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天保工程效益监测数据、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评估模型,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的28.29万hm2森林进行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74.85亿元/a;从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所占比重看,从大到小依次为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森林防护、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  相似文献   

2.
一、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从2000年开始实施以来,经过工程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经验可概括为:提高认识,是确保天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领导重视,是确保天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搞好宣传发动,是确保天保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落实政策,搞好部门协调,是实施天保工程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汉中市是全省森林资源大市,又是国家中线南水北调、省区引汉济渭的重要水源涵养地。近年来,通过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814.4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已达到2043.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802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12%,天然林得到了有效保护,林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森林的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全市已有的和正在建设的保护区8个,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保护,突发性的林木病虫害发生率在一些县已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地处长安、柞水、宁陕三县交界处,所辖区域原为四个国营林场的经营采伐区,1988年区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羚牛、林麝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总面积168491公顷,是秦岭东部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天然林区。在天保工程项目实施期间,保护区根据国家及省厅天然林保护工程菅埋的有关规定和办法以及设计文件要求,  相似文献   

5.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结合林口县实际情况,分析了小龙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可行性,采用适宜的方法划定了保护区,为加强饮用水源地监管和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水源、保护饮用水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结合林口县实际情况,分析了小龙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可行性,采用适宜的方法划定了保护区,为加强饮用水源地监管和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水源、保护饮用水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设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重要措施。自然保护区不仅对生物圈的生态系统物种、景观、水源、历史遗产等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有效保护,而且还可以在区内的陆地、水域进行科研、监测、教育和游憩等经营活动。我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国共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94个,保护区面积14822.3万公顷。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批准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已在呼盟、兴安盟8个林业局启动,尤其是呼盟的巴林、南木两个次生林经营局作为第一期工程实施的重点,说明了嫩江上游支干流域的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天保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多年来依靠“大木头”维系经济的日子将结...  相似文献   

9.
主要阐述了河南省黄河上中游天保区的现状、实施范围、目标及天然林保护应采取的措施。河南省天保区位于小浪底水库上游 ,保护好现有天然林 ,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问题 ,保障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长期发挥效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侯振红 《中国林业》2011,(17):28-28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对人类和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作出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决策。全面实施好天保工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漳 《绿色科技》2012,(7):197-198
从澄海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其目前存在的水质安全污染隐患、功能区划相对滞后、工程性缺水的威胁等问题,提出了在清理污染隐患的基础上,结合重新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发掘并建立饮用水备用水源、整合区内水厂等对策措施,以保障澄海区人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我国水源林保护区规划现状以及影响保护区区划的因素,分析得到水源林保护区有别于普通自然保护区,应采取分级区划进行规划管理的结论,从而提出三级区划的方法,对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林保护区进行规划实践,尽可能地严格保护水体,并区划出准保护区作为保护性经营区,通过合理正确的引导,避免因保护区建立而触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3S技术的天保区植被变化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为研究对象,以2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以植被面积和植被覆盖度为监测指标,采用最大似然方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得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面积,采用NDVI像元二分法获得植被覆盖度图。利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将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覆盖度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揭示研究区1996—2004年间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天保区与非天保区以及不同天保区内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2004年间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森林面积和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天保区优于非天保区; 不同类型天保区植被变化状况有差异,3种类型天然林保护区中以重点生态保护区植被改善状况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总结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该工程面临的新形势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巩固天保工程成果、建立天保工程后续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天保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山西实施黄河上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月19日,山西省正式成立了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导组,工程区各市、县(区)、乡(镇)政府和林业单位也逐级成立了天保工程领导机构,全面加强了对天保工程的组织领导。9月,又召开了山西省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作会议,确定省政府对天保工程的实施负总责,实行地方各级政府天然林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省直林区天然林保护法人负责制。  相似文献   

16.
陈志萍 《绿色科技》2015,(1):138-139
指出了景洪市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截至2010年,通过13年的努力,实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一期建设任务,分析了景洪市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况,对天保工程投入和产出综合进行了比对、评价,探讨了天保工程实施后所取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贵州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效益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贵州天保工程效益监测数据和森林资源二调数据,利用影子价格法、影子工程法对贵州天保工程区620.7万hm2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0~2006年间贵州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环境、固碳释氧、森林旅游等五方面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4230.39亿元,年平均创造价值2,032.91亿元;从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所占比重看,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环境、森林旅游所产生的价值分别占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的51.31%、20.97%、17.29%、10.32%和0.02%。  相似文献   

18.
天保一期工程实施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林场在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增长,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遏制,生态面貌得到很大改善,森林植被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海南省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至今已有五年时间。在全国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实施之机,总结他们的经验,探索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内在规律,对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海南天然林资源组装及“天保”效果海南省植被类型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东江源区是以森林涵养水源为主导功能的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区,涵盖江西省南部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东江是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的主要饮水水源。江西东江源区流域面积3 524 km2,虽只占东江全流域面积的13%,但向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的供水量约占总供水量的近40%,加强源区保护和建设,保持其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水量,直接关系到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对香港的稳定、繁荣和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东江源区,人口压力和强烈的经济发展需求使保护区面临严峻挑战,创新东江源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护机制,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