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免疫效果,选取11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猪蓝耳病进口弱毒疫苗、国产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生产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二免28d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生产母猪使用不同类型的蓝耳病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仔猪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毛光春 《当代畜牧》2013,(17):18-19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的猪蓝耳病疫苗具有的体液免疫效果。方法:从我国选取7个未曾感染过猪蓝耳病的比较有规模的猪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生产母猪与仔猪给予疫苗免疫,注射的疫苗包括猪蓝耳病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对生产母猪与仔猪进行二免28天之后,采集它们的血清后对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对生产母猪与仔猪进行不同类型蓝耳病疫苗免疫后,前者产生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的抗体阳性率。结论:对于猪蓝耳病而言,目前还欠缺大量的研究,为了提高生产母猪与仔猪的成活率与生存质量,应加大不同类型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在2008年10月~2010年11月对12个规模猪场进行观察,采用进口弱毒疫苗、国产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30天后采集猪的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观察效果。通过比较发现生产母猪使用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后,产生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仔猪免疫后所以产生的抗体阳性率。由此可见,对于生产母猪使用蓝耳病疫苗效果明显,在对蓝耳病防治中,可以主要以生产母猪进行疫苗防止为主,对于其他仔猪也可以进行。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已成为猪场主要疫病防控的病毒性疾病。疫苗免疫是当前防控的最佳手段,但是很多猪场通过疫苗免疫并未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反而加重病原的传播,导致损失更加严重。为了寻找最佳的免疫效果,本文介绍了猪蓝耳病疫苗的基本情况;简述了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的特点:群体免疫接种而非个体,疫苗毒株之间交叉保护;说明了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的效果(降低猪圆环病毒、支原体的感染风险)及提高效果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疫苗毒株须母仔猪一致。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兰州市规模猪场使用猪蓝耳病疫苗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市使用猪蓝耳病疫苗猪场占总调查猪场数的74.36%。使用弱毒疫苗的猪场占使用疫苗猪场数的86.9%;使用经典株疫苗的猪场占使用疫苗猪场数的56.83%。疫苗来源以国产疫苗为主,进口苗仅占6.3%。母猪采用跟胎免疫的高于普免,占24.14%。猪场管理者不清楚本场或周边流行的毒株类型的占83.91%。在猪蓝耳疫苗的使用上还存在着频繁更换疫苗,仔猪和母猪使用不同毒株的疫苗,有些猪场仅种猪使用疫苗,有些仅仔猪使用疫苗,使用疫苗时断时续等不合理现象。从兰州市的生猪养殖情况来看,中小规模猪场猪只感染蓝耳病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也无法在短期内净化该病;因此,使用疫苗还是比较普遍的。同时,在猪蓝耳病疫苗的选择和规范使用上还需要兽医业务部门加强指导。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江西高安某规模化养猪场有3头经产母猪产仔不正常,3窝仔猪3日龄内全部死亡。 1流行性调查 该猪场经产母猪产前产后注射2次蓝耳病疫苗,产后21天注射猪瘟疫苗,每年3、8月份普免乙脑和细小病毒疫苗,每年普免2次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且该猪场附近无疫病流行。母猪产仔当天有流产现象,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7.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虽然已经列入国家强制免疫范畴,各级兽医主管部门与众多的养猪业业主也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控,强制免疫密度基本上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但是疫情仍时有发生,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适合本地区的免疫疫苗来控制猪蓝耳病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笔者对发生在本地区某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疫苗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估,得出的结果显示,合适的疫苗是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0年5月21日下午,德惠市某猪场发生大猪无任何征兆便突然死亡的病例。笔者到达现场后,经过对猪场情况的了解,临床症状的分析,以及对采集回的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猪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猪场概况该猪场共饲养母猪百余头,环境良好,饲养员认真负责。已经注射的疫苗有猪瘟疫苗、伪狂犬病疫苗、猪圆环病毒以及蓝耳病疫苗,均按照免疫程序严格执行。2临床症状大猪几十分钟内迅速死亡,死前没有精神症状,也无任何征兆。当天共死亡150kg以上大猪5头,小猪2头。  相似文献   

9.
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表明,品质保证的蓝耳病疫苗免疫,都能对蓝耳病产生理想的免疫保护。然而,很多猪场却因为免疫短期难以见到明显效果,或因免疫导致大批猪发病和死亡,而对蓝耳病疫苗免疫持否定态度。事实上,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意外,与疫苗本身并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而更多地与蓝耳病病毒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以及蓝耳病病毒感染对链球菌病的诱...  相似文献   

10.
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本试验在惠城区某猪场随机选取100头仔猪,分成两组,分别免疫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并对两组抗体的S/P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比灭活疫苗高,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且抗体持续时间短。本研究为猪场蓝耳病的防控及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清源 《猪业科学》2017,34(6):84-85
为比较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在惠城区某猪场随机选取100头仔猪,分成两组,分别免疫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并对两组抗体的S/P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比灭活疫苗高,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且抗体持续时间短。本研究为猪场蓝耳病的防控及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湖南某猪场去年8月中份开始保育仔猪发病,临床症状表现猪群食欲下降、发热,呼吸急促、全身体表发红等.发病期间采用抗应激、抗感染措施,可缓解疫情,但下一批保育仔猪还会出现同样的疫情。同年10月初通过对母猪和仔猪血清学检测和病原检测,母猪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仅为44.4%、阴性率56.6%、25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2.5%、阴性率87.5%,60日龄仔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100%;病原RT-PCR检测结果发现在保育猪血液中存在蓝耳病毒感染。经了解该猪场去年5月中旬以前对种猪群进行蓝耳病疫苗接种。商品猪没有接种蓝耳病疫苗,而血清学检测,仔猪从哺保育初期到后期蓝耳病抗体阳性率显著上升,说明其间感染了蓝耳病毒。结合病原RT-PCR检测结果,确诊这次猪的疫情是蓝耳病感染引起的一次猪疫情。  相似文献   

13.
影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免疫情况介绍 2007年6月中旬,我县大部分地区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给生猪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我们采取了以紧急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我们先后调入20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疫区、受威胁区、交通干线、重点规模养殖场的生猪进行了免疫接种.从养殖户反馈的情况来看,免疫效果反映不尽相同.有部分猪场免疫后能产生较好的保护,如岘山乡彭家村某猪场,存栏猪50头,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后,无一头猪发病;有部分猪场免疫效果不太理想,如西渡镇联胜村某猪场,存栏120头,接种后发病死亡90头;还有的猪场连续用普通蓝耳病疫苗、自家苗、高致病笥猪蓝耳病疫苗进行了二次以上的免疫接种,仍不能产生免疫保护,如台源镇某规模猪场,免疫接种三次后,仍发生了严重死猪现象.  相似文献   

14.
马卓  王国强  赵燕 《猪业科学》2022,39(5):93-95
由于每头母猪对猪蓝耳病病毒的免疫应答不一致,母源抗体水平高低不同,导致哺乳仔猪的抗体水平也不一样,再加上为控制猪蓝耳病选择药物与疫苗的不合理性,从而导致许多猪场尽管不断地使用各种药物及疫苗来对付猪蓝耳病,最终却还是病年年发、猪年年死。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称"猪蓝耳病"。笔者通过引种管理、生物安全、生产流程、疫苗免疫以及实验室监测这五项措施帮助不同的猪场实现对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6.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以引起妊娠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和仔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猪蓝耳病自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后,随着各国之间种源交流等方式迅速在全球养猪业扩散开来,我国于1995年因从国外引种而输入该病。时至今日,猪蓝耳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世界各地养猪业的重点疫病之一,很多猪场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缠绵难退且不时暴发流行的情况。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以猪场为单元的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国内外研究制定了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评估分类,为猪场猪蓝耳病动态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月,浙江省金华市某存栏300头母猪的猪场,发生以25日龄左右断乳仔猪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消瘦死亡的疾病。通过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等方法,确诊为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对母猪采用加强免疫猪瘟疫苗和蓝耳病弱毒疫苗,最终控制了疫情,挽回了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生可靠的免疫保护;先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周后免疫接种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适宜在农村散户中使用;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相互之间干扰较大,猪瘟病毒抗体产生时间推迟,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猪蓝耳病是猪场的一个"桶",常会伴随猪链球菌、猪细小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的发生。母猪感染蓝耳病后的临床症状:母猪产仔弱、死胎、仔猪呼吸道症状等。(一)猪蓝耳病感染与防控现状PRRSV感染非常普遍,阳性场的比率非常高,但并不是所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猪场疫病越来越复杂,猪病常以病毒性与细菌性疫病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疫病防控更加困难,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一例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泉州市某养猪户饲养母猪105头,自繁自养。该猪场按常规方法进行了猪瘟、伪狂犬病免疫,母猪有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免疫,仔猪未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