相似文献   

12.
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目前我国在竹荪人工栽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菌种制作中,菌丝生长缓慢,培养期长,质量较差,易受杂菌污染。为此,近年来笔者对竹荪原种培养材料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短裙竹荪,引自上海市农科院菌种厂。原种培养料设四组配方:A.棉子壳75%,麸皮21%,石膏1.5%,过磷酸钙、葡萄糖各1%,硫酸镁0.5%。B.木屑77%,麸皮20%,石膏1.5%,葡萄糖1%,硫酸镁0.5%。C.竹屑77%,麸皮21%,石膏、葡萄糖各1%。D.木屑35%,棉子壳43%,麸皮20%,石膏、葡萄糖各1%。重复3次。  相似文献   

13.
红托竹荪的人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又名竹笙、仙人笠、网纱菰、竹菌等,属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云南已发现4个种,即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短裙竹荪(D.duplicata)、红托竹荪(D.rubrovalvata)和黄裙竹荪(D.multicolor)。目前除黄裙竹荪外,其它三种均可食用,是云南传统出口商品。近几年来,由于对竹荪的需要量增加,各地都在引种驯化,有的地区已获得人工栽培的子实体。我所对主产于滇中地区的红托  相似文献   

14.
三、不同繁殖方式对菌株类型的改变采用菌丝体转管(MI),组织分离(TC)以及孢子分离(SI)三种常用公式。(1)菌丝体转管不能改变稳定气生型或匍匐型菌株的类型,而对于混合型,定向菌丝体转管可以改变原始菌种的性状并有向气生与匍匐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如同原始菌种Y_3定向转管后,栽培产量Y_3F=10g。Y_3V=1319.67g、Y_3A=1146.33g。(2)组织分离也很少能改变菌株的性状,不过气生型菌株的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后,在PDA上往往出现棕色。皱折匍匐状菌落,与匍匐型的白色粉状或束状菌落不同,这种棕色皱折菌落转管数次后气生性开始回复。栽培试验显示MI与TC差异不大,而同工酶测定两者间无差异。(3)稳定气生型与匍匐型菌株各一个,经  相似文献   

15.
有竹荪的林地年年会自然长出竹荪。能否根据它自然生长繁殖规律在野外不需设备而育出菌种。笔者进行了这方面的偿试,现简单介绍如下: 笔者在竹荪生长季节(5~9月),在生长有竹荪的林地观察它的自然繁殖生长规律,发现在采摘竹荪2~3天后,菌索断面处萌发出粗壮洁白的菌丝体。于是将事先准备好并经处理的干燥无霉变稻壳1kg,覆盖在菌索断面上,稍遮阳,遇天旱每隔一段时间轻洒水,以保持地面和稻壳的湿润为宜,太湿或太干都会影响菌丝生长。数天后,菌索断面的菌丝就伸延到稻壳层里,1个多月后稻壳层里长满了菌丝体,这时在其上再加一层稻壳糠,长满了菌丝体又加一层稻壳糠,反复加了几次,稻壳堆呈圆锥形。长有菌丝体的稻壳糠呈灰黄色,不霉变,不腐烂,无杂菌。以后任其自然过冬,这期间主要的管理是防止人畜踩踏。到了来年正月,笔者将  相似文献   

16.
史刚荣 《食用菌》1994,16(4):27-27
平菇栽培的成败关键在于发菌期,菌丝长满了培养料,则表明栽培成功有了一定的把握。而菌丝体发育质量的优劣、栽培料的配方是否科学等,又直接影响着产量的高低.如何加速菌丝生长、提高菌丝发育质量,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平菇产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各地经验总结出的一套平菇快速发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质菌种 根据气候条件选用适温菌种。苗龄以苗丝长满瓶10~15天左右为宜,要求菌丝粗壮,生长均匀,色泽洁白,无污染,无菌索,无异味,但有菇香味。为确保菌种质量,应从设备好,技术高,讲信誉的科研和专业供菌种单位购买菌种。 (二)改善培养料配方 变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复合培养料,并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生长素、增氧剂,以促进菌丝萌发,加速菌丝生长,缩短发菌期。例如:以玉米芯为主的培养料配方:玉米芯50%,棉子壳30%,糠(秸秆粉碎物)15%,草木灰2%,石膏1%,尿素0.13%,过磷酸钙0.2%,并在每100kg料中加硫酸  相似文献   

17.
华香  陈玲 《蔬菜》1996,(5):18-18
短裙竹荪稳产高产栽培技术641101四川内江市凌家伏龙乡新农业开发部华香,陈玲可食用的竹荪主要是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但以短裙竹荪品质最优,其菇体洁白,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售价要比长裙竹荪高出许多。而短裙竹荪在用料和方法上与长裙竹荪的栽培有很大差异,难...  相似文献   

18.
竹荪培养基质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竹荪在不同培养材料及其适当配方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筛选菌丝生长快、长势好的基质配方,以期缩短制种周期,提高竹荪栽培效益,特做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 短裙竹荪D引自广东微生物所.1.2 培养基配方①杂木屑7.3kg,麸皮2.5kg,蔗糖100g,轻质碳酸钙100k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10g,料水比1:1:3;②蔗渣7.3kg,麸皮2.5kg,蔗糖  相似文献   

19.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在人工栽培技术方面,已有不少报告。我们于1988年作了秸秆发酵料栽培竹荪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菌种筛选①母种培养基筛选:设计六个母种培养基,以PDA 作对照。结果以配方六为最好,1988年4月4日接种,4月25日长满试管(20×200mm)斜面,共21天。②引自上海、广东、湖南、湖北及本厂自野生竹荪分离的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六个菌株中,经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以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的长裙竹荪,菌丝生长最快、浓密,在23℃下避光培养,20天可长满斜面。因此,本试验菌种选用该菌株。(二)原种及栽培种制作①原种培养:配方是竹片10%(煮汁)、阔叶树木屑68%、麸皮20%、石膏1%、糖1%,另加蛋白胨5克,含水量65%。常规装瓶、培养、接种。每支母种接3瓶。在自然温度为23~29℃下避光培养,49天长满瓶。②栽培种培养:配方是竹片10%(煮汁)、阔叶树木屑68%、麸皮10%、玉米粉10%、石膏1%、糖1%,含水量65%。常规装瓶、灭菌、接种。每瓶原种接50瓶左右。在自然温度为25~29℃下避光培养,55天长满瓶。  相似文献   

20.
供试菌种是从日本引进的“极早生”滑子蘑。菌丝生长温度为6~28℃,适宜温度是17~22℃,缓慢降温至0℃以下,培养基中的菌丝体不会冻死,温度回升后菌丝仍能生长;高于35℃连续几天,菌丝则死亡。菇蕾生长温度在7~20℃,适宜温度是14~17℃.在当地山区,秋季正是菇蕾生长的适宜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