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本试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鲜苜蓿和鲜车前草,观察对仔猪前期育肥的增重效果,结果显示:日添加饲喂3 kg鲜苜蓿、1 kg鲜车前草的增重效果最好,平均增重达到50.15 kg,日增重0.553 kg,比不添加牧草的对照组高22.02%,差异极显著;另外,将鲜牧草切细混入料中拌饲,有利于猪采食。  相似文献   

2.
多花黑麦草育肥肉用山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多花黑麦草和牛鞭草、等牧草育肥波×成F1去势公羊。结果表明:牧草的饲喂方式对肉羊的采食和增重具有重要的影响。8个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1),饲喂多花黑麦草和野干草的1~4组的日增重明显高于饲牛鞭草和喂苜蓿干草的5~8组(P<0.01)。日粮干物质增重效率最高的是第1组(6.58)。牧草的采食量对屠宰率影响不显著(P>0.05)。牧草成本与日粮成本均呈负相关,而精料补充料成本与日粮成本极显著正相关(R=0.938,P<0.01),第1~4组经济效益较好(0.33~0.64元/只.日)。因此,科学的配制日粮和科学的牧草饲喂方式是养羊获得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宁夏固原地区饲喂苜蓿青贮对育肥肉牛增重效果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笔者采用完全随机单位组设计方法,将18头体重、年龄接近的西门塔尔杂交育肥牛根据饲喂粗饲料情况随机分为3组:苜蓿干草组、苜蓿青贮组、苜蓿青贮+玉米青贮组,饲养管理条件一致,饲喂90 d。结果显示:(1)头均累计增重和头均日增重,苜蓿青贮组、苜蓿青贮+玉米青贮组极显著高于苜蓿干草组(P<0.01),苜蓿青贮+玉米青贮组和苜蓿青贮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苜蓿青贮+玉米青贮组的增重效果要高于苜蓿青贮组;(2)在精饲料一致的条件下,只考虑粗饲料和增重效益,苜蓿青贮+玉米青贮组比苜蓿干草组多盈利655.46元,苜蓿青贮比苜蓿干草组多盈利663.84元。研究表明:用苜蓿青贮饲喂育肥肉牛,增重和养殖经济效益都比苜蓿干草好,苜蓿青贮和玉米青贮混合饲喂有利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7,(5):1-5
选择40头体重接近(400.8±32.1)kg的周岁西杂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饲喂从5.27 MJ/kg到5.90 MJ/kg增重净能的4组精补料,经过150 d育肥试验全部屠宰测定,探讨4组增重净能精补料饲喂杂交肉牛的育肥性能和成本。结果表明,饲喂增重净能5.90 MJ/kg和5.69 MJ/kg精补料的杂交肉牛总增重、净肉增重、料重比和料肉比均优于饲喂增重净能5.27 MJ/kg和5.48 MJ/kg精补料的杂交肉牛;饲喂增重净能5.90 MJ/kg和5.69 MJ/kg精补料的杂交肉牛单位增重成本比增重净能5.27 MJ/kg和5.48 MJ/kg的平均降低11.71%,单位净肉增重成本平均降低17.33%;饲喂增重净能5.90 MJ/kg精补料的各项试验指标最好,饲喂增重净能5.27 MJ/kg精补料的最差(P0.05,P0.01)。由此结论,高增重净能的精补料明显提高杂交肉牛育肥和产肉性能、改善总增重和净肉增重的饲料效率和成本。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9,(23):10-14
选择48头体重相近([192.90±26.38)kg]的8~10月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通过添加大豆油饲喂按等同梯度从5.94 MJ/kg递增到6.57 MJ/kg增重净能的等同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精补料,探讨4组高增重净能的精补料饲喂杂交肉牛的育肥性能和成本。150 d育肥试验的结果表明,饲喂6.36 MJ/kg增重净能精补料3和5.94 MJ/kg精补料1的杂交肉牛全期日增重分别为1.26 kg和1.19 kg,精料重比分别为2.95和3.16,增重耗精料成本占摄入成本分别为79.53%和84.51%(P<0.05、P<0.01),显著差异来自精补料增重净能的二元曲线效应;饲喂6.57 MJ/kg增重净能精补料4和6.15 MJ/kg精补料2的杂交肉牛全期育肥性能在数据上优于精补料1和低于精补料3(P>0.05)。由此结论,在饲喂黄贮玉米秸秆条件下,6.36 MJ/kg增重净能的精补料3明显提高杂交肉牛育肥性能、饲料效率和育肥利润空间;过高增重净能的精补料4没有表现出最佳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0头体重相近(415.4±38.0)kg的周岁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豆粕、玉米酒糟(DDGS)、棉粕和尿素为单一蛋白源饲料的4组精补料,经过187d育肥试验之后屠宰,探讨不同蛋白源饲料饲喂杂交肉牛的育肥性能和产肉效益。结果表明:饲喂DDGS组和豆粕组的杂交肉牛全期日增重分别为1.23kg和1.21kg,精料重比分别为4.54和4.60,而尿素组依次为0.92kg和6.24;饲喂DDGS组和豆粕组的杂交肉牛净肉率分别为47.15%和46.32%,肉骨比分别为4.80和4.78,而尿素组依次为45.59%和4.30(P0.05);饲喂棉粕组的杂交肉牛育肥和产肉指标略低于DDGS组和豆粕组(P0.05)。尿素组在育肥和产肉指标最差、在血清转氨酶和蛋白质代谢指标不占优势,而棉粕组的牛胴体三项肉色指标最差(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条件下,提高饲料必需氨基酸浓度有助于提高杂交肉牛育肥性能、产肉量和产肉效益;尿素和棉粕不适宜作为杂交肉牛育肥的唯一蛋白源饲料;试验期延长可以确保稳定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比例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一年生多花黑麦草(L.perenne),进行奶山羊饲喂试验,测量泌乳量.结果表明:在饲养成本相同的条件下,饲喂50%苜蓿+50%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均比饲喂苜蓿和饲喂20%苜蓿+ 80%一年生多花黑麦草的产奶量分别提高68.85 kg和72.63 kg;产品分别多盈利272.78元和267.83元,具有较好的试验示范效果,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桑枝叶粉与苜蓿干草对云岭牛的增质量效果,为桑枝叶在肉牛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测定桑枝叶粉与苜蓿干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并选用10~12月龄、平均体质量为(268.96±29.09)kg的云岭牛公牛16头,随机分成2组,日粮采用相同的精料饲喂量,并分别添加2 kg桑枝叶粉和苜蓿干草,牛只自由采食粗饲料,育肥试验期130 d。结果表明:桑枝叶粉的营养价值高于苜蓿干草,等级划分标准相当于优质苜蓿干草水平,苜蓿干草为中级水平。育肥期间2组牛的始体质量、末体质量、总增质量、日增质量、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育肥各阶段测定试验牛平均体质量,自30 d起至结束,桑枝叶粉组各阶段云岭牛平均体质量均高于苜蓿干草组,但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2组牛均取得良好的效益,桑枝叶粉组云岭牛的增质量效益比苜蓿干草组高53.96%。综上可得,试验中桑枝叶粉营养价值高于苜蓿干草,饲喂云岭牛的增质量效果优于苜蓿干草,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月龄、体重相近的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本地牛三元杂交肉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试验1组为完全舍饲育肥,每日饲喂2次,自由采食;试验2组为放牧加补饲精料育肥;试验3组在天然草场进行自然放牧育肥。结果表明: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1组的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试验1组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值、背膘厚度、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均为最优,试验2组次之,试验3组最低。笔者根据试验结果,结合贵州山区牧草资源条件,建议肉牛在6—9月份牧草丰盛时采用放牧补饲精料的饲养方式,其余月份采用完全舍饲育肥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36只哈尔滨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本地天然牧草、黑麦草和籽粒苋进行50天的饲喂,对其日增重、采食量、饲料利用率、经济效益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喂籽粒苋的试验Ⅱ组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喂黑麦草的试验Ⅰ组及喂天然牧草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设置青贮燕麦与青贮苜蓿的质量比分别为1∶0(A组)、7∶3(B组)、1∶1(C组)、3∶7(D组)、0∶1(E组)的5组混合饲草,研究不同比例的混合饲草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饲草搭配比例。结果:青贮燕麦与青贮苜蓿混合饲喂育肥羔羊,均有较好的育肥效果,羔羊的采食量显著增加,但综合采食量、增重和经济效益等指标,认为D组是青贮燕麦与青贮苜蓿混合饲草组合中的最佳组合,只均日增重0.184 kg,经济效益159.08元,较饲喂裹包青贮燕麦A组的0.123 kg、53.68元分别增加49.59%、105.4元,较饲喂裹包青贮苜蓿E组的0.161kg、120.81元分别增加14.29%、38.27元。  相似文献   

12.
农业要持续发展,单靠发展粮食生产是不够的,单靠利用粮食发展畜牧业也是低效的,不经济的。为了解决种植业的粮食问题,农牧结合是最佳的选择。农民种植牧草,苜蓿是首选品种。苜蓿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营养价值高,是其它牧草无可比拟的。苜蓿的粗蛋白含量高,优质干草可达20%~22%,优于小麦和玉米。苜蓿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赖氨酸的含量比玉米高4~5倍。苜蓿是草食家畜牛、羊、马、鹿、兔等的主要饲草。利用苜蓿饲喂肉牛,增重效果明显;饲喂奶牛,泌乳量增加,乳脂品质高;饲喂家鹿,鹿茸产量增加显著。另外,用苜蓿作为非草…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不同比例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试验,从感官、营养配比等指标确定豆科牧草(苜蓿、红豆草)和禾本科牧草(玉米秸秆、燕麦)的适宜混合青贮比例,并结合育肥肉羊的饲喂对比试验,评价其饲喂效果。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含量在25%~60%范围内均能成功制作青贮饲料;苜蓿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和钙含量高于同比例红豆草组合;随豆科牧草比例增加,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和钙含量增大;豆科牧草与带穗玉米混合青贮饲料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于同比例去穗玉米或燕麦组合;带穗玉米与40%的紫花苜蓿或红豆草混合青贮,可显著提高育肥肉羊日增重,优于同比例去穗玉米混合青贮料。  相似文献   

14.
青割苜蓿应在最佳的收割时期且有利于苜蓿生长发育和提高产草量时进行收割。在第一朵花出现至1/10开花期间,根茎上发出大量新芽阶段进行收割最好。将苜蓿青草切成10~15厘米的草段与青贮玉米、精料混合饲喂,可节约精料。青割苜蓿成年母牛每头每天饲喂20~30千克,青年母牛饲喂10~15千克,肉牛饲喂15~20千克。若蛋鸡每日饲喂50~100克,其生长快、少发病、蛋黄鲜黄,商品价值高。苜蓿对猪的育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试验在猪日粮中加入25.73%~44.04%的多花黑麦草鲜草(以干物质计的实际采食量)饲喂育肥期的二元杂交肉猪,结果证明多花黑麦草在日粮中由10%增至20%时,日增重由584g/(头·天)增至600g/(头·天);而多花黑麦草在日粮中由30%增至50%时,日增重由512g/(头·天)降至456g/(头·天).第86天时,各试验组间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随着多花黑麦草在日粮中的替代量增加,料肉比3.22:1降至2.12:1,各育肥组出栏时,饲料牧草干物质的转化效率为3.15~3.51kg(消耗的DM/1kg活重).试验组5比对照组减少精料消耗30.50%,每头猪节约精料49.16kg,增加收入51.30元.饲喂多花黑麦草对育肥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黑麦草是优质高产的禾本科牧草,具有耐寒和适口性好等优点,是江西发展人工种草的当家牧草品种。为探索黑麦草的饲用价值,我们在高安县锦江牛场对杂种肉牛作了饲喂试验,结果证明增重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罗宗玉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3):28-28,31
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墨西哥玉米、扁穗牛鞭草是古蔺县目前主推的禾本科牧草品种,本试验观测了这几种牧草短期育肥肉牛的效果,结果表明:日增重最高的是扁穗牛鞭草,达1050g,然后是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墨西哥玉米;而单位增重消耗牧草最少的是多年生黑麦草(为1:30.68),其次是扁穗牛鞭草、鸭茅、墨西哥玉米。  相似文献   

18.
浅谈苜蓿青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来自近东和东亚的一种豆科植物,起源于小亚细亚、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高地。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其粗蛋白含量高,营养价值好,在饲喂奶牛和肉牛方面增重效果显著。苜蓿青贮最早始于18世纪的欧洲,但其青贮技术真正开始试验研究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牧业》2014,(9):48-51
<正>一、南方肉牛短期育肥技术肉牛短期育肥技术是指选择1.5岁左右、未经育肥或不够屠宰体况的、来源于非疫病区内的健康架子牛,采取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和加强饲养管理,在短期内提高肉牛体重、改善牛肉品质的实用技术。1.饲料准备。饲草料应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育肥成本。根据育肥场规模大小,备足饲料饲草。南方可种植高产优质禾本科牧草,如桂牧1号、黑麦草等。同时,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如稻草、花生秧等,以及利用食品加工业的副产品,如饼粕、淀粉渣、豆渣、酒糟等。2.育肥季节。牛舍内最适宜的温度是15~21℃,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育肥效果。南方肉牛育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青贮苜蓿与青贮玉米混合饲草对小尾寒羊育肥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饲草搭配比例,以降低饲草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缓解饲草供需矛盾,笔者设置青贮苜蓿与青贮玉米质量比分别为1∶0、8∶2、6∶4、4∶6、2∶8、0∶1的6组混合饲草,开展青贮苜蓿饲喂小尾寒羊育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青贮苜蓿和青贮玉米不同比例混合饲喂小尾寒羊可产生较好的育肥效果,但综合考虑采食量、体质量增加情况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笔者认为E组是不同比例青贮苜蓿与青贮玉米混合饲草组合中的最好组合,饲草转化率,平均日增质量及经济效益分别为7.94%、0.2033 kg/d和41.19元/只,较单一饲喂青贮苜蓿分别提高8.77%、8.25%和36.42元/只,较单一饲喂青贮玉米分别提高23.1%、24.49%和33.1元/只,故青贮苜蓿与青贮玉米混合饲喂育肥小尾寒羊的最适宜质量比为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