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禄 《油气储运》2006,25(6):55-56
介绍了哈得4油田原油物性特征、地面集油管道工艺特点及其油井结蜡现状,在分析地面集油管道结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清蜡实践.通过对不同清蜡方案的对比,制定出了针对地面集油管道的清蜡措施,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姜炳卫 《油气储运》1998,17(8):23-24
油田污水矿化度高、腐蚀性强,对管道的腐蚀相当严重。为防止管道的内腐蚀,采用了管道塑膜内衬技术,经过几个工程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管道塑膜内衬的施工工艺和内衬特点,经比较其施工工期短、造价低。管道塑膜内衬技术是对油田管道在线修复的新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原油流动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双管掺热水工艺流程能耗较高,为降低集输能耗,优化工艺流程,急需对管道低温集输特性开展研究.在华北油田某区块搭建了可视化试验管道,开展长期的低温集输试验,持续研究低温集输过程中高含水原油管输井口压力的变化规律和流型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可低温集输油井的井...  相似文献   

4.
冷冬梅 《油气储运》2013,(10):1080-1083
电热管集油工艺是严寒地区低产油田实现单管集油、简化工艺、降低投资的一种有效技术措施,大庆外围油田某区块的10口油井采用了电热管单管通球工艺.采用电热保温管道配合单管通球的集油工艺,在不启用井口电加热器的情况下,利用油井进行单管通球试验,探索原油集输系统优化地面工艺、降低投资的新途径.通过对电热管配套单管通球工艺集油流程进行现场跟踪测试,对通球方式和流程、通球效果的实用性进行评价,认为电热管配套单井通球集油工艺在大庆外围油田虽然可行,但收球时间不便掌控,管理困难;通过长期开展电热管单管不通球集油试验,判定电热管单管集油工艺流程不用通球,可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外油气田的深度开发,介质工况愈发复杂苛刻,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内衬技术是控制油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及注水系统腐蚀泄漏、延长管道服役寿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等径压缩HDPE管的内衬原理,结合国内外标准规范,从设计、施工、经济性3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HDPE内衬管的材料性能要求、HDPE内衬技术的适用工况、内衬管与基管的结合形式、放空口设计原则,以及基于安装和存储最小壁厚、内衬层稳定性和抗塌陷强度三个方面确定的HDPE内衬管壁厚。对比了不同HDPE内衬管技术的接头形式,提出优先考虑法兰连接方式。介绍了HDPE内衬技术的施工安装工序和热煨弯头内衬的形式,并对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和要求进行总结。对比不同油气田管道选材方案的经济性,以期推动HDPE内衬管在油气田管道的应用,从而更好地解决管道腐蚀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增彬  张世斌 《油气储运》2013,(10):1138-1140
为增强冻土沼泽地区的管道应急抢险能力,根据冻土沼泽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包括挖渠布栏、浮船拖拽、彩钢板道路、沉箱支固的冻土沼泽管道维抢修方法.其中,在拦油渠内布设围油栏,通过两层甚至多层挖渠布栏,在层间挖设集油坑将汇集的油品集中抽至储油囊回收的方法为国内外首次采用.结合管道冻土沼泽地区植被丰富,承载力强的特点,自行制作旱船,解决了大型设备进场难的问题.结合管道维抢修实际需求研制的新型钢制沉箱,可折叠、易运输,而且能够有效地支固作业坑和防水.该套方法的可行性在漠河-大庆原油管道沼泽地区的维抢修演练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非金属管道在塔里木油田集油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  王宏军  卫杰 《油气储运》2003,22(1):37-39
为了解决塔里木油田塔北地区金属集油管道腐蚀穿孔问题,采用三种非金属管材替换原金属集油管道,总长度达到10km以上。介绍了三种非金属管材的性能,特点和在塔里木油田集油系统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复杂腐蚀环境下HT-PO管道修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塔河油田集输管道在高H2S、CO2服役环境下短期内即产生腐蚀穿孔的问题,采用耐腐蚀管材耐热聚乙烯(HT—PO)管对现役管道实施内衬穿插修复。介绍了内衬管外径、壁厚及承压能力、流通能力的设计依据和计算方法,对内衬穿插工艺和施工工艺过程进行了阐述。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因建筑物或水域等敷设受限条件下的管道修复,避免全线开挖更换,不但修复成本低,施工周期短,而且修复后的管道在复杂腐蚀环境下的适用性更强,可为类似油田集输管道防腐修复提供参考。(表1,参6)  相似文献   

9.
于金广 《油气储运》2013,32(2):157-161
为了解决鲁皖成品油管道无法单纯依靠末站进行全部混油回掺处理的问题,根据管道混油的运行规律,以及对增设混油设施站场选择、运行方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通过对建设蒸馏装置、混油外输等方式进行经济对比,提出了在管道末段中间站增加混油处理设施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增加中间站混油处理设施,管道混油增量较少,混油回掺量增大,提高了成品油管道混油回掺处理的能力及灵活性,更有利于管道的优化运行,且5~7年后即可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10.
卜文平 《油气储运》1998,17(7):16-17
加剂低输量管道存在着加剂站出站管道防腐层老化、中间加热站加热炉对流管的低温腐蚀、加剂后冷油头引起输油干线压力升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①加快加剂输油加热站出站管道防腐层大修进度。②加热处理站加热炉更新改造。③尽量避免冷油头出站,防止中间冷油掺入。④加强运行加热炉的巡回检查及停炉期间炉管检测。⑤严格原油改性剂的质量评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