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粮药间套,是近年来阆中市旱地高效种植模式的一大成功特色,从“麦//玉//苕”,发展成为“麦//玉//豆”,再发展成为“川明参//小麦//玉米//大豆”,其特点是,在确保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增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从而提高了旱地单位面积产值,使全年亩产量过吨、亩产值上万元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阆中市川明参种植历史悠久,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种植规模逐年增加,销售市场不断扩大,参农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种植积极性不断高涨,这都得益于阆中市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参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规范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这些配套技术为我市川明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川明参垄作新模式及经济效益和作用机理,同时介绍了相关配套栽培技术。旨在为广大的川明参种植农户和从事开发川明参种植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更新传统种植观念,创新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省大面积种植的川明参现已陆续出苗。川明参主产地阆中、金堂、苍溪、巴中近来雨水偏多,土壤湿度、气温适宜,杂草生长迅速,部分地块杂草危害较为严重,将影响川明参的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因此,川明参芽后化学除草已成为当前川明参田间管理的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现将其化学除草技术及除草剂品种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简要介绍如下:一、选用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品种1.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净作川明参  相似文献   

5.
为了迅速推动产业强县建设,阆中市在有效利用耕地资源的情况下,以挖掘高标准农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调结构、调品种、调品质为主攻方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经作物协调发展为主线,确保粮食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将阆中市近几年探索旱地粮经复合高产高效规范化种植模式,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的主要模式做一简要介绍,供各地参考。一、川明参/小麦/玉米/短季蔬菜粮药套作一年四熟模式1.茬口衔接"双六尺"  相似文献   

6.
2010年,四川省内川明参各大产区在栽植川明参期间,种苗市场价在常年的基础上上涨了2—3倍,平均单价达到20元/kg,创历史最高记录。这不仅导致种植川明参的成本大幅增加,也直接影响该产业的发展。究其原因,除了面积和市场需求略有增加外,川明参留种田选择不当及田间管理和贮藏技术不到位,导致种子质量差、出苗率很低和长势不良是其主要原因。根据我们近几年的试验探索和总结大面积生产中药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了川明参留种及相关的配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川明参属川产道地中药材,由于川明参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作用,从而决定了它良好的市场前景。川明参在闪川省的成都、内江、资阳、达县、南充等市都有种植,主产区域在青白江、简阳、巴中等市区,产地中又以青白江云顶山和巴中渔溪一带栽培历史较长。而青白江云顶山一带生产的川明参,其特点是中心轴为菊花状(云顶山红星、红岩一带出产),成品粉质多,商品性好,质量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川明参收挖期在生产上存在着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清明节前后为川明参收挖期,成都金堂甚至在3月中下旬就开始收挖.为解决川明参生产上此问题,笔者专门进行了川明参分期收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生产上参考. 一、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目的是通过不同时期收挖的产量品质结果,明确川明参何时收挖产量高、品质好,为生产上提供收挖期的依据;同时也通过不同收挖期的产量结果,说明川明参不同生长期肥大根生产膨大规律,为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使读者和广大药农全面系统了解和掌握川明参的栽培技术,为川明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将川明参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蒜与 3 种药用作物对烟草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烟草炭疽病是烟草苗期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等作物茎叶根系提取物、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合对烟草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的茎叶和根系提取物对烟草炭疽病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大而增强;大蒜抑菌活性最强,其茎叶和根系抑制率在0.50g/mL时均达到100%,玄参次之,茎叶抑制率在0.25g/mL时最高达58.40%,根系在0.5g/mL时最高(57.20%),川明参和半夏抑制率不高;大蒜鳞茎抑菌活性强于茎叶,玄参茎叶抑菌活性强于根系;川明参茎叶、根系提取物组合增益效应明显;2)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炭疽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随根系分泌物浓度增大而增强,抑菌强度由大到小为大蒜,玄参,川明参,半夏;3)提取物和根系分泌物组合的抑菌性,玄参、川明参介于提取物组合与根系分泌物之间,半夏略有降低.得出大蒜、玄参、川明参有防控烟草炭疽病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川明参又名川明党,也称明沙参,为伞形花科植物川明党的根,主产于四川,多栽培,少野生。春季采挖其地下的根,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将其置于沸水中煮至无白心,捞出稍凉后,刮去外皮,晒干或文火烘干即成明党参,因产于四川故称川明参。川明参味苦,性凉,入肝脾经。具有润肺化痰,和胃解毒等药用功效;本品甘解生津,苦解清  相似文献   

12.
在四川省川明参产区,栽植及种子育苗的川明参目前已陆续出苗、齐苗,大多数田块出苗整齐,长势良好。但今年川明参栽植、育苗以来,雨日偏多,田间湿度大,杂草生长进程加快,部分田块已造成草害,食叶害虫也已抬头,成点、成块分布,大有成片蔓延之势,这些草害和虫害若不立即防控,势必对四川省今年川明参生产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构成严重威胁,乃至致命打击。  相似文献   

13.
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之一.在医药上用途广泛,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由于其营养丰富,在人们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在栽培上,川明参有着特殊的种植技术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完成两个不同的生长周期,即苗床生长周期(约1年)和大田生长周期(约8个月),苗床生长周期比大田生长周期要长1/3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川明参的产业结构,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川明参为原料,通过干燥试验、响应面优化调和试验,PVPP粘合试验和硬脂酸润滑试验优化川明参含片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冷冻干燥,川明参粉∶木糖醇=4∶1,7.5%蛋白糖,0.10%柠檬酸,20%PVPP的60%乙醇溶液为造粒粘合剂,2%硬脂酸镁为润滑剂,该条件下所得川明参含片酸甜适宜,润滑性较好,略有川明参的草药味。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明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和川明参(Chuanminshen violaceum)种间遗传分化和系统关系,利用RAPD、ISSR和ITS序列分析方法对明党参和川明参不同居群,以及芹亚科(Apioideae)6个族的一些代表种进行研究.RAPD和ISSR分析表明,明党参与川明参种间在全基因组水平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ITS序列分析则表明,明党参的6个居群在ITS序列上稍有差异,ITS-1的GC含量为58.3%~59.2%,ITS-2的GC含量为54.3%~56.6%.ITS-1的长度范围为215~219 bp,ITS-2的长度范围为224~227 bp.川明参与明党参种间的ITS序列也出现明显分化.芹亚科6个族一些代表种的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明党参置于美味芹族(Smyrnieae Koch)的分类地位.在ITS系统树上,川明参与明党参为姐妹类群的置信度为100%,因此,提出将川明参置于美味芹族的分类学处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草铵膦在川明参芽前化学除草中的应用及结果。用科学的方法和田间试验数据及观察情况证明了草铵膦可以用于川明参芽前除草,效果良好,并对川明参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及经济性状无任何影响,同时探索出了草铵膦的最佳使用剂量(400mL/667m~2)。本次成功初探,弥补了百草枯退出市场后川明参化学除草的空白,将为全川大面积川明参芽前田间除草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川明参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分别用KMnO4(0.2%~1.0%)、赤霉素GA(100~500 mg/L)和6-苄基腺嘌呤6-BA(5~80 mg/L)对川明参种子进行12和24 h的浸泡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不同浓度的KMnO4、低浓度的GA及6-BA溶液对川明参种子萌发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6-BA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体效果顺序为:KMnO4GA6-BA,其中川明参种子采用浓度为0.6%的KMnO4溶液浸泡12 h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42.71%,启动日和高峰日分别比对照提前23和26 d。[结论]3种药剂处理对川明参种子萌发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川明参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良种繁殖与采种、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内容。以期为川明参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川明参传统用种的效果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案来比较探索不同来源川明参种子产生的种苗的优劣,以期找出较佳用种方案。对传统来源所用川明参种子进行常规考种,测量培育后种苗的数量及重量,并进行单因素重复统计分析,通过种苗优劣证明不同来源川明参种子的优劣,同时也可用种子的常规辨别手段确认种子的优劣。结果显示,去掉花苔的种根,符合栽植要求数量和重量均明显高于未去掉花苔的;二年生川明参的种子所产有效种根(去掉花苔)的数量极显著高于仿野生、野生,显著高于一年生;二年生川明参种子比其他来源种子长宽比例更小一些。提出以下建议:培育高产高效种根优选二年生川明参种子;田间管护时,必须打去花苔;购买川明参种子时,更应选取圆润饱满、裂开在一半以上的二年生种子。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参业发展破坏林地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吉林省集安市天源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开创了农田栽参道路,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之路。转变思路,开创农田栽参先河新开河人参,居"关东三宝"之首,原产地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其境内的新开河流域森林茂密,拥有人参适于生长的阳光、土壤、气候等原始生态条件,然而经过多年的人参林地种植,能适合发展种植人参的宜参地资源明显不足,加上国家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宜参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