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酒类酒球菌mle基因座的克隆和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酒类酒球菌(Oenococcus oeni)是优良的葡萄酒乳酸菌。苹果酸-乳酸酶(malolactic enzyme,MLE)和苹果酸通透酶(malate permease,MleP)是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的关键酶(Labarre et al.,1996)。酒类酒球菌mle基因座上的苹果酸-乳酸酶基因(mleA)和苹果酸通透酶基因(mleP)构成双顺反子的操纵子结构(Labarre et al.,1996)。本研究将我国自行筛选的酒类酒球菌优良菌系作为目的基因供体,进行mle基因座的克隆和其上2个基因的测序,为这2个基因的研究、利用及外源表达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筛选出的酒酒球菌(Oenococcusoeni)优良菌系SD-2a的包含苹果酸-乳酸酶基因(mleA)和苹果酸通透酶基因(mleP)约2.6kb的基因片段,并以PGK1强启动子和ADH1终止子为调控元件,以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YEp352为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YELmleAP,转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YS58,筛选获得酵母转化子YS58/pYELmleAP。斑点杂交检测表明目的基因mleA转化到受体菌中,SDS-PAGE检测表明获得的转化子表达了苹果酸-乳酸酶的目的蛋白。对酵母转化子培养上清进行HPLC检测,采用t检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mleA基因在受体菌中进行了功能性表达。获得的酵母转化子在添加L-苹果酸的SD/-Ura培养基中培养4d,培养液中的L-苹果酸含量降低,培养液上清中L-苹果酸的剩余含量比空载体转化子极显著降低,苹果酸降低19.33%~19.42%。对照未检出乳酸的生成,供试的转化子L-乳酸生成量为1249~1368mg/L,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筛选出的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 )优良菌系SD-2a的包含苹果酸-乳酸酶基因(mleA)和苹果酸通透酶基因(mleP )约2.6 kb的基因片段,并以PGK1强启动子和ADH1终止子为调控元件,以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YEp352为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YELmleAP,转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S58,筛选获得酵母转化子YS58/pYELmleAP。斑点杂交检测表明目的基因mleA转化到受体菌中,SDS-PAGE检测表明获得的转化子表达了苹果酸-乳酸酶的目的蛋白。对酵母转化子培养上清进行HPLC检测,采用t检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mleA基因在受体菌中进行了功能性表达。获得的酵母转化子在添加L-苹果酸的SD/-Ura培养基中培养4 d,培养液中的L-苹果酸含量降低,培养液上清中L-苹果酸的剩余含量比空载体转化子极显著降低,苹果酸降低19.33%~19.42%。对照未检出乳酸的生成,供试的转化子L-乳酸生成量为1249~1368 mg/L,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拟南芥cDNA为模板,扩增出PRK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PRK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PCR鉴定和酶切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BL21中,构建PRK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测序结果表明pET-28a(+)-PRK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5.
以拟南芥cDNA为模板,用PCR扩增出GAPB的基因全长,然后将GAPB基因片段连接到PET28a(+)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菌落PCR和酶切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正确后,再将阳性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APB,为后续的GAPB融合蛋白的表达以及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番茄果实中NEVER—RIPE基因的克隆及其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粉红期番茄果实中提取总RNA,根据Genebank中NEVER-RIPE(即NR基因)c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一个715bp左右的扩增产物,克隆于pGEM-T easy载体,测序确定其正确性。将该扩增产物反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通过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将重组表达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确定质粒已被导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PCR技术获得3D基因,使用拼接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对3D基因内部的EcoRⅠ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后的3D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SOC和T4噬菌体的穿梭质粒pR中,通过PCR及质粒酶切鉴定,分别获得阳性重组子pSOC-3D和pR-3D。将含有3D基因的重组质粒pSOC-3D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表达,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将含有3D基因的重组质粒pR-3D转化T4噬菌体的宿主菌E2,通过同源重组获得重组噬菌体T4-3D,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展示在T4噬菌体表面的3D融合蛋白能与FMDV感染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植物激活蛋白Ap36在苏云金芽胞杆菌的表达及抗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植物激活蛋白(Activator protein)基因ap36的质粒pMYE为摸板,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出激活蛋白基因开放读码框序列,使用XbaI和SphI双切PCR产物,插入到用这两酶双切的pBMB982-304质粒slh motif的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MB0588,转化苏云金芽胞杆菌无质粒突变株BMB171。结果表明,目标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成功表达。为探讨表达植物激活蛋白的重组菌是否能够诱导植物获得抗性,用重组菌在28℃培养24小时发酵液原液处理番茄幼苗和土豆片。结果显示,发酵液处理90min后,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7.14%和131.59%;4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较对照也有所提高;经重组菌发酵液处理的马铃薯片,对马铃薯软腐病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介导的基因置换技术构建阿维链霉菌bkdF-突变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PCR介导的基因置换技术是一种利用λ噬菌体Red重组系统在微生物中进行基因中断的新方法。实验利用该方法快速构建基因中断载体,并成功地置换了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bkdF基因。先合成1对长度分别为58和59nt的引物,其5’端的39nt序列分别与bkdF基因两侧同源,3’端则分别与安普霉素抗性标记盒(aac(3)Ⅳ+onT)两侧序列一致。以该引物扩增的PCR产物电转化能表达λRed重组酶且含有目标质粒的大肠杆菌(Eschcrichia.coli)菌株BW25113/pU790/pXW1224,获得了阳性重组质粒pXW1230。将该质粒中的大小为4.0kbBglⅡ目的片段插入基因置换载体pHZl35l,再接合转移至阿维链霉菌BJBM9903,筛选得到表型为Apma^RThio^S的接合子。PCR验证并对发酵产物进行HPLC和MS分析,证实该接合子为敞dkdF^-突变株。  相似文献   

10.
参照GenBank中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N基因序列(Nigeria/75/1)(1 578 bp)设计了1对添加EcoRⅠ和Not 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对从奥地利引进的pCI-neo-PPRN质粒进行PCR扩增,克隆至pGM-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OP10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质粒pGM-T-PPRN。将重组质粒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的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PPRN,将其转化进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后用IPTG诱导表达, 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小反刍兽疫病毒N基因在BL21(DE3) 成功表达。所表达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 kD,并能被组氨酸单抗、PPRV标准阳性羊血清及PPRV疫苗免疫羊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