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放牧 补饲、舍饲 补饲、全放牧、舍饲不补饲等4种方式对波×黑杂交F1代肉羊作育肥试验.试验羊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育肥期120 d.通过平均日增重、经济效益等指标对育肥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7.3 g、166.7 g、146.3 g、155.3 g,舍饲 补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舍饲不补饲组与放牧 补饲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放牧方式最差.放牧 补饲、舍饲 补饲、全放牧、舍饲不补饲各组利润分别为79.8元/只、88.4元/只、57.4元/只、72.2元/只,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12、1∶2.23、1∶1.69、1:1.94,舍饲 补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果表明:舍饲 补饲组增重速度最快,肥育末重最大,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大,舍饲 补饲方式波×黑杂交肉羊育肥最为理想,可在生产中推广;放牧 补饲组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于舍饲不补饲组,生产中应给予补饲,以增加产出;在生产中不应采取全放牧方式进行波×黑杂交肉羊的育肥.  相似文献   

2.
云岭黑山羊补饲育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 1,2 ,6月龄云岭黑山羊 90只 ,按年龄段随机分为试验 1组、试验 2组、对照组 (每组 10只 )。放牧情况下 ,1月龄、2月龄羔羊试验 1组每只每天补饲配合饲料 5 0g,试验 2组每只每天补饲玉米 5 0g ,6月龄育肥羊试验1组每只每天补饲配合饲料 80g ,试验 2组每只每天补饲玉米 80g ,对照组自然放牧不补饲。 90d的补饲育肥结果表明 :各年龄段均以补饲配合饲料组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 ,补饲玉米组次之 ,但均明显优于不补饲组。补饲对羔羊培育、肉羊育肥有显著效果 ,是缩短养羊时间 ,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育肥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中选择日龄为(130±10)d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羔)各30只作为放牧补饲组,从淘汰群中选择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羊)各30只作为舍饲组进行舍饲育肥,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饲养模式,设放牧补饲和舍饲育肥两种,其中,放牧补饲的羔羊按照原厂方式,每天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并每只补饲玉米(风干基础)300 g,舍饲育肥的羔羊,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第二因素为性别,分为母羔与羯羔,育肥期3个月。育肥结束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的羯羔组中每组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6只羯羔屠宰,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羯羔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补饲相比,舍饲模式的育肥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育肥期内舍饲组的日增重较放牧补饲组提高69%,饲料转化效率是放牧补饲组的2倍。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模式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提高,分别较放牧补饲组增加64.60%、27.56%、37.39%。因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增重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性能的促进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4.
陶赛特肉羊在无补饲、无棚圈的高寒牧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产肉性能高,耐粗饲。陶赛特肉羊羊羔早期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肉质嫩、无膻味、不腻口,是青海省肉羊生产中的宝贵资源。每年的十月份气温急剧下降,牧草进入枯黄期,但还有部分羔羊未达到出栏体重。为充分达到其早期发育快的特点,生产优质羔羊肉,促进当年羔羊出栏,已达到冬季羊肉均衡上市的目的,于2007年10月20日~12月20日进行了补饲育肥试验,陶赛特肉羊羔羊在放牧加补饲精料颗粒料自由采食条件下进行短期育肥50d,平均体重和日增中分别达到35.43kg和114.4g,较对照组提高5.51kg和10.2g,表明在冬季来临时对陶赛特肉羊羔羊进行放牧加补饲精料育肥具有一定的增重潜力。  相似文献   

5.
断奶羔羊有一个发育良好的瘤胃,可利用质量好的天然牧草、粗饲料进行放牧或舍饲育肥。但由于天然牧草和粗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消化率低,所以育肥效果也最低。为了解决断奶羔羊育肥中蛋白质饲料的不足,开辟非蛋白质饲料的来源,降低补饲育肥羔羊的饲养成本,提高羔羊肉品质,增加经济收益,我们于1984年7月1日至10月5日进行了藏羊断奶羔羊补饲尿素的育肥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 该育肥方法系指在春羔和秋羔的育肥后期(后两个月,体重10公斤以上)进行短期补饲,达到加强营养,加快出栏和提高个体重的目的。本试验在放牧的基础上,通过对山羊补饲尿素、精料、矿物饲料,观测其生长发育,了解饲料的转化与产肉性能,探索育肥技术在山羊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为推广补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全棉籽对育肥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0只体重、日龄相近的萨寒杂交一代断奶羔羊,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3组,分别饲喂无添加全棉籽、添加10%全棉籽和添加20%全棉籽的全混合饲粮,预饲期10 d,正式期6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全棉籽对育肥肉羊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饲料中添加10%的全棉籽显著提高了育肥肉羊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育肥肉羊的日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肉比。对照组和20%全棉籽组肉羊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全棉籽对育肥肉羊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随着全棉籽添加比例的不断增加,干物质消化率呈直线降低(P0.05)。20%全棉籽组肉羊对饲料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全棉籽组(P0.05)。10%全棉籽组肉羊对饲料粗脂肪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全棉籽组(P0.05)。饲料中添加全棉籽对育肥肉羊血液生化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20%全棉籽组育肥肉羊血液的尿素氮、总蛋白、血糖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对于4~6月龄育肥肉羊而言,饲料中全棉籽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20%,以10%的添加水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不同比例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试验,从感官、营养配比等指标确定豆科牧草(苜蓿、红豆草)和禾本科牧草(玉米秸秆、燕麦)的适宜混合青贮比例,并结合育肥肉羊的饲喂对比试验,评价其饲喂效果。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含量在25%~60%范围内均能成功制作青贮饲料;苜蓿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和钙含量高于同比例红豆草组合;随豆科牧草比例增加,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和钙含量增大;豆科牧草与带穗玉米混合青贮饲料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于同比例去穗玉米或燕麦组合;带穗玉米与40%的紫花苜蓿或红豆草混合青贮,可显著提高育肥肉羊日增重,优于同比例去穗玉米混合青贮料。  相似文献   

9.
加强动物福利,给动物提供全价的营养饲料,在牧草枯黄期对1岁羯羊进行健康养殖育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牧草枯黄期1岁羯羊放牧加补饲配合全价饲料,短期育肥60 d,试验结束时试验羊平均体重和日增重分别达到38.07 kg和165.33 g(P0.01),较对照组提高6.08 kg和85.5 g(P0.01),增重效果非常明显;试验组羊比对照组羊每只多收入80.6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秸秆饲料利用率低下的实际情况,对秸秆颗粒料用于肉羊育肥进行效果评价试验,旨在降低饲养成本并有效提高肉羊生产效益。试验选用60只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杜X寒)杂交产生的断乳羔羊,按照体重和日龄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周期为40 d,其中包含10 d的预饲期和30 d正试期。试验中对照组羔羊采用牧场常规日粮进行饲喂,试验组羔羊采用优化的含有发酵DDGS和以玉米秸秆为单一粗饲料的颗粒化日粮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秸秆颗粒料用于肉羊育肥的效果明显,达到"节本增效"的预期目标,采用优化秸秆颗粒料的试验组动物饲料利用率和饲料报酬显著提高,试验组肉羊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由该结果可知,秸秆DDGS颗粒化饲料用于肉羊养殖可提高牧场经济效益,该饲料在肉羊生产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含有文冠果油渣和文冠果壳饲料养殖肉羊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含有文冠果油渣和文冠果壳的饲料对肉羊养殖效果的影响,从而为文冠果饲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滩羊为试验对象,在育肥期(60~120日龄)用文冠果油渣替代定量的麸皮和玉米作为肉羊基础精料补充料,同时用文冠果壳替代定量的玉米秸秆作为肉羊粗饲料进行饲养试验,通过分析肉羊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经济效益来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在育肥期以文冠果油渣替代麸皮(12%)和玉米(3%)作为肉羊基础精料补充料,同时用文冠果壳替代玉米秸秆(50%)作为肉羊粗饲料促进肉羊生长作用显著;育肥过程中对照组及试验组存活率均为100%,健康状况良好;各组盈利排序为:试验Ⅲ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结论]含有文冠果油渣和文冠果壳的肉羊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并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冷季补饲期和夏季牧草旺盛期采用三组饲料配方对52头甘南藏族自治州犏牛乳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季补饲期和夏季牧草旺盛期三组饲料配方对犏牛的泌乳量有显著提升,乳的营养成分略有变化,但总体来说乳蛋白、乳脂率、乳糖等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高、单位增重耗料较育肥期的猪低1.5~2倍的关键时期.哺乳仔猪直接利用饲料的转化率为50~60%,而饲料通过母体转化成奶再供仔猪食用的转化率仅为20~30%。因此,抓住哺乳仔猪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可以提高哺乳仔猎的断奶重和成活率,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同时还可为猪的育肥打下良好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哺乳仔猪补饲的方法不科学,致使仔猪断奶重小、体质瘦弱、成活率低,影响了哺乳仔猪的生长.主要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单一,仅用大米和玉米;饲料调制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14.
栽培草地生产系统肉羊舍饲生产利弊共存。本研究通过对比舍饲与放牧补饲条件下的肉羊屠宰及肉质性能,旨在探究肉羊优质高效生产的模式。选取80只体况相当的6月龄育肥小尾寒羊,随机分为两组(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每组40只。其中舍饲组(HF)于圈舍内以全混合颗粒饲料饲喂,剩料10%的方式进行饲养。放牧补饲组(GS)白天于红豆草草地进行放牧,夜晚归牧后于圈舍进行补饲,补饲饲料与舍饲组相同。在90 d育肥试验结束后,从每个试验组选取6只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试验羊用于屠宰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饲养方式下,小尾寒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滴水损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GS组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均极显著高于HF组(P<0.01);GS组与HF组相比总不饱和脂肪酸(TUFA)、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GS组γ-亚麻酸(C18:3n-6)含量高于HF组(P<0.05)。HF组小尾寒羊背最长肌中缬氨酸含量低于GS组(P<0.05),其余氨基酸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全舍饲,放牧补饲可提升小尾寒羊肉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湟源县肉羊规模养殖场生产效益低下问题选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一家养殖场进行了综合科学技术应用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出在全舍饲条件下,围产期母羊补饲与不补饲的生产性能变化差异显著,羔羊的初生重增加12%左右,母羊的体增重增加8.5%;在对围产期母羊进行补饲与不补饲时其羔羊的初生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平均增重12%;试验组肉羊出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出栏重增加7%,平均日增重增加6.4%;试验组与对照组育肥肉羊的体重变化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 众所周知,测定放牧地生产能力的现行方法有畜牧学法和刈割法。畜牧学法是统计畜产品生产所需的饲料单位数、其它用途的放牧地牧草所含饲料单位数及放牧期给家畜补饲情料等的饲料单位数。前两项指标之和与第三项指标之差,再除以放牧地面积,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呼伦贝尔地区秋冬季天然草地枯草期较长、草料短缺和质量下降造成肉羊"秋瘦、冬死"的问题,试验动态监测了当地天然草地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变化,制订出可满足枯草期肉羊营养需求的饲养方案,采用盛草期"放牧+草颗粒补饲"和枯草期"放牧+干草+草颗粒补饲"的饲养技术,探索适合于呼伦贝尔草原区枯草期的肉羊育肥模式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盛草期(8月12日)相比,枯草期(9月12日)的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了42.4%(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了7.16%(P0.05),制订的日粮制度是:9—10月份,除放牧外每只肉羊每天补充草颗粒0.25 kg;10—11月份,除放牧外每只肉羊每天补充0.5 kg草颗粒和2 kg干草;11—12月份进行舍饲,每只肉羊每天补充0.75 kg草颗粒和2 kg干草。与传统放牧方式比较,此饲养模式下每只羊体重增重5 kg左右,达到41.41 kg,扣除饲养成本,每只羊新增利润37.9元以上。说明该肉羊育肥模式明显提高了呼伦贝尔肉羊养殖水平和经济收益,可以在有条件的牧户或牧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羊肉以其特有的味道和营养价值成为寻常百姓家庭餐桌上的佳肴,因此肉羊养殖前景看好。笔者在长期的养殖技术推广中,不断探索总结饲养管理、选种选配、哺幼育肥、疫病防治等多方面的经验,大致概括为“管、选、配、育、防”五字,现整理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管:即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经济效益较好的养羊户,多数采用了舍饲养羊,合理配合饲草、饲料进行舍饲,这种方法可以节省牧工,加大技术力度。采用放牧补饲相结合的方法,除抓好青草期放牧外,一是大量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二是大量贮备和青贮秸秆等;三是强化羔羊和母羊的补饲。采用灵活的放牧…  相似文献   

19.
哺乳仔猪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高、单位增重耗料较育肥期的猪低1.5~2倍的关键时期。哺乳仔猪直接利用饲料的转化率为50~60%;而饲料通过母体转化成奶再供仔猪食用的转化率仅为20~30%。因此,抓住哺乳仔猪这个关键时期进行科学补饲,不仅可以提高哺乳仔猪断奶重和成活率,增强个体健壮和整齐度,同时还可为猪的育肥打下良好基础。广大农村长期以来,由于补饲哺乳仔猪的方法不科学,致使仔猪断奶重小、体质瘦弱、成活率低,影响了哺乳仔猪的生长。主要问题是补饲的饲料品种单一,仅用大米和玉米;饲料调制方法不当,采用熟食稀喂;  相似文献   

20.
成年羊育肥时应按品种、体重和预期增重等主要指标确定育肥方式和只粮标准。育肥方式可根据羊只来源和牧草生长季节来选择,目前主要的育肥方式有放牧与补饲混合型和舍饲型2种。但无论采用何种育肥方式,放牧是降低成本和利用天然饲草饲料资源的有效方法,也适用于成年羊快速育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