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贵阳地区紫花苜蓿推广及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贵阳地区多年来推广种植紫花苜蓿效果实地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贵阳地区紫花苜蓿的种植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贵阳地区推广种植紫花苜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不但可以作为优良的饲料使用,还可以起到水土保持、改善土壤的作用。另外,在黑龙江地区广泛的种植还可以改良草场,提高草地的地力,美化生态环境,因此紫花苜蓿在黑龙江地区作为生态景观种植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紫花苜蓿的产量高、草质优良、适应性强,要想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种植效果,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并加强管理,现简单介绍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以来,六盘水市抓住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逐步推广紫花苜蓿种植,通过采取全耕种植建立人工草地、退耕还林发展人工草地、林下种草、粮草套作、粮草间作、粮草轮作等模式大力发展紫花苜蓿。到2012年,紫花苜蓿种植面积8 000 hm2,鲜草产量50.4万t。现将推广种植紫花苜蓿养猪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紫花苜蓿在温暖干燥而有灌溉条件的地方生长极好。江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天气对紫花苜蓿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因此,采取科学种植模式对紫花苜蓿成功种植及提高其产草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豆草与紫花苜蓿的培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种植豆科牧草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的产草量和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当年红豆草产草量大于紫花苜蓿,分别为3 273.0和860.5 kg/hm2,种植次年产草量均有增加,但紫花苜蓿增加明显,分别为3 548.0和1 454.5 kg/hm2,种植第3年红豆草的产草量开始减少,为2 908.0 kg/hm2,紫花苜蓿继续增加至3 535.0 kg/hm2.种植2种豆科牧草均有培肥地力的作用,种植年限越长,有机质和氮素的积累越多,且红豆草培肥作用强于紫花苜蓿.种植2年后.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的耕层有机质含量分别比试验初增加0.74和0.54 g/kg.全氮增加0.466和0.317g/kg,水解氮增加7.9和5.6 mg/kg.2种豆科牧草种植年限越长,土壤中的磷素越低,种植2年后,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的耕层速效磷分别减小4.1和4.6 mg/kg,因此建议每次刈割后结合中耕适当增施磷肥.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栽培、管理、利用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苜蓿或苜蓿草,原产小亚西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牧草,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种植国家最多的优质牧草。其产量高、质量好、营养全面丰富,是任何牧草都无法比拟的,所以被誉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尤以北方种植较为广泛。1紫花苜蓿的生长特点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根颈和侧根发达,主根上着生有大量的根瘤,能够固氮。苜蓿高70~80cm,茎叶丰富,有较强的分枝能力,可形成较大的株丛。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燥的气候条件,最适生长温…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年来建水地区干热气候条件下紫花苜蓿种植过程中整地、播种、施肥、灌溉、刈割等各个生产环节的归纳总结,逐步摸索出适宜于干热气候条件下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同时介绍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紫花苜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应性广,生物固氮能力强,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近几年来,在龙江县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截止2004年末,龙江县人工种植紫花苜蓿6万亩,在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人工种植紫花苜蓿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应性广,生物固氮能力强,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近几年来,在龙江县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截止2004年末,龙江县人工种植紫花苜蓿6万亩,在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人工种植紫花苜蓿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又名紫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种植最广的牧草之一,素有“牧草之王”之称,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紫花苜蓿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已普遍种植,南方也有栽培。肇东紫花苜蓿是紫花苜蓿在肇东区域内经长期栽培的,已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抗寒、耐旱、耐碱的地方品种。肇东紫花苜蓿闻名省内、省外。外地客商、养殖大场(户)纷纷来肇东购买苜蓿种子,一段时间里种子供不应求。肇东紫花苜蓿在畜牧业生产中最有栽培价值,各种牲畜都爱吃,是养殖业中很好的蛋白补充饲料。1植物学特性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  相似文献   

11.
1紫花苜蓿紫花苜蓿系豆科我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抗旱性、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等优点有“牧草王”之称。紫花苜蓿的很多品种在北方都得到了广泛种植。其种植要点如下:1.1选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水通畅、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要求土壤通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金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的紫花苜蓿规模化种植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地改良、根瘤菌接种、播种、杂草防除等种植与管理措施均对紫花苜蓿饲草的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大规模进行紫花苜蓿产业化开发时,只有全面考虑上述各种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并使之集成、熟化和配套,才能使紫花苜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高产、稳产及优良品质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黄土高原长期种植紫花苜蓿地的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同时测定紫花苜蓿种植1、2、4、11和16年土壤中的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受到紫花苜蓿的种植年限、季节和土层深度的影响。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土壤酶活性与季节呈显著相关,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表现为6月较高,蔗糖酶活性3月较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地土壤酶活性具表层富集性,在0~5cm土层中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高于5~10cm土层的1~3倍,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在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种植4年紫花苜蓿地土壤酶活性较高,种植11、16年的土壤酶活性显著下降。可见,种植紫花苜蓿达10年以上土壤酶活性下降明显,需加强人工牧草地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桃园隙地种植紫花苜蓿,可大幅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果牧结合.桃园隙地种植紫花苜蓿生长快,适应性强、耐旱、产量高,还增强了园地蓄水保墒能力,土壤肥力得到增加,果树生长发育状况改善,果实品质和产量得到提升.紫花苜蓿宜在开远桃园隙地里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是一种可以广泛种植的牧草,其栽培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善当地牧草的种植结构.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介绍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学和植物学特性,并对紫花苜蓿从选地、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田(地)种植紫花苜蓿各项科技措施的推进与落实,广大种植户从中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技术,也充实了钱袋子.不过,由于云南省开展农田(地)种植紫花苜蓿的时间短,各地的科技推广普及度和深入度、种植户科技意识及接受度又不一,造成很多种植户在农田种植紫花苜蓿时还存在缺乏对紫花苜蓿品种特性的详细了解、盲目引种和栽培地块选择不当等许多问题.因此,为能取得农田种植紫花苜蓿的高产高效,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好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C∶N∶P化学计量学在植物-土壤养分分配研究中应用广泛,但如何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来探究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选取榆林地区种植1 a, 3 a, 5 a, 7 a和9 a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测定了紫花苜蓿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磷含量,分析了植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紫花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C∶N,C∶P和N∶P随种植年限延长均而增加,紫花苜蓿植株C∶N,C∶P和N∶P随种植年限延长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种植1~5 a紫花苜蓿种植受N限制,种植7~9 a紫花苜蓿受P限制,紫花苜蓿通过增加自身根冠比来应对日益增强的N∶P,同时庞大的根系使得土壤肥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引进紫花苜蓿种植以来,获得了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苜蓿越冬率普遍较低,造成了经济效益不高、难以大面积推广的局面.破解紫花苜蓿越冬率低,切实提高紫花苜蓿产量、稳步扩大优质豆科饲草种植面积,是省内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是一种可以广泛种植的牧草,其栽培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善当地牧草的种植结构。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介绍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学和植物学特性,并对紫花苜蓿从选地、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营养丰富,生态适应广,是新疆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质牧草。通过对造成紫花苜蓿涝害原因和受害症状分析,提出了紫花苜蓿涝害的综合防御技术,对发展苜蓿种植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