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扰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液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被迫淘汰。每年因乳房炎而最终淘汰的病牛约占总淘汰率的10%。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95%。即使在美国、日本这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生产上危害极大。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其淘汰率占奶牛总淘汰率的10%左右。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加强饲养管理,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防制乳房炎,对奶牛养殖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天成 《中国乳业》2004,(12):31-32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生产上危害极大。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其淘汰率占奶牛总淘汰率的10%左右。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加强饲养管理,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防制乳房炎,对奶牛养殖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奶牛群中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隐性乳房炎占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90%。本文主要介绍了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概况、危害程度、发病原因、监测方法及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8—2022年23个省份381个规模奶牛场成母牛乳房炎发病事件,主要影响乳房炎的可能因素:发病月份、发病乳区位置和个数、发病次数、产后天数、胎次、严重程度等。[方法]每头牛同一胎次内不同产后天数多次发病记为多次。发病次数统计根据所有牛只乳房炎事件进行计数求和,不同因素下各水平占比根据各水平乳房炎计数小计占该因素下所有水平乳房炎计数总和。[结果](1)7—9月乳房炎发病次数占比较高。(2)单一乳区感染乳房炎的可能性最大,左前乳区累计发病最多,占比27.7%;其次是右前乳区,占比25.3%。(3)产后14天内乳房炎发病次数最多,占比10.6%;产后0~105天乳房炎发病次数占比43.2%。(4)奶牛第1次发病后,26.6%牛只会再次发生乳房炎(即复发率超过25%),而第3次发病占第2次的37.1%。乳房炎发病次数超过5次及以上时,奶牛乳房炎复发率超过50%。(5)乳房炎治愈天数多集中在0~6天(占比48.9%)和7~13天(占比31.5%)。[结论]为减少奶牛乳房炎频发,需做好7—9月防控,加强产后2周内乳房护理和产后105天内乳房炎揭发工作,挤奶期间给予前乳区更多观察和...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为奶牛常见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奶牛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据美国、  相似文献   

8.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乳房炎的发生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坏死、化脓、萎缩,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而隐性乳房炎在牛群中更为普遍,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的可见肉眼变化,临床上不易被发现,只有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判定。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病毒、真菌、霉形体等;据报道有80多种,较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14种,真菌及病毒7种,霉形体2…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中国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特征,本试验归纳统计了我国13个省47个大型奶牛场90 053条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据,分析临床型乳房炎在泌乳天数、乳区、严重程度、同胎次发病次数、治疗天数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奶牛分娩后10天内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11.5%;单乳区发生乳房炎的比例为98.8%,前两乳区占比为54.7%,后两乳区占比为45.3%;轻度、中度、重度乳房炎占比分别为45.6%、45.2%、9.2%;同一奶牛发生1~3次乳房炎的头数占总奶牛数的92.1%,发生病例数占总病例的74.5%;发生3次以上乳房炎的头数占比为7.9%,发生病例数占比为25.5%;乳房炎发病后治疗天数平均为7.3SymbolqB@5.5天,治疗天数在6天及以内的占57.9%,超过6天的占42.1%。以上结果表明,我国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在分娩后短期内发病率较高,症状以局部为主,前乳区发病占比高于后乳区,同一奶牛多次发生临床型乳房炎较普遍,平均治疗天数较长且发病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试验结果为大型奶牛场制定乳房炎防控、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仅在河北张家口市,据临床统计,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占产奶牛疾病的20%~60%。其中隐性乳房炎占98%。乳房炎已成为制约奶牛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疫病,对奶牛生产的危害性很大,据对我场多年来的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统计,约占奶牛总发病的25%左右。发病后,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降低,如果治疗不及时,导致奶牛乳房丧失泌乳能力,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下面就我场奶牛急性乳房炎的治疗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其淘汰数占奶牛总淘汰数的9%~10%。因其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乳区化脓、坏疽、失去泌乳能力,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而隐性乳房炎流行更广,为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不但引起奶产量降低4%~10%,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乳房炎的发生,是一种世界性问题。凡是养奶牛的国家,都有乳房炎的发生。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产奶量下降,病奶废弃,即使在治疗期间也造成奶量损失;严重者,乳区化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淘汰率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对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因此,采用积极的、正确的方法加强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起发病。1奶牛乳房炎和临床表现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据调查,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  相似文献   

15.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民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3):69-69,71
乳房对奶牛极为重要,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最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泌乳牛中约占50%左右,占乳房炎的绝大多数。该病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常被人们所忽视,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奶品质发生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必须引起奶牛饲养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制约乳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引起2种类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40.13%、23.08%、20.40%;其它杂菌占16.56%。季节、气温、心理等因素对该病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使易感奶牛发病。另外乳房炎的发生还与管理因素有一定关系。笔者还总结了针对该病的部分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地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现状、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奶牛乳房炎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防治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奶牛乳房炎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除了易感牛、病原微生物与环境三者间相互影响外,其复杂性还表现在致病菌的多样性,从而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1,2]。今天,奶牛乳房炎仍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奶牛患各种类型乳房炎,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据报道,仅美国奶牛业每年因乳房炎引起的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3]。播虎等在1980~1989年对我国22座城市32个奶牛场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奶牛临床型的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均高于国外报道[4]。本世纪础年。代,抗生素的问世及随…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分类及症状、诊断与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为兽医临床工作者对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发此病。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