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春 《作物研究》2010,24(4):265-267
通过对常德低碳农业面临的困境分析,阐述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和主要技术措施:开发低碳农业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农业碳汇,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实施低碳农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福建稻麦科技》2014,(4):69-69
近日,以"低碳农业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在上海召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亮院士等人参加了论坛并针对如何在低碳农业中减排温室气体及消减面源污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据统计,我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10.97%,是我国继能源后的第二大温室气体贡献源。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因此,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出路。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低碳农业将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此背景下,探索性地提出海南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一些思考,在分析海南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海南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田覆盖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艺生产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定量分析覆盖条件下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效应、改善农田覆盖模式和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了覆盖对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与不覆盖相比,覆盖水稻田CO2排放量平均增加21.9%(置信区间2....  相似文献   

5.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璜 《作物研究》2010,24(4):215-217,223
低碳农业是我国粮食安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清洁生产是低碳农业的重点;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即观光休闲农业是低碳农业的趋势;开发农业生态系统内资源高效利用、农田生物多样化配置、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等系列关键技术是低碳农业的关键;农田系统固碳减排、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减排、农业区域系统固碳减排是低碳农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发展"水稻+"绿色高效模式是稳定湖北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遵循。本文论述了湖北省"水稻+"协同推广模式工作机制,指出了产业发展不够平衡、技术模式不够精准、"一主多元"机制不够顺畅等问题,提出了促进湖北省"水稻+"协同推广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马铃薯的发展优势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祖训  王维 《中国马铃薯》2001,15(5):314-316
1 前 言马铃薯在青海种植历史悠久 ,马铃薯的生产与发展在我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已达 4 6万hm2 ,占全省粮食总面积的 14 % ,占粮食总产的 18%。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开始研究推广马铃薯脱毒技术 ,1996年开始实施欧盟援助《青海省马铃薯发展项目》 ,建立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马铃薯脱毒科研基地 ,配备了先进的组培和检测仪器设备 ,全自动温室和防虫网棚 ,加强了示范推广工作 ,使脱毒马铃薯的种植区域由最初较小区域发展到全省农业区各县 ,乐都、民和、湟中、互助等县脱毒种薯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基…  相似文献   

8.
傅志强  黄璜  朱华武 《作物研究》2010,24(4):330-333
水稻品种是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高产低甲烷水稻品种的种植是减排稻田温室气体的潜在的重要措施。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稻田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甲烷,所排氧化亚氮增温潜势约为甲烷的1/60;不同水稻品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差异显著;早稻品种选用陆两优996、晚稻品种选用金优139可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9.
张允龙  杜登科 《作物研究》2010,24(4):258-262
分析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粮食危机、低碳农业重要性,介绍了常德市低碳农业的现状、存在问题,重点阐述了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垄作免耕技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低碳农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媛红 《作物研究》2010,24(4):228-231
随着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建立低碳农业有利于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极大地减少碳排放量,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根本保证和重要领域。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由低碳农业的总目标、分目标、实现路径、实现方式以及理论基础等几部分组成。详细阐述了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各个部分的具体含义和措施,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稻田干湿交替过程生理生态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干湿交替通过调节水稻生理活性特别是根系活性提高水稻产量,同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调节田间小气候有重要作用,是实现节水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综述了稻田干湿交替灌溉的生理生态基础及其对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碳、氮矿化等的影响,并对稻田干湿交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中应当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系统排放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温度、水分、肥料、植被、光照、耕作制度和气候因子等影响着农业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通过静态箱法和动态箱法等,可以估算农业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呼吸通量及总量。  相似文献   

13.
水稻良种补贴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农业和粮食生产新形势下,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对农业的补贴政策逐步由“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由“暗补”改为“明补”,逐步推行良种推广补贴。2004年江苏省启动实施了水稻良种补贴政策,这是遵循WTO规则,运用公共财力为稻农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的重大财政支农政策,是新时期推进江苏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吴平安 《作物研究》2009,(Z1):39-40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在分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对农技推广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体制不顺、缺乏保障机制、事业经费不足、推广人才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口是农业大市,是河南粮食主产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小麦、棉花、大豆等大宗农作物种子生产的重要基地。"十二五"时期是落实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要时期,也是种子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温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它涉及全人类的未来,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有权利与义务来为升温中的地球做点事。旅游企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里的重要角色要做到持续不断的发展,就需要考虑旅游企业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道路,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茶文化旅游与低碳经济背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从古至今,茶文化一直都是一种推崇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的思想,低碳经济背景也是同样如此,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温室气体的过滤、花草树木的爱护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新观念是当前旅游企业的发展主流方向,结合低碳经济措施使得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向着正确、健康的道路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体系并不完善,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分析茶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周百方 《作物研究》2009,(Z1):143-145
系统研究了娄底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必要性,提出了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粮食生产发展基金;加大粮食生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推介粮食生产先进典型;坚定不移地保护基本口粮田,加大水利设施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推广水稻轻简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建立合理的粮食价格调控机制,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服务体系改革,稳定和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低碳的概念是在防范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滋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理念,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创新理念,具有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效应,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经济概念。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倡导低碳、绿色、生态的理念,并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中融合关于低碳经济旅游的设计内容,为推动茶文化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提供了发展契机和条件,可以实现低碳、绿色、生态理念下的茶区原生态旅游新体验。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稻田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CH4)的最大排放源之一,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领域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不同水稻品种和稻作技术的产量与碳排放差异显著,因此,掌握品种更新与技术改进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可以为高产低碳稻作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1960s—2010s,我国水稻品种和稻作技术的演变特征及其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影响。总体而言,我国近50年来在品种不断更新和稻作技术显著改进及农用化学品大量投入下,水稻单产提高了37.0%,尽管单位面积碳排放增加12.2%,但是单位产量碳排放下降了18.1%,是一个增产减排的协同发展历程。基于情景分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条件下,综合水稻品种、灌溉方式、化肥减量以及稻作系统调整,以2010s为基线,我国2030s稻田温室气体总排放将下降17.0%以上,其中稻作技术改进和化学品增效减量的减排潜力最大。本研究可以为我国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宽窄行高产栽植技术的研究与探索,是根据盘锦地区水稻高产栽培增产难的实际情况开展的。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水稻生产采用高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增产、优质、高效目标,推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5a的研究探索实践证明,宽窄行栽植技术具有稳定、明显的增产效果,栽植机械技术性能可靠,适应盘锦地区高中低产田示范推广应用。水稻宽窄行高产栽植技术的示范推广,是水稻种植史上栽培形式的又一次改革实践。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组织群众认识、认可和使用新技术,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盘锦地区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有效的行政干预、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创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促使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使盘锦地区粮食生产不断攀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