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株1S与陆18S系列杂交早稻组合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叙述了株1S与陆18S的选育过程及主要特征特性,详细阐述了株1S与陆18S系列杂交早稻组合的特征特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选育偏籼型广亲和两用核不育系,适当扩大双亲遗传距离,是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产多抗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02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株两优02是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抗稻瘟病优质父本ZR02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抗多种病虫害,生育期适宜,食味品质好,在长江流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为多抗源聚合杂交是选育对稻瘟病具广谱抗性品种的有效途径,而选育偏籼型广亲和低温敏核不育系是选育亚种间杂交早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天源903S是以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华201S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育和低温筛选育成的水稻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5年8月通过湖北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稳定,开花习性和品质性状好,繁殖和制种产量高.利用其配制的杂交晚稻组合天两优...  相似文献   

4.
为改良温敏核不育系的米质和配合力,用新二S与广茉S杂交,经5 a 9代系谱选择育成了优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HS。该不育系具有米质好、配合力高、异交习性良好等优点,2014年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利用广茉HS配组选育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茉两优1501和茉两优1032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籼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3个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7个籼型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配组,观察了51个组合的F1、19个F2及6个BC1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培矮64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具有对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强恢复基因;6311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时具有1对弱恢复基因;360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但没有恢复基因。进一步利用4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311S组合F2群体中4个温敏核不育株与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配组,研究了杂交F1的育性,表明在可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对温敏核不育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在不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是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的关键。由此提出了选育不育细胞质背景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温敏核不育背景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光温敏核不育系转育起点温度的高低是决定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能否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选育起点温度较低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可以显著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纯度。本课题组利用系谱选育法,将播始历期较短、不育起点温度较高、农艺性状较好的两系不育系中间材料7HS006与播始历期较长、育性转换温度较低的绿102S进行杂交,选育出籼型两系不育系H153S,该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较低,育性稳定,可繁性、农艺性状较好。H153S将在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和推广中起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泰5S是用深08S作母本、保持系资100B作父本进行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叶形态好、不育性稳定、败育彻底、抗性较好、配合力好,201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介绍了泰5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水稻籼型不育系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水稻籼型不育系选育的历史,分别从新质源发掘及利用、不育系选育方法的创新以及"广亲和"理论的应用3个方面阐述了水稻籼型不育系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籼型不育系选育存在综合性状水平低、光温敏核不育系配合力低、两系法制种不安全等问题。最后从3个方面,即提高籼型不育系的综合性状,选育高配合力的两系不育系以及解决两系不育系安全制种技术问题,并展望了籼型不育系的育种前景。  相似文献   

9.
不育系是杂交水稻的“芯片”,不论三系法还是两系法,品种的不断突破都取决于不育系种质的发现与持续创新。自水稻光敏核不育种质农垦58S被发现以来,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历经50年,目前两系法杂交水稻已占据我国杂交水稻半壁江山。作者通过总结我国水稻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历程、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作者团队在制种安全实用籼型水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创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提出未来实用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桂科-2S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科-2S是以KS-14作母本,与广亲和品种02428杂交,F3代选单株作父本,再与GD-1S复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于2007年4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07045)。桂科-2S株叶型紧凑,分蘖力强,长势旺,育性转换特性稳定,柱头大、外露率高,开花习性好,容易繁殖制种,穗大粒多,配合力强。利用该不育系育成了桂两优2号等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1.
水稻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水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转基因水稻的选育。本文着重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方法及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的转基因水稻。  相似文献   

12.
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田间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5个品种连续十年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39.18%的年份品种组合叶瘟颈瘟在田间抗感表现出质的不同,有的叶瘟感病而颈瘟表现抗病,有的叶瘟抗病而颈瘟表现感病。叶瘟颈瘟表现一致的品种均出现在严重感病或抗性较强的品种。水稻本身的遗传背景对稻瘟病抗病基因的表现有影响。本文还就稻瘟病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强化大米 充实主食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大米营养强化的重大意义及其历史和经验,阐述了大米营养强化的产品和工艺特点等,分析了营养强化大米未来的市场格局,最后介绍了专家推荐大米营养强化配方。  相似文献   

14.
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中国水稻育种面临的遗传资源利用范围狭窄这一主要问题,从重要基因资源的发掘角度,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探讨了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抗病虫育种、抗逆性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16.
8个水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特征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利用强迫饲毒、集团接种、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8个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发现不同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特征并不完全相同。IR36、Kasalath、窄叶青8号、道人桥、DV85既抗条纹病毒又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爱知97和Kenta Nakan抗条纹病毒,但不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品种对条纹病毒的抗性;而IR24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仅表现中等抗性。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长雄野生稻(Oryzalongistaminata)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Perennial Rice,PR)已经成功并开始示范推广.多年生稻表现出一定的稻瘟病抗性,但其所具有的稻瘟病抗性来源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田间病情调查、接种鉴定以及抗性基因检测等3种方法,对育成的多年生稻23(PR23)、云大24(...  相似文献   

19.
Rice Science     
《水稻科学》2002,10(4)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讷河市2003年后期高温多雨,致使水稻稻瘟病大发生,造成大面积地块绝产,使农民蒙受重大损失。针对此情况,为农民2004年的水稻种植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