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步入信息化时代,对于农业土地资源的管理也逐步发展为信息化管理,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对有效管理并实现合理规划农业土地资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平台的建立应用了多种现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土地的管理中,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直观地了解到农业土地使用情况和方法,同时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网页信息进行资源交流、技术共享。就管理农业土地资源中建设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以及应用做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彭奕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181-183
分析了贵州省科技文献资源的现状,介绍了贵州科技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的主要建设内容、共享方式、实施步骤及进展。该平台采用最新信息技术,通过集成、整合、引进等方式,整合全省科技文献资源,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该平台将面向全省实现资源共享,满足用户需求。着重介绍了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主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风暴的时代,数字资源最大限度的共建与共享成为迫切的要求,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筹码。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共建共享机制是迎合时代的需求。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通过建立示范中心运作管理,搭建事务共享、信息通用的共享平台,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共享管理平台来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使得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统一整合,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共享。  相似文献   

4.
<正>共享农业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们都能够搭建并提供一种平台,将分散零碎的信息集聚起来,形成规模,并能够实现土地、农机等农业资源要素的供需匹配对接。目前,以农业产业链的角度看,我国共享农业主要存在于种植环节,这个环节存在的可操作的共享农业模式较多。有土地共享,如共享农场。在城郊,农场主将流转入的土地,放到网上租赁,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推动种质资源共享利用,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设计构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多层次、多维度、多用户的资源服务体系,建成集种质信息发布、共享、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平台实现了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和数据管理后台两大子系统的功能建设,能够推动种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融合,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主要介绍数据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总体功能、业务流程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陶姝 《乡村科技》2019,(9):44-45
近年来,共享经济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共享经济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共享经济与农业有机结合,将农村闲置资源如土地、农机、技术、农产品等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共享,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让农业共享经济造福农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基于此,本文分析农业共享经济的内涵、内容,剖析农业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业共享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的应用背景下,农业大数据资源的共享是必然趋势。通过介绍农业大数据的相关概念之后,梳理了当前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现状,即初步形成了一批农业数据共享与发布平台、数据共享水平不高。同时,从现有农业资源梳理情况、现有数据资源类型两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数据资源现状。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上海农业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格局,指出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数据标准、安全标准、应用标准、网络标准、管理标准在内的共享标准体系框架,需要加快建立共享技术体系,包括数据标准化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共享系统平台对接技术、共享数据安全技术。最后,提出了上海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架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8.
司法警官类院校是司法行政系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司法行政系统迈向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建设基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引入,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司法行政系统所有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资源的集中整合。文章从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应用服务层三个方面论述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移动平台的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实物和信息的有效共享,满足多元化的资源共享服务方式,以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为基础,采用ASP. NET和HTML5技术设计构建基于移动平台的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实现种质资源信息查询和实物申请服务,利用微信平台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有效提高种质资源的共享服务效率。笔者主要介绍系统总体架构、核心功能设计等内容,并详细描述种质资源申请及处理的相关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10.
应用ASP(active server page)技术,通过Access数据库设计和构建了蚕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信息系统,网址为http://www.cnsilkworm.com/。介绍了蚕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是集成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动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共享发布的平台,系统中建立了家蚕、柞蚕和蓖麻蚕等动物的数据库,数字化了800多份种质的信息。并指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蚕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数据检索、共享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实现了蚕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构建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构建重庆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的设计思路,根据重庆市典型的10种主要农作物种质数据采集需求和规范,研制了基于Web网络的后台采集录入功能和前台展示查询功能的共享平台,实现了重庆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资源的网络共享。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读者间文献资源共享属于正外部性问题。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服务平台优势,整合读者个人的文献资源开展共享服务,不仅能节约部分文献购置经费,提高文献资源利用效率,而且为更高效、快捷的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创造了条件。然而,由于共享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读者间资源共享难以为继。通过建立以图书馆为媒介的网络信息平台,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会更好的促进读者间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省河源市某林业公司为例,研究了面向森林经营单位的小班数据共享技术,实现了基于Visual Basic开发环境的软件平台。该软件平台可对小班数据执行规范化处理、地籍号编码、数据提取、数据更新等实用操作,实现森林经营单位与广东省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小班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大型数据库软件进行集中管理和规划新疆耕地资源数据,加强耕地资源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为土地管理决策者和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技术,在DOTNET平台下用ASP.NET+ ArcGIS Server技术设计建立新疆耕地资源数据库.[结果]通过对各种耕地资源的数字化,采用现代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海量耕地资源数据的存储、组织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耕地资源数据的网络共享与应用.[结论]该系统较好地实现了海量耕地资源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对提升耕地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更好地指导农业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构建财经科技文献资源"云"平台的具体措施,须订立统一的接口和标准,联合各类数据机构,才能建立广泛的信息资源数据中心,以此实现财经科技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今后各级各类平台项目全面整合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教学资源优化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教师备课的劳动强度,采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策略,设计和建设了基于数据库的教学资源网络化平台,就资源平台的设计思路、设计规范和设计功能等进行了论述,旨在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概述海洋和水产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mfisp)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构建开放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标准规范体系、共享平台软、硬件建设和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等,以及海洋和水产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未来的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吴军  程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48-4750,4829
以山东省安丘市为例,在介绍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耕地资源结构变化、耕地变化动态的区域差异3个方面分析了安丘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从基于粮食需求的耕地需求预测(人口规模预测、人口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预测、复种指数预测)、经济作物生产对耕地需求预测、耕地需求目标3个方面探讨了探讨了影响耕地资源需求目标的因素,采用多项式预测模型和线性预测模型探讨了基于时间序列的耕地资源目标预测,为安丘市规划期内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耕地总量呈逐年增多趋势,人均耕地数量相对稳定;水浇地占耕地比重逐年减少,旱地占耕地比重逐年增多;各乡镇街道耕地动态变化区域差异不大;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的数量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耕地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文化建设的最佳平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事工程的实施.为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提高.有利于基层文化单位提升服务能力,有利于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共享工程正在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