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报道了凤头百灵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该鸟为留鸟型,主要栖息在白刺群落、红砂群落、盐爪爪群落等荒漠植被中,取食荒漠植物种子及荒漠林昆虫,对控制荒漠林害虫的发生、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鸟的发现,使该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种类由原来的66种增加到现在的67种。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黑尾地鸦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该鸟为留鸟型,主要栖息在白刺、梭梭等荒漠植物群落中,取食荒漠植物果实及荒漠林昆虫,对控制荒漠林害虫的发生、维持荒漠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鸟的发现,说明其分布区由原河西走廊的西端延伸到东端。  相似文献   

3.
近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征集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12年3月1日起,启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并制定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2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民勤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和沿线12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在管理局召开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界协调暨工作安排会议,管理局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下属各保护站站长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首次报道了Eryx miliaris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情况。红沙蟒的发现,对于认识理解该保护区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英  郭苏民 《中国林业》2013,(14):54-54
2013年6月17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世界主题为“千旱和水资源短缺”,宣传口号为“不要让我们的未来千枯”。中国主题为“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荒漠化防治集中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7.
论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评价,说明建立该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评价,说明建立该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均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呈半环状分布在民勤绿洲边缘,是一个典型的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迎着清风朗目的春早,我们来到甘肃民勤连古城保护区连古城保护站的老虎口。这里曾是民勤最大的风沙口,现如今,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到处摇曳着人工栽植的一排排、一行行梭梭。那是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民勤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的新的活力。在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梭梭对恢复生态、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特别对防风固沙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首次发现的石鸡Alectoris chukar和白背矶鸫Monticola saxatilis 2种鸟类新记录,为进一步开展该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赵永海 《中国林业》2013,(24):33-33
甘肃民勤一直在变,民勤境内的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一直在变。从沙漠到绿洲,从荒山秃岭到郁郁葱葱……这一切得益于生态建设,得益于防沙治沙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3.
骆宁 《甘肃林业》2010,(2):45-45
春节前夕,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开展了一次森林火灾扑救演练。管理局组织基层保护站,联合石羊河林业总场,分别在石羊河林场扎子沟分场和连古城保护站开展了森林防火扑火演练。扎子沟分场扑火队20人、各保护站扑火队80人以及当地群众30人,开展了一次森林防火联合扑火演练。  相似文献   

14.
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说明建立该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按照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统一要求和部署,8月3日下午,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体职工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红敖包位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部,因山色略显红色且形似牧民毡包而得名,其高十余米,周围分布着大片的天然柠条林。  相似文献   

17.
高万林 《中国林业》2012,(14):21-21
保护,已成为甘肃民勤的首要任务。推进保护工作,是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抢抓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良好机遇,以创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管护措施,强力推进资源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积极向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迈进。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584.82万亩,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81.59  相似文献   

18.
近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徽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出台。2010年9月,保护区管理局正式发起向社会公开征集保护区区徽设计方案,此次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收到30余个设计方案,来自河南省曹帅兵的作品最终入选。区徽以抽象的形  相似文献   

19.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连古城保护区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中间,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外围,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阻挡两大沙漠合拢;二是保卫230万亩民勤绿洲;三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四是保护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因此,建设好、管理好连古城保护区不仅对保护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25日,省林业厅在民勤宣布了管理局领导班子,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宣告成立。此时的管理局,除了4名班子成员外,既无办公场所,更无办公经费。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李进军局长带领其他班子成员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