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诱一号”是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第三研究室,用原品种“圭630”自交同时辅授高粱远缘花授诱变选育而成的,于1985年基本定型,暂定名为“远诱一号”晚籼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下达、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承担的“六五”重点课题《亚热带丘岗区最佳农业生产结构和生态平衡研究》,于1988年1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持在长沙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主持承担的《桃源县畜禽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院属重点课题,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持,于1月25日,在长沙通过鉴定。 参加评审鉴定的专家一致认为:这项研究以一个县的范围为研究对象,抓住妨碍畜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承担,长沙县政府参加的院属六五攻关课题《农村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研究》,1987年11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持在长沙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5.
“余晚辐7号”是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作物生态研究室晚稻生态育种课题组,用湖南桃源县1978~1980年的晚稻当家品种“余晚6号”(籼)干种子,经钴60—γ射线辐射诱变的后代中选育的,于1981年(M4代)定型育成的(有关简要报道,见《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1982年第1期的封四,即“辐射选育晚籼早熟突变品系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承担、河南省延津县畜牧局协助完成的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基金课题《AM—88家禽液体饲料添加剂研究》(HN—13)于1991年9月24日在长沙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持的成果鉴定。 AM—88家禽液体饲料添加剂,是通过特定的物理化学方法,以水为载体,准确调控PH  相似文献   

7.
1988年由国际科研基金委员会(IFS)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的国际合作课题《中国作物秸秆饲料营养价值及其利用研究》,于1993年4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持,在课题完成单位——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通过成果鉴定。鉴定会听取了课题组的全面汇报,审查了有关资料,並对国内13位知名专家的通信评审意见进行了合议,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重视农业开发200多项成果技术广泛推广获社会经济效益46亿元“八五”期间,中科院武汉分院有200多项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新增经济效益46.6亿元。5年来,该分院每年有400多名科技人员奋...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视察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于10月28日专程到长沙参加湖南省科学技术大会和“湖南周光召科学技术基金会”成立大会。会议期间于29日视察了长沙农业现代化所,并与该所的高中级科技人员和处室负责人举行了座谈,认真听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视察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宜瑜于10月28日专程到长沙参加湖南省科学技术大会和“湖南周光召科学技术基金会”成立大会。会议期间于29日视察了长沙农业现代化所,并与该所的高中级科技人员和处室负责人举行了座谈,认真听取...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和农业部(原农牧渔业部)资助下达的“早熟柑桔设施栽培研究”课题,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主持和湖南省郴州地区农科所参加,于1986年10月开始至1990年10月共同完成。1990年9月12~14日邀请同行专家在郴州地区农科所召开了现场评议验收会,1991年4月16日邀请了湖南省园艺所、湖南农学院、湖南省农业厅等单位有关专家教授,在长沙召开了成果鉴定会。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主持的《低湖田潜育化土壤改良与利用的研究》课题,最近在武汉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主持,通过成果鉴定。 该项研究针对平原湖区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实际,对潜育化土壤及其改良利用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通过自然和社会调查、环境辩识及土壤诊断,深入研究了该区潜育化土壤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类型及特性,揭示了该类土壤存在的渍、冷、烂、闭(气)、毒、铁素等低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科研动态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3):240-24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举行隆重更名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和湖南省副省长杨泰波等领导出席  3月2 8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举行隆重更名揭牌仪式,庆祝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泰波出席了更名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的广州分院、武汉分院及院各兄弟单位和湖南省有关单位代表近2 0 0人参加了盛大的揭牌仪式。会议由李文祥书记主持,王克林所长致辞。李家洋副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肯定亚热带农业生态所进入知识…  相似文献   

14.
由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河南省南乐县政府共同完成的《南乐县开发治理战略研究暨综合规划》课题,于1899年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和河南省濮阳市区划办联合主持在南乐县通过鉴定和验收。该课题以南乐县2010年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战略研究为目标,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收集大量基础资料,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多种系统结构模型技术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和应用了  相似文献   

15.
僵苗坐蔸不发,是潜育性稻田早稻低产的主要原因。湖北省四湖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涝渍严重。许多稻田潜育化,早稻僵苗不发,导致常年早稻亩产250公斤左右,成为该地区影响粮食生产不断发展的重大障碍。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水稻耐潜育种组和“四湖项目”农作物生态栽培组科技人员,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探索,终于选育出了适合于低湖区洼田和山丘区山荫冷浸田及深泥脚田等潜育化稻田种植的中熟早籼品系“长桃辐2号”。1986年至1990年先后在湖南长沙、桃源、常德及湖北公安、监利等多点试种累计16万余亩,表现出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强、耐冷耐潜、食味较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长沙县政府共同承担的《长沙丘岗区农业生产结构及其效应研究》课题,在湖南省科委的主持下,经国内农业、生态、经济等方面9位专家评审,于今年4月13日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自主选育的水稻糯性品系的特征特性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作用,在福州早季对水稻早熟糯性品系的农艺性状、米质、抗性及恢复力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WX4’、‘WX8’和‘WX9’三个品系的农艺性状、米质、抗性和恢复力方面综合表现较好,是可以加以应用的恢复系。通过考察各品系与三个糯性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种关键性状看,糯性品系与‘嘉农WXA1’配组产量优势比较明显,在与‘嘉农WXA1’的配组中,嘉农WXA1/WX3,嘉农WXA1/WX4组合生育期符合福建早季选育标准、糯性得以保持,产量虽然比对照低,但差异不显著。结合恢复系和杂交稻的综合性状考量认为:恢复系‘WX4’综合性状好,经评价鉴定后可在常规稻和杂交稻选育方面有较好的利用价值,‘WX4’命名为‘福糯恢1号’。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在长沙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成承担的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KCX2-YW-N-52)课题“藏北高原鼠害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验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综合性状较优的饲草谷子品系,为赤峰地区饲草谷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5个饲草谷子品系和CK(‘饲谷5号’)的生育期、草产量、株高和营养特性等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材料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CK和‘赤草11号’外,其他品系均能在赤峰地区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期为124~131 d,其中‘赤草13号’的生育期最短,‘赤草1号’和‘赤草9号’的生育期最长.‘赤草5号’‘赤草7号’和‘赤草13号’的株高优于其他品系和CK,成熟期株高达到190 cm以上.‘赤草3号’‘赤草5号’和‘赤草13号’的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2.69、12.54和12.02 t/hm~2.‘赤草7号’‘赤草5号’和‘赤草13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2.66%、12.57%和12.39%.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排在前3位的为‘赤草5号’‘赤草3号’和‘赤草13号’.【结论】‘赤草5号’‘赤草3号’和‘赤草13号’综合表现好,适于进行一步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20.
由湖南省农业厅下达,湖南农学院园艺系承担的“高产甜瓜新品种选育”、“辣椒新品种选育”、“茄子新品种选育”3个课题,已于6月16日通过专家现场评议.由刘志敏主持的“高产甜瓜新品种选育”课题,选育出的“东湖一号”甜瓜新品种较对照“华南108”生长势强、花期早、抗病力强.瓜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高者可达18%,单产1500~2000 kg.专家认为:“该品种是我省选育的第一个含糖量高的甜瓜新品种,品质优异,气味芳香,适于在我省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