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干旱缺水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逆境因子。干旱胁迫会诱导水稻特定基因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能使水稻抵御干旱胁迫的伤害。筛选和培育抗旱的水稻品种不但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用水,而且有利于增产稳产和减少环境污染。在此,简要概述了水稻抗旱生理、抗旱机制和抗旱相关基因一些进展,为提高水稻抗旱性和抗旱育种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振太乡二水田、雷响田基本情况及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试验增产效果和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主要技术措施;以期逐步扩大覆盖膜节水抗旱栽培面积,提高振太乡水稻总产量。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水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并诱导特定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生理变化与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了水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带来的伤害。选育抗旱新品种不但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该文对水稻抗旱生理生化机制和抗旱基因的最新研究进行阐述,为提高水稻抗旱性和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禄丰县水稻覆膜抗旱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施水稻覆膜抗旱栽培试验,探索出适宜禄丰县的水稻抗旱栽培模式,形成抗旱栽培集成技术,在全县雨养田中进行推广应用.为制定禄丰县水稻抗旱栽培应急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稻萌芽期抗旱指标筛选与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干旱胁迫对水稻萌芽期生长的影响,筛选水稻萌芽期抗旱性指标.【方法】以粳型、籼型常规稻及空间诱变稳定后代株系等共62个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处理对水稻萌发期芽鞘长、最长根长、芽干质量、根冠比等8个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所有材料进行综合抗旱能力评价.【结果和结论】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了水稻的萌发,对根长的抑制最明显;根干物质积累比芽干物质积累受干旱胁迫的抑制更明显.芽鞘长和最长根长与水稻萌芽期综合抗旱能力极显著相关,且2个指标间无相关性,适合用作水稻萌发期抗旱鉴定指标.根据水稻萌发期抗旱性和综合抗旱能力评价,从62个水稻品种(系)中筛选出14个高抗旱品种(系),用于后续抗旱研究.  相似文献   

6.
何璐 《北京农业》2014,(27):249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自然很高,尤其是对水稻的生产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水稻在种植过程中由于需要充足的水分,难以在缺水的环境下维持生长,所以,我国水稻生产对于抗旱性要求很高。但是我国很多地方环境干燥,水分稀少,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基于此,主要针对水稻抗旱机理、抗旱育种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抗旱机理以及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栽培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种植水稻抗旱品种、进行水稻节水栽培是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栽培稻抗旱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栽培稻抗旱品种的育成、节水栽培技术的形成,抗干旱机理的深入研究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支持,稻谷产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文章通过对栽培稻抗旱性有关研究方面包括抗旱性鉴定技术、抗旱育种、节水栽培、抗旱机理、抗旱生理生化、抗旱性遗传和抗旱分子生物学等进行概括,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今后,应加强栽培稻旱播旱管、水播旱管研究,提高节水栽培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与抗旱有关的外源基因的研究,用以改良抗旱性,提高栽培稻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抗旱节水及覆膜高产栽培等方面介绍了梅河口市稻作区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当地水稻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一种需水量很大的栽培作物,对水依赖性较强,结合生产实际,该文提出几种切实可行的水稻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方法,包括应用抗旱水稻品种、推广旱育秧、采用旱整地方式栽培、大田地膜覆盖栽培和大田旱直播全程地膜覆盖栽培,可较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干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促进水稻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利用49份宁夏水稻材料,设水分胁迫、非水分胁迫2种处理,调查测定植株的形态性状、生理性状、产量性状及单株产量,通过水分胁迫、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各相对性状对抗旱指数分别进行相关、灰色关联、逐步回归、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分蘖数、株高、着粒密度、单株有效穗数、单穗实粒数等5个性状与抗旱性显著相关,可作为宁夏水稻抗旱性的鉴定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抗旱系数、抗旱指数、综合抗旱能力值进行抗旱性定性分级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得到的5个抗旱鉴定性状进行水稻的综合抗旱能力评价是可行的,综合评价出49份材料中有5份材料抗旱性较强、有6份材料抗旱性次之,综合抗旱能力、抗旱指数是宁夏水稻品种较为合适的抗旱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水分胁迫对水稻的伤害以及水稻植株在气孔调节、渗透调节、激素调节、膜抗氧化保护酶类和干旱诱导蛋白等方面抗旱性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水稻抗旱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抗旱性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稻属抗旱基因资源的发掘以及在育种上的遗传利用和水稻抗旱节水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水稻作为用水量最多的农作物,其抗旱性研究尤其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与水稻抗旱性有关的一些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及水稻抗旱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及转基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与小麦抗旱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作物抗旱性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抗旱相关的性状进行研究,有利于阐明其遗传基础,为进一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小麦抗旱性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小麦抗旱的分子标记尚未和育种工作紧密结合,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基因工程从渗透调节物质、Lea蛋白、转录因子3个方面进行小麦抗旱性改良,转录因子是目前转基因抗旱育种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卓  王志锋  耿慧  于洪柱  徐安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42-17444
[目的]研究15个紫花苜蓿品种抗旱性。[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对15个苜蓿品种进行人工干旱胁迫,测定其干旱胁迫后植物体的相对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水饱和亏缺3个抗旱指标。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的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苜蓿品种的综合抗旱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将15个苜蓿品种划分为3类,高抗旱苜蓿品种:敖汉、公农2号、宁苜1号、龙牧801;中抗旱苜蓿品种:公农1号、龙牧803、MagnumV-wet、农宝、竞争者、大叶、中苜1号;弱抗旱苜蓿品种:公农3号、WL-525、朝阳、胜利者。[结论]高抗旱苜蓿品种为敖汉、公农2号。  相似文献   

15.
玉米抗旱种质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玉米抗旱性是典型的数量遗传性状,遗传基础比较复杂,但抗旱性可通过形态表现和生理指标进行鉴定。通过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在一定干旱压力下对玉米进行发芽试验,筛选出的材料在苗期采取反复干旱措施,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指标,最终确定抗旱材料,为进一步选育抗旱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藜麦资源进行抗旱性评价并研究渗透调节剂对藜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以黑藜(black quinoa)、白藜(white quinoa)、红藜(red quinoa )、蒙藜(mongolian quinoa)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干旱胁迫(DS)和正常浇水(CK)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同时用水、5%蔗糖和1%磷酸三种渗透调节剂对藜麦种子进行前处理后,对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处理,研究渗透调节剂处理种子对其幼苗的抗旱性指标影响,最后综合评价不同藜麦资源的抗旱性。结果表明: ①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藜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藜麦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积累逐渐减少,而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②渗透调节剂处理过的藜麦种子,其幼苗的抗旱性变化不同,5%蔗糖处理的幼苗抗旱能力较水处理显著高22.22%;而1%磷酸处理的幼苗抗旱能力显著低于水处理,表明5%蔗糖处理可以提高藜麦幼苗抗旱性,而1%磷酸对藜麦抗旱性影响不显著。③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显示,4种藜麦资源的表现为红藜>白藜>蒙藜>黑藜。综上,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藜麦,应优选抗旱性强的红藜和白藜,5%蔗糖可以作为提高藜麦抗旱性的渗透调节剂。研究结果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藜麦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藜麦资源进行抗旱性评价并研究渗透调节剂对藜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以黑藜(black quinoa)、白藜(white quinoa)、红藜(red quinoa )、蒙藜(mongolian quinoa)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干旱胁迫(DS)和正常浇水(CK)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同时用水、5%蔗糖和1%磷酸三种渗透调节剂对藜麦种子进行前处理后,对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处理,研究渗透调节剂处理种子对其幼苗的抗旱性指标影响,最后综合评价不同藜麦资源的抗旱性。结果表明: ①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藜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藜麦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积累逐渐减少,而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②渗透调节剂处理过的藜麦种子,其幼苗的抗旱性变化不同,5%蔗糖处理的幼苗抗旱能力较水处理显著高22.22%;而1%磷酸处理的幼苗抗旱能力显著低于水处理,表明5%蔗糖处理可以提高藜麦幼苗抗旱性,而1%磷酸对藜麦抗旱性影响不显著。③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显示,4种藜麦资源的表现为红藜>白藜>蒙藜>黑藜。综上,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藜麦,应优选抗旱性强的红藜和白藜,5%蔗糖可以作为提高藜麦抗旱性的渗透调节剂。研究结果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藜麦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高粱亲本系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抗旱性鉴定指标和抗旱性强的种质,为高粱抗旱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奠定基础。以15份保持系、18份恢复系和8份杂交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以水势为-0.3MPa的PEG-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蒸馏水处理为CK。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芽干重、根干重、剩余物质干重和萌发抗旱指数等8个性状。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参试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并进行因子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抗旱性排序表明,不同参试材料间表现出较大差异。高粱保持系、恢复系隶属函数值显著低于杂交种,保持系与恢复系隶属函数值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把参试材料按抗旱性强弱分为5类,L116等2份材料为抗旱类型,Ms18B等18份材料为较抗旱类型,Ms19B等9份材料为抗旱中间类型,L5172等8份材料为干旱较敏感类型,2055B等4份材料为干旱敏感类型。结果表明,萌发抗旱指数、根长和剩余物质干重分别在萌发因子、根部生长因子和生物量转化因子中的负荷量最大。对应水势为-0.3 MPa的PEG-6000浓度能够作为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浓度。保持系、恢复系抗旱能力显著低于杂交种,保持系、恢复系抗旱能力差异不显著。筛选出萌发期抗旱性强亲本材料,分别为恢复系L116和保持系Ms27B。萌发抗旱指数、根长、剩余物质干重可作为高粱亲本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玉米萌芽期水分胁迫的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山西省新近育成和当前常见的18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萌发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运转率。但不同的玉米品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水分胁迫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活力抗旱指数和萌发抗旱指数可以良好地反映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别。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测定,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玉米品种萌芽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